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企业家的退与进长虹集团上演新老路线之争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8735099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6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代企业家的退与进长虹集团上演新老路线之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两代企业家的退与进长虹集团上演新老路线之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两代企业家的退与进长虹集团上演新老路线之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两代企业家的退与进长虹集团上演新老路线之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两代企业家的退与进长虹集团上演新老路线之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代企业家的退与进长虹集团上演新老路线之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代企业家的退与进长虹集团上演新老路线之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两代企代企业业家的退家的退与与进进 长长虹集虹集团团上演新老路上演新老路线线之之争争 倪润峰曾经有过激情,但人们认为他已老去。现在轮到年轻的管理者了今年41岁的赵 勇。而19年前倪润峰执掌长虹时,也是41岁 7月5日,斗转星移。倪润峰黯然身退的同时,赵勇的身份瞬间由“赵副市长”变为“赵 总”。 从表面上看,这是对三年前“赵总”变身“赵副市长”的一次大逆转,但此时的赵勇已 非昔日的赵勇,此时的倪润峰,亦非昔日的倪润峰。两人此消彼长间,长虹也不再是昔日的 长虹。 从7月6日起,每天上下班,长虹厂区广播里便播放团结就是力量,但激昂的歌声并 不能掩住改朝换代的暗流汹涌。 倪于赵,有师长之谊,有知遇之

2、恩,因此赵对倪的感佩之言并不能说是官场套话。两人 后来的争执,也并不能仅仅归结于个人恩怨。长虹一位内部人士称,这应该视为两代企业家 的新老路线之争。 三年轮回,其间波澜不断,再回首时,长虹可能已错失大好机遇。沉舟侧畔,千帆已 过。 三年前一次失败的交接班 2001年2月,倪润峰复出,仅仅存活8个月的“后倪润峰权力框架”分崩离析。 虽然王凤朝、赵勇和袁邦伟分任运营、信息和战略三大执行总裁,但显然,董事长兼首 席执行官倪润峰重新大权在握。赵、袁二人着力营造的“新长虹”,在人事变动间也被全盘 推翻。 2000年5月15日,在长虹业绩下滑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主导了长虹第一次换帅。倪润峰 退出一线,仅保

3、留董事长之职,年轻一代38岁的赵勇和49岁的袁邦伟被推上前台,分别 出任长虹股份和长虹集团的总经理。 尚属年轻的赵袁二人,并不想在倪润峰的翼护之下萧规曹随。他们很快表现出试图超越 前辈的锋芒。这年的6月8日,赵勇平静地对记者说:“倪总是倪总,我是我。” 与前辈钟情的规模和价格相比,拥有博士后头衔的赵勇更想以技术和利润来开创“后倪 润峰时代”, 有感于长虹一直缺乏核心技术,赵勇在科研队伍中设立了600万元的总经理奖励基金,技 术人员的待遇最大增幅达到6倍;他还与技术部门订约,对技术成果许以重奖。目前长虹为人 称道的精显背投业务,也是赵勇主事时期力推的项目。 在销售体制方面,上任伊始,赵便将长虹分

4、散在全国的200多个销售公司划分为八大片 区,实行分级管理。在对销售人员的礼遇上,赵勇也赢得了口碑。2000年的春节是长虹在外 销售人员不会忘记的一次返乡。赵勇亲自到成都双流机场迎接回厂的外地销售人员,并以红 地毯铺地,警车开道接回绵阳。此举让很多在外闯荡多年的销售人员感动得热泪盈眶。 赵勇在任期间赢得好评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他给了更多年轻人晋升的机会。八大销售片 区的新任领导几乎都是年富力强的新人,其中包括一批“老倪不太喜欢的人”。 在倪润峰主事时期,长虹电子集团公司和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两块牌子,一套人 马”。袁赵上任后,将集团公司与股份公司分为两套人马,并计划按照产品结构的不同将公 司

5、分成若干个事业部,岗位的增加为不少年轻人提供了晋升机会。 赵勇短暂的新政中,一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甚至被破格提拔为部长。 赵任职时最受争议之举,是减缓了生产速度,以压缩库存在他上台之初,长虹据称 有600万台彩电库存,堆满了大大小小的仓库。长虹员工也因此第一次迎来了一周双休。 但是,长虹收缩产能,不免影响到地方的GDP和税收。虽然2000年长虹缴纳利税7.8亿 元,比1999年有微量上涨,但相较于1998年的23.28亿,赵勇的表现还是不能令管理部门满 意。 倪赵袁之争带来的震荡 赵勇改变了长虹,但他未能改造长虹。 他试图把长虹由规模主导型的企业,改造为技术主导型的企业。这自然需要时间,然而 地

