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共27课时)(最新版)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731598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69 大小:4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共27课时)(最新版)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共27课时)(最新版)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共27课时)(最新版)新修订(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课 健康和健康教育第一课 健康和健康教育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康和健康教育,学习健康知识, 认识到接受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健康和健康教育,学习健康知识 教学内容: 一、健康的概念 1、 身体健康:生理状态良好,即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正常,没 有疾病和躯体残缺,体格健康,精力充沛。 2、 精神上即心理健康 : 心理状态正常, 对自己有一个基本认识, 既不苛求自己,也不放纵自己:能够和亲人、朋友、同学和谐交往; 努力学习和勤奋工作;情绪愉快,遇事想得开、放的下;性格乐观开 朗,顺利时不骄傲,失败时不气馁。 3、 对社会生活环境

2、能很好地适应:具有良好的对社会环境的适 应能力。也就是说,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活动能与社会环境的要 求保持一致,能够适应社会的各种变化。 4、 道德健康: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具有识别是非、美 丑、善恶的能力;不会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私的需要。借别人的 东西要还,损坏公物要赔,拾到东西要交还失主或交公。对不良行为 要敢于批评,敬老爱幼,团结同学。 二、什么是健康教育 2 健康教育不是一般卫生知识的传播、宣传和动员,它的着眼点是 行为问题;也是关于人们建立与形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的 问题。健康教育就是要向人们传播卫生科学知识;要帮助人们改变不 正确的卫生观念和不良的卫生行为;促使

3、人们建立正确的健康信念和 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增进身心健康。 三、学习健康知识,接受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 学习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培养健康行为。 2、 接受健康教育是帮助中学生达到健康的一座桥梁。 3、 中学生要自觉掌握健康的金钥匙。 小结:健康应包括四个方面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 好和道德健康。学校健康教育是全民族接受基础保健教育的有效途 径,是国家关于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的方针的具体实施,是国家培养 和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重要举措之一。 3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 第二课 第二课 冬春季节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冬春季节呼吸

4、道传染病的预防 教学目的:通过教育,告诉学生冬春季节为什么容易得呼吸道传 染病,以及怎样进行预防呼吸道的预防,并通过宣传让学生制定开窗 通风的定时定人负责制,以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加强学生的自 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怎样进行预防呼吸道的预防 教学内容: 一、引发呼吸道传染病的原因: 致病病原微生物大多寄生在病人鼻咽部, 当病人说话、 打喷嚏时, 病菌、 病毒会随着唾沫星子跑到空气里。 健康人吸入了空气中的病菌、 病毒,就可能得病。冬春季寒冷,人们在外边活动减少,多集中在室 内,这更增加了传染机会。实验证明,在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带有 病菌、病毒的飞沫,大多数要在 30-60 分钟后才能从

5、空气中消失。人 在屋子里呆的时间长,空气又不新鲜,自然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 另外, 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 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 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 二、如何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疾病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这是最有效的方法。 2、 咳嗽、 打喷嚏时捂住口鼻, 防止污染空气 ;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 减少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机会。 4 3、要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如增强体质、注意营养、保证睡眠、 不吸烟、少饮酒,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4、要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 5、勤洗手,少到公共场所人群集中的娱乐场所等地活动如电影 院等地方。 6、每天服用大剂量

6、维生素,增强人体免疫力,不失为预防呼 吸道传染病的好办法。 7、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人 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体内废物的功效。 8、多吃“红色食品” 红色食品是指食品为红色、橙红色或棕红 色的食品,如红辣椒、胡萝卜、南瓜、红苹果、红枣、柿子等,这些 食品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可防治感冒。 9、鸡汤这被称作是天然的青霉素。 10、大蒜这种带有蒜味的小球,含有一种叫做蒜缄的元素,可以 充当身体的清道夫。大蒜是很好的抗氧化剂,能破坏自由基,所以, 多吃些大蒜吧。 5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 第三课 近视眼的预防第三课 近视眼的预防

7、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近视是怎样发生的? 2、如何有效如防近视。 教学重点:近视眼预防的措施 教学内容: 近视是学生中常见的眼病。根据多年来学生视力检查情况表明, 患近视的学生逐年增多, 尤其是市区中学生, 患近视的巳达 50%以上, 对升学、就业和国防建设都产生不良影响。 一、 近视是怎样发生的呢?引起学生近视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个 方面: 1、遗传因素:目前认为中度以上特别是高度近视与遗传有关。 因此父母或家庭中患有近视的学生应作为预防近视的对象。 2、外界因素:学生的近视主要是外界环境因素造成的,长时间 持续的工作,学习负担过重,学校、家庭学习环境,条件不良都可 促使近视的发生。学习环境

8、中如光线较暗、采光照明条件不良,課桌 椅不适合学生身材,书本、讲义字体过小,印刷不清都会造成眼调节 紧张。 3、其它:长期不良读书写字习惯,眼与书本距离过近、连续长 时间的看书, 走路或乘车看书也都是促使学生近视发生和发展的主要 因素,此外,生长发育不良,体质虚弱,营养和健康欠佳对近视发展 也有一定影响。 6 二、近视眼预防的措施: 1、合理安排生活制度,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要保证每天有足够 的休息、睡眠和课外活动时间,防止用眼疲劳。 2、注意用眼卫生,读书姿势要端正,连续近视作业一小时要休 息片刻,眼与书本距离要一尺,不在光线过强过暗的地方看书写字, 不躺着或乘车走路时看书。 3、定期检查视力

