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填图及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731611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填图及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填图及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填图及新修订(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七年级下地理填图练习题 1仔细观察左边亚洲范围示意 图, 请你描述一下亚洲的地理 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大部分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 位于 半球;从地球五带的 划分看, 大部分地处 带; 从 海 陆 位 置 看 , 西 与 A 洲接壤, 西南以 C 运河与 B 洲为界;东临 E 洋, 南临 F 洋,北临 G 洋。 2、读“亚洲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 A_ B_ 海峡 C_ G 运 河D_ 大 洋E_ F_ 高原 H_ 平原 I_ (2)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半岛 _ 国 家 _ 大 洲 _ (3) 两处纬度相同, 但气候类型不 同,是_气

2、候,_气候。 3读亚洲气候类型图: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 候类型名称: 气候 气候 气 候 气候; 气候 气候; 气候; 气候; 气候 (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范 围最大的是 气候;降 水最多的是 气候 (3)亚洲最北面主要为 气候。 (4)图中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差 (大、小),降水 (多、少) 2 (5)图中孟买所处纬度位置较 (高、低),属于 (热带、 温带、寒带)气候 (6)亚洲气候分布最广的是 (7)北回归线经过的气候类型自西向东依次是 、 、 . (8)亚洲季风气候分 、 和 。 (9)图中高原和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地区,该气候产生的主要原因 是: 。 (10)亚

3、洲的气候特点 是: 、 、 。 4、读“日本图” ,回答问题。 写出图中字母或数字代表的地理名称:国家:A ,B ,C , D 。海洋:E ,F ,G 。 海峡:H 。岛:a ,b ,c ,d 。 群岛:e 。山峰:f 。 日本首都:g 。 5读图 7-4,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 称:A 半岛 B 河 C 河 D 江 G 海峡 H 海 (2)A 所在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物产)生产国;F 所在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物 产) 生产国和 (物产)出口国。(3)E 所在的 群岛,以 气候类型为主。 6读马六甲海峡示意图 7-5,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

4、称: A 为 洲 , B 为 洲 , C 为 洋,D 为 洋。 (2)图中 E 海峡的名称是 海峡, 它位于 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是连接 洋与 洋之间的海上通 道。 (3)东南亚的位置特征为( ) A “五海三地之地” B “十字路口”的位置 C连接东西方的铁路枢纽 D无法说清楚 (4)东 南 亚 的 热 带 经 济 作 物 在 世 界 上 占 有 突 出 地 位 , 原 因 是 这 里 的 气 3 候 ,土壤 ,对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十分有 利。 7读印度略图 7-8,回答下列问题: (1)把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下面相应的空格上: 邻国名称: 河流名称: 地形区名称: 首都名称

5、: 海、湾、洋名称: (2)印度地形分三部分,北部是 ,中部是 ,南部是 8读图 79,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国家是 。该国人口居世界第 位。 (2)该国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应该是图中 城(填数字), 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是 图中 城市(填数字)。 (3)该国的主要矿产有 、 、 等,主要集中分布在 (地形区)上。 (4)图中的阴影区为该国的主要工业区, 试分析该国工业区的分别与原料、 燃料产地之间的 关系? (5)图中是该国的计算机软件的生产基地 城市。 9读俄罗斯城市、河流、地形分布略图 711,填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4 (1)图中山脉名称是 。 (2)是 港该港口终年不冻,临 洋

6、。 (3)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海港,名称是 ,临 海,该港口 附近地区属 气候。 (4)是 市,临 海,该市是俄罗斯第 大城市 (5)是 平原,流经该平原中央的大河称 河。 (6)是 高原,该高原南部的大湖泊名称是 。 (7)是俄罗斯的邻国 所在的位置。 (8)是俄罗斯的首都 ,市中心有著名的广场称“ ” 。 10、读中东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 称。 海、海湾:_、_、 _、_; 湖泊:_;国家: _、 _、 _、 _。 (2)将下面地理事物的代号填在图中恰当位 置。A.土耳其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苏伊士运河 (3)该地区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7、_,但_对该地区生产、生活有明显 的制约作用。 11、读欧洲西部图回答: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海: 半岛: 河流: 首都: (2)地的气候类型是 地的气候类型是 12、读非洲气候类型图填充 (1) 、 气候; 气候; 气候; 气候; 气候. 在图中填出:马达加斯加岛 好望角、几内亚湾 印度洋 大西洋 地中海 红海 欧洲 亚洲 苏 伊士运河 5 13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左下图)和农牧业分布图(右下图) ,分析该国如 何利用各地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生产。 (1) 根据气候分布图可知中西部为 气候, 北部为 气候, 因而中、 西、 北部地区气候干燥,草原广布。 (2)根据

