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章节教学目标(2020年10月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8723277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8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地理章节教学目标(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章节教学目标(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章节教学目标(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章节教学目标(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章节教学目标(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地理章节教学目标(2020年10月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地理章节教学目标(2020年10月整理).pptx(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分析、概述及章节目标 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地理主要学习的是区域地理知识。在学生了世界地形、气候、居 民等地理知识之后,重在将这些知识进行综合理解。介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 域性,如何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方法是关键,因此,在前面的章节当中都有 介绍学习的方法。 教材从“认识大洲”、“了解地区”、“走进国家”三个层面来学习世界区 域地理知识。但在学习过程中侧重点有所不同。 例如: 1、学习大洲时主要侧重于: 阅读地图掌握各大洲的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 通过读图和阅读有关资料归纳出地形、气候、河流的特征。 (3)通过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居民以及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性。

2、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讲述亚洲),通过示范让学 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再由学生根据方法去了解某个区域的地理知识(了解欧洲)。 但在学习区域地理的同时还要注意每个区域的突出特点。如亚洲的面积、人口居 世界第一、亚洲的季风性气候;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发达经济;非洲的热带 高原,人口、粮食、环境三大问题;美洲的移民居民、混血种人以及地形对气候 的影响。 2、学习地区时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读图掌握该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通过阅读地形或地形剖面图知道主要的地形区及分布 通过读图或阅读有关资料了解本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其紧密联系 的农业发展) 通过举例了解本地区风土人情 知道本地区著名

3、的国际性组织 世界上的地区虽然多以方位来划分,但每一个地区都有自身的自然和人文 特色。在学习方法上除了彼此的共性之外,还要重点突出其个性。如东南亚的热,1,带资源、南亚的宗教、西亚的石油、西欧的旅游、两极的冰雪都是吸引学生对探 究地理王国的兴趣。 3、学习国家时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读图掌握该国的位置和国土组成。(除巴西外,日本、埃及 、俄罗斯、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的国土都有不同的组成部分。如日本的四大岛 屿和其它小岛;埃及地跨亚非两洲;俄罗斯地跨亚洲和欧洲;法国地中海的科西 嘉岛;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 通过读图或阅读有关资料了解本国的自然条件特点。(如

4、日本的 海洋性气候和矿产资源贫乏;埃及的热带沙漠和尼罗河;俄罗斯的资源丰富和西 伯利亚地区;法国平原地形为主和核电;美国世界唯一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国家; 巴西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澳大利亚独占一个大陆、古老动物等。) 通过分析有关资料了解本国的经济发展特色。(如日本的进口原 料出口工业产品;埃及的石油、运河、旅游、侨汇四大经济支柱;俄罗斯改革中 的经济和西伯利亚的开发;法国是欧洲经济大国和发达的旅游业;美国是高度发 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巴西的农产品出口;澳大利亚发达服务业、工矿业和农牧业。) 总之,教材只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蓝本,不是唯一的参考。在教学过 程中有许多的教学灵感,那才是值得积攒的财富

5、。 内容概述: 七年级下册的地理教材主要是区域地理的内容,全书分为三章:第一章: 认识大洲,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三章:走近国家。在上册教材中学生已初步了 解了全球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方面的总体概况。 本章教学重难点: 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难点: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教学目标 、通过对亚洲的位置的分析描述,使学生学会分析一个大洲、国家或 地区的位置的方法。,2,3,、通过对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解读,使学生学会解读地形 图和地形剖面图,能从图中读出各种地理要素,并加以归纳分析。 、通过对亚洲地形和河流分布、流向的关

6、系分析,树立“各地理要素 之间都是相关联的”观点,进而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通过“亚洲地理之最”抢答赛,加深同学们对亚洲、中国热爱,激 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以亚洲为例学会分析一个地区的位置特点的方法并能正确分析其它 地区。 、以解读亚洲地形图、剖面图为例,学会读图方法,并能正确分析归 纳亚洲及其它地区的地形特点。 第一节自然环境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范围。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 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7、归纳大 洲地形和河流特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育学生热爱我们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自豪 感。 教学重点: 1. 亚洲的位置特点。,4,2. 亚洲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河流。 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亚洲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使用亚洲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归纳总 结亚洲的气候特点,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亚洲的气候特点,及受那些因素的影 响。 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 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