9、,发现视力不良应立即矫治,镜片度数不符应 从新配带眼睛。 4、坚持做好眼保健操每天两次。 三、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一、保持正确读写姿势 1.读书写字身体要坐正, 保持眼睛与书本距离为 33-35 厘米左右 (一尺)、胸前与桌子距离应约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 3 厘 米左右(一寸)。 2.写字时执笔角度要合适,用铅笔、钢笔写字时笔杆与纸面的角 度在 40-50 度之间,用毛笔写字时力求笔杆直立。 3.不歪头或躺着看书,不走路看书,不在晃动的车船上看书。 四、选择良好的用眼视觉环境 (一)读书写字视觉环境要求。 1读书写字时要有充足的光线,窗户光线及台灯灯光要从左前 方射来。不要在过亮

10、、过暗的光线下读写(如太阳直射光线下、傍晚 光线不足时)。 7 2尽量不用铅芯过细的笔写作业,铅芯要软硬适中,作业用纸 要洁净,书写字体不要过小。 3选择适宜的桌椅读书写字,书桌高度以到上腹部附近为宜。 (二)看电视的视觉环境要求。 1看电视时,人与电视机应保持 3 米以上距离(或保持电视画 面对角线 5 倍以上距离)。 2电视屏幕的高度应与看电视人的视线平行或稍低一些。 3电视机要放在背光的地方。 4电视的光亮度要合适,不能过亮或过暗。 (三)操作电脑视觉环境要求。 1.电脑屏幕最好背向或侧向窗户,避免出现反光现象。 8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 第四课 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变化第

11、四课 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变化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青春期,进入青春期会 出现哪些变化,以及出现这些变化后该怎样对待。让他们了解自己, 战胜自己。最终能顺利的度过青春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如何顺利度过青春期 教学内容: 青春期是指由儿童发育到成人这一过渡时期。 进入青春期后人体 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人体外形的变化,也有生理、生化、 内分泌的变化,还有心理、智力和行为的变化。青春期最明显的变化 是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变化,随着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第二性征的出 现和接踵而至的男生首次遗精、女生月经初潮,由此而引发青春期的 心理变化。 一是困惑感。一是困惑感。由于生殖系统的发育,

12、他们对遗精、月经及第二性 症的发育感到困惑或难堪,羞于和异性在一起。与此同时,又喜欢与 异性交往,因此而出现焦虑、害怕、害羞和困惑等复杂的心理变化。 二是独立与依附的矛盾心理。二是独立与依附的矛盾心理。 由于学校的教育环境和逐渐扩大的 社会交往,青少年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开始独 立思考,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外边的世界, 开始自己主宰自己,而且这种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这 种愿望越来越强烈。同时开始对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产生质疑,对家庭 的一些传统习惯开始不愿适应,不愿事事受父母、老师的指挥。但在 9 经济上,他们仍需要依靠父母,他们必须与父母住在一起

13、,受家庭的 约束。这种独立与依附的矛盾心理,常会使青少年的情绪不愉快,不 稳定,甚至形成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紧张。青少年学习压力大也容易 产生厌学情绪,或出现焦虑、抑郁等。 三是追求新奇。三是追求新奇。由于青少年心理的发展尚未成熟,且对社会认识 能力不够强,经常在思考问题上表现出直观易感性。常常犯一叶障 目,不见森林的错误,对事物的本质没有清楚的认识,支配他们的 是事物的新奇性、趣味性等。 四是追求成熟感。四是追求成熟感。由于对事物本质缺乏深刻了解,不易辨别分清 “自尊心” 与 “虚荣心”、 “自豪” 与 “自傲”、 “羡慕” 与 “妒嫉”、 “鲁 莽”与“勇敢”、善与恶、真与伪的区别。他们会不

14、加思考的效仿、 模仿成人,如认为吸烟可显示出魅力、成熟的表现。 10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 第五课 预防传染性疾病第五课 预防传染性疾病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何谓传染性疾病及如何预防其病的发生和 流行 教学重点:如何预防传染性疾病 教学内容: 为了预防和治疗不同的疾病,医学上把疾病分成两类:传染性疾 病和非传染性疾病。 传染性疾病是由各种致病性的细菌、 病毒引起的, 能从一个人传给其他人的多发病,所以特别应该引起重视。 学校中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是患某种传染病的学生、教师、 教工和一些没有典型症状的健康带菌者传播的。 一、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方式: 由于传染病的病原体不同,传

15、播的方式和传播的途径也不同。如: 疥疮是与患疥疮的人,皮肤与皮肤直接接触而传染的。呼吸道传染病 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膜炎、猩红热、腮腺炎等是主要通过空气 传播的,这些人的呼吸道黏膜上带有病菌式病毒,当饱嗝、咳嗽、打 喷嚏不注意时就随着飞沫散布于空气中, 抵抗力差的人吸入后就会得 病,而肠道传染病如:肝炎、菌痢等都是通过水和食物传播的。另一 种虫媒传染病如:乙型脑炎等。 二、预防传染病在学校发生和流行的预防措施: 1首先控制传染源、预防传染源进入学校,学校建立定期的健 康检查和晨间检查制度。 11 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为了防止呼吸道 传染病的传播,应加强开窗通风换气,室内

16、应采用温性扫除的方法。 3提高易感者的特异性免疫力:除了合理安排生活、学习、注 意劳逸结合,合理营养和加强体育锻炼以及增强体质外,还应按时预 防接种。 传染病危害人类健康,威胁生命安全,一旦学校发生流行性疾病 应及时控制并上报有关部门采取必须的措施。 12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 第六课 预防贫血第六课 预防贫血 教学目的:贫血在青少年中是比较常见,近几随着人民的生活水 平的提高,贫血的患病率有所下降,但贫血所引起的危害也应引起大 家的重视,所以通过教学让学生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贫血所引起的危害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贫血 贫血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 贫血不仅 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而且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