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基金申请书范例(清华大学)(修订-编写)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732235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4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博士后基金申请书范例(清华大学)(修订-编写)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博士后基金申请书范例(清华大学)(修订-编写)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博士后基金申请书范例(清华大学)(修订-编写)新修订(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件 复印件 中 国 博 士 后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金 申 请 表 申请人姓名XXX 编号33151 设站单位清华大学机械系 流动站名称 ( 一 级 学 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 进站日期 2005 年 10 月 14 日 通讯地址清华大学西主楼 生物制造工程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84 电话 2006 年 10 月 18 日填表 申请须知 1.申请者必须认真阅读现时执行的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条例,并按该条例有关规定进行申 请。 2.申请者打字填写(如不具备打字条件时,请用钢笔或圆珠笔正楷书写,不要用铅笔填写)本表 1 至 6 页,并由两位推荐人在7 和 8 页分别填写推荐意见,报所在设站单位

2、(含经批准招收博 士后的非设站单位,下同)。经设站单位在9 页填写审核意见后再用B5 复印纸进行复制。 3.每位申请者需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交纳评审资料费100 元人民币, 未交纳者, 不予受理。 4.各设站单位于每年三月十日至三月三十一日或九月十日至九月十五日期间将本单位所有申请 者的申请表(一式七份,必含原件)和评审资料费集中汇至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投送一级学科:生物医学工程 二级学科: 5.本表封面上的 “原件”和 “复印件” 系指本份材料是原件或复印件,请在相应的方框内打“ ” ; “编号”系指申请进站时,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或有关省、市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统一 编号;“投送学科

3、” 系指申请资助项目所属的学科领域。若是交叉学科或跨学科,则应填写所 涉及的主要学科名称。学科须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名称填写。 6.填表必须实事求是,认真翔实,不得虚报或留空。有的栏目如无内容可填,请写上“无”、 “未”等字;5 若填写不下,可另附纸。 姓 名XXX 性 别男出生年月1976 年 11 月民 族汉 博士后日常经 费来源 国家资助单位自筹企业提供(企业博士后) 来自重大科研项目经费(项目博士后) 学 位获得年月攻读学位单位学位论文题目导 师 学 学 士 1999 年 7 月浙江大学 达那唑滴丸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 研究 XXX(副 教授) 位 情 硕 士 浙江大学 硕博

4、连读 况 博 士 2005 年 6 月浙江大学 型糖尿病 /代谢综合症药物筛选和 机制研究 XXX (教 授) 起止年月单位研 究 工 作职 务 主 2001-2002 浙江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系 非线性神经信息学在嗅觉机理研究中的应 用 博士生 要 研2002-2003 浙江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系 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在中药开发中的应用 博士生 究 工 2002-2003 浙江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系 一氧化氮表达的细胞三维图像的可视化和 定量分析 博士生 作 经 2003-2004 浙江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系 基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代谢综合症药物 筛选和评价体系研究 博士生 历 2004-2005 浙江

5、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系 印度尼西亚天然药物的高内涵筛选评价博士生 2005-至今 清华大学 生物制造研究所 脂肪干细胞三维受控组装和分化机制研究 博士后 主要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的论文题目、全部作者署名顺序、发表时 间、刊登论文的刊物名称以及被SCI、 EI、 ISR、 SSCI 收录、引用的情况;获得专利的名 称、内容和号码;有何发明创造、技术革新、工艺设计和过程等。请务必具体说明以上成 果的科学价值、应用前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本人在这些成果中的主要贡献及所获 得奖励的名称、等级和获奖人的排名顺序。 一、发表的相关论文 (略) 二、曾经负责和参加过的主要科研项目: (略

