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名词解释(最新版)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715712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7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学中名词解释(最新版)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中名词解释(最新版)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中名词解释(最新版)新修订(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教学中名词解释体育教学中名词解释 1.体育: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 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正社会活动。体育对于促进身 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 要的作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 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 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2.竞技体育 : 指为培养优秀运动人才,创造优异成绩而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和竞赛。 3.社会体育:指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

2、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4.社区体育: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 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 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 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 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5.终身体育:是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的进行体育的总和。 6.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 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 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 径。 7.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

3、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 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8.身体健康 : 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 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9.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 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 ; 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 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为学习领域的心 理健康, 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 增强

4、自尊和自信, 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10.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在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人际交往,合作, 友情,尊重,名誉,及取得成就的愿望和需要,所有这些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与个体的社, 同时,他们又能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个体社会适应包括一系列自主的适应性行为,通常表 现为顺应,自制,同化,遵从,服从等具体的顺应方式,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其社会适 应能力会提高,作为学习领域的社会适应,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 的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11.运动参与:指学

5、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 可以培养和发展对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参与,要求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掌握 科学健身的知识与方法,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12.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 肉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 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13.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 关的体能与运动技能有

6、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 成分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等。其中一些 体能成分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所需的体能。 14.学习领域: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等学习范畴。 15.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 标的达成而实现。 16.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 17.地域性运动项目:指流行于某些区域的,带有地方特色的或形成传统的运动项目, 它包括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和文化等原因在某些特定地区或民族中流行的运动项目。

7、 18.体育教学:指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加下,按照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 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19.体育课程:指教师在学校课程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大纲规定内容,对一个班级的 学生进行教学的形式。 20.体育教学要素:也称“体育教学因素” ,是指构成体育教学活动的几个相关的部分, 通常分为教师、学生、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手段(物质条件和组织方法) 。 21.体育教学方法: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技巧与艺术的表 现。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 语言法(动作讲解) 、直观法(动作示范) 、练习方法(完整法、分 解法、重复

8、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循环练习法) 、游戏法、比赛法、综合法、电化教学法、 自学自练法、预防与纠错法、 “尝试错误”教学法。 22.体育教学原则:指体育教学必须遵循的准则,它反映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基本原 则有 : 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 合理运用运动负荷原则、巩固和提高原则。 23.体育教育风格:指不同于一般文化课教学的一些特点: (1)需要有学生进行的身体活动。 (2)身体活动和脑力活动紧密集合。 (3)能掌握锻炼身体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简单的体育活动形式,提高身体素质。 (4)一定的运动量,达到一定的强度。 (5)室外活动组织。 (6)师生

9、之间交融关系。 24.体育教学组织: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特点、任务和实际情况,对学生、场地、 器材等进行合理安排的各种措施。 25.课堂常规:指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双方提出的一系列基 本要求,属教学管理的一项具体规定。 26.分组教学:指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将全班同学,按一定条件分成若干小组,在 教师领导下分别进行练习的一种指形式。 27.教学分组 : 指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为了方便教学,按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发育、 健康状况和体育基础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28.分组不轮换:指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统一领导下,按

10、内容安排 的顺序,依次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29.分组轮换:指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的指导和小组长的协助下, 各组学生分别练习不同性质的内容,按预定时间互相轮换练习内容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30.体育教学内容:指为实现体育教学任务而选用的体育基本知识和各种身体练习总成。 31.教材排列:指将教学内容按一定方式处理后,排出一种程序式系列,以教材内容顺 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按年级依次出现的,称为直线式排列 ; 同教材在各个年级反复出现 的,称为螺旋式排列,用直线式和螺旋式混合交错的,称为混合式排列。 32.学年教学计划:指以年级为单位,按照体育教学大纲和学校实际情况,将该年

