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保密方案-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740341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5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保密方案-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程保密方案-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保密方案-新修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工程保密方案 我公司历史上曾承建了大量涉密工程, 具有丰富的保密工程施工 经验、完善的保密工作制度、先进的保密工作专用设备。在几十年的 奋斗历程中,无论是涉及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秘密,还是一般意义上 的内部事项,均做到了保密工作慎之又慎,保守秘密万无一失,从未 发生过任何失泄密事故,多次受到党政机关和建设方的高度赞赏。我 们会高标准地完成好这方面的防护工作。尽管如此,一旦我们中标, 我们将把完成好本工程的施工任务,确保与本工程有关的涉密事项, 作为全新战场、全新的任务和全面的挑战,通过制度上的高度完善、 措施上的高度严密和行动上的高度自觉兑现我们的各项承诺。 公司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

2、国保密条例执行,以确保工程 中涉及到用户单位机密以及公司自身工程技术机密的不对外泄漏。 机 密的保管实行点对点管理办法, 落实到人, 做到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 责任落实到位。 11.1 保密原则 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既确保秘密又便利各项工作的方针。 积极防范要求在保密工作中要把事先防范措施抓紧、抓严、抓落实, 以减少窃密。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把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放在防范 方面。主动把工作做在前头,尽一切努力消除可能造成泄密的隐患, 堵塞可能泄密的漏洞,增加秘密的安全系数,防止泄密事件发生。对 于本工程的保密工作应做到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人人有责。 11.2 组织机构建立 为保证项目保密

3、工作的顺利开展, 公司以项目经理牵头成立保密 工作组, 组员由档案管理专职人员、 技术负责人、 项目管理人员组成, 并为档案管理配备专用的档案室,针对每个工程由项目负责人兼任保 密责任人。 项目保密组织体系如下图: 项目经理 项目部管理人员 员工 项目副经理项目部保密委员会 技术负责人档案管理保密员 项目总工程师 11.3 保密内容 保密内容包括:工程技术实现原理、软硬件使用密码、工程施工 图纸及设备布局图、 工程进度及扩展方式、 工程资料、 工程实施细节、 工程合同、人员部署、项目资金等。 11.4 做好保密工作的措施 11.4.1 项目部把保密工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与其他工作同步 进行。项目

4、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保密工作小组,抓好本工程的保 密工作。 11.4.2 工程开工前,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组织项目管理人员进行 全面的、系统的保密知识的学习及保密技能的培训。加强管理人员的 保密工作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以适应本工程 保密任务的需要。 工人进场前, 由项目部组织所有进场工人进行学习, 签订保密工作协议书。坚持经常性的保密教育。 11.4.3 建立健全保密规章制度,严格保密纪律并严格执行,经 常督促检查,堵塞泄密漏洞。保密检查工作程序图如下: 保密工作总结 保密日常检查 保密保证体系 保密目标自检制度保密管理组织机构 检 查 保 密 会 议 记 录 检 查 预

5、防 泄 密 措 施 检 查 保 密 日 常 活 动 检 查 保 密 制 度 落 实 情 况 检 查 保 密 宣 传 教 育 工 作 11.4.4 项目部管理人员的设置应经单位严格把关。 选择政治觉 悟高、 工作作风严谨的管理人 员到本项目工作。 项目部的管理人员 要固定,不要随意调动以减少知情人的范围。资料档案室固定一名管 理人员负责。 11.4.5 资料档案室与其它办公区隔离并装防盗门防护窗栏。 购 置保密柜、保密报警装置。 11.4.6 会议涉密文件资料必须下发时,从三个方面严格管理。 一是文件资料上要标明编号;二是领取人要实施登记签名;三是要明 确要求参加会议人员及时交资料档案室保管,不

6、得个人留存。 11.4.7 对施工中所发的施工图纸、施工文件、技术文件实行严 格受控管理。对作废的文件应及时全数收回并消毁。 11.4.8 资料档案室设置一台专用电脑存储施工所需资料、 文件 并确保不上网,电脑应设置密码保护。 11.4.9 接待参观、考察,必须避开保护区。不得在保密要害部 位接待来访,资料档案室应当与其他办公室保持相应安全距离,并根 据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设立控制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11.4.10 如施工过程有泄密我单位将承担由此对业主造成的一 切损失和后果。事情发生,我方将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其法 律责任 11.5 工程保密规章制度 11.5.1 “四专”制度。 要

