中风患者如何在家里进行康复训练(最新版)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761198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1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风患者如何在家里进行康复训练(最新版)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风患者如何在家里进行康复训练(最新版)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风患者如何在家里进行康复训练(最新版)新修订(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中风患者如何在家里进行康复训练 许多脑血管病患者及其家属对康复治疗认识不足。 一些医师缺乏康复医学知识,片面强调急性早期卒中病人宜限制活动,卧床 静养。 卒中患者只要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 小时后 即应进行功能康复。 早期康复治疗有益恢复生活处理能力,所谓早期康复,是指病人在患病后, 只要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 小时后即可进行功能 康复。这也意味着脑血管病病人发病 1 周内大都可以采用康复措施。也有些康复 治疗措施,在入院的第一天就可以应用,如保持肢体的功能位,感觉输入,视、听、触 觉刺激等,目的在于预防合并症的发生。临床医学针对的是

2、疾病或病理生理异常; 而康复医学直接面对的是功能障碍,强调积极主动的功能训练而且在生理功能无 法恢复的情况下,强调采用代偿或替代的途径,增强患者的适应能力,并逐渐恢 复实际运动能力。 康复从床上运动开始康复从床上运动开始。 中风患者即使经抢救能存活下来,很多也会留下行动不便等后遗症,如果出 院后家人对他们实行“全面”的照顾, “包办”一切,反而会剥夺他们运动的机会, 影响他们的康复。 其实,患者中风后康复得好不好,除了与病情有关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 患者有没有进行很好的康复训练。下面介绍一些床上康复训练的要点。 床上移动。床上移动。床上移动是相对比较简单的运动,学会后对患者大有裨益。患者 仰

3、卧,双腿屈曲,足底平贴床面,抬高臀部,做俗称“搭桥”的动作。然后根据 需要向左侧或右侧移动臀部,待臀部回落床面后,再移动肩部、头部,最后调整 全身姿势。开始训练时,家人应在一旁监护,以防出现意外。许多患者初学臀部 会无力抬起,这时家人可以协助,稍微用力帮患者抬高臀部。 床上翻身。床上翻身。翻身的动作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要患者自行完成是需要技巧 的。首先要教会患者做攥拳的动作。具体做法是双手掌心相对、十指交叉(患侧 2 拇指位于上方) 。 向健康一侧翻身时,做好前面所说的攥拳动作,伸直手臂与身体成 90 度,然 后由双上肢、肩部带动躯干翻身,随后旋转骨盆,带动下肢翻转。这时家人要视 情况帮助行

4、动不便的一侧下肢摆好位置,完成翻身动作。 向患病的一侧翻身时,同样攥拳,伸直手臂与身体成 90 度,健康的一侧抬起, 离开床面并配合同侧上肢,同时向患病一侧的方向摆动数次,然后借助惯性,翻 向患侧。患者翻身后,家人应查看患者的姿势是否舒服,保护好患者的膝关节和 肩关节。 以上两个动作初步锻炼了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同时能给患者支配身 体的一点点自由,可以使患者免受褥疮之苦。 床上坐起,康复运动的第二步。床上坐起,康复运动的第二步。 中风偏瘫患者,学会了如何在床上平移和翻身后,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开始学习如何从床上坐起。这样不仅增加患者活动范围,而且可以让患者的 视野更宽阔,给他生

5、活的信念,增强他战胜疾病的信心。 一、床上坐起。一、床上坐起。 1、从健康一侧起坐:先做翻身动作,把身体翻到健康一侧位置,然后将患病 一侧上肢置于身体前,让患者一边用健侧手臂支撑躯干,一边抬起躯干。必要时, 家人可把一只手置于患者后枕部,给予向上的辅助力,另一手帮助患者下肢移向 床边并沿床缘垂下。 2、从患病一侧起坐:把身体翻到患病一侧,双手做攥拳动作,患者用患病一 侧前臂支撑躯干坐起。家人一边协助其抬头,一边辅助患侧下肢移向床边并自床 垂下。 学会坐起以后,患者应该开始一定的床上活动,尤其是瘫痪肢体各大关节的活 动。这对维持肌肉的强度和力量,防治肢体挛缩非常有利。 二、床上运动。二、床上运动

6、。 1、肩关节活动:用健康的手握住患病一侧的手腕,带动患手上举至头,再返 回。也可以双手叉握(患侧拇指处于上方,掌心相对) ,由健手带动患手上举过头。 这两个动作有利于恢复肩胛、肩及手指各关节的正常活动,可预防和缓解肩痛和 3 上肢水肿,也有助于恢复患病一侧上肢的运动功能。 患者上肢不能自行上举时,最好先到矫形中心制作肩带,防治肩关节脱位,预 防肩痛等并发症的发生。 2、肘关节活动:用健康一侧的手握住患病一侧的手腕,对肘关节进行屈曲伸 展活动。在屈肘 90 度时,可将患病一侧的手掌旋转至掌心向上,随后再将掌心转 至向下,以促进前臂旋前、旋后的功能恢复。 3、腕关节及手指活动:用健康一侧手掌握住