11、级的 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 时数、 考核项目按一定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次课中去的一种表格式的 排列。 33.学期教学计划:又称教学进度表,它是把年度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两个学期的各项 教材、时数、考核项目,按一定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次课中去的一种表格式文件,是教师编 制教案的依据。 34.单元教学计划:又称单项教学进度。它是把某年级的某项材。按课次顺序订出每次 课的教学任务,要求和组织教和教学进度,保证各项组教材有重点,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 教学。 35.课时计划:又称教案,它是教师根据学期和单元教学计划,结合班级具体实际,编 写出的每堂课的具体执行方案。 36.教学目的:是用普通语言表达出来的关于

12、教育意图的一种广泛的陈述。 37.教学目标:指学习者在教学终结时应做到什么或获得什么特定能力和一种明确的陈 述。 38 体育基本技术:指合理完成体育动作的基本方法。 39.体育基本技能: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 获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 40.体育课的结构:指组成一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各个部分教材内容和组织工作的安 排顺序与时间分配等。按认识规律和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一般由准备,基本和结束 三个部分组成。 41.队列练习:指全体学生按一定的队形,在教师口令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协调一致的 动作,其内容包括整队,原地转法,进行间转法,各种走步,跑步,立定,

13、集合,解散以及 队列练习中的队形变化。 42.队形练习:队列练习基础上所做的各种队形,图形的变化。 43.准备活动:指进行较剧烈运动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目的是在于提高中枢神 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各系统,器官机能的能力,克服生理惰性,预防运动创伤。 44.一般性准备活动:是指采用一般发展的身体练习。 45.专门性准备活动:指主要是与完成基本部分主教材有关的肌肉,关节,韧带和器官, 系统做好准备的身体练习。 46.诱导练习:是指为了正确掌握动作技术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特点是在动作的结构, 肌肉用力的顺序和机体所承受的内外刺激等方面,与所学动作大体相同但较简易。 47.辅助练习:是指为了发展某

14、一动作所需的身体素质,或为了达到积极性休息而采用 的身体练习。 48.稳定状态:指人体活动时的一种机能状态,人体进入工作后,各种生理机能惰性的 逐步克服,各系统,器官活动功能和工作效率提高并超稳定称为稳定状态。 49.整理运动:指体育活动后为了使精神和身体都得到放松而采取的练习。 50 恢复过程:指体育活动结束后,人体各种机能活动仍处于高的水平,必须经过一段 时间才能恢复到活动前的状态,这段期间内的机能变化,称为恢复过程。 51.超量恢复:指体育活动的后,在恢复阶段,人体内被运动时所消耗的人员物质,不 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且在一定时间内还能超出原来水平,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 恢复。 5

15、2.积极性休息:也称活动性休息,即在体育活动时,通过转化运动练习或插些放松动 作作为积极休息手段。以谋求更有效地消除疲劳,使体力尽快得到恢复。 53.运动:指从事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包括旨在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充分发展 身体运动能力的各种锻炼方法和活动项目总称。 54.体质: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 上相对稳定的特征。目前国内外对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测定,大致包括 : 身体形态(身体,体 重,胸围) ; 身体机能(肺活量,血压,脉搏) ; 身体素质(灵敏,速度,耐力,力量,柔韧) 。 55.体格:人体外表的形态结构,包括人体生长发育的水平,身体的整体指

16、数与比例, 以及身体的姿态。 56 身体素质 : 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机能能力, 包括力量, 速度, 耐力, 灵敏,弹跳,柔韧等。 57.力量素质:是指身体或身体某部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它是完成一切动作的 基础。 58.耐力素质 : 指人体在长时间活动中, 克服疲劳的能力, 是人体健康和体质脆弱的标志, 分一般耐力素质和专项耐力素质。 59.速度素质: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它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启动速度, 加速度,最高速度,高速耐力等。 60.灵敏素质:指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快速、协调、准确、灵敏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它 取决于掌握动作技术,技能的多寡,熟练程度,以及大脑皮层放映的灵活性。 61.柔韧素质:指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肌肉与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 62.体育手段:是指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的总称。 63.身体练习:是指各种体育手段的具体动作。专指为了实现体育目的和任务的条件反 射活动,由身体姿势,纤细的轨迹、时间、速度、力量、节奏等基本要素综合构成。 64.身体姿势 : 指身体及身体的各部分在练习的各个阶段所处的状态。一个 i 额完整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