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最新版)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694226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最新版)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最新版)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最新版)新修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1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正数:大于 0 的数; 负数:小于 0 的数; (2)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4)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5)自然数:0 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6)a0 a 是正数; a0 a 是正数或 0 a 是非负数; a0 a 是负数; a 0 a 是负数或 0 a 是非正数. 1.2 有理数 (1)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2)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3)有理数的分类

2、: 负分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零 正分数 正整数 正有理数 有理数 负分数 正分数 分数 负整数 零 正整数 整数 有理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即数轴的三要素) (5)一般地,当 a 是正数时,则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距离原点 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 的 点在原点的左边,距离原点 a 个单位长度; (6)两点关于原点对称:一般地,设 a 是正数,则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为 a 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 的左右,表示a 和 a,我们称这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7)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 (8)一般地,a 的相反数是a;特别地

3、,0 的相反数是 0; (9)相反数的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2 (10)a、b 互为相反数a+b=0 ;(即相反数之和为 0) (11)a、b 互为相反数 或;(即相反数之商为1)1 b a 1 a b (12)a、b 互为相反数|a|=|b|;(即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13)绝对值:一般地,在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 a 的绝对值;(|a|0) (14)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其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0; (15)绝对值可表示为: )0a(a )0a(0 )0a(a a (16) ; ; 0a1

4、 a a 0a1 a a (17)有理数的比较: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 右边的数;(正数大于 0,0 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的两数相反,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两数相加,取绝对值大的符号,并用绝对值大的减去绝对值 小的。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为 0; 一个数与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3)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

5、数;即:a-b=a+(-b);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 0 相乘均为 0; (2)倒数:在有理数中仍然成立,即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积的符号与负因数个数之间的关系:几个不是 0 的数相乘,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是正数; 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是负数;几个数相乘时,当有因数是 0 时,积为 0; (4)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3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5)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

6、个不为 0 的数,等于乘以其倒数;即:)0( 1 b b aba (6)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 除以任一不为 0 的数,都得 0; (7)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若无括号,则按照先“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运算; 1.5 有理数的乘方 (1)乘方: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中,a 是底数,n 是指数) n a (2)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 0 的任何正次幂是 0; (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

7、,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进行; (4)科学记数法 : 把一个大于 10 的数记成 a10n的形式,其中 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 叫科学记数法; (5)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6)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1)单项式:表示数或字母的积的式子;(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 (4)多项式的项:每个单项式叫

8、做多项式的项;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 (5)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4 (6)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1)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的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法则: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 (3)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4)去(添)括号:若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若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5)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

9、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1)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 (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一个未知数(元)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 1 的方程; 标准式:ax+b=0(x 是未知数,a、b 是已知数,且 a0); (3)方程的解:使方程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4)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 a=b,那么 ac=bc; 等式的性质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 a=b,那么 ac=bc; 如果 a=b,c0,那么; c b c a 3.2、3.3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

10、类项与移项、去括号与去分母 (1)合并同类项:把含 x 的项合并在一起;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5 (2)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反移到另一边; (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 去括号-注意符号变化 移项-注意要变号 合并同类项-合并后注意符号 系数化为 1-等式右边除以 x 的系数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1)“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的式子相等”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 “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是计算工作量的常用数量关系式; (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读题分析法: 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

11、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 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 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画图分析法: 多用于“行程问题” 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 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 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3)列方程常用公式 1)行程问题: 距离=速度时间 ; (2)工程问题: 工作量=工效工时; 工程问题常用等量关系: 先做的+后做的=完成量 (3)顺水逆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

12、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6 顺水逆水问题常用等量关系: 顺水路程=逆水路程 (4)商品利润问题: 售价=定价 , ; %100 成本 成本售价 利润率 利润问题常用等量关系: 售价-进价=利润 (5)配套问题: (6)分配问题: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1)几何图形:把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称为几何图形; (2)立体图形: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 (3)平面图形: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的几何图形;(如线段、三角形、长方形、圆等) (4)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互相联系,立体图形中某些

13、部分是平面图形;(如长方体的侧面是长方形) (5)立体图形的三视图:主视图(从正面看)、左视图(从左面看)、俯视图(从上面看) (6)展开图 : 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 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7)几何体简称为体; (8)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9)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和线相交的地方形成点; (10)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11)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4.2 直线、射线、线段 (1)一个关于直线的基本事实: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14、; 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7 (2)直线的表示方法: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直线(如直线 l) 用一条直线上的两点来表示这条直线(如直线 AB) 射线和线段的表示方法类似; (3)两条直线相交 : 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 交点。 (4)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由一条线段可以得到一条射线和一条直线) (5)线段的长度比较:度量法;叠合法; (6)线段的中点 : 把一条线段分成相等两个部分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 ; (类似有三等分点、四等分) (7)一个关于线段的基本事实: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述为

15、: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8)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4.3 角 (1)角 :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 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2)把一个周角 360 等分,每一分就是 1 度的角,记作 1; 把 1 度的角 60 等分,每一份叫做 1 分的角, 记作 1;把 1 分的角 60 等分,每一份叫做 1 秒的角,记作 1; (3)角度制: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 (4)角的比较:度量法;叠合法; (5)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类似 地有角的三等分线等) (6)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 9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7)互为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 18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8)补角的性质:等角的补角相等; (9)余角的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