7、患病一侧手掌,前屈,接着背屈。 然后握住患病一侧的 4 根手指,一起做屈伸动作。 4、髋关节活动:把健康一侧下肢插于患病一侧下肢的下方,伸直双下肢,用 力向上抬起。 以上动作,最好每天能做 5-6 次,每次 10-15 分钟。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 , 中风后瘫痪的病人更需要积极的运动锻炼。因此,如果您关爱家中患者,就要积 极地让康复中的他动起来。 康复,别忽略了手。康复,别忽略了手。 正常人可能会觉得, 瘫痪患者最痛苦的莫过于不能直立行走。 其实, 瘫痪患者, 不仅需要锻炼腿部功能,常被忽略的手部功能的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手部功能 基本正常的话, 患者的日常生活大多可以自理, 对患者来说,

8、能增加他的康复信心 ; 对家人来说,能显著减轻护理的负担。不同程度的手部瘫痪情况,锻炼的侧重点 是不同的。 偏瘫手基本没有活动能力时偏瘫手基本没有活动能力时。 患者容易出现肩痛和肩关节的半脱位, 这时家人 要有正确的扶抱方法,不要随便拖拉患者的手臂。替患者活动关节时,一定要先 告知患者,以求得到患者意念上的配合。手的锻炼主要包括:活动腕关节和拉长 小(末)指那侧的手臂肌肉。 活动腕关节时,除了注意正确的方法外,还可以稍用力地挤压患者拇指那侧的 前臂与手掌衔接处。拉长肌肉的具体做法是:家人把自己的左手四指伸直插入患 者的掌心,并把拇指放在其手背上,将患者瘫痪的手托住,同时右手托住患者的 手腕,双

9、手向相反的方向将前臂和手腕拉开。除此之外,还可以做一些内外旋转 的活动,使患者的腕关节不会僵硬。锻炼之余,家属应嘱咐患者在坐位时尽量把 4 偏瘫的手放在桌面上,健康一侧的手多做些功能活动,并尽可能让偏瘫的手参加 一些日常活动。 偏瘫手稍能活动时偏瘫手稍能活动时。 瘫痪的锻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患者的进步是缓慢而且微 小的, 但细心的家属还是可以发现到的。 当患者手部的功能有所恢复时, 可表现为 : 屈曲患者健康一侧的肘部,瘫痪一侧的上肢也有轻微的运动;或患者可自行把瘫 痪的手放在大腿上。此阶段家人要鼓励患者加强上下身的运动,以带动瘫痪手部 的运动,并鼓励他双手一起拿取物品。 也可尝试让患者做一

10、些前臂支撑的练习:患者在家人的协助下坐好,家人将物 品放在患者偏瘫的一侧,然后让患者尽量用健康一侧的手去拿物品,瘫痪一侧的 手臂则负责支撑身体。在锻炼初期,家属应在一旁尽力协助患者:家属把一只手 拇指外展,四指伸直合拢,并将虎口处平放在患者偏瘫的手腕处固定患者作 为支撑的手臂,另一只手握住患者的肘部,这样能使患者的手臂保持一直线,有 助于其做支撑锻炼。 偏瘫手可抬高时偏瘫手可抬高时: 患者用健康一侧的手将瘫痪侧衬衣塞在裤子里,偏瘫手能够 轻轻让开时,家人就要对患者偏瘫的手的支撑能力做进一步的锻炼。此时的锻炼 应尽量减少健康一侧手的帮助。具体的操作方法包括:鼓励患者穿衣时自行移动 手臂配合;把书

11、刊放在墙上,利用瘫痪的上肢用力地顶住等。 当患者可以用双手拧毛巾,或开瓶时能用偏瘫手稳住瓶子,家人就要积极利用 各种日常物件,来加强患者手部的抓放活动。偏瘫的手往往不能自如地伸直,因 而在伸直训练时,家属可以利用胶布协助伸直患者的手指,或者训练患者抓较大 物件,如皮球等,使手指的伸直得到练习。日常生活中,要鼓励患者用偏瘫的手 拿饭碗、毛巾、牙膏等,鼓励他试着用偏瘫的手提轻便的袋子,鼓励他多用手抓 放不同大小、重量、材料的物件,例如举杯子、拿捏弹力球、玻璃瓶等。 偏瘫手可高举过头时:偏瘫手可高举过头时:患者可以用偏瘫手拿汤匙进食时,家人就应着重训练 患者的拇指与其他手指的协调能力,并训练肩膀、手

