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检察文化建设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上传人:木**** 文档编号:148664608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检察文化建设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层检察文化建设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层检察文化建设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基层检察文化建设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基层检察文化建设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检察文化建设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检察文化建设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层检察文化建设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检察文化是检察人在检察实践中创造、积累的独特法律文化,是检察机关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清廉、公正的检察使命。新的历史时期,检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何进一步丰富、创新检察文化成为检察机关,尤其是基层检察院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一、检察文化的主要特征1、检察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检察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检察文化又产生于检察制度的确立,并随着检察制度的发展而发展。先进的检察文化理应服从和服务于检察制度,推动检察机关更好地完成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责,这既是检察文化区别于其它文化的根本特征,也是检察文化政治属性的根本

2、体现。2、检察文化具有严肃的法治性。我国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经历了创立、废除、重建、发展的过程,这种曲折经历反映的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兴衰时期。实践表明,检察事业的发展依赖强大的法治,法律制度、法律实践、法的制定与法的实施,无不决定和影响检察工作的定位与方向。因此,在从属关系上,检察制度是法治制度的一部分,与检察制度相伴而生的检察文化自然成为法治文化的一个分支。3、检察文化具有超前的时代性。检察文化是检察干警认同的精神和价值观,反映不同时期的法治理念和执法思想,能够成为干警共同遵守的行动准则和行为规范。因此,法律制度确定后,检察文化就能适应不同时代的要求,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引领检察干警自

3、觉践行核心价值观,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扎实完成维护公平正义的使命。4、检察文化具有较强的人文性。检察人员是检察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其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影响检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对检察人员的教育管理既依赖制度约束,又离不开人文关怀,尤其是通过一系列关心干警的行动,实现以真情凝聚人心,使干警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这正是检察文化的优势所在,也是检察文化人文性的体现。二、建设检察文化的重要意义建设检察文化对于检察机关及其干警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增强凝聚力、激发工作热情、树立良好形象有十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在司法体制改革的交替过程中,检察机

4、关及其工作人员往往面临着探索与创新的双重任务,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通过建设检察文化,培育价值取向,能够纠正检察人员出现的思想偏差,在帮助检察人员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的过程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自觉地把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融合在一起,按照“务实、清廉、为民”的总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上,努力开创检察工作的新局面。2、有利于规范干警执法行为。规范执法是贯穿于检察工作的一条主线,以检察文化建设为抓手,组织规范执法行为的各项活动,能够促进群众工作的深入开展,健全信访接待制度;能够促进干警养成依法办案、文明办案的良好习惯,

5、规范办案各环节的行为;能够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贯彻落实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能够在诉讼监督中彰显检察权威,更好地确保办案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3、有利于增强检察机关凝聚力。通过建设检察文化,培育干警先进的文化信仰,能够增强检察机关领导班子的号召力和向心力,将全体干警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能够促进各业务部门加强办案协作和内部监督;能够增强干警团结和集体荣誉感,达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检察工作贡献自己力量的目的。4、有利于激发干警工作热情。为了充分调动每名检察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必须针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而积极向上的检察文化能够在满足

6、干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同时检察文化以共同价值为核心,能激发不同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每名干警都能自觉地投身于检察实践。三、基层检察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各级检察机关十分重视检察文化建设,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缺乏行动的口号式文化。主要表现为建设检察文化只停留在口头上,只是领导层重视,只见文件不见内容,具体工作部门认识不高,投入精力不多,认为文化建设可有可无,或者因看不到实际效果,对检察文化建设信心不足,或者因缺乏调查研究,建设检察文化的办法不多,导致工作无法深入。二是内容单调的运动式文化。主要表现为对检察文化

7、内涵理解不深、不透,认为文化建设是琴、棋、书、画或从事体育运动,因而,工作没有创新,缺乏针对性,达不到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的目的。有的甚至因为年复一年的陈旧活动遭到干警的质疑和反对,违背了建设检察文化的初衷。三是不分主次的箩筐式文化。主要表现为将所有活动不分良莠全都归纳为检察文化,使得这项工作缺乏主题、没有重点,看似活动不少,实则与文化建设无关,成为没有灵魂的活动。另一方面,这种箩筐式文化也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拥护,因而没有生命力。四是创新不足的滞后式文化。检察文化应该是先进的文化,具有引导作用,而有的地方在建设检察文化时,往往落后于实际需要,不能在干警中引起共鸣。有的检察文化缺乏时代性,不符合

8、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如果自身停滞不前,最终会被时代所淘汰。五是没有特色的拿来式文化。文化建设要与地域人文相结合,检察文化也不例外,而有的基层检察院在建设检察文化时,对本地实际不分析、不研究,简单照搬其他地方的作法,各项活动缺少地气,脱离本地实际。有的检察文化建设与检察工作联系不紧,干警积极性不高。四、加强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的建议基层检察院处在检察工作的最前沿,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的好坏,影响整个检察系统的工作推进,因此,基层检察文化建设只能加强,不能消弱。(一)必须高度重视基层检察文化建设。一是领导层要高度重视。要把检察文化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落实制度,制订计划,经常研究,不断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

9、。二是主管部门要主动担当。检察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随时掌握文化动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使文化建设工作常抓常新。三是全体检察干警要积极参与。要通过教育、宣传,使干警认识到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自觉培养崇尚文化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检察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二)必须创新检察文化建设理念。要把执法理念文化建设作为检察文化建设的根本。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干警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检察工作放在建设伟大中国梦的实践中思考和谋划。要把核心文化建设作为检察文化建设的重点。要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地域特色,提炼总结具有时代

10、意义的核心文化。要发挥干警在检察文化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围绕检察文化建设的一切活动都要以干警是否满意为标准,使他们在检察文化的建设中端正执法思想、坚定执法信念。(三)必须探索检察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一是以行为规范为载体,深入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各项制度建设,将执法规范和工作要求硬化为约束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二是以职业操守为载体,深入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切实规范检察人员的言谈举止、人际交往等,努力培育检察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三是以工作环境为载体,深入开展检察文化建设。通过营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增强检察人员的归属感,进而强化职业责任感,从而轻装上阵,全身心地投

11、入到检察工作实践之中。(四)必须丰富检察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一是开展读书活动,用先进理论武装检察干警。要广泛开展读书竞赛活动,使干警在有趣的活动中,增长理论知识,丰富业务知识,增强工作自信心。二是开展典型引路活动,用先进事迹激励检察干警。要不断挖掘、培养、树立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彰显检察文化的内涵,用先进人物的事迹推动检察干警共同意识的形成。三是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用高品位的文化团结检察干警。有益的文体活动既有利于健康,又能陶冶情操,使检察干警在丰富的业余生活中提升修养、增进团结。(五)必须加大检察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首先是工作环境的改善。要满足最基本的办公、办案环境,解决检察干警工作上的后顾之忧。同时,优雅的环境、整洁的办案用房也是检察机关形象的展示。其次是生活环境的改善。对干警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要关心、关怀,并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尽最大限度地解决,使干警不因生活上的困难而影响工作。其三是科技环境的改善。通过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使干警在交通、通讯、办公、办案中享受科技成果,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