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机遇主动承接强震后的日本汽车产业转移?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8758901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80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抓住机遇主动承接强震后的日本汽车产业转移?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如何抓住机遇主动承接强震后的日本汽车产业转移?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如何抓住机遇主动承接强震后的日本汽车产业转移?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如何抓住机遇主动承接强震后的日本汽车产业转移?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如何抓住机遇主动承接强震后的日本汽车产业转移?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抓住机遇主动承接强震后的日本汽车产业转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抓住机遇主动承接强震后的日本汽车产业转移?(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1 年第年第 13 期(总第期(总第 35 期)期) 如何抓住机遇主动承接强震后的 日本汽车产业转移? 3.11 大地震使日本汽车产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在 严峻形势面前,日本汽车企业从尽快恢复生产、保障供应 链安全、分散产业布局风险的角度出发,出现了将高端零 部件、中高档车型,乃至研发机构等进行转移和重新布局 的动向和趋势。这为我国承接日本汽车产业转移,推进本 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内部资料 内部资料 赛迪专报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 2011 年年 5 月月 8 日日 2 一、大地震将深刻促动日本汽车产业加快向全球转移 和重新布局 (一

2、)地震导致日本汽车工业遭受重创,产业转移成 为企业应对危机的艰难抉择 (一)地震导致日本汽车工业遭受重创,产业转移成 为企业应对危机的艰难抉择 地震后,丰田、日产、本田等汽车巨头和众多零部件 企业大面积停产,严重冲击到日系车企的全球生产经营和 市场开拓。目前,虽有部分工厂陆续复产,但情况并不容 乐观,日本汽车产业走出危机的时间表充满不确定性。在 此背景下,欧美汽车巨头加紧抢占市场,日本车企则纷纷 反思“技术不扩散”战略和封闭型供应链模式的缺陷,全球 汽车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加快产业转移和重 新布局已成为日本汽车企业应对危机的迫切要求。 从短期看,日本汽车生产能力严重受损,并波及全球

3、汽车产业供应链。日本位于灾区的整车厂和零部件工厂遭 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位于福岛、宫城等地震重灾区 的多家企业生产线严重受损,部分工厂车间已无法使用, 导致供应链大面积中断,对全球日系车企生产造成了巨大 影响,甚至一些欧美车企也受到波及。丰田、日产和本田 3 等企业的多个工厂直接受地震破坏而停产,并一再推迟复 产日期,丰田北美十余家工厂也面临停产;德国默克公司 的汽车涂料工厂在地震中受损严重,导致福特、克莱斯勒 等欧美车企的多款颜色车型生产受限。为尽快恢复产能, 保住国内外客户并降低对全球生产停滞的影响,在产业转 移方面向来保守的日本零部件制造商们不得不开始考虑 是否通过产业转移来应对危机

4、,这也将使日本汽车关键技 术和高端部件的生产向海外转移成为可能。 图图 1 日本部分受损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分布情况日本部分受损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分布情况 宫城宫城 丰田东北汽车配件厂混合动力电池工厂 丰田东北公司整车、ABS 零部件工厂 日本化成铝电解电容工厂 三洋电机 PHEV 工厂 村田制造所芯片电感工厂 福岛福岛 日产引擎、铸造零部件 IWAKI 工厂 阿尔派车用娱乐装置工厂 歌乐车用导航、音响装置、车载计算机 工厂 枥木枥木 日产整车与零部件工厂 五十铃商用车用柴油机零部件工厂 本田引擎、差速器、轻型四驱零部件工厂 博世电子制动刹车系统工厂 茂原茂原 旭化成电子车用塑料光纤工厂 日立车用

5、LCD 工厂 日本化成铝电解电容工厂 三洋电机 PHEV 工厂 村田制造所芯片电感工厂 茨城茨城 日立车用雷达工厂 日立电线车轮传感器工厂 4 表 1 丰田计划复产日期推迟情况 表 1 丰田计划复产日期推迟情况 日期 计划恢复日期情况 3 月 12 日 宣布:由于工厂遭到严重破坏,位于日本的 12 家工厂在 3 月 14 到 16 日停产三天。 3 月 15 日 宣布:除日本 12 家工厂继续停产外,自 3 月15日起丰田北美公司每周一和周五停产。 3 月 17 日 宣布:3 月 22 日前,丰田汽车旗下所有整车 工厂和多数零组件工厂继续停产。 3 月 19 日 宣布:在北美的 14 个工厂目

