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通史复习课件:先秦时期(共15张ppt)

上传人:嘻哈 文档编号:148731190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PTX 页数:12 大小:9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通史复习课件:先秦时期(共15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通史复习课件:先秦时期(共15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通史复习课件:先秦时期(共15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通史复习课件:先秦时期(共15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通史复习课件:先秦时期(共15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通史复习课件:先秦时期(共15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通史复习课件:先秦时期(共15张ppt)(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史视角下的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先秦,考纲解读,时空观念 唯物史观 1.夏商周春秋战国时代的时空定位; 1.认识分封制度和宗法制瓦解的原因 2.分封制的演变历程; 先秦儒家思想 的发展历程 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1.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内涵及特点 1.分析宗法制的社会价值; 2.先秦诸子治国思想的异同 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先秦科技、文学、艺术的背景;,3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2百家争鸣局面之于后世的意义,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夏朝 时期,BC2070-BC1600,BC1600- BC1046,BC1045-BC771,商朝 时期,西周 时期,春秋

2、 时期,战国 时期,BC770- BC476,BC475- BC221,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夏、商、西周时期,(1)夏朝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完成从部落社会到阶级社会的历史转折,确立了“家天下”的统治秩序。 (2)商周时期的社会 政治:殷商为天下共主的方国联盟,西周实行分封制,克服方国松散性,开始向中央集权过渡,早期政治制度体现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特点。形成了宗法制与礼乐制度 经济:农业以石器锄耕的耕作技术和井田制为主要内容;手工业发展称为“青铜时代,丝织业出现了斜纹和提花的织物;商业兴旺出现了专门

3、的货币和商人,工商食官。 文化:成熟的甲骨文、金文,周公制礼作乐,礼乐文化对后世儒家学说产生了深远影响。,【时空观念】,对比关联内外服制度与分封制的比较,对比关联宗法制与分封制,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 -白虎通义,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东周时期-春秋战国,典型特征:大变革、大动荡、大分裂、大融合 政治:王室衰微,分封瓦 解;权力下移,主客易位;争 霸称雄,战争连绵;新旧交替,下士崛起;改革变法,制度剧变;郡县建立,官僚制兴;夷狄杂处,民族融合;诸侯渐少,走向统一 经济: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发展;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 制确立;

4、小农经济形成,土地兼并出现;大型水利兴修,农业发展,“工商食官”被打破,独立工商者产生;商业发 展,中原形成规模较大 的城市;重农抑商萌芽。 文化:天文、历法、医学水平提高,文字走向成熟“学在官府”被 打破,私学兴起,文化 下移;朴素的民本思想 形成,出现了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传 统科技初步发展,凸显 实用性特色。,【时空观念】,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1)背景:周王室东迁后势力衰微; 诸侯实力日益强大,独立性增强。,(2)实质:奴隶主集团间争夺土地与人口及对中小诸侯国的控制权的非正义战争,(3)史实:齐桓公争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4)影响: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的瓦

5、解,礼崩乐坏 战争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 战争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1.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2.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1)战国七雄争霸格局的形成:大国争霸导致诸侯国数目减少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2)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春秋时期的赋税改革,齐国的“相地而衰征” 路过的“初税亩”,目的:增加财政收入 内容:按土地多少缴税 作用:促进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向封建地主私有制转变,战国时期的变法,1.背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被封建地主私有制代替;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壮大;法家思想的出现 2目的:富国强兵 3史实: 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内容,政治:

6、废分封,行郡县;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实行什五连坐法 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转型 经济: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性质 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影响,秦国逐步强盛,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有消极影响,五、夏商,西周,东周的文化,1、科技。 a历法:夏朝时期的历法夏小正,商朝改为“殷历”,春秋19年七 闰。 b数学:商朝在世界上最早出现十进位制 c天文:甲骨文中有日食、月食和星的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北斗” 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记录。战国时期,出现了 一部古老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2、文字: 商代的甲骨文是比较成

7、熟的文字,商周还有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春秋流行大篆。文学上出现了诗经、楚辞。 3、思想: 由“敬天尊神”到西周发展为敬天保民”的思想,春秋发展为民本思想。 4、绘画:彩陶画-帛画,新史学新视野,1、编户齐民,由于血缘关系的疏远,宗法制度遭到破坏,诸侯国之间的扩军备战直接促使一家一户小家庭成为独立的社会单元,社会组织形式也因此由血缘宗法关系走向地缘编户齐民。 编户齐民是服务于中央集权政治的基层民众组织形式,是新制度之下国家控制全国财产赋税和人力的有效方法,它打破了传统的只关注血缘大家族“正夫”的做法,而以小家庭一家一户组织人口。它不仅是地缘乡里制度以及郡县制度的基础,也是战国时期普遍征兵制的基础

8、。 2、世卿世禄制变成选贤仼能。原本依靠釆邑的血缘贵族失去存在的条件,从此出现依靠食禄的行政官员,官吏选拔制度变由世卿世禄变成了选贤仼能,多数诸侯国采纳英才,重视从平民中擢用人才。,?春秋到-战国时代的社会变动,经 济:土地公有 政治格局:诸侯分封 政治制度:贵族政治 政治权力:分 散 地方权力:独 立 社 会:世 袭 学 术:贵 族,土地私有 争霸、兼并、县制 官僚政治 集 中 集 权 流 动 民 间,战 国 时期 的 改革,典题精炼,1商纣王有两个同母的哥哥,长兄叫微子启。纣王的父母都想让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理力争,说:生微子启时,商纣王的母亲为妾,生纣王时,其母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虽然母亲是同一个人。这位大臣之所以力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C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维护等级制度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2、春秋末年,一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一 种官吏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这说明了 A君主专制权力强化 B家国政治影响深远 C官僚政治初步显现 D. 分封制度彻底瓦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