6、) 三、 所获奖励 (略) 四、以上成果的科学价值、应用前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本人在这些成果中的主要贡献 (略) 申请资 助项目情况 名中文基于细胞组装技术的高内涵药物筛选理论和方法研究 称英文 研究类别 基础研究应用基础技术开发 国家重点项目省市或部门重大项目自选项目 项目来源 863 高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其它项目 研究经费 来 源 及 数额 博士后日常经费0.5 万元 项目的具体内容、预期目标及国内外在这方面研究的现状: 一、研究内容 研究将组织工程中的细胞组装技术,应用于高内涵药物筛选的理论和方法,以面向解决代 谢综合症的药物高内涵筛选方法为具体目标,主要研究多细胞

7、三维组装,脂肪干细胞培养,功 能控制,生物定量检测,高内涵药物筛选应用方案等研究内容。具体如下: 1)细胞 / 材料三维受控组装工艺和设备优化,研究满足机械成型、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的, 生物材料和组装结构; 2)研究细胞 / 材料三维受控组装过程中不同细胞数量、位置、功能控制的理论和方法; 3)以面向代谢综合症的高内涵药物筛选技术为具体目标,研究能量代谢系统的网络结构、调 控主轴等基础理论。选择和培养构建筛选体系的细胞(脂肪干细胞)。 4)研究三维多细胞体中和代谢紊乱有关的生理生化信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给出适 用于高内涵筛选的无损、实时、定量检测技术和信息处理方法。 5)应用多细胞系统

8、对代谢综合症病理建模;针对高内涵筛选技术给出标准化的应用方案,总 结和推广基于细胞组装技术的高内涵药物筛选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二、研究目标 立足于利用组织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高内涵药物筛选技术研究。从而为组织工程开辟新的 研究和应用领域,解决药物研发领域的困境。主要研究基于细胞组装技术的高内涵药物筛选理论 和方法,重点在以下几个方向上有关键的突破和创新: 1)三维多细胞系统组装技术和功能控制,给出优化的细胞组装工艺和多细胞系统功能控制的 理论和方法 2)建立适用于高内涵筛选技术的,对三维多细胞微系统生理生化信息无损、实时和定量的检 测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 3)给出标准可行的高内涵筛选平台

9、应用方案。总结基于细胞组装技术的高内涵药物筛选技术 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通过本项研究,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及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3-4 篇 SCI 收录的论文 , 申请 1 项发明专利。协助合作导师培养1 名博士研究生和1 名硕士研究生。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一)组织工程学发展现状 组织工程学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许多理论和技术。其中最先进的技术之一,便是以活细胞为材 料的制造技术,如:MIT 的 Griffith LG等人开发的细胞3D打印技术,以细胞为组装材料,打印 出有活性的三维多细胞系统2 ;明尼苏达大学的Odde DJ 和密歇根理工大学的Renn MJ 开发的使 用激光引导直写

10、堆积细胞技术3 。哈佛 Holmlin RE等利用光镊技术,使用三个激光束控制细 胞,进行了细胞间组装4 。德雷珀实验室Borenstein J和 MIT 的等,利用芯片制造工艺,制造 出微血管系统5 。然而,由于器官结构的精细和复杂性,这些技术面对制造肝、肾、心脏等复杂 器官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国内外学者在05 年清华召开的国际会议上普遍认为,要做出可移 植的器官任重道远,乐观估计至少还需要10-20 年6 。 与此同时,一些研究者,近年来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制造的三维多细胞体开展研究,取得显着成 果。比如普林斯顿大学的Basu S 等人,利用人造三维多细胞体,研究了发育生物学的焦点问题: 模

11、式建成( pattern formation)7 。Hotary KB等利用三维多细胞体,发现MT1-MMP 通过改变 细胞空间几何形状,影响肿瘤细胞在3D 基质中的增殖8 。Basu S 指出,构造和研究三维多细胞 体,可以提高对生物发育和生理功能的了解,可应用于生物材料,生物感测研究中。这些研究成 果给我们一个启示,现有的组织工程技术在生命科学其它领域,包括药物研发领域中有重要的研 究和应用价值。 种子细胞是组织工程研究的另一要素。干细胞被认为是最好的种子细胞来源。如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 stem cells,ES), McCloskey KE 等最近利用ES细胞分化的内皮细胞

