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教案设计(新编写)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760527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2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但愿人长久》教案设计(新编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但愿人长久》教案设计(新编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但愿人长久》教案设计(新编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上第 1 单元课题2 但愿人长久第 1 教时总第个教案 课型: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 个生字, 认识 1 个多音字 “埋”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 重点 学会本课10 个生字,认识1 个多音字“埋”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 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 准备 【先学提纲】(一)、我来学生词: 1.读一读:先把绿色通道和生字表里的字读两遍,然后通读课文三遍, 遇到不流利的地方多读几遍。 2.写一写: 一笔一划,认真描红生字表里的字。 3.查一查: 查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 难以理解的词语 词语:我的理解: (二) 、我来分

2、分段: 1.默读课文,标出课文的序号,按苏轼写水调歌头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课 文分成三段。 第一大段() :第二大段 () : 第三大段() : 学情 分析 教 学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师述: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诗人,曾经学过他的哪些诗词?(生回 答)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有)的创作经过。 3.简介苏轼:苏轼(1037-1101)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他出身 知识分子家庭,7 岁知书, 10 岁能文。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 )与父苏洵、 弟苏辙考中同榜进士,世称“三苏”,但以苏轼的

3、影响最大。他是北宋杰出的 诗人、词人和散文家。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有方向: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 个生字,认识1 个多音字“埋”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 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 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师检查自读情况 (1) 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 ) 品尝玩耍埋怨睡觉吟诵悲欢离合屈指算来 观赏但愿宽慰眼睁睁隐藏阴晴圆缺躺在床上 (2) 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婵娟埋怨皓月吟诵等 (3) 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

4、件什么事? 四、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1.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这篇课文共6 个自然段,你能根据老师给出的段意,将全文分为3 大 段吗? 第一段(1 3)介绍了苏轼创作的原因,即思念分别七年之久的弟弟苏辙。 第二段( 4 5)具体描绘词的意境。 第三段( 6)诗人低声吟诵新作水调歌头。 3.学生交流分段情况。 五、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 1.提出任务: 自己读读课文第6 小节,想一想“宽慰” 、 “吟诵”的意思。 2.自主阅读。 3.交流展示: (1)宽慰:宽解安慰,课文中的意思是因得到安慰而宽心。 (2)试着低声吟诵课文最后一段诗词。 六、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1.试

5、着背诵 2.抄写词语(课后练习3) 板书设计 心绪不宁形影不离 教后反思: 四上第 1 单元课题2 但愿人长久第 2 教时总第个教案 课型: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 5、6 自然段。 2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3能诗文对照,理解词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 重点 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 难点 能诗文对照,理解词所描绘的意境。 课前 准备 【先学提纲】 、我来品课文: 1.查一查: 上网查找苏轼的资料,初步了解苏轼的生平。 2.画一画:把文中解释诗句“人有悲欢离合千里共婵娟

6、” 意思的句子画下来。 3.想一想:苏轼写下这样一首词的原因。 4.听一听:倾听王菲演唱的歌曲但愿人长久,感受歌曲带 来的独特意境。 学情 分析 教 学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一、 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但愿人长久这篇课文,想让 大家来读几个词。 (出示) 手足情深形影不离 皓月当空万里无云 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1)指名读。 (2)如果再给你三个词: “思念、埋怨、宽慰” ,结合上面的词语能简 单地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吗? (如:因为苏轼和苏辙手足情深、形影不离,所以在中秋节苏轼就格 外思念苏辙。) 2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在中秋月圆之夜,苏轼之所以 心绪不

7、宁,是因为思念自己的弟弟。(板书:心绪不宁)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5、6 自然段。 2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 含义。 3能诗文对照,理解词所描绘的意境。 三、 品读感悟 (一)体会“心绪不宁” 1提示任务: 我们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苏轼心绪不宁的原因呢? 请大家再仔细读读1 3 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自主阅读: 拿出笔,在书上圈圈画画,可以写下你的一点感想。 3展示交流: 孤身一人,触景伤情(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1)人们是怎样度过中秋节的?读句。联系你们的生活经验,在这 一天,你又会做些什么? 说话练习:

8、对于人们来说,这真是一个的中秋之夜。 (2)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读出人们的欢乐之情。 (3)而苏轼呢?抓住句子“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 着明月,只有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读着这个句子,你关注了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都只有) 中 秋 之 夜 , 当 苏 轼 看 到 眼 前 的 一 幕 幕 , 他 不 由 地 想 起 _,当他看到眼前的一幕幕,他_,和其 他人相比,苏轼是多么_ 。 读好这个句子,让我们感受苏轼的孤独。 (4)师适当补充:苏轼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疼爱他,妻子关 心他,弟弟尊敬他。但是,母亲在他20 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他深爱的 妻子二十七岁时就死了,妻子去世后