12、肘与手指的配合。具体练习 包括用偏瘫的手握杯、梳头发、翻书等。当患者偏瘫的手的协调能力得到明显改 善时,家人可以指导他穿衣时用双手扣纽扣,刷牙时尽量用偏瘫手拧开牙膏帽, 练习打结等。 5 偏瘫手基本活动自如时。偏瘫手基本活动自如时。这时患者的手臂功能已基本恢复,主要的不足是对 复杂或粗重的活动感到吃力。这个阶段,主要依靠患者自己的练习,如尝试用偏 瘫的手握笔写字,用锤子敲钉子,拿筷子进食,穿衣时用偏瘫手单手扣纽扣,打 羽毛球以及玩乐器等。 手的功能恢复对完善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中风恢复期, 家属如果能按正确的方法指导和帮助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并持之以恒,可以说, 大多数患者都会

13、取得很好的效果。 吞咽训练吞咽训练,唇舌为先:唇舌为先: 在医院里,不会吞咽的中风患者,除了打吊针外,医生还会从他鼻孔里插一 根管子(鼻饲管) ,一直延伸到他的胃里,每天定期从这根管子注入流质食物。这 时不需要患者自己吞咽,食物就直接到胃里,患者的营养供应就能得到保证。但 这种食物是需要严格配置的,里面的蛋白质、糖分、脂肪等含量都要遵循一定的 比例,一般的家庭护理很难做到这一点。这就为不能吞咽的患者出院设置了障碍。 其实,只要患者病情稳定,神志清醒,家人可以让他带着鼻饲管出院,回家继 续康复治疗。但有一个前提,就是出院后家人必须为患者进行吞咽训练。 吞咽功能的恢复,不仅能降低患者出现肺炎等并发

14、症的概率,还能增强其康 复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学会正常吞咽,患者将不再恐惧饮水,不再担心 呛咳,他的鼻子能得到“解放” ,他还能品尝自己喜欢的食物。 吞咽训练, 首先是进行口唇及舌头的运动训练。 一开始, 患者会表现为进食时, 食物在口中滞留时间很长,或吞咽时呛咳明显。这时家人要鼓励患者进行舌部的 运动。具体方法如下:将舌向前伸出唇外,然后做左右运动,摆向口角,接着尝 试用舌尖舔下唇,随后转为舔上唇。最后,舌部用力向上按压硬腭。若患者舌头 僵硬,不能运动,家人可用压舌板或勺子,对患者的舌部轻轻按摩;也可用纱布 包裹患者的舌部,由家人用手辅助患者的舌头,按前面所述,做不同方向的被动 运动。

15、 一些中风患者, 不仅不能正常进食, 而且还因为吞咽功能丧失, 面部肌肉瘫痪, 导致不能控制地流涎。患者常因此感到羞愧,不愿与人交流,严重地影响了中风 后的语言、肢体等功能的康复。这时,可通过一些简单的口部运动,改善其流涎 6 症状。如先让患者张口发“a” (啊)音,继而发“yi” (衣)音,然后发 “wu” (呜) 音,接着发“f” (夫)音,或做吹口哨动作。除此之外,要鼓励患者多做微笑、鼓 腮及吸吮等动作,还要反复做咀嚼动作,以活动下颌。训练口腔及面部肌肉,可 改善患者的嘴唇闭合能力, 避免其唾液流出, 还可促进其咽下唾液, 改善吞咽功能。 进食训练。康复锻炼易被忽视的一关。进食训练。康复

16、锻炼易被忽视的一关。 当患者能够配合完成口唇、舌的运动后,家人就可协助他进行吞咽动作的训 练。 吞咽练习吞咽练习。用棉签蘸取少许水,伸入患者口腔按摩其口唇、颊部及舌面,轻 轻刺激患者软腭、 舌根及咽后壁, 然后让患者做吞咽动作, 进行无食物的吞咽练习。 如果患者不能完成吞咽动作,家人可将拇指和食指放在地他的甲状软骨(喉结) 两侧,轻轻向后上推压,同时叫患者配合吞咽,协助他完成吞咽动作。 口唇及舌的运动可以和吞咽练习交替进行, 每组动作每次做5-10遍, 每日做3-4 次。 不管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是否恢复,或是否能坐起,如果患者练习后,口唇 及舌部的运动功能已改善,并能较好地完成吞咽动作,患者就可一边带着鼻饲管, 一边进行进食训练。 进食训练。体位进食训练。体位 : 患者不能坐起的,可以让他仰卧,并让他的躯干上抬 30 度, 头颈向前屈。患者是偏瘫的,偏瘫一侧的肩膀就要用枕头垫起,以减少食物误吸 和食物向鼻腔逆流的风险。 患者能坐起的,也要使他身躯前倾约 20 度,颈部稍向前屈曲。进食时,要让 患者的身体向没有瘫痪的一侧倾斜 45 度,以便于让食物进入食管,防止误吸。 具体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