8、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 因素,逐渐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亚洲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 分析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节 人文环境 知识与技能:,5,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理解由于人口过多带来的资源和环 境问题。 了解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 理解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差异。 通过阅读地理图表,分析数据,了解亚洲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 培育综合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图片和资料了解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激发兴趣。 2、通过对人口问题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亚洲的人口状

9、况。 亚洲内部经济发展的差异。 教学难点: 人口过多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亚洲自然条件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教学目标 学会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 理解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说明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经贸联系。,6,知道一个国家人口众多所带来的问题。 认识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了解一个国家在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第一节日本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在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部分。 知道日本的地形、气候和海岸线曲折的特点。 知道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学会

10、评价某区域自然环境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地图,掌握分析各国自然环境的一般方法。 运用地图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防震意识。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1.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2 培养学生的防震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读图总结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 第二课时,7,知识与技能; 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 运用地图指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 过程与方法: 运用实例说明日本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综合分析日本因地制宜 发展经济。 举例说明日本的人

11、口和民族构成,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色。 结合实际说明日本的文化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日本经济依赖性强的分析,培养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辩 证思想。 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经济发展模式,感悟对我国经济 发展的启示。 教学重点; 日本的经济发展特点。 日本的工业布局。 教学难点: 日本的工业布局特点及其原因。 第二节东南亚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8,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主要地理位置。 根据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东南亚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的 影响。 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一个地区特殊地理位置的方 法。

12、学会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归纳某一气候类型特点的方法。 学会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读图获取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十字路口”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东南亚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学会分析世界人 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在东南亚地形图上,找出东南亚地区的主要河流及河流沿岸的城 市。 结合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 分布的影响。,9,3.结合图片资料了解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过程与方法: 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的一般分布规律。 学会分析某一地区的旅游资源及其

13、发展旅游业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华人华侨对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的贡 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提高地理学习兴趣,关心家乡的资源与开发。 教学重点: 河流与城市的分布。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东南亚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学会分析世界人 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 印度 知识与技能 知道印度的人口数量及人口问题;知道印度地形和气候的发布及其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知道印度的主要农产品以及粮食生产发展状况; 知道印度的工业及其发布;知道印度的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及首都 和主要城市。 过程与方法,10,通过对印度的历史资料展示和气候直观讲解,初步学会对一个国家 的自然

14、地理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印度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懂得人类必须自觉控制人口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通过印度实行“绿色革命”后初步扭转粮食不能自给状况的实例, 懂得“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通过对印度的历史与文化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 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印度的自然地理、经济特点。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对印度的自然、经济地理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第四节 俄罗斯 知识与技能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 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如矿产分布)对其经济带来的影响。 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

15、和城市分布规律。 了解俄罗斯的地方名胜、文化、科学技术方面的情况。 运用地图,巩固学习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的方法。,11,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认识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以 后的学习中。 过程与方法 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通过大量图片资料、文字资料、数据资 料先让学生有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兴趣。 然后设置问题情境,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教学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关系,通过 观察体验、思维体验,不断对自己现有的经验进行改造和创新,从而 获得新知、形成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

16、相处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由俄罗斯年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俄罗斯的先进文化,为家乡的建设 和祖国的强大献计献策。 通过才艺展示活动给孩子个性张扬的舞台,激发兴趣,使孩子获 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特点。 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及气候特征。 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对工业区形成、发展的影响。 4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12,分析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对河流的影响。 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分析俄罗斯发达的航天航空工业与较落后的轻工业形成的原因。 第八章 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 教学目标: 了解一个地区对当地或世界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 了解某一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地区或世界中的影响。 学会说明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或其他产业的优势。 描述一个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理解一个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带来不协调的问题。 了解某一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 第一节 中东 知识与技能 通过读图知道中东地区的范围、主要国家及城市、重要的临海、海峡 及运河;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学会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 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