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新编写)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695715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新编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新编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新编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键入文字 学 科 : 语 文实 习 生 : 朱 琪 授 课 班 级 : 通 师 二 附 五 ( 3 ) 班指 导 老 师 : 唐 颖 颖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教学目标 :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8 个生字。 2、 通过想象,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3、 感受司马迁的忍辱负重,发奋写史记的不屈精神,明白任何的成功,都要付出艰辛的努 力,不被任何打击所击垮。 教学重点: 1、感受使司马迁能够写出史记的原因,环境的影响,自身的努力。 2、从司马迁遭受酷刑,却忍辱负重,坚持写完史记,感受这种不屈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写史记。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一、揭题 1 、同学们,我们学过这样一些成语,例如“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 “破釜沉舟” 、 “四 面楚歌”、 “暗度陈仓”。这些成语都出自于古代的一本巨著,是什么?(史记) 2 、谁了解史记 ,能来介绍一下的?(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共有52 万多字,记载了 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 年间的史事,它不仅是空前的历史巨著而且也是文学巨著。) 3 、写这样一本巨著一定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的,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司马迁,走进 这段历史,(板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 4 、你知道这里发愤的意思吗?(痛下决心,积极努力) 5 、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又是怎么发愤的呢?带着问题我们翻开书本,一起

3、来读读课 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 2、读词语(出示PPT ) 这一篇课文中有一些词语可能比较陌生,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开火车读。 键入文字 学 科 : 语 文实 习 生 : 朱 琪 授 课 班 级 : 通 师 二 附 五 ( 3 ) 班指 导 老 师 : 唐 颖 颖 呼啸而去临终之时牢记嘱托 飞来横祸血溅墙头忍辱负重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发愤写作 悲愤交加辉煌巨著生命写成 字音:横、血 字形:嘱、辱、鸿 3、归纳小节意。( 出示 PPT) 这篇课文就四个小节,再一次浏览课文,说说每一小节写了什么? 第一小节:司马迁受到父亲影响,努力学习历史知识。 第二小节:司马迁牢记父亲

4、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资料。 第三小节:一场飞来横祸让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写作。 第四小节:司马迁用生命完成了这部不朽的巨著史记。 4、学写小标题 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一句话概括出了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其实我们还可以用一个四个 字的词语更加简洁地概括,谁能试一试? ( 板书:深受影响牢记嘱托发愤写作名载史册 ) 像这样我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文意,也就是列出小标题。你觉得用小标题来概括有什么 作用吗? (更加凝练,简洁,清楚) 三、学习课文的四、一小节 (一)学习第四小节 1、 史记是一部不朽的巨著,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出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同 学们再读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

5、是如何评价史记的? ( 辉煌巨著、前无古人) “前无古人”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在这之前,从来没有。) 2、 (出示 PPT :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万 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 写成的。) 键入文字 学 科 : 语 文实 习 生 : 朱 琪 授 课 班 级 : 通 师 二 附 五 ( 3 ) 班指 导 老 师 : 唐 颖 颖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 从这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史记的与众不同,写作史记的不易) (二)学习第一小节 一部辉煌巨著的诞生要靠一辈子的准备,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完成,就在很小的时候,写 史

6、记的这颗种子就在司马迁的心田里播下了,读读课文第一节,你认为有哪些原因让日后的 司马迁能著成史记? 1环境影响 司马迁就出生在黄河岸边龙门,(出示黄河图) :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呼啸而去,看着 汹涌澎湃的黄河,给人什么感觉? ( 气势磅礴 ) 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黄河岸边长大的司马迁会有着什么样的性格呢?(血液里 注定奔流着黄河不屈的精神。) 黄河流域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这里流传着许多英雄的故事,他是听着英雄的故事长 大的, 会听到哪些英雄的故事?(古代圣君尧舜禹的故事、秦代荆轲、 韩信、 项羽、 等故事) 每每听到这些故事,司马迁会有怎样的想法?(要像他们一样成为一个英雄,要把这些

