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资源管理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8751129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资源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资源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资源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资源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资源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资源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资源管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图书馆学刊2003年第1期 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资源管理 张晓星 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互联网已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途 径,它使得用户可以得到网上提供的各类信 息资源,从而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工 作方式,并对社会经济、 文化、 教育及科学的 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然而,伴随着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快速 发展,也出现了信息分散无序、 交叉重复、 不 便使用等问题,信息资源的有序组织成为一 种迫切需要。目前,包括图书馆在内的许多 信息服务机构已经开始涉足网络信息资源的 管理与服务,向用户提供经过有序化组织的 信息,以满足人们对信息内容的基本需要。 然而信息还远非知识,为了充分

2、发挥网络信 息资源在提高人们知识创新能力方面的作 用,建立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至关重要。 一、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 1.信息与知识 人们通常认为,“信息” 是表述某类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方式的数 据。英国学者恩普森认为:“信息是具有意义 和目的的数据。在信息被用于进行比较、 评 估后果、 说明关系和进行对话时,它就发展为 知识。因而知识可被视为载有经验、 评价、 敏 锐洞察力的信息。 ” 可见,任何知识都必然是 信息,但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知识。从这个 意义上讲,知识是信息的一个子集。美国学 者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认为:“知识是一 系列组织好的事实和概念,呈现出一个

3、合理 的判断或实验性的结果。这些判断和结果通 过一些传播媒介有系统地传递给他人。 ” 可 见,知识是经过组织加工和分析处理后的信 息,它与人们的决策活动紧密相关,而信息还 不能直接用于指引人们的行动和决定。西方 知识经济学者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与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 , 简 达菲(Jan Duffy)认为,隐形知识是 “个人 的、 没有经过文献化的知识。它受内涵的影 响,是由动力所创造和驱动的、 内部化的、 及 以经验为基础的。它经常存在于人的大脑 中、 行为上、 及概念里”;显性知识是 “经过文 献处理及公开的,是结构的、 内容固定

4、的、 外 在的、 及有意识的” 。 2.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 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是信 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欧勒锐(Danie E. O leang)认为,“知识管理是将组织可以得到的 各种来源的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 联系起来的过程,是对知识进行正式的管理, 以便知识的产生、 获取和重新利用” 。简单地 说,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所掌握的知识资源 进行管理的过程,而如何识别、 获取、 开发、 分 解、 储存、 传递知识、 从而使每个人在最大限 度地贡献出其积累的知识的同时,也能享用 7 他人的知识实现知识共享则是知识管理的目 标。 知识管理是一个跨学科、 综合性的研

5、究 领域,它与信息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信 息管理侧重于各种各样的表达知识的记录型 信息的管理,将信息以一定的方式汇总、 组织 起来,方便人们查询和检索,也就是说,信息 管理侧重于显性知识的管理;而知识管理的 本质则在于把信息与信息、 信息与人、 信息与 过程联系起来,不仅对信息的收集、 存储、 整 理与传递进行系统、 严密的组织管理,而且更 进一步把握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创造一种隐 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互动的机制与平台,从而 创造出新的知识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可 以说,知识管理不仅仅是管理信息和信息技 术,它通过对知识的管理,将知识管理和人的 管理融为一体,重在对隐性知识的挖掘,从而 激发人的

6、创造力。知识管理的作用在于培育 集体创造力,是从智力和知识资产中创造价 值的过程,以实现信息的增值服务。 二、 网络信息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的发 展,网络信息资源的来源与内容日益丰富。 传统的信息资源主要有印刷型文献、 缩 微型文献、 视听型文献等三大类,涵盖了图 书、 报刊、 档案、 图谱、 研究报告、 会议资料、 学 位论文、 专利产品说明书、 政府出版物、 缩微 胶卷、 唱片、 录音录相带、 照片、 胶片、 幻灯、 电 影胶卷等多种类型。而在网络时代,信息资 源扩展到了电子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 包括单行版电子出版物,如磁带、 磁盘、 光盘、 芯片型电子出