9、不到一年,父亲也相继离世。失去双 亲又失去妻子,这世上除了弟弟他已无所依靠,可是,当中秋来临,他在 密州,弟弟在济南,残缺的一家人还是不能相聚。 (5)了解了这些,让我们再来读读第二、三自然段,相信你会有更 深切的感受。 4小结:学到这儿,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苏轼的心绪不宁,因为和弟 弟手足分离、聚少离多而心绪不宁,因为孤身一人、触景伤情而心绪不宁。 (二)体会“埋怨” 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渐渐西沉,远远望去,月光如水,这如水的月 光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窗前。瞧,多美的一番夜晚美景呀!(出示图片) 1提示任务: 可是,正所谓“月圆人不圆”,在这么美丽的中秋节晚 上,苏轼却躺在床上,心中升起难以名状的

10、惆怅与埋怨。他在埋怨谁?为 什么埋怨呢? 2自主阅读: 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把苏轼埋怨的话语画下来。 3展示交流:(出示第四自然段) (1)如水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到床前,苏轼躺在床上,睡不着。此情此 景,就像李白在静夜思中所说的,引背已学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 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的神情是怎么样的?(眼睁睁)你 会觉得他怎样?(很孤独、很无奈,若有所思。) (2)谁来读读他埋怨的语句? (3)埋怨是什么意思?平常你埋怨过吗?是在什么情况下呢? (4)带着你的理解读好这句话。 (5)苏轼为什么会埋怨月亮呢?再读课文,说说你的理解。 “偏偏”:就是指故意的,有意的 这句话是个反问句,

11、换一种说法就是? (无情的月亮啊,你不应该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 亮) (无情的月亮啊,你应该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残缺、变得暗淡) 所以在苏轼看来,月亮是(无情)的,看来他埋怨月亮是有一定道理。 (6)指导朗读 看着这明媚的月光,思念着弟弟,想到不能和他团聚共度中秋,苏轼 不禁埋怨起来 看着别人合家团圆,共享天伦,而自己孤身一人,月圆人不圆,他怎 能不心生埋怨 (7)点画空白 此情此景, 苏轼想了很多, 也埋怨了好多, 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对呀,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苏轼还会埋怨什么呢?小组讨论 讨论。 (8)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好第四自然段。 (三)体会“宽慰” 1那么

12、苏轼是不是一直这样埋怨下去呢?你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 (转念) 转念就是?(换了个想法) 2提示任务: 他是怎么想的呢?心情如何又从埋怨转为宽慰呢? 3自主阅读: 请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对照第六自然段词的内容,读 读画画。 4展示交流:(出示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读苏轼想的语句。 (2)在这段文字中,有好几组意思相对的词,你能找到吗? (悲欢;离合;隐现;圆缺)说说你对这些词的 理解。 (3)带着理解读好第一句话。 (4) “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就是(不会十全十美),对啊,怪不得人 们说“遗憾也是一种美。” (5)看来苏轼是想通了,同学们想通了没有?现在老师就是埋怨着月 亮的苏轼,请你来

13、劝解我。 (生:苏轼啊,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 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师:可你知道我的悲伤吗? 生:你的悲伤就是和弟弟分别不能团聚。 师:是啊,不能和弟弟团聚,我思念着他,心绪不宁,这种心情,你 能理解吗? 生: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 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6)谢谢你!谢谢你的劝解,我现在觉得好多了!宽慰很多!你说得 不错!真是:(出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齐读) (7)是啊,(引读)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 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

14、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正所谓:(引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8)这时的苏轼还是埋怨月亮、满腹牢骚的苏轼吗?(不是,他宽慰 了许多)他不仅自己心里宽慰了,还要让其他和他一样在中秋之夜不能和 亲人相聚的人高兴起来,他说:(指读)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 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这就是:(指读)但愿人长久,千 里共婵娟! (9)那么“婵娟”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月亮/ 美满的月光)人不能相 聚,但美满的月色可以共享(引读: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 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这句祝福是苏轼送给弟弟的,也是 送给谁的?(送给所有人,分别的,团

15、聚的) 5指导吟诵。 心里宽慰许多的苏轼低声吟诵起来人有 让我们大声吟诵起来人有 6拓展延伸 (1)课文将这首词上面的一部分省略了,想不想听老师把它完整地吟 诵起来?(师配乐吟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苏轼的这首词饱含深情又寄托着美好祝愿,自写成以后,广为传 诵,尤其是最后两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成为千古绝唱! 它流传了将近1000 年,直到现在, 人们还用这句话送亲朋、赠好友。今年 的中秋节即将到来,在中秋佳节,月圆之际,还有许多人因为生活、工作 等原因,漂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同学们,你想把这句话送给谁呢? 7总结课文 (1) 让我们再次回到课题,现在你知道为何以 “

16、但愿人长久” 为题吗? (最有名,最美好) (2)指板书:中秋之夜,月圆之时,苏轼的心情发生了细腻的变化, 面对不如意,他能自我安慰,自我解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伟大的文 学家有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他热爱着美好的生活。 四、 检测完善 1积累: 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美好、团圆的象征,也是人们相思的寄托。明 月触发了许多文人墨客的情怀,有关月亮的诗词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静夜 思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 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差不多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 2填空。 (1)找出课文中的三个词语来表达苏轼的感情变化:_ 、 _ 、_ 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