7、故事记下来,传给后人。) 文章为什么要写黄河、父老乡亲? (因为司马迁能够写史记,这些从小受到了影响是不 可磨灭的。) 读相关的句子。 2 受父亲的影响。 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他立志 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这3000 余年间的历史。 )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达三十年之久,司马谈博学,精通天文、易学和黄老 之学。那司马迁在这些影响下,有着什么不一样的成长经历吗? (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 广交 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这里的游历能不能换成游览?(不能,游历有目的性的,游览是旅游观光的意

8、思。游历 的范围比游览大。 ) 补充 : 司马迁从小接受其父的启蒙教育,十岁起诵读 古文,后随父去长安,同当时著 键入文字 学 科 : 语 文实 习 生 : 朱 琪 授 课 班 级 : 通 师 二 附 五 ( 3 ) 班指 导 老 师 : 唐 颖 颖 名经学大师孔安国、董仲舒学习古文尚书和春秋。 (出示 PPT地图 : 十九岁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活。他的足迹到达会稽,访问夏禹的遗迹;到过 姑苏,眺望范蠡泛舟的五湖;到达淮阴,访求韩信的故事;到过丰沛,访问刘邦、萧何的故 乡;到过大梁,访问夷门,并考察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过楚,访问春申君的宫殿遗 址;到过薛地,考察孟尝君的封邑;到过邹鲁,拜仰孔

9、孟的家乡。此外,他还北过涿鹿,登 长城,南游沅湘,西至崆峒。后又出使巴蜀,到达今天昆明一带大西南地区。) 3 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从小就胸怀大志,志存高远,博闻强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 知此事要躬行” ,为完成编写史书在作知识的准备。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个句子。 四、总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史记和司马迁的生活背景,那么促使司马迁写史记的 原因还有那些?写史记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我们下一课继续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司马迁是看着黄河水、听着英雄故事长大的,受父亲的 影响,从小就喜爱上了历史。为了学历史,司马迁又是怎样努力的?谁来说说看。 二、学习

10、第二小节 1、 那么,让司马迁独自担当起写史记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嘱托) 2、 指名读第二小节。 3、 父亲是怎么嘱托司马迁的?读父亲的话。 4、 父亲为什么会泪流满面? 5、 父亲还会带着怎样的感情说这段话?指名读父亲的嘱托。 (这是一位临终的老人,他泪流满面地说 这是一位父亲在努力倾诉着他最后的心愿 一生满怀抱负,却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他语重心长地说) 6、看着奄奄一息泪流满面的父亲,听着他的谆谆嘱托,司马迁会怎么想怎么说? 嘱托能不能换成嘱咐?(不能嘱托有托付的意思,比嘱咐分量重) 7、 他又是怎么做的? 键入文字 学 科 : 语 文实 习 生 : 朱 琪 授 课 班 级 : 通

11、 师 二 附 五 ( 3 ) 班指 导 老 师 : 唐 颖 颖 为了自己从小立下的志向,为了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于是他每天忙着- 忙着当他累了,倦了,他都会想起父亲的话。 三、学习第三节 1 正当司马迁埋头专心致志地写作时,发生了怎样的事让司马迁会更加发愤地写史记 呢?默读第三小节。 ( “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 ) 2 “飞来横祸”与“灾祸”有什么区别? ( 横祸指意外的灾祸或灾难人为地,灾祸指自然因素造成的不可避免的灾难) 3 文中指什么?(原来,司马迁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到了酷刑。) 4 为什么说是飞来横祸呢?(学生谈,有困难出示历史事件) 补充:李陵是名将李广

