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上传人:木**** 文档编号:148662082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xx区是国家xx特困片区和全省革命老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区),xx年底全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贫困人口x万人,贫困发生率x%。近年来,xx区将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举措,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大力实施“万千百十”规模养牛、设施蔬菜整川推进、乡村旅游多元富民等工程,有效促进群众增收,使特色产业收入占到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x%,有力夯实了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基础。一、xx区推进产业扶贫的做法1.加强组织领导,构建产业扶贫新机制。建立完善了覆盖区、乡、村的扶贫工作领导体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精准扶贫工作业绩评价、奖惩激励制度和日常

2、调度机制,完善各部门联动帮扶和责任清单机制,明确了脱贫攻坚时间表、作战图,深入推进参与式扶贫,引导贫困群众发挥主体能动性,确保精准扶贫各项措施落实到户、精准到人。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研究制定了区委区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省市进一步支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关于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和劳动力培训支持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产业扶贫的着力重点、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积极推进脱贫攻坚特色优势产业培育4大工程,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视发展劳务经济,初步形成了合力推进的脱贫攻坚政策措施体系。依托精准扶贫大数据系统,在做到具体分析、充分论证并征求扶贫对象

3、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的原则,围绕每一户贫困户、每一位贫困群众如何脱贫量身制定产业扶持方案,实现了扶贫政策、资源的效用最大化。2.突出提质增效,肉牛产业迈上新台阶。围绕建设种、养、加、贸一体化发展的陇东最大绿色畜牧基地,大力实施“万千百十”养牛工程,全力推广旱作农业,累计建成万头养牛乡x个、千头养牛村x个、百头养牛社x个、x头以上养牛大户x户,规模肉牛养殖场(小区)累计达到x个,培育肉牛专业合作社x家;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x万头,年出栏x万头;年均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x万亩,玉米秸秆青贮x万吨以上,玉米秸秆转化利用率达到了x%以上。着眼延伸产业链条,促进肉牛产业转型升级,

4、建成凯沣、景兴、伊通等肉牛产业龙头企业x家,涉及屠宰、肉食品加工、制革、骨制品、生化制药、冷冻储藏x大门类,年销售总收入达到x亿元,辐射带动农户x万户。3.注重市场带动,蔬菜产业趟出新路子。紧紧围绕打造泾河川国家级设施蔬菜产业园、保障中心城市“菜篮子”的目标定位,全力实施设施蔬菜整川推进工程,采取“打破地界、扩围连片、统筹规划、集中突破”的办法,在安国、柳湖、白水,花所x乡镇,先后建成了土桥、新李等x个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效应强、经济效益好的设施蔬菜示范点,设施蔬菜面积累计达到x万亩。在发展机制上,突出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群众参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引天源、丰源、金伟源等

5、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x多万元,发展了赵堡果菜、新李蔬菜、龙根山药等蔬菜专业合作社x个,带动x户贫困户发展蔬菜生产,户均蔬菜收入x万元。招商引进新疆大湾房产集团有限公司建办了新阳光陇东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中心,实现了蔬菜产销对接,有力促进了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xx年全区种植蔬菜x万亩,总产鲜菜x万吨,实现产值x亿元,蔬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8%,成为了当地群众尤其是贫困户的致富产业。4.着眼提质增效,林果产业取得新突破。坚持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产业支撑、农民增收紧密结合,持续推进优质果品、林下经济等特色林业产业开发,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以创建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为目标,认真落实果品适宜区

6、全覆盖战略,积极实施扩量提质创牌增效措施,集中连片,规模扩张,每年以x万亩的新植速度推进,建成了草峰、索罗、白水、寨河四个万亩果业乡镇,培育长沟、明星、张树等千亩标准化示范果园x个,其中省级标准化果园x个,发展果园专业大户x户,果品年产值x万元。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组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x个,发放林权抵押贷款x万元,建成林下养殖示范点x处、林下种植示范点x处,养殖山鸡、贵妃鸡等x万只,种植柴胡、黄芩等中药材x万亩,林下经济年收入x万元。不断壮大种苗产业,采取政策引导、大户带动、农户参与的办法,建成泾河川种苗基地,育苗面积2万亩,年出圃各类苗木x万株,产值x万元,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路子。5.立足

7、资源禀赋,旅游产业凸显新优势。加快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中华xx养生地、平凉xx山大景区和xx养生旅游示范镇“四位一体”建设,全面启动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半坡农家乐集中区、海寨沟景区滑雪场等项目投入经营,成功举办平凉xx养生文化旅游节、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节会赛事,旅游经济体量迅速扩张,有力带动了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开展。xx镇、麻武乡、峡门乡、大寨乡等乡镇依托资源禀赋,把精准扶贫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依托xx山、太统山、十万沟、老林沟、海寨沟等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区内新兴旅游景区,以xx镇西沟、寨子街、鸭儿沟等旅游专业村建设为带动,累计建成标准化农家乐x户,同时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游园采摘

8、、民俗体验、品牌农家乐等新型旅游业态,吸纳当地群众就业x0人,其中带动贫困人口x人脱贫致富,占xx年全区脱贫人口的19.5%。6.强化技能培训,农民素质实现新提升。坚持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农民作为扶贫开发的治本之策,有效整合“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农民培训项目,大力开展以现代设施农业和农村实用技术为重点的科技培训,采取下乡轮训和办班培训等方式,聘请农、林、牧、水等行业30余名教授专家,长期开展“一技一训”“一业一训”“一题一训”等个性化技能培训,为群众开设种植养殖、车辆驾驶、计算机操作、社交礼仪、职业道德及各类专业课培训,累计培训贫困户“两后生”x人,“一村一名大学生”

