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2021届高三10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48665550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市2021届高三10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山东省枣庄市2021届高三10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山东省枣庄市2021届高三10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山东省枣庄市2021届高三10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山东省枣庄市2021届高三10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市2021届高三10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2021届高三10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秘密启用前注意事项:滕州一中高三年级 10 月份月考语文试题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 I 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 I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第 I 卷(选择题)(共 45 分)本卷共 35 小题。共 45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现代文阅读(35 分)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105 分)(一)现

2、代文阅读 1(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生态文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仍是一个新兴的文学形态。生态文学作家们努力探索和尝试,让生态文学理念和实践在中国大地扎下根来。总结当代生态文学创作面貌,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质。报告文学表现突出,多种文学体裁并进。早期生态文学多采取第一人称叙述视角, 文学形式以报告文学和散文居多。报告文学如徐刚写沙漠化防治的穿越风沙线, 岳非丘写长江污染防治的只有一条长江等,可谓第一人称表达范例。散文如苇岸写华北大平原上动物、植物及农事活动的大地上的事情等,影响深远。近年来, 小说和儿童文学领域也不乏生态文学佳作,带给我们惊喜。长篇

3、小说周建新写人与海的老滩,儿童文学如黑鹤写动物的银狐等,都可圈可点。全面观照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进展。近年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以及植被保护成效明显,生态文学作家以自觉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关注和思考生态环境问题, 热情讴歌和礼赞生态环境保护者。陈启文穿越共和盆地真实记录与反映新中国治沙成就,李云峰汾河行思录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等。这些作品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多个领域,呼吁人们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以更大力度、更多措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以与时俱进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当代文学增添新质。生态文学特征是什么?通过研究作家创作活动和作品,不难发现,生态文学一个重要特征是突出作家置身自然的体验和感

4、受,或者说,作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及其体验和感受,这是生态文学的独特之处。生态文学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无论记人、叙事、状物、抒情,或是回溯历史、描摹心灵,都能从关注自然生态到走入人类内心, 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作家们以人文主义情怀,对人类社会生态问题进行理性深刻的剖析与反省,努力探寻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可能出路。(选自李青松生态文学绿意盎然,2020 年 4 月 3 日人民日报)材料二:新冠肺炎病毒正在全球肆虐的时候,生态文学的话题似乎有了更多的关注度。传统的文学,长时间来被人们理解为是人的文学,是以个性的语言故事、人物探析表达人的社会环境存在感受和命运的文学,是围

5、绕着人的价值利害情景展开的语言叙述。生态文学则是对包含着人类在内的所有自然对象和生命表现感受的一种叙述,其包含对象和目标显然是远远广泛于传统的文学界地的。生态文学有新的展开领域与活动舞台。因此,生态文学的开启,是一次深刻的文学变革与革命。自古老的诗歌开始,文学就在以各种方式努力表达着人的社会感受和理想追求。经过几千年的时间和文学表达过程之后,如今人们渐渐地发现,仅仅依赖传统的文学观念和视野,着眼人类自己感受追求范围内的内容,已经很难解释和说明身边的人与环境、与他物的矛盾困窘关系与迷茫了。在人类痴迷地实现着自己的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价值目标,甚至以近似疯狂的力量和速度呈现影响结果的时候

6、,却对自身赖以生存生长的摇篮地球的破坏严重地忽略了,对于与人类一起生长于地球上的各种具有生命的动植物的被毁坏严重忽略了,以至发生了地球生态家园的严重危机。这个现实而严重的危机,正是传统文学的困窘之处和生态文学现象新生的时代背景, 正是生态文学对传统文学以革命与变革的表现提出挑战的根源。在茫然的地方寻觅, 在盘桓的地方发现,在新的方向目标下出发,这就是生态文学勃发生长的机会与能动进取的意义价值。因此,当我们在这里谈论生态文学的时候,最先要清楚地意识和理解,生态文学同传统的文学有很大区别,更是与传统文学中那种几乎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历史、政治、文化、民族等局限性特点的文学表达有着质地的不同。生态文

7、学,应当是出于人类的认识感受、在全球视野仔细认真地探求地球生命如何相互依存、共生并长的途径,实现共同长远和谐发展目标的新的未来的文学。这种生态文学,是关乎地球平衡运行和地球物种整体健康冷暖命运的文学。只有在这样的视野下,方能够感受到她的第 2 页共 12 页魅力和瑰丽的身姿。(选自李炳银生态文学:文学的变革与革命2020 年 4 月 2 日文学报) 材料三:生态文学是以生态作为创作和表现对象的一种文学形态。生态文学可以深入反映生态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承担起文学反映现实、抚慰人心、启发思考的社会责任。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首要是中国主题、中国题材、中国成就、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的表现,它可以

8、为世界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镜鉴。生态属于全人类,生态文学更易具有世界普遍性,是可以被全人类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文学样式。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和中国样本,可以丰富和充实世界生态文学宝库。同时,生态文学对中国独特的生态保护解决方案、经验、模式的描绘和书写,也能为世界生态文学包括自然文学、动植物文学、环境文学等带去许多有益的启示。今后,中国生态文学应继续沿袭参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创作出更多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反映绿色中国、美丽中国建设成就,赞美绿水青山,讴歌美好生活的作品。同时,生态文学也应继续致力于鞭挞那些肆意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推动人们思想和社会观念的变革,提

9、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选自李朝全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2020 年 3 月 12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生态文学是以生态作为创作和表现对象的一种文学形态,在中国发展时间虽不长, 但已经蔚为大观。B.生态文学作品既要赞美绿水青山,呈现人与自然新的关系,也要鞭挞那些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恶行。C.生态文学是关乎地球平衡运行和地球物种整体健康冷暖命运的文学,而不关乎历史、政治等因素。D.生态文学与传统文学明显不同,它不是关于人的文学,而是对自然对象和生命表现感受的一种叙述。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近年来我国环