12、,在体外构 建组织工程血管9 。然而, ES细胞的应用目前存在许多问题:ES细胞自体获取困难;不易保 存;并具有一定的成瘤性,Chakravarti A等研究了9 种人类 ES细胞系,其中8 种在分裂数十代 后出现与癌变有关的基因突变10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 )也是种子 细胞的重要来源,其中脂肪干细胞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脂肪干细胞最早由UCLA的 Zuk PA 等人 11 ,从人抽脂术中抽取的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并证实为多能干细胞,能向脂肪细胞、成骨细 胞、肌肉细胞等定向分化。同其他干细胞相比,脂肪干细胞具有自体取材、来源丰富、抽取方 便、损伤

13、小、增殖快速等优点。因此脂肪干细胞是优秀的自体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本研究拟采用 脂肪干细胞作为主要种子细胞。 在国内组织工程研究领域,申请者所在清华大学生物制造工程研究所,颜永年基于快速成型 (RP )原理,开发了组织工程支架三维制造技术,细胞三维受控组装技术12 (如图 1),可以 将细胞 -材料混合组装出带有规则通道,保证培养液流通的三维微结构体。军事医学科学院,王常 勇在生物反应器内初步构建了组织工程化心肌组织;赵春华等将脂肪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 13 。973“组织工程学重要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曹谊林的团队,最近应用组织工 程学技术修复了高等动物的颅骨、 A.细胞三维组装

14、机结构B. 多喷头细胞三维组装机 C. 细胞 -材料三维组装体D. 肝细胞 -材料三维组装体显微结构 图 1. 基于 RP 离散堆积原理细胞组装机和组装出的细胞-材料三维组装体 软骨、肌腱等组织缺损。第二军医大学的等人,用HaCaT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研究了酮洛 芬及其异丙酯的经皮渗透作用14 。总的来说,我国的组织工程学研究在一些领域已处于国际领 先水平,但面对复杂器官制造同样任重道远,在药物研究领域的应用则只有初步的尝试。 综上,虽然器官的制造还有较长路要走,但以组织工程学现有技术,特别是先进的细胞组装 技术,已经可以构建由细胞-材料组成的微系统,并保证系统内物质交换,细胞代谢,乃至信

15、号传 导,如果选择合适的切入点,甚至可以完成某些生理功能。构建和研究这样的微系统,不但可以 促进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对生命科学的其他研究领域都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药物研发领域有重 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二)药物研发领域的现状 在药物研发领域,90 年代以来,基于分子和细胞水平信息检测的高通量筛选技术(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HTS ),成为新药开发的主要手段。但由于整体是由多种细胞在三维空间有 序排列,不同细胞间进行信号传导、调控的复杂体系;与HTS 技术的基础:体外研究单个药物靶 标、细胞二维培养、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完整是完全不同的。这种差异对细胞造成显着影响,

16、如 Kang X 发现相比二维培养,脂肪细胞在三维培养环境中,其形态、增殖、分化,基因表达,代谢 等生理功能存在明显差异15 。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目前困扰全球药物研发机构的问题HTS 快速筛选出药物先导物,但其中绝大多数在整体实验中没有药理活性。HTS迫切需要发展为高成 功率的高内涵筛选(High Content Screening, HCS )已成为药物研究领域的共识16。 HCS的前提是保持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性和同步检测样品对细胞多个生理生化参数的影 响。但目前在保持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上没有大的进展。为模拟细胞真实的体内 环境,已有研究者利用简单的三维多细胞体进行药物研究。如Liana Adam 用细胞囊这样的三维多 细胞体,进行肿瘤药物研究17 。Riccalton-Banks L18和 Griffith LG 19,分别用不同方 法体构建了肝细胞三维多细胞系统,用于研究药物代谢和毒性。其中Riccalton-Banks L将细胞 培养在生物降解性基质上,形成三维多细胞体,再现了肝脏的生理功能,并维持了2 个月。这些 研究促使我们提出利用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