12、的孙子,他善骑射, 曾率 800 骑兵深入匈奴腹地二千余里,平安返回。 被拜为骑都尉。 天汉二年, 在对匈奴作战中, 汉武帝用人唯亲, 让他的亲戚李广利任总指挥。 李陵不甘于受这个不学无术的庸才指挥,就请求带五千士兵作战。对这样一个明知是冒险会 出现严重后果的请求,汉武帝居然同意了。汉武帝是这样想的:我看你李陵有多大本事。这 就是说汉武帝从内心就没想让李陵胜利。李陵出发了, 路经老将路博德的防区。路博德认为 此举不可, 向汉武帝提出留李陵暂住,避开对匈奴有利的秋高马肥的季节,而改为春季进兵 时,汉武帝却怀疑这是李陵害怕匈奴想拖延出兵。便命他九月出发,汉武帝的这一决策又是 错误的。李陵遵命率步卒

13、五千人向北行30 日,至浚稽山扎营。匈奴八万骑兵人围攻李陵。 李陵率部下奋力杀敌,战斗尤为惨烈,可是终究寡不敌众,军中箭矢用尽,援兵又没到,李 陵被追兵俘虏,自叹“无面目报陛下”,于是投降。群臣都斥骂李陵,司马迁为李陵申辩了 几句,却因此遭受了酷刑。 5、 司马迁刚正不阿,为朋友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不料冒犯皇上,蒙受了不白之冤。此时 他会有什么感觉? 6、 文中什么词语写出了此时他的心情,(悲愤交加) 7、 哪两个词语又体现出他的悲愤交加?(了此残生,血溅墙头。) “残生”与“一生”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用残生呢?(残生残余的岁月生命,侥幸保 有的生命,更加准确。 ) 8 是生还是死,在生死两难

14、的痛苦中,司马迁最终选择的是生。他能活下来,从绝境 中走出来,是因为知道什么? 键入文字 学 科 : 语 文实 习 生 : 朱 琪 授 课 班 级 : 通 师 二 附 五 ( 3 ) 班指 导 老 师 : 唐 颖 颖 (出示:他想: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 比鸿毛还轻吗?”) (1)一起读读这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比泰山还重,比羽毛还轻。) (2)为什么人的死会有轻重呢?(死得有价值) (3)司马迁认为什么样的死才算是有价值的呢?(不被命运屈服,做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 活着的时候能造福于人类;不让一生虚度,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4)司马迁在别人

15、轻蔑的目光下,选择了忍辱负重,活着勇敢地面对人生的磨难,他知道 死是逃避,是懦弱,完成史记,人生才有价值可言。 来看看司马迁心中哪些人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 (出示报任安书 :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 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 修列; 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 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八卦为六十四卦,写成了周易;仲尼一生困顿不得志而作春 秋 ;屈原放逐,就写成了离骚;左丘眼睛失明,就有国语传世;孙子受了膑刑,就 编著了兵法书; 吕不韦被流放到蜀地, 吕览 才流传于世; 韩非被囚于秦, 有说难、 孤

16、愤传世;诗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者抒发悲愤之情的作品。) 你觉得还有哪些人的死是重于泰山的? 9、 可是当初背负着痛苦与耻辱的选择,面临着求生与求死的抉择却是多么的艰难啊!在监 狱里你觉得司马迁还会想到些什么? 透过监狱的铁窗,他仿佛看到了那滚滚东去的黄河水,仿佛听到了乡亲们讲述的英雄故 事,那里有自己的理想啊;凝视那昏黄的油灯,他仿佛看到父亲正盯着自己,对自己诉说着 什么他心中的念头逐渐清晰起来!他不停地追问自己,不停地对自己说 10 、指名读司马迁想的话。 “我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 这里用了两个感叹 号,你可以读懂什么? (可以读出司马迁为写史记而活下来的坚定信念。) 引读: 想到这里, 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他写下的仅仅是一行行字吗?写下 的是写下的是(不屈的精神,自己的信念,生命的感悟) 让我们记住这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键入文字 学 科 : 语 文实 习 生 : 朱 琪 授 课 班 级 : 通 师 二 附 五 ( 3 ) 班指 导 老 师 : 唐 颖 颖 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