6、前正在施行的 减产政策将延续到 6 月 3 日。 3 月 22 日 宣布:至少到 3 月 26 日前,所有日本工厂 及旗下 12 家汽车零部件工厂停产。 4 月 13 日 宣布:位于英国、法国、土耳其的 3 家汽车 组装工厂以及位于英国和波兰的2家发动机 工厂将在 4 月 21 日-22 日、 25 日-29 日以及 5 月 2 日停止生产。 4 月 20 日 宣布:到 6 月 3 日为止,所有整车工厂的开 工率调整为平时的 50%,极端的情况下有可 能调整到 30% 从中期看,走出地震危机的时间表充满不确定性,日 本汽车企业被迫重新思考产业布局。由于核电设施损毁, 5 日本可能面临持续 10

7、%到 15%的电力缺口, 复产企业的产 量因此仅能维持原计划的一半。截至 4 月 12 日,强震引 发的 5 级以上余震累计达到了 408 次。每次 5 级以上余震 时,生产设备就会自动关机,同时也对电力供应造成较大 影响。电力短缺延伸出来的对产业链、供应链和生产网络 的全方位冲击使产能完全恢复充满变数。从目前的情况来 看,核危机至少需要 6-9 个月才能有所缓和,而核辐射所 带来的恐慌将持续更长时间。巴西、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 区已开始对日本进口的汽车零部件产品进行辐射检测,未 来一段时间内来自该地区的零部件可能遭拒。与此同时, 各国车企趁机抢占市场,欧美韩汽车巨头纷纷加快推出新 车,提高销量

8、目标,以期借机提升市场份额,如韩国现代 和起亚汽车公司就将其 2011 年的汽车销量目标调高了三 个百分点。在完全恢复产能时间难以预测和已有市场不断 被蚕食的情形下,日本车企不得不重新思考产业布局,加 快海外转移步伐,以尽快度过这次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从长期看,日本汽车企业开始反思“技术不扩散”战略 和“封闭型”供应链模式,加快产业转移已成为重要趋势。 6 一直以来,日本汽车企业在海外市场推行“技术不扩散”战 略,坚持将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保留在本土,如丰 田有 40%的核心研发和生产能力在本土,马自达更是高达 70%。“封闭、内向”的供应链模式是“技术不扩散”战略的 主要表现之一。日本

9、汽车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供应 关系通常是封闭的,双方签署长期或具有排他性的供货协 议。地震发生后,日系车企指定的供应商生产中断,又无 法立即更换其他供应商,整车生产因此遭受严重影响。此 外, 日本汽车企业推崇的“及时生产”此次也暴露出其软肋: 低库存甚至零库存难以应急,供应链极为脆弱。如此次地 震发生后,发动机、变速器、离合器等关键零部件由于库 存不足很快就发生了供应不足,直接导致一些远离震区甚 至国外的工厂也相继停产和限产。当前,摆在日本汽车企 业面前的,已不仅仅是短期的补救,更要着眼于确保产业 链安全、优化产能布局和全球化生产体系的战略重构。 (二)高端产品制造和技术研发或将成为转移重

10、点(二)高端产品制造和技术研发或将成为转移重点 目前,日本汽车产业已经出现了较明显的战略调整势 头,产业转移趋势日趋明朗,整体看,主要表现在: 7 第一,高端零部件开始外移或外包。福岛第一核电站 方圆 300 公里内,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 200 余家,包括 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统、汽车电子等高端零部件。目 前,大约有 40 家零部件企业仍处于艰难复产期,余下 160 多家企业也深受电力紧缺和核泄露的困扰。一些高端零部 件厂商被迫选择转移或外包,以尽快恢复正常生产,避免 市场被抢占。如瑞萨电子宣布提高外包比率,拟将过去全 部在日本生产的汽车微控芯片交给新加坡的工厂生产;日 立汽车系统的空气流