6、方政府和倪润峰似乎都没有这样的耐心。 2001年2月,倪润峰“复位”,即对赵的布局进行了全面纠正。据长虹员工回忆,倪润峰 复出后声称,他在休养的8个月里,通过去美国的考察,决定要医治长虹的大公司病,目标直 指赵勇建立的新人事构架。 3万多名长虹员工最直接的感受是,双休日得而复失。他们重新将长虹庞大的生产线加足 了马力。 而长虹的技术人员也发现,他们得到的成果奖金承诺没人再提起。 与此同时,倪将长虹集团和长虹股份合二为一;并且解散了赵的销售体系,撤销了八大 片区,重新回到分公司时代。 另外,长虹进军白色家电的计划也无疾而终,而这是袁邦伟所主导的他同样并不甘 于仅做“留守”人士,他执掌长虹集团时曾

7、雄心勃勃地提出利用长虹品牌发展多项产业的计 划。 这已不是位子的“复辟”,而是对赵袁新政的全面“拨乱反正”。 这番反复,使倪赵袁之争表面化,给长虹带来严重的人事震荡。那时,长虹开动宣传机 器,甚至在电梯口张贴大字报,要求全体员工“紧密团结在以倪润峰同志为核心的公司党委 周围,紧密团结在以倪润峰同志为核心的公司董事会周围,紧密团结在以倪润峰同志为核心 的公司经营班子周围”。 倪复出两月后,赵勇即递交辞呈。记者获悉,当时有多家国内外著名公司相邀,一家 “排名在世界五百强前20名”的跨国企业,也委以执掌大中华区重任,双方已谈好细节,赵 将从长虹携数人赴任。 同月,袁邦伟挂冠而去。2002年10月,出

8、任上市公司深华新总经理,但旋于次年1月离 任。据知,袁现居成都。 在此前后,长虹企划中心主任郭德轩、副总裁林茂祥也先后离开,前者投奔朝华科技, 后者于2002年8月就任深圳市新世纪饮水科技公司董事长、总裁。 自此以下受波及者更广。一位人力资源部部长后来只谋得子公司人事处处长一职,一位 财务部负责人也被下放到子公司当财务科长。销售八大片区的负责人几乎都被解职或削权。 一批曾身居要职的员工回到总部赋闲,当时竟成绵阳一景这些在商场上杀戮惯了的 人蹲在池塘边一手拿着钓鱼杆,一手拿着手机相互通报各自钓了多少条鱼。 更重要的,倪润峰重新将长虹定位为以制造业为本的“全球信息家电的主要供应商”, “赵勇路线”

9、彻底破产,倪将长虹拉回到原来的路线。 倪当年将赵勇由清华校园挖到绵阳,并一手将其由总工程师提拔为总经理,转瞬间又将 其罢黜。事后看来,并不能完全归结于他发现“长虹见过世面的人不多”,而是其继承人与 其意见相左。 倪赵路线之争,现在已难有高下是非之分,但长虹从现在来看,倪的重出江湖,固然一 时为保障长虹业绩不坠产生了作用,但人事之争引致的震荡,却给长虹带来了严重的内伤, 更丧失了一次调整和变革的机遇。 当时究竟是什么理由说服了赵勇留在绵阳?一位接近赵勇的人说,据称政府给了他一些 承诺,于是,赵勇在绵阳市副市长位置上蛰伏下来。毕竟他还年轻,他可以等待。 倪润峰复出不利 倪赵之争,本质上是路线之争,

10、即如何改造长虹理念之争。 叱咤风云十余年,倪润峰自然对市场及长虹有自己的看法。 价格战曾是倪润峰的利器。经过多次价格战,倪润峰击退了海外巨头,也使中国数百家 彩电企业十仅存一。倪的另一杀手锏是囤积彩管,一举成就了长虹中国彩电大王的地位。 究其根本,倪是试图以规模和价格为武器,一举击垮对手,在市场上一统江湖。在1997 年,他频频提起了“垄断”一词。 但90年代末,倪润峰赖以成名的武器却屡屡失手。尤其是1998年他重拾囤积彩管之术, 却功亏一匮,直接导致1998年和1999年长虹业绩下滑,也导致倪本人2000年的退隐。 现在看来1998年是长虹和倪润峰的转折点,虽然倪后来在多个场合为自己的失手辩

11、护, 将其归结于信息产业部和彩管厂放水。倪还将长虹的失利归因于自己的腿疾,他的腿骨坏死 致其不能经常在国内外走动,对市场和技术不够敏感。 但一家大企业将命运系于一个人的头脑和身体,本身已非明智。而且外界已可看出,倪 的旧招也不复当年之勇了。倪信奉“市场机会主义”,力求瞄准某一市场机会,毕其功于一 役。但在日趋成熟的市场,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何况,坐拥百亿资产的长虹,已不容一决 生死的豪赌。商场瞬息万变,更容不得刻舟求剑。 对此倪也有过反思,但从日后的动作来看,他并不认为自己的手段已经过时。 倪润峰在复出后曾表示,不愿意继续价格战,“要将价格抬上去”。但事与愿违,2001 年的彩电市场已经进入买

