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专题之实验题的题型及应对策略吴康怀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8672800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专题之实验题的题型及应对策略吴康怀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专题之实验题的题型及应对策略吴康怀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专题之实验题的题型及应对策略吴康怀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专题之实验题的题型及应对策略吴康怀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专题之实验题的题型及应对策略吴康怀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专题之实验题的题型及应对策略吴康怀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专题之实验题的题型及应对策略吴康怀ppt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沙县五中2003-2004生物高考复习专题,制作:吴康怀(沙县五中),显微镜的使用 课本中重要实验 实验题的题型及应对策略,实验专题,实验题的题型及应对策略,生物学科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从实验角度设计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近几年生物高考特别是理科综合测试中的一大热点。,显微镜的使用,课本中重要实验,实验题的题型及应对策略,实验题的题型及应对策略 更多资源,课内实验题 课外实验题,实验题指以实验形式出现的试题。,内容识记题型 原理分析题型 经验运用题型,实验分析题型 实验设计题型 实验改进改错题,实验题的题型及应对策略,实验题型,进入例题应对策略,进入例题应对策略,进入例题

2、应对策略,进入例题应对策略,内容识记题型例题 例1: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的浓度越低,对DNA的溶解度越大 B、人血也可代替鸡血进行实验 C、柠檬酸钠的主要作用是加速血细胞破裂 D、DNA不能溶于酒精,原理分析题型例题 例2: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中,下列实验材料中最理想的是 ( ) A、番茄 B、土豆 C、葡萄 D、西瓜,经验运用题型例题 例3:下列细胞结构中,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分辨不出的是 A、染色体 B、液泡 C、核糖体 D、叶绿体,通读课本上的分组实验、演示实验、生物科学史上经典实验,弄懂课本实验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归纳总结实验题的基本思路。

3、,课内实验题应对策略,一、实验分析(问题)题型,依据所提供的实验,分析其中原因或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例4:(2003全国高考)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开脊椎骨,剥离出脊髓一侧邻近的两对脊神经根(一对脊神经根包含一个背根和一个腹根,见图)。分别电刺激每对脊神经根的背根与腹根均可引起蛙同侧后肢发生运动反应。然后进行实验: 甲:在第一对脊神经根的背根中央处剪断,电刺激背根向中段,蛙后肢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背根外周段,蛙后肢不发生反应。 乙:在第二对脊神经根的腹根中央处剪断,电刺激腹根向中段,蛙后肢不发生反应;电刺激腹根外周段,蛙后肢发生运动反应。试分析回答: (1)根据实验甲判断背根的功

4、能 是 。因为 。 (2)根据实验乙判断腹根的功能 是 。因为 。,甲:在第一对脊神经根的背根中央处剪断,电刺激背根向中段,蛙后肢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背根外周段,蛙后肢不发生反应。 乙:在第二对脊神经根的腹根中央处剪断,电刺激腹根向中段,蛙后肢不发生反应;电刺激腹根外周段,蛙后肢发生运动反应。,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传导方向是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1)根据实验甲判断背根的功能是 。 因为 。 (2)根据实验乙判断腹根的功能是 。 因为 。,电刺激腹根向中段不发生反应,而电刺激腹根外周段可以发生蛙后肢运动反应,表明神经兴奋沿传出神经引发肌肉收缩,因此腹根具有传出功

5、能。,电刺激背根向中段可以产生蛙后肢运动反应,表明神经兴奋进入脊髓中枢并通过传出神经引发肌肉收缩,因此背根具有传入功能。,传入功能,传出功能,甲:在第一对脊神经根的背根中央处剪断,电刺激背根向中段,蛙后肢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背根外周段,蛙后肢不发生反应。 乙:在第二对脊神经根的腹根中央处剪断,电刺激腹根向中段,蛙后肢不发生反应;电刺激腹根外周段,蛙后肢发生运动反应。,解这类题要做到以下两点: (1)认真阅读材料,充分联系教材:所给材料大多是第一次见到,因此应认真加以阅读,并分析其中的关键语句,中心思想,然后得出一个总体概念;紧接着必须尽量与教材内容挂钩,所谓“题在书外,意在书中”,所供资料必定

6、要运用教材理论去解释,理解,因此,一定要找到与教材的衔接点。,实验分析题型应对策略,实验分析题的实质属假性实验题,去掉其形式上的实验外衣后,就是一般的联系实际的分析说明题。,(2)给合各题要求,规范答题要求:在解答时不要就题论题,而应认真分析,挖掘其延伸义,并尽可能用教材语言,规范答题。对于联系教材的有关原理、概念等,一般要求在答题时复述作为论点或论据。,二、 实验设计题型,类型: 1、选择方案 2、完成步骤(已有设计框架,并有部分步骤) 3、给出条件,设计方案(如已知原理、试剂、材料) 4、只给实验目的,设计方案(全开放性设计题),依据实验目的,来设计实验过程、预测实验结果的试题。,例5:(

7、2003春考)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为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出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材料和用品:数量充足的铺有滤纸的培养皿、无菌水、表面消毒过的种子等。,步骤: 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 将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1、方法步骤:,2、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例5:(2003春考)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

8、,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为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出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材料和用品:数量充足的铺有滤纸的培养皿、无菌水、表面消毒过的种子等,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有光组萌发,无光组也萌发(或答发芽率差异不显著),该种植物的种子萌发不爱光的影响。,有光组萌发,无光组不萌发,光是该种植物的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有光组不萌发,无光组萌发,光抑制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实验设计题型应对策略,、准确地把握实验目的。,2、精心地策划实验方法。,4、严格地设置对照实验。,3、合理地设计操作过程。,5、准确地预测实验结果。

9、,6、简明地组织语言文字。,步骤设计一般不宜连续描述,往往需要分段叙说; 试管(或烧杯,水槽等)要给予编号,如、或甲、乙; 叙说中尽量要用规范的实验术语,不能用含糊的口语。,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 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 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三、实验改进、改错型,1、方法的改进(含材料、试剂、流程等) 2、改错(操作的错误、方案的不科学性等),实验改进、改错题型应对策略,第一步:分析取材是否正确。 第二步:分析实验原理及方法是否正确。 第三步:分析药品与试剂的使用是否合理。 第四步:步骤及操作分析,主要有以下情况: 漏做或顺序颠倒某个实验步骤。 操作方法错误。 有没有设置对照,如果有看对照设计是否合理

10、。 实验是否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 实验是否具有偶然性。 有无更为简单的实验方案。 实验能否顺利完成。 实验的安全性如何。 第五步:分析实验结果是否正确。,1按此步骤不能得出以上实验结论。 2a.试管上没有做标记,应用字母或数字进行标记如三支试管上分别标记、。 b.步骤()()中加入试管中的两种溶液应有量的描述,如步骤()中应补充的可溶性淀粉2ml。 c.实验组与对照组未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两组中存在酸碱度和温度两个变量,应只有一个温度变量,酸碱度应一致,pH应都为6.8。,例6:某同学进行了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设计了实验: 实验步骤: (1)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2)将试管分别放入25、60的水中和冰块中,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淀粉酶溶液,两支试管中的 p6.8,第三支试管中的pH,摇均后维持各自温度min。 (3)在三支试管中各滴一滴碘液,并摇均。 观察并记录:(略) 结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影响酶的活性。 请回答:1该实验能否得出上述实验结论?2指出步骤中不正确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纠正或补充相应的内容。,吴康怀谢谢各位老师使用!渴望各位指导!,更多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