7、坚决做到保密工作专人负责、 专项经费、 专业设施、 专门设置。 专人负责,除了一把手负总责以外,总法人机构、分公司和项目 部都要指定专人对保密工作负责到底。 专项经费,要拨出专项经费专门用于落实保密教育、购买保密器 材、满足保密对经费的需求。保密经费坚决做到专款专用。 专业设施,要购置性能先进、功能满足需要、经实践证明运行可 靠的专业器材。目前的设想是要有屏蔽仪、防照像窗帘、计算机加密 狗、防窃听探测仪等,要保证所有保密设备高效可靠运行。 专业设置,要根据现场情况,专门设立置密室和解密室,凡涉密 人员在处理秘密事项时,一律要到专门的置密室去办理。置密室配备 有符合规范要求的防范设施;所有涉密人

8、员离开工作岗位要到专门的 解密室进行解密。主要内容是:对笔记本电脑、移动存储设备、数码 相机、手机等进行技术处理,确保没有任何涉密载体被带离现场。 11.5.2 职责守则制度。 要针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人员制定不同的保密职责和守则。按 照“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不该问的,绝对不问;不该看的,绝对不 看;不该记录的,绝对不记;不在私人通信中涉及;不在公共场所和 家属、子女、亲友面前谈论;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机要文件、 资料;不得私自复印纸质工程图纸文件,不得拷贝工程电子文件;不 得为个人需要摘引机密材料的内容;未经批准,不得将工程相关材料 给任何人阅读;遗失相关文件,要立即向工程负责人报告,不

9、得谎报 和隐瞒;自觉遵守建设单位的各项保密规定,出入场区自觉接受警卫 检查;发现他人有失、泄、窃密行为要坚决制止;坚决杜绝偷窃、盗 卖本工程相关资料的行为”的要求,做到凡是参与工程建设的人、人 人都有职责,都有守则、凡是职责和守则,人人都必须遵守;凡是违 反职责守则的人和事都要受到严肃处理。 11.5.3 收发借阅制度 (1)定岗专人收发。 (2)收入保密文件登记造册,注明收文时间,内容,收文途径 以及份数并签字确认。 (3)发放保密文件登记造册,注明发文时间,内容,份数,审 批领导签字,经办人签字确认。 (4)借阅保密文件做好借阅记录,注明借阅时间,借阅内容, 归还时间,借阅人签字,在借阅期

10、间不得带离工程部办公室。 11.5.4 保管制度 (1)收入的纸质保密文件必须入铁柜,上锁,专人管理。 (2)收入的电子档保密文件必须存入专用保密电脑,专用保密 电脑不得联网,保密电脑由专人保管,不得随便带离办公区,并且设 置登录密码。 (3)设立中转加密移动硬盘,其他电脑需在断网情况下,通过 此硬盘访问和查看相关保密资料, 并不得将相关保密资料拷贝至非保 密电脑。 (4)保密文件资料不得随意带离工作区,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带 出的需请示分管领导批准。 11.5.5 复印拷贝制度 (1)未经批准,不得复印、摘抄和拷贝相关保密文件、资料。 (2)复印和拷贝相关文件资料要做好登记记录,注明复印份数,

11、复印内容,文件去向,审批领导,经办人。 (3)复制、拷贝电子文件,接收人必须签署不得再次拷贝、转 发他人的承诺书。 11.5.6 销毁制度 (1) 部门内所有涉及保密项目的相关文件一个月定期清理一次, 不需用的和无保留价值的资料集中登记内容, 数量, 报分管领导审批, 统一销毁,销毁记录存档备查。 11.5.7 监督检查制度 (1)定期自检,每天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2)定期互检,每周一次,指出问题,共同改进。 (3)部门检查,每月一次,并出具检查记录备案。 11.5.8 培训及上岗制度 (1)所有涉密人员必须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及一寸登记照备案并 签订个人保密协议。 (2)针对本工程的特点

12、定期组织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系 统的保密知识的学习及保密技能的培训。 (3) 施工各班组要运用各种形式经常对所属员工进行保密教育, 增强保密观念。 (4)制作胸卡,每班上岗前检查胸卡,确保人员安全可靠。 11.6 奖励与处罚 要靠严格奖惩制度做到纪律严明、赏罚分明,调动积极因素,消 灭泄密事故隐患。 11.6.1 要对所有参施人员执行保密规定的情况全程掌握,记录 在案,定期或分工作阶段进行考核讲评。对执行规定严格、为保密工 作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 11.6.2 对保密工作中不尽职、不尽责、不守规定造成影响、产 生不良后果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并记入个人档 案和单位的信誉记录。 11.6.3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给予警告,并扣发工资 100 元以 上 500 元以下: (1) 泄漏工程秘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经济损失的。 (2) 违反本制度规定的秘密内容的。 (3) 已泄漏公司(项目部)秘密但采取补救措施的。 11.6.4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予以辞退并酌情赔偿经济损失: (1) 故意或过失泄露项目部秘密, 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经济损 失的; (2) 违反本保密制度规定,为他人窃取、刺探、收买或违章提 供项目部秘密的; (3) 利用职权强制他人违反保密规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