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系统整合实现IT架构创新经验分享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8672515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3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商行系统整合实现IT架构创新经验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城商行系统整合实现IT架构创新经验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城商行系统整合实现IT架构创新经验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城商行系统整合实现IT架构创新经验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城商行系统整合实现IT架构创新经验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商行系统整合实现IT架构创新经验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商行系统整合实现IT架构创新经验分享(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城商行城商行系统整合实现系统整合实现 ITIT 架构架构 创新创新 目录目录 一、系统整合必要性分析一、系统整合必要性分析 . 3 (一)系统整合必要性分析 . 3 (二)系统整合优势分析 . 4 二、系统整合面临的问题二、系统整合面临的问题 . 4 (一)信息化建设缺乏规划 . 4 (二)烟囱式的建设模式和数据孤岛 . 5 (三)系统之间差别大,整合困难 . 5 三、系统整合平台选型要点三、系统整合平台选型要点 . 6 (一)稳定可靠,扩充能力强 . 6 (二)架构先进,满足未来发展 . 6 (三)满足银行安全性要求 . 6 四、基于开放的系统整合平台选型四、基于开放的系统整合平台选型 .

2、 8 (一)开放、开源迎合安全自主可控的政策趋势 . 8 (二)高可靠性、高性能、高兼容性满足高并发业务系统需求 . 8 五、总结:城商行系统整合架构设计五、总结:城商行系统整合架构设计 . 9 一、系统整合必要性分析一、系统整合必要性分析 (一)系统整合必要性分析(一)系统整合必要性分析 (1)从业务发展角度论系统整合的必要性)从业务发展角度论系统整合的必要性 硬件设备按照项目需求单独采购,资源就绪时间长,不能满 足业务快速发展需求,而且建成后的系统各自独立,资源无法 共享。 (2)从)从 IT 成本角度论系统整合的必要性成本角度论系统整合的必要性 1、机房空间紧张。按照本机房建设规划,如果

3、按照目前的 管理模式,机房将无法继续容纳随时增加的设备; 2、由于硬件资源利用率低,电力,空调等能耗存在一定浪 费,不适用当前节能减排和绿色数据中心的大环境; 3、难以准确判断开发、测试工作与硬件环境之间的关系或 关联度,所购开发测试服务器和存储等设备,一定程度上不能 完全匹配实际开发测试需求,容易造成重复投资和浪费资源; 4、由于系统和应用架构、软硬件平台和版本各异,难以实 施灾备,造成灾备复杂度高,投入大。 (3)从运维管理复杂度论系统整合的必要性)从运维管理复杂度论系统整合的必要性 1、由于设备多种多样,维护人员需要掌握多种硬件的维护 和管理工作,导致硬件管理和维护工作量巨大且易造成人为

4、失 误; 2、系统管理手段滞后,软件部署依赖于环境管理人员手工 操作,重复工作量大,缺少自动化部署机制,无法适应数量众 多的项目需求对软硬件资源快速部署的要求。 (二)系统整合优势分析(二)系统整合优势分析 系统整合是一种复杂的新技术,它结合了硬件、软件和服 务。 通过平台整合方案,能够满足开发、测试工作负载对硬件 环境的需求,并具有以下优势: 1) 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完整的产品线优势,为您提供整 套的,可统一实施及维护的解决方案; 2) 从各方面满足开发、测试工作负载环境要求的“高度虚 拟化”、“动态分配资源”、“自动化部署”、“统一 监控管理”的要求; 3) 自动化部署系统,将一些数周的

5、工作提高到几个小时就 可完成; 4) 提供给使用者一个集中管理页面,使得系统可以集中化 管理,不在需要分别登陆到不同的 HMC,不同的管理界面 进行管理; 5) 系统整合,可以有效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达到节省 成本的目的; 6) 自动监控系统设备,另外还可以监控系统的健康状态, 在系统面临一些异常情况下可以将系统迁到健康的系统 设备上,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高可靠性。 二二、系统整合、系统整合面临的问题面临的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缺乏规划 很多城商行在以往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定位不清, 只是将信 息化系统建设看成其战略目标,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应用性工 具,于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越来越

6、庞大,没有统 一规划的系统架构,只是根据业务系统的需要,在机房堆积大 量的硬件设备,不具备灵活性,缺乏快速响应能力。 (二)烟囱式的建设模式和数据孤岛 由于城商行在系统建设初期资金能力有限, 运维人员能力不 足。所以大部分业务系统的建设都是基于单个项目建设的,其 特点为“烟囱式”,也就是垂直的体系结构,每一个 IT 系统都 有自己的存储和 IT 设备,以及独立的管理工具和数据库,不同 的系统不能共享资源,不能交付和访问,形成了资源孤岛和信 息孤岛。 这就使得城商行 IT 系统出现三大问题,IT 资源的服务率非 常低;IT 基础设施复杂,难以适应业务变化的需求;服务器数 量和管理的总体成本太高。