8、农牧业分布图可知澳大利亚在中、西、北部发展 带和 带。 (3)读气候图回答:东南部为 气候,其特点:夏季 ;冬 季 。 西南部为 气候,其特点:夏季 ;冬季 。 因而东南和西南部地区水热条件较为优越。 (4)由图可知澳大利亚利用这里优越的气候条件发展起了 带 和 带。 14 读美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 地理事物名称。 洋; 洋; (国家) ; (国家) ; 山脉; 山; 河; 湖; 城市; 城市; 城市; 城市。 ( 2) 美 国 发 达 的 经 济 , 是 建 立 在 大 量 和破坏 6 的基础之上,因而美国是世界最大的 国和 国。 15读右图,回答有关问题。 (1

9、)图中表示的国家是_,位于_ 洲。 (2)按图中序号填注地理名称: 纬线:_; _。 河流:_; 水电站: _; 城市:_; _; 首都: _。 (3)该国二战前的经济特点是_,主要农作物和工业集中分布在 _。 16、读两极地区图回答: (1)将南极洲图中字母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洲 B 洲 C 洋 D 洋 E 洋 (2)我国的南极考察站 (G、长城站,H、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北的是 站,位于南极圈以内的是 站。(填字母) (3) 南极洲特有的鸟类是。 (4) 为了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对南极洲的考察只限于目的。 (5)A 海峡是_海峡,它是_洲与_洲的分界线; B 海峡 是_海峡,它

10、是_洲与_洲的分界线,该海峡两侧的国家分 别是_和_。 (6) C 国家和 D 国家均有广阔的_森林,两国的气候均以_气候 为主。 (7)E 国家是_国,它位于_半球(东、西)。 (8)图中 A 在 C 的_方向,若由 A 沿图中直线去 C 处,其前进方向是: 先往_方向,后往_方向。 (9) 填表题: 南极地区北极地区 位置范围南纬 (南极圈) 以南的地区 北纬 (北极圈)以 北的地区 海陆状况 大陆及周围的海 洋 洋大部及沿岸 (亚、 欧、 北美)的陆地和岛屿 气候特征酷寒、烈风、白色沙漠寒冷、湿润 代表动物 7 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铁煤、石油、天然气、锰结核 七年级下地理填图练习题

11、部分答案 3、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高山、高原气候;极地 气候 (1)寒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2)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3)寒带气候 (4)大 少 (5)低 热带 (6)温带大陆性气候 (7)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8)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9)地势高 处高原 (10)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4、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 日本海;太平洋;东海 朝鲜海峡 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 琉球群岛 富士山 东

12、京 5、 (1) 从图中位置看出, A 是马来半岛, B 是湄南河, C 是湄公河, D 是伊洛瓦底江,G 是马六甲海峡,H 是南海; (2) 从图中看出, A 是马来西亚, 该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棕生产国 ; F 是菲律宾,该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蕉麻出口国; (3) 从图中看出, E 所在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该区域位于赤道附近, 终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8 7、(1)巴基斯坦 尼泊尔 斯里兰卡 孟加拉国 恒河 德干高原 新德里 印度洋 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2)北部:喜马拉雅山地南麓 中部: 印度河和恒河平原 南部: 德干高原 8、 (1)从国家轮廓图看出,该国是印度,其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 居世界第二位; (2)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应该是图中城孟买,最大的麻 纺织工业中心是图中城加尔各答; (3)从图中看出,印度的主要矿产有煤、铁、锰等,主要集中分 布在德干高原上; (4)工业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工业原料和燃料产地 (5)从图中看出,是该国的计算机软件的生产基地班加罗尔 9、 (1)图中山脉名称是乌拉尔山 (2)是摩尔曼斯克 港该港口终年不冻,临北冰 洋 (3)是俄罗斯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