10、境污染防治以及植被保护成效明显,这引发了生态文学作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B.生态文学能从关注自然生态到关注人类精神生态,是因为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C.与传统文学相比,生态文学因为更具有世界普遍性,所以是更容易被全人类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文学样式。第 3 页共 12 页D.中国生态文学只有立足于中国化的表达,才能反应中国生态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承担起相应责任。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A.老舍的草原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主客联欢图,抒发了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B.陈忠实的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

11、鹿村为缩影,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C. 迟子建的原野上的羊群通过原野上羊群与都市人的对比,写出了人性的扭曲,表达了对人类应有天性的呼唤。D.姜戎的狼图腾表面上是写狼的习性,而背后折射出了生态系统的可循环性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必然性。4.材料二是如何逐步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内容具体分析。(4 分)5.通观三则材料,你认为中国生态文学发展的意义价值是什么?(6 分)(二)现代文阅读 II (本题共 4 小题,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风中的芦苇梅洁我无法说清我何以如此挚爱芦苇!我一直想,我这一生,总会和芦苇不期而遇。在深秋白茫茫的芦苇荡里,和着盛开的芦花留下我的

12、身影,那怕从此我随风而去我这样如痴如醉地想了许多年,想得有些莫名,有些怪异。我知道这是我生命中的一道信息,但我不知道它的由来。我生长在南方没有芦苇的汉水之滨。许多年后的八月,朋友约我去南大港湿地,他们告诉我说,湿地里的芦苇浩浩荡荡。“湿地”之说是近两年的事情,它是大地的最宝贵的一个器官,如人的肝、胃、肺叶、心脏什么的,它叫“地球之肾”。它的重要已是很明显的了,但我知道,此去南大港,我心醉神往的是芦苇。地处渤海湾里的南大港,俗称大洼,属传说中林冲发配的荒凉之地沧州。千万年里,海水在这里涨了退了,汹涌了平静了,留下了茫茫无垠的盐碱滩,芦苇在盐碱滩、在沼泽泞泥的大洼开始了千万年地生长,寂寥而沉静。八

13、月的芦苇是盐碱地绝妙的幻想,那绿色让人恍入梦境。于是我看到,满目的芦苇一泻千里,它们从地平线的天际处漫过来,是一种没有边际的逶迤。我知道,地平线之外是渤海。海风吹过来,湿地掀起了芦苇的大涛,这时,我离海还有一段路程,但我已经听到了属于海的呼啸,还有一种属于海的力量,有些雷霆万钧。稍刻,海风过去,八十平方公里涌起了芦苇绿第 4 页共 12 页色的涟漪,涟漪抚弄衣裙,仿佛是一种温柔的牵携,这时,我肯定还听到了生命拔节的声音和絮语。大自然成长的声音从芦苇荡里传出来,轻盈的唰唰声,唰唰唰唰 声音在风中荡漾,有一种启示般的感动。很难想象,很难想象这一片盐碱地里有如此挡不住的生机。在芦苇荡里,我遇见了华北

14、。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人都在忍受饥馑,于是, 一群拓荒者走进了大洼,他们在这里开垦了几十万亩稻地,建造了一处北方粮仓 南大港农场。拓荒者中走着一个九岁的男孩,他随父母兄妹一起从遥远的川南走来, 蜀道迢迢,几千里南方北方,小男孩和父辈一起背负着历史的原罪似这芦苇,岁岁枯荣;如这潮汐,月涨月退。四十多年走过,小男孩把失望与希望、困苦与挣脱、爱与孤独以及全部的生命都交给了大洼,小男孩一生没走出芦苇。回过头一想,这一切,最初和最终似乎都是与生俱来,都是为了不辜负父亲赐予的那个名字华北。此刻,华北和我们一起站在八月的芦苇荡里。“大洼连续七年干旱。我来大洼四十二年了,第一次看到大洼干得滴水全无” 华北有

15、些忧郁。许多年里,中国人到处在填海造田、围湖垦地,原本六十万亩铺天盖地的芦苇荡,只幸存下五分之一。后来,大洼发现了石油,于是大洼不允许再蓄水了。上游的河流也被截断了,大洼连年干旱。大洼的油田在贡献石油富庶的同时,也在丢失着千年万年的绿色和静美。“保护湿地”仅是大洼人近几年刚刚获得的信息,那是人类文明生存的智慧。为了幸存的芦苇,为了芦苇里千千万万迁徙的鸟儿,千千万万的鱼,以及千千万万在芦苇里栖息的蛙、蟾蛛、狐狸人们说它们有的已成了精大洼人开 始从黄河给湿地买水,一年一千万方、两千万方地买。今年,没有钱买水,大洼干涸了。干涸的大洼今年闹蝗灾,蝗虫飞来时,天空顿时一片昏黑,邪魔穿过一般。苇地里一平方米就有六千多头蝗虫,一脚踩下去,能踩死二百多头!蝗虫几天之内可把芦苇连叶带杆全部啃尽,大地顿时寸草不生。飞机开始撒药灭蝗。后来人们看到,无边无际的芦苇地里铺满了蝗虫的尸体!为了消灭彻底,大洼人如祖先那样,开始点火烧蝗。于是,十几万亩的芦苇荡燃起了冲天大火,几天几夜。百里外的沧州市民也看到了大洼人烧蝗的滚滚烟云。蒙昧在接受大罚。然而眼下,大火劫后的芦苇在依然干涸的大洼又生成了连天的葱郁。这让人想到上苍对苦难的赐予,命运不会就此倒伏。想象亿万条魔虫“沙沙沙沙”啃咬之后的复生,想象冲天大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