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新版)前四章课后思考题答案(2020年10月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8719401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新版)前四章课后思考题答案(2020年10月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新版)前四章课后思考题答案(2020年10月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新版)前四章课后思考题答案(2020年10月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新版)前四章课后思考题答案(2020年10月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新版)前四章课后思考题答案(2020年10月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新版)前四章课后思考题答案(2020年10月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新版)前四章课后思考题答案(2020年10月整理).pdf(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范畴是对一切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 是标志着客观实 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 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意义: (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论述: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

2、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 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 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物 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 的胜利。 1.2 谈谈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意识是特殊的物质,是人脑的机能 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工智能,它的“意识”就基于他所处的躯壳以及其中 的代码,这决定了它的“意识” 。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人工智能的“意识”发展到 一定的程度便有可能突破人类的限制而产生积

3、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3)要想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 规律性的关系 1.3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把马克思主义普 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 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2)矛盾的普遍 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 性之中,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第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

4、证统一的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 相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 (4)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注意中国的特点,从中国正处 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推向前进。 1.4 依据思维方法与思维能力的关系,谈谈如何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 学习和掌握唯物辨法的科学思维方法, 就是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特别是不断 增强辨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辨证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辨证思维能力, 就要认真学习辨证唯物主

5、义,全面,系统, 准确的掌握联系和发展中的基本观点, 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 将其自觉地体现和运用于思维 2 当中。 (2)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就要加强对中国历史,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 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坚定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方向,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不断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精神境界和实践水平。 (3)战略思维能力;要求我们不断开阔视野,培养博大胸襟,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学会站 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 通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规 律,做到既抓住重点又统筹兼顾,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熟悉国情又把握世情,

6、在原则 上坚定立场不动摇,在整体性方向性抉择面前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谋定而后动 (4)底线思维能力;一方面,严守原则,不仅要画清底线,更要坚守底线,不能踩红线越 底线, 踩雷区, 比如说不能突破主权的底线, 法律的底线等, 总之要守住做人, 处事, 用权, 交友的底线“受警惕,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画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 敬法畏纪,遵守规矩。另一方面,要以积极的态度研判风险,防患未然,牢牢掌握战略主动 权,坚定信心,以实际行动化解风险,变挑战为机遇,追求最佳结果,另外,坚持底线思维 要做到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要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见微知著,未雨绸缪, 增强前瞻意识

7、(5)创新思维能力;要求我们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打破迷信经验,迷信本本,迷信权威的 惯性思维,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的新局面。在不断提高创 新思维能力的基础上, 坚定不移贯彻包括创新发展理念在内的新发展理念, 我们党就一定能 够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2.1 结合毛泽东的实践论 ,谈谈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论的主题是实践与认识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 识具有决定作用。 (1)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 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人们的实践

8、活动, 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 (2)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是 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我们应该将实践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正确认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2.2 为什么说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坚持和 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1)真理是绝对的,是针对它的客观性而言.真理有客观的特性,它的追求完全符合事实,这 就是真理绝对的一面。 (2) 人的认识是有限的,难

9、以确保自己的认识完全符合客观事实,由此会产生真理的相对性。 (3)对有限数量的人在有限的时空里,认识的真理是有一定相对性的,但是放到无限的时空 有无限智慧的凝结,又可以使人类不断接近绝对的真理。 (4)认识到真理有绝对性,是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因为我们需要真理,正是源自 它的客观性造成的绝对性. 认识到真理的相对性,说明我们还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因为我们的认识具有局限性,马克思 主义也只是相对真理,需要不断补充新的认识来加强它,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新时代的呼唤。 3 2.3 习近平指出: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世界上伟大 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

10、 创造出来的。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 打下社会烙印。谈谈这段论述对于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有什么帮助和启示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有价值的 (3)启示: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互相引导,互相促进的。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3.1 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1)物质生产活动及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它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类全部的社会生活。 (3)它的发展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

11、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2 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分析深化改革的客观依据与重要意 义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 盾. (2)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 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3.3 结合我国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如高铁、大飞机以及天宫蛟龙 天眼悟空墨子等,谈谈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 (1)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 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才使得社会有如此大的变革 (2)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增长 随着高铁、飞机以及卫星的迅速发展,使得经济迅速增长 (3)科学技术促进

12、精神文明建设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不断向前,持续发展 (4)科学技术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3.4 请结合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重要性的认识 4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 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是要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 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是要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们的发 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

13、关心人的价值、 权益和自由,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 发展潜能和幸福指 数,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体现了我们党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而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则站在唯心史观 的立场上,体现了剥削阶级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需要.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 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 展的根本力量.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 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

14、党来说,坚 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 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 创造美 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广大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主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我们 推动科学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 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

15、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5 习近平指出: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 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请结合自然地理环境在 社会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 谈谈应怎样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 护的关系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但不能只 保护环境,不发展经济,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2)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保 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 (3)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4)实践证明,保护好环境就能

16、增加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 (5)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 割裂开来,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4.1 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 东西 资本关系是以劳动者和劳动条件的所有权之间的分离为前提, 即少数人拥有大量的货币财富 和生产资料, 多数人成为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 这两个条件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 5 结果,而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就是征服、奴役、掠夺、杀戮过程。 (1)资本主义萌芽于 14 世纪末 15 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途径有两个:一是从 小商品经济中出来,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资本主义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 弱国的代名词。 利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以 积累资本。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 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