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解析版贵州省铜仁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8662209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0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解析版贵州省铜仁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编解析版贵州省铜仁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编解析版贵州省铜仁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编解析版贵州省铜仁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编解析版贵州省铜仁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解析版贵州省铜仁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解析版贵州省铜仁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铜仁市 2020 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39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 13 题;共题;共 39 分)分) 1.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不属于该条约内容的是( ) 割香港岛给英国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增开天津为商埠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A.

2、 B. C. D. 2.红军长征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转移,它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以下是长征途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发 生在贵州省境内的是( ) A. 渡过湘江 B. 遵义会议 C. 飞夺泸定桥 D. 会宁会师 3.下列表格中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时期土地政策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打土豪,分土地 全民族抗战时期地主减租减息 解放战争时期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A. 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 逐步壮大解放区军事实力 C. 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 D. 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 4.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家乡南通

3、创办大生纱厂,这位“ 状元实业家”是( ) A. 张謇 B. 邓世昌 C. 荣宗敬 D. 卢作孚 5.下列人物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有( ) 王进喜 黄继光 焦裕禄 邱少云 雷锋 杨根思 A. B. C. D. 6.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香港、澳门与中国大陆 长期的分离,直到 20 世纪末我国才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香港、澳门顺利回到祖国怀抱,得益于 哪一方针的指引?( ) A. “九二共识” B. 民族区域自治 C. “一带一路” D.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7.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

4、平外交政策,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下列选项中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 A. 求同存异 B.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C.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D.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8.“三角贸易”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下图中能反映“三角贸易”航程路线的是( ) A. A B. B C. C D. D 9.18 世纪 90 年代,欧洲大陆发生了一件震惊欧洲的大事:国王路易十六被以叛国罪送上断头台。这不是 宫廷政变,而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是(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法国大革命 D.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10.18 世

5、纪中期,瓦特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1785 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中投入使用。 蒸汽机的直接作用是( ) A.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B. 促进了工厂规模的扩大 C. 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D. 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11.学会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与关键词“英国”、“近代自然科学”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 ) A. 牛顿 B. 巴尔扎克 C. 贝多芬 D. 梵高 12.下列各项中,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理解正确的是( ) A.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 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13.第

6、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也遇到不少挫折。下列史实与之无 关的是( ) A. 赫鲁晓夫改革 B. 戈尔巴乔夫改革 C.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D. 东欧剧变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有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有 3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分,共 36 分。)(共分。)(共 3 题;共题;共 36 分)分) 14.所谓近代化是指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思想上的理性化。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不同阶 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 的变化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鸦

7、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李鸿章、曾国藩等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学 习西方器物,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掀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 的历程。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封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的破产,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 国器物已不能挽救民族危机。于是,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相继领导了谋求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政治变革 运动。 材料三:1912 年,中华民国建立,但新生的国家政权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 统治,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仅有政治制度的变革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文化革新才能挽救民族 危亡。于是,一场高举“民

8、主”与“科学”口号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1)材料一中李鸿章、曾国藩等掀起的“自强”“求富”运动是哪一历史事件?该运动的作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孙中山谋求“民主共和”政治变革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位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并概括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 (4)纵观上述材料,你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得到什么认识? 1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 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写到:“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9、,这是我 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 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6 年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人民多年以来的追求。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材料三:2013 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 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 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1)材料一中为了实现工业化,新中国成立初,我国政府编制了

10、什么规划?请写出该规划完成的时间?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图中的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这次会议前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科技领域取得了 很多重大成就,请列举两例。 (3)材料三中的“中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1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 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形势变得更加纷繁复杂,一方面,西方列强的对外扩 张与殖民活动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拉丁美洲、印度相继爆发了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 武装起义;另一方面,19 世纪中期的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俄国、美国和

11、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 义的道路。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 材料二: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应对。美国依靠罗 斯福新政走出困局,而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却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世 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而结束,这次战争给各国人 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也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的发展。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而 社会主义苏联是这一时期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两国之间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对峙局面

12、,以 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 (1)材料一中“印度爆发了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指的是什么?19 世纪中期,俄国、 美国和日本分别通过什么事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并分别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和 转折点。 (3)材料三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我们应如何顺应 这一历史变化,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9 分

13、。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 1.【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它 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的内容有: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 2100 万元,开放五个通商口岸以及协商关税;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 增开天津为商埠是北京条约的内容,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是辛丑条约的 内容,故选项 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这是课本上的明显的知识点 ,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

14、答。 2.【解析】【分析】A.度过湘江,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 年,红军强渡乌江,攻占贵州北部重镇遵义,在这里红军召开了政治局扩大 会议,这就是遵义会议,故选项 B 符合题意; C.飞夺泸定桥,不符合题意; D.会宁会师,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需要学生准确记忆这些事件发生的地点,这和地理知识联系在一起 ,要注意识记。 3.【解析】【分析】A. 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不符合题意; B. 逐步壮大解放区军事实力,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都有调整,但始终关注农民的利益,这 说明中国共产党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争取农民的支持,故选项 C 符合题意; D. 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运用能力。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