7、版物(即CD、LD、DVD)等;以及 依托于互联网的联机 网络全文数据库、 电子 书报、 图书馆馆藏目录数据库、 商业性联机 网络书目数据库、 电子论坛及各种国际组织、 政府机构、 学术团体、 教育机构、 企 商业部 门、 行业协会等单位在网上发布的信息,其信 息来源和内容的广泛程度都远远超过了传统 信息资源。目前,包括图书馆在内的信息提 供与服务机构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还处在 信息管理阶段,即仅仅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信 息整合、 处理与提供,还没有对其进行选择、 加工,使其成为读者需要的知识。 根据第十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 计报告(2002年7月http : www. cnnic. net

8、. cndevelst2002 - 7index. shtml)的统计结果, 用户上网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取信息,与去年 同期相比,以获取信息为上网最主要目的的 网民所占比例有所增加,从42. 9 %增加到 47.6 %;上网查询电子书籍和科技、 教育信息 的人数占全体被调查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5. 6 %和28.8 % ,位于新闻、 计算机软硬件信息 和休闲娱乐信息之后,占第4和第5位。在 网上信息中哪些还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调查 中,电子书籍以37. 7 %的需求比例位居前 列,科技、 教育信息需求占23. 0 % ,与新闻 (29. 7 %)、 生活服务信息(23. 8 %)的需求基 本持平。由

9、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网 络信息资源多以提供基本信息为主,尚处于 混乱无序的状态,还远远无法满足公众对知 识的需要,更无法发挥网络信息资源对提高 组织创新能力方面的功效。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末,网络 由早期访问服务器为主的ARPANET发展为 如今访问信息为主的Internet ,可以预计在未 来的十年里互联网将发展为以知识获取为主 要功能的语义型网络,参见图表1。可见知 识管理在未来互联网发展中所处的主导性地 位。同时,我们迫切需要基于知识管理的网 络信息资源管理,而数字图书馆作为一种信 息服务体系与知识服务体系,致力于根据系 统自身的自学能力,建立按照人们的思维方 式与学习经

10、验,建立信息之间、 知识之间、 信 息与知识之间的关联,从而实现对信息内容 的深层次挖掘、 组织与利用,也就是按照知识 概念体系来组织和提供信息,从而实现对信 8 息的重组和提升,实现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 理的飞跃,搭建知识服务中心,从而为用户提 供个性化、 专业化服务。 美国已经采用数据网格技术提供分布式 资源的高效管理并实现数据资源无缝共享, 多个数据网格形成国家建造数据管理系统的 核心基础设施,它跨越多个行政管理领域、 多 种类型的存储系统和数据存取环境,以支持 多行业、 多学科的超大规模、 分布式资源库, 并与经过整合的数字档案资源一起实现多资 源库间的无缝查询与检索,从而搭建起超大 规

11、模的知识网络中心,支持网络信息资源的 知识管理。 图表1 互联网的第三次变革 三、 知识管理系统构架及实际应用 知识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处于Web用户 界面与各种网络服务内容之间。首先各种分 布式的对象经过应用程序的简单整理形成索 引,这些索引在知识管理系统内部依据特定 分类体系,经过一系列加工重整最终形成可 以被用户直接有效利用的数字资源。 知识管理系统构架参见图表2。 面对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信息,网络搜索 引擎就成为了实现知识管理的重要工具。根 据构架不同,网络搜索引擎可以分为两类:网 络爬虫与目录。 网络爬虫顾名思义像爬虫一样将互联网 的内容自动收集并索引,浏览器通过搜索引 图表2 知识管理系