11、量传感器生产工厂受到严重损毁,复 产遥遥无期,向外转移已成为其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 第二, 中高端车型生产被迫加快外移。 由于英菲尼迪、 雷克萨斯等多款高端车型以及中高端新能源车型主要采 取“本土生产、出口销售”的模式,日本本土企业的停产已 对国际市场造成影响。如丰田雷克萨斯工厂预计将停产至 5 月中旬,这意味着从 3 月下旬直到 6 月份,都难以有现 车大规模出口。同时,一些欧系品牌的同档位车型趁机扩 大优惠幅度,对日系中高端车型及新能源汽车的海外扩张 造成较大威胁。为尽快恢复中高端车型在主要市场的竞争 8 力,进一步挖掘新兴市场潜力,加快产能外移、提升海外 工厂的本地化生产和配套能力,或将

12、成为日系车企的一个 重要动向。 表表 2 部分日系中高档车型供应受影响情况部分日系中高档车型供应受影响情况 中高档品牌车型日本工厂情况供应情况 雷克萨斯 全部停产 除 RX 车型外其余均来 自日本,车源影响较大 英菲尼迪 全部停产 主要车型均来自日本, 车源影响较大 普拉多 全部停产 交车日期无法保证 普瑞维亚 全部停产 交车日期无法保证 埃尔法 全部停产 交车日期无法保证 讴歌 全部停产 处 RL 车型外其余来自 北美,车源影响不大 Scion 停产、限电 交车日期无法保证 第三,技术研发机构全球化布局趋势或将深化。此次 地震不仅使日本汽车产业生产能力受到重创,部分企业的 技术研发机构也遭受

13、到严重损害。如本田位于枥木县的研 发中心被严重破坏, 多数研发活动被迫转移至海外。 同时, 9 随着震后中高端整车及零部件生产转移步伐的加快,日本 车企将持续加强对海外研发机构的投资和布局。 二、承接新一轮日本汽车产业转移我国面临的机遇和 挑战 (一)机遇(一)机遇 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丰田、日产、本田等日本汽 车巨头就开始了在我国的战略布局。与以往相比,新一轮 日本汽车产业转移有很大不同:以前是主动转移,主要目 的是利用我国的低成本优势、进入我国消费市场,转移的 多是技术含量低的组装环节和配套产业;而这次的转移在 一定程度上是被迫的,主要着眼于巩固市场地位、确保产 业链安全、优化产能布

14、局等战略考虑,不仅会转移更多的 高端零部件生产,甚至有可能把研发基地、供应链总部等 转移到更加接近市场的地区。整体上看,我国在承接日本 汽车产业新一轮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难得机遇,主要有: 第一, 承接高端零部件生产和研发机构的转移。 目前, 几乎所有日系车企在我国都有合资或独资企业,并实现了 平均 80%以上的本地化生产,如本田早在 1994 年就在我 10 国惠州布局了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及悬挂类零部件产品的 生产,此后又先后在广州、佛山等地布局发动机、变速箱、 模具、曲轴等零部件生产项目。丰田也先后在天津、长春、 广州等地布局发展传动部件、发动机、锻造部件、模具等 汽车零部件。但整体看,我国在

15、关键模具、制动系统、转 向系统、行驶系统等核心和高端零部件发展方面仍然较为 滞后,特别是难以满足高端车型发展的需求。目前,日本 不仅是我国汽车整车进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我国零部 件进口第一大国。据海关统计,2010 年我国从日本进口的 零部件价值 109.1 亿美元,占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总额的 39.9%,其中仅发动机就有 40 多万台,占发动机进口总量 的 40%。作为日本第一大汽车零部件进口国和重要的日系 品牌整车生产基地,我国将有望承接发动机、关键模具、 传动系统、行驶系统、制动系统、电子电器、转向系统等 国内需求较大的高端零部件产业转移。 11 表表 3 丰田和本田在我国的零部件生产

16、布局丰田和本田在我国的零部件生产布局 日本车企合资或独资企业 主要产品 天津丰津汽车传动部件 有限公司 等速万向节、传动 轴、前桥、后桥、差 速器 天津一汽丰田发动机有 限公司 发动机及汽车铸件 天津丰田汽车锻造部件 有限公司 等速万向节用锻造 毛坯、前桥轮毂、曲 轴锻造毛坯 天津津丰汽车底盘部件 有限公司 转向装置、传动轴 一汽丰田(长春)发动机 有限公司 发动机及汽车铸件 丰田一汽(天津)模具有 限公司 汽车模具 丰田 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 发动机 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有 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零部件 及悬挂类零部件 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及变速箱 本田 本田生产技术(中国)有 限公司 量产设备改良; 新车 型投放时技术支持; 模具生产 12 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 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