12、方市场,产品大量积压过剩,倪润峰不得不重走价格战老路。 “这使得长虹产品在品牌上失去高端竞争力,在利润上也越来越薄。”一位家电业内人 士说。随后数年,长虹的利润主要靠精显背投和出口市场支撑。而前者是在赵勇时期留下的 技术遗产,后者一度的高速增长也未能维持太久。 据长虹年报显示,2002年长虹经营性现金流量首次出现负数,为-29.7亿元,应收账款高 达42.2亿元,存货账面余额高达74.7亿元; 2003年各项经营指标虽有好转,但现金流量仍为-7.44亿元,应收账款净额60.07亿元, 较2002年末上升38.55%。 2003年10月,长虹股价跌到了6.48元的新低。 另一方面,在管理上倪润峰

13、一贯推崇集权式管理。长虹一位高层告诉记者,在内部会议 上,甚少有人对其决断提出反驳。据说长虹集团2000元以上的支出他都要亲自批示。甚至在 今年4月,他还亲自到商场签名售机。 倪事事亲历亲为,却难以阻止长虹庞大机构所产生的各种管理纰漏。 2001年,长虹仓库被一场大雨淹没,仅保险公司赔付损失即达11.85亿元。 2002年5月至2003年10月,长虹高水仓库一位名叫唐驰的管理员,内外勾结,采用虚开成 品出库单等手段,将19768台彩电偷运出售,获款4175.99万元。虽然唐于今年4月21日投案自 首,但仅400多万元损失被挽回。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微裂缝亦可见大厦将倾。 倪润峰曾言,他早年

14、看“三国”,近年看“红楼”,并且曾言“荣宁二府看起来是不 错,但是内部的问题已经产生,而内部的问题长虹也存在,你不把它解决那很快就垮下 去。” 他也曾谈及“荣宁二府垮了,贾宝玉出家了,那些个也各奔前程了,好端端荣宁二府, 为什么是那么一个下场?” 倪润峰预见到了悲剧性的命运,但最终却没能阻止它。外界也无从知道,“为什么是那 么一个下场?” 赵勇新政 2004年7月,赵勇从倪润峰手头接过了140多亿元净资产和价值330多亿元的长虹品牌。但 倪曾经承诺留给长虹的“一套好体制、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团队、一些有广阔发展前景的 新兴产业”,却未能如愿。 此时的长虹,虽然家大业大,已然是百弊丛生。正如绵阳

15、市委书记黄学玖7月8日所言: “目前长虹面临着市场占有率下降,经济效益滑坡的严重局面。” 根据绵阳市政府发布的权威资料,2004年以来长虹工业总产值增速1月下降6.1%,2月增 长3.2%,3月下降20.3%,4月下降19.1%,5月下降32.1%,6月下降22.5%。16月总产值累计 同比下降17.6%,产销率为94.14%。 另一组数据是,长虹彩电出口量由峰值的2003年7月的9178万美元急剧下降到今年1月的 970万美元,下降了九成。而至5月美国对中国彩电实施反倾销调查并最终裁定倾销成立后, 长虹将基本退出美国市场。 而出口大幅跃升,一度是倪复出后长虹业绩增长的主要支撑。四川省计局的资

16、料显示, 2003年,长虹集团对美出口彩电3.4亿美元,占四川2003年外贸出口总值的10.7%。 这应该可以解释倪润峰退休的原因,但这还不是赵勇面临的全部困境。 后者在7月5日后省市领导对赵的要求中得以更清晰地勾勒: 其一是稳定队伍,稳定生产,保证今年业绩不大幅下滑。但在2004已过半年之时,业绩 前景并不乐观。 其二是回收海外应收款。在长虹出口高速增长的同时,迄今海外(主要是美国)市场应收 款已达4亿多美元。 其三是实施长虹的下一步规划,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其四是改制。 四川省一位政府官员称,对年轻的赵勇来说,个个都是难啃的骨头。但也只有解决上述 问题,他才可能赢得继续执掌长虹的机会。 一位接近赵勇的人士说,他是主动请缨回到长虹的,他希望重新证明自己。 绵阳一位熟知赵勇和长虹的政府官员向记者表示,赵从政之后,省市均有意着力培养。 他曾被选拔为100名青年政府官员公派赴哈佛大学学习,其分管的工作也由最初的科技城建 设,加码到招商引资,到年初分管工业经济,栽培之意甚为明显。 赵过去三年受益匪浅。在长虹期间,他的本色是一介书生,逊于倪的正是政府人脉。而 从政之后,以其职务之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