12、统构架 擎访问查询该索引,得到URL后就可以观看 相关内容。参见图表3。 图表3 网络爬虫搜索引擎 目录功能是将互联网现有的内容通过某 种方法将其分类整理,遇到新的内容同样进 行归类,这样将各种URL形成的分类体系就 可以帮助用户浏览使用互联网信息。参见图 表4。 图表4 目录搜索引擎 针对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资源还要进一 步处理。以中文文本类信息为例,首先要对 于大量文章内容进行自动分词,根据词频统 计、 受控词表等技术提取某一篇文章的关键 词、 主题词。完成这几步后就基本可以满足 9 对某一篇文章的全文精确检索与基于内容语 义的元数据检索。 由所得到的关键词、 主题词与知识概念 体系相对应就

13、可以将大量分散的信息对象加 以联系。这种联系不是基于简单的文本匹配 得到的,而是基于每个信息对象的内容相近 程度达成的。这里提到的知识概念体系是信 息资源加工重整的基础,它的建立应该将现 有的分类体系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 与文本信息资源的加工重组类似,图像、 音频、 视频和多媒体资源同样可以根据知识 概念体系重整。最终形成囊括所有数字信息 在内的有机整体。 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陈钧博士 领导的知识概念体系应用于医疗领域的研究 课题,它是将一个交互式的信息程序用于检 索大量医学文献的数据库,它通过人工智能 技术将每一篇文献类聚,最终建立可视化的 医疗领域知识地图。例如在 “癌症” 概念顶

14、层,可以看到最主要的若干医学术语区域,区 域的面积说明以该词作为关键词的文献数 量,而区域之间的距离说明不同术语间的关 系程度;用户可以继续向深层浏览知识地图, 更加详细了解 “癌症” 的细节信息,最终准确 获取相关文献。陈教授的研究成果充分说明 信息与知识的关联是建立知识服务体系和信 息服务体系的关键所在。 四、 对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与服务的几点思考 今后若干年,我们应下大力气抓紧网络 信息资源建设,逐步扭转互联网上中文信息 匮乏的现状,建立起我国的知识服务体系,为 经济、 政治、 社会、 教育、 文化等各行各业的信 息化建设提供信息保障,从而强化全社会全 面有效地利用知识的能力,为我国

15、在新经济 时代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动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丰富的信息资源是进行知识管理的基 础。目前,网上信息资源由于受经费、 观念、 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反而存在数字环境下的 原始专业性资源相对于传统资源更加贫乏的 现象。这些资源仍然封闭在不同行业的不同 机构中,资源共享程度很低,而往往这些资源 却是对人们生产生活最具重要意义的内容, 因此急需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 开放与共享。 对这类资源的开发应建立在统一的标准规范 基础上,既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专业性资 源的需要,又要将具有历史、 文化价值的专业 资源通过新的技术保存起来。 加强以战略性资源库为核心的知识 库建设 数字图书馆应通过

16、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对 原始信息资源进行组织,使之更加有序化,并 最终形成符合用户需要的知识库。在具体操 作中,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充分调研的基 础上,发挥资金的导向作用,调动各信息资源 拥有单位的积极性,重点建设一批重点战略 性资源库,如人口资源库、 农业资源库、 企业 资源库、 宏观经济库、 科学数据库、 政策法规 数据库等,同时加快政府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并按照边建设、 边服务的思路,为政府决策、 科学研究、 公民教育提供最基础的知识资源。 整合网上信息 通过对网上信息的整合、 处理,使信息上 升为知识,从而使用户可以直接获取符合其 需求的直接有用的知识。在由信息向知识的 转化处理上,可以利用数据仓库、 数据挖掘、 人工智能技术来获取信息中的隐含知识;在 知识的存储与传播上,可以利用大型数据库 技术、 新型检索技术、 智能代理搜索引擎以及 网络技术、 群件技术等实现。 此外,对于网上的虚拟资源也应该进行 整理和链接,作为网上信息整合的一部分。 目前,网上数字资源内容链接交叉重复,导致 冗余信息增多,使价值不高的信息进入资源 系统,知识关联度被降低,影响用户对信息的 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