7、 (三三)系统系统之间差别大之间差别大,整合困难整合困难 目前各个城商行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体系,标准。但是在多 年的系统建设过程中心,由于不同时期的服务器型号、系统平 台以及数据标准的不统一,使得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化水平差 距较大,对系统的整合比较困难。必须要建设一个开发、适应 能力强的系统平台进行整合。 三三、系统整合、系统整合平台平台选型要点选型要点 (一)(一)稳定可靠,扩充能力强稳定可靠,扩充能力强 系统设计、设备选型、调试、集成等环节都将严格贯彻质量 条例,完全符合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及公安部门有关技术标 准要求。满足银行的使用和管理要求,保证方案的技术先进性 和强大的功能。 考虑到

8、城商行系统的长久发展, 整合系统平台在功能、 容量、 性能上都要求具备高扩展性,满足今后的系统升级。新的软件 和硬件设备可以快速地在系统中添加和实施,而不需要对整个 体系结构进行相应的改变,最好能够实现在线不停机扩展。 (二)架构先进,满足未来发展(二)架构先进,满足未来发展 系统采用的硬件及软件技术均代表当今科学技术的领先水 平。而且整体拥有成本低,TCO(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系统整 合平台的选型和造价与银行的整体要求相匹配,在最大限度满 足银行高安保要求前提下,合理配置,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 而保证银行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经济效益。 整合系统平台中各个层次和各个部分都是可管理的, 而不是 孤立

9、的,因此,方案在采用设备时充分考虑到系统扩展的管理 要求,在基本的软硬件设备中都针对现有的管理软件预留了接 口,保证系统的实用性。 (三三)满足银行安全性要求满足银行安全性要求 充分考虑系统中防止外部的恶意攻击、内部的恶意破坏,同 时防止病毒、无意破坏等其它影响。特别是系统整合之后,各 个系统都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如果一个系统受到攻击,很有可 能会影响其他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要求整合平台具备物理 隔离或逻辑安全隔离的特性。 为了满足国家安全可控的战略, 系统和设备均采用开放化的 设计和产品,以便今后设备或系统的扩展和对接。 如果银行能够很好的结合以上的要点来建设整合系统平台, 那么基于现有系统

10、进行整合改造,银行现有的问题会被很好的 解决,并且使银行系统得到更好的创新和发展。 四四、基于开放的系统整合平台选型、基于开放的系统整合平台选型 (一)开放、开源迎合安全自主可控的政策趋势(一)开放、开源迎合安全自主可控的政策趋势 Linux 架构已经成为了开放和标准的代名词, 从服务器硬件、 系统软件、虚拟化 Hypervisor 到数据库、中间件等通用软件和 银行应用软件,乃至大数据分析、云管理平台和 Spark、Docker 等新兴和开源软件项目, Linux 平台已然成为了所有这一切共同 的基础, 而具开放性和标准型也给银行应用带来了灵活多样的选 择。 总体而言,Linux 在银行系统

11、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是 因为前述Linux生态体系的成熟, 还因为Linux是一种开源系统, 因此在研发、使用上更具备可控性。 (二)高可靠性、高性能、高兼容性满足高并发业务系统二)高可靠性、高性能、高兼容性满足高并发业务系统 需求需求 在平台选型方面,为满足银行业务系统需求,必须满足高 可靠,高性能的特点。 LinuxONE 服务器专为运行 Linux 应用而设计,硬件延承于 大型主机 SystemZ 的设计,具有无与伦比的高可靠性与高性能, 在可靠性和性能方面完全能够满足银行业务系统需求。 同时,LinuxONE 服务器的敏捷性与灵活性比 X86 服务器更 高,需要的人机互动更少(人为

12、错误就更少) ,停机时间更短, 因为可以营造更稳定的生产环境, 只需几分钟即可激活容器和虚 拟服务器, 而且通常只需要几秒钟就能自动添加物理资源。 此外, LinuxONE 服务器还可随着扩展, 成比例的降低单位工作的成本, 实现无与伦比的可扩展性。LinuxONE 系统还能实现最高水平的 可用性(正常运行时间接近 100%,无单点故障) 、性能、吞吐量 和安全性, 不仅内置了端到端的安全防护, 还对系统的每一层都 进行隔离,并通过了业界最高水平的安全认证。 五五、总结:城商行系统整合架构设计、总结:城商行系统整合架构设计 城商行系统整合,选对平台至关重要,需要既能满足业务 高可靠和高性能的需求,也需要降低 IT 复杂度,减少 IT 运维 成本,为“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云计算/并行计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