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水平考试总复习第3课中国近代政治文明的发展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8673911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水平考试总复习第3课中国近代政治文明的发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水平考试总复习第3课中国近代政治文明的发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水平考试总复习第3课中国近代政治文明的发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水平考试总复习第3课中国近代政治文明的发展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水平考试总复习第3课中国近代政治文明的发展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水平考试总复习第3课中国近代政治文明的发展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水平考试总复习第3课中国近代政治文明的发展ppt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中国近代政治文明的发展,考纲要求: 1.1840至1900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2.太平天国运动 3.辛亥革命 4.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新民主主义革命 6.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专题五: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本专题重点是注意把握三条主线:一是近代列强侵华的四次战争和不平等条约;二是中国人民反抗(太、辛、新);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几个重要时期及任务。,1840至1900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一、两次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原因: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 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影响:政治上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2、建社会,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经济上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思想文化上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出现了林则徐为代表的“开眼看世界”的先进的中国人。,圆明园首度遭到侵略者的野蛮洗劫发生在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中日甲午战争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根本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重大事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深远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外国侵略势力由南方沿海深入到内地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

3、题,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损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 B.削弱清朝军队战斗力 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D.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是 A.清政府拒绝了英法提出全面修约要求 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C.占领北京,推翻清政府 D.割占领土,索要巨额赔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背景:日本侵华野心由来已久,制订大陆政策(根本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导火线) 结

4、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在华设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反映了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 结果: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典型例题,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不包括 A.中华民族觉醒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B.清王朝成为列强“以华治华”的工具 C.大大加深中国社会半

5、殖民地化程度 D.向西方学习由“重其器”变为“重其制”,谭嗣同于1896年春写下有感一诗:“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其悲愁之绪直接源于 A.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B.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 C.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D.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内容是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在中国开设工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 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原因:鸦片战争之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过程: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

6、爆发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攻占南京,建立以天京为都城的农民政权北伐西征,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两个纲领性文件,1、天朝田亩制度 目的:满足农民的土地愿望 内容:平均分配土地 评价: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2、资政新篇 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先进的中国人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形势,未能实行。,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 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内容上看

7、,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不能对当时的社会矛盾作出正确认识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A B C D ,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历史背景: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建立革命党力量深入新军,一系列武装起义相继爆发。 主要过程: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民国成立(南京、五色旗、中华民国纪元)临时约法(内容和评价) 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8、创造条件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使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右图所示纪念徽章上的主要文字是 “中华民国鄂军政府起义纪念”,图 案是五色旗和十八星旗。该徽章 纪念的是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金田起义 D南昌起义,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A.辛亥革命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成立 D.临时约法颁布,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清明节小明和家人一起去扫墓,他看到曾祖父的墓碑上刻写着“卒于民国六年”,按照现行的公元纪年,其曾祖父应死于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五四运

9、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一、五四运动 1919年 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日本加快侵华,激化了各类矛盾(根本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经过:两大中心、两大主力、三大口号 意义: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二、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确定党的中心工作,选出党的领导人。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 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C.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D.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

10、行,中国近代有一座城市,在此曾建立过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等不同性质的政权。这座城市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中共一大决定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被与会代表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董必武,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年,1、背景:中共在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认识到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孙中山接受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建议,与共产党合作,开始了国民大革命。,2、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3、过程:建立广东国民政府举行东征,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开

11、始北伐,把革命推向全国。,4、失败: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 1、南昌起义:1927年,周恩来等人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土地革命: “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开辟根据地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毛泽东创造性的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3、

12、红军长征,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转折: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胜利: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以延安为中心,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开辟了新的革命局面。,抗日战争19371945年,一、全民族抗战 1、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爆发。 2、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四大会战) 凇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另外还有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3、中

13、国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 百团大战:1940年秋天,由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战场主动出击日军,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二、日军暴行 南京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杀30万人以上1941年河北潘家峪惨案,全村被杀1200余人日本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三、抗日战争的胜利 这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解放战争19461949年,一、重庆谈判 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与国民政府谈判,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

14、 二、全面内战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全面内战爆发。,战争进程:粉碎全面进攻粉碎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战略反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大反攻序幕)战略决战连续发动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渡江战役,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历史意义:国内: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国际: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 B.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 C.1945年取得基本胜利 D.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八月十五复仇节,八月十五胜利天。伏尸流血五千里,尝胆卧薪一百年。”这首诗歌反映了(双选题) A.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沦丧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辛亥革命的胜利,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