9、x人,培训农民技术员、产业大户x万人次,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突出异地转移和就近就业两大抓手,开辟省内外劳务基地x家,注册“xx缘”“泾水儿女”“加豫月嫂”等多个xx特色劳务品牌,年均输出劳动力x万人,实现劳务收入x亿元以上,劳务输转规模和劳务经济收入保持同步增长的良好势头。二、xx区产业扶贫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虽然xx区产业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自然条件、群众自身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的进程。1.贫困程度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一是地域之间不平衡。从全区整体情况来看,各乡镇、各村之间贫困程度各有所差异,条件相

10、对便利地区贫困程度要低一些,贫困程度较为严重地区多在南部阴湿林缘区、北部干旱山塬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二是农户之间贫困程度不平衡。同样是贫困户,条件好一点的塬区要比山区贫困程度要低,且贫困资源利用也有所区别,发展动力不足。三是产业之间不平衡。村与村之间产业发展差别较大,有主导产业的村贫困程度较弱,户与户之间较为均衡,没有主导产业的村贫富差距大,产业发展的规模也是小而散。2.产业扶贫联动机制尚未形成。一是产业带动能力弱。大部分贫困村“一村一品”没有完全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明显,优质品种比例较小,缺少能够长效增收、脱贫致富的特色效益产业,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11、还未能体现。“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产业带动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仍是劳务用工,带动能力不强,产业扶贫成效不明显。二是技术服务能力弱。全区农技人员少,专职开展农业技术服务不够到位,尤其是果、菜方面产业技术人才缺乏,新技术、新品种引用、推广力度不大,菜单式的技术服务更是难以落实。三是信息、市场等要素制约。产业没有形成规模,营销市场和产业经纪人体系不够健全,市场信息不灵,特别是花所、白水等乡镇运输成本高,难以推动产业发展。另外,冰雹、大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对果菜产业发展的影响也较大。3.资金投入不足问题比较突出。一是资金投入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现有的贫困村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都较差,交通、水利等支

12、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点多线长面广,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贫困村群众靠天吃饭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二是金融资金发挥效益程度不强。金融资金额度较低,对经营主体扩大规模作用不大,对没有基础的贫困户发展产业帮助作用小。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生产、发展集约经济缺资金但有技术,而不少贫困户享有小额扶贫贷款却无技术无产业,虽有不少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开始联合,但紧密度不高、不系统、不完整。三是部门资金整合难,产业发展合力不够。扶贫资金整合度不高,部门之间合力不够,统筹协调能力弱,难以发挥整体效益。互助资金量少且使用面小,发挥的作用有限,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缺乏稳定收入来源,不能有效带动群众受益。四

13、是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多数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外出人口较多,土地抛荒严重,贫困户老弱病残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弱,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三、对加快产业扶贫的建议产业扶贫是帮助贫困户精准脱贫的突破口,是确保贫困户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的最有效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通过产业扶贫,能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发展规模经济,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扶贫政策对农户的“平均化”问题,既让不同程度的贫困对象合理享受到国家给予的扶贫政策,破解“扶贫到户”难题,又发挥了当地的资源优势

14、,实现低碳扶贫和可持续扶贫的结合,是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的生动实践。1.坚持规划先行,把准产业扶贫的“方向盘”。产业规划是产业精准扶贫的行动指南,关系到产业扶贫效应能否持续发挥。科学制定产业扶贫规划,要立足贫困乡村的地域特点、基础条件和贫困人口个性化需求,注重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相衔接,自下而上,精心设计,科学论证,长短结合。既要立足第一产业,联结二、三产业,实现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连片开发,又要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实现差异化发展。2.坚持特色发展,提高产业扶贫的“命中率”。产业项目是实施产业扶贫的有效载体,项目是否独具特色,

15、直接影响产业扶贫的成效。合理选择产业项目,要立足当地自然禀赋,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宜游则游。对农业特色资源丰富的泾河川区,重点发展健康、绿色、有机等高端设施农业;对土地资源丰富的南部山区,重点发展肉牛养殖;对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北部塬区,重点发展林果经济;对生态环境优美的南部山区、环xx山区域和林缘区,重点发展生态育苗和乡村旅游。同时,特色产业项目的筛选还要集思广益,既要发挥贫困村驻村干部、第一书记的作用,又要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广泛征求贫困农户意见,避免盲目决策。3.坚持市场导向,激发产业扶贫的“原动力”。扶贫产业发展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市场这支无形之手。要处

16、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始终坚持市场导向,尊重市场规律,掌握市场动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切实提高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科学分析市场供需变化和产品价格走势,选准发展前景好、预期收益高和区域性、特色性显著的产业项目。要大力开展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及“平凉红牛”“平凉金果”“花所山药”等区域性公用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要拉长扶贫产业项目链条,加强信息引导、产销对接和科技支撑,着力引进和建办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走全产业链发展道路,促进扶贫产业项目可持续。4.坚持主体引领,建强产业扶贫的“突击队”。扶贫产业要发展,选优产业是前提,主体带动是关键。要选择经营效益好、带动能力强、诚实守信的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其适应市场、对接市场、抗风险强的优势,使其成为产业脱贫路上的领旗手、带头人,带领贫困农户奔小康。要加大对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其参与产业扶贫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