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指导--6.论证的方法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48661616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写作指导--6.论证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议论文写作指导--6.论证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议论文写作指导--6.论证的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议论文写作指导--6.论证的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议论文写作指导--6.论证的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议论文写作指导--6.论证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写作指导--6.论证的方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 论证的方法 仔细审读鄂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我们发现,在初中阶段,大家学过的主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归纳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比喻论证”,文言文中还涉及到“假设论证”。 抽样统计中考作文,学生用得最多的论证法法是“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归纳论证”、“对比论证”和“因果论证”。对于“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大家都很熟悉,下面就着重介绍一下“归纳论证”、“对比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因果论证”将在本专题的练习中予以呈现、指导。 “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2、归纳法可以先举事例再归纳结论,也可以先提出结论再举例加以证明。前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归纳法,后者我们称为例证法。 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通过中考阅卷呈现的问题是:有形无神,即结构上像是在运用某种论证方法(“形”),但未抓住这种方法运用的关键(“神”)。病例分析【病文呈现】片段一(以下片段为“学会留心”中的一个片段)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在行医时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叙例中的首括句)。某一地区的穷人得雀盲眼的特别多,而富人却与它无缘,富人经常得脚气病,但穷人却没有。后来他不断留心观察,发现穷人只吃得上粗米、糠皮,而富人专

3、挑精米细粮、大鱼大肉吃。于是他让两类病人交换一下食物。过了一段时间,两种人的病都好了。原来粗粮富含维生素B2,可以治疗脚气病,而鱼肉中富含维生素E,可以治疗雀盲眼(揭示这一现象的内在规律)。 这种看似偶然所得的事例还有很多(承接上文,提示下文):画家莫尔斯正在听演讲时大受启发,发明了莫尔斯密码;化学家道尔顿给妈妈买了一双袜子,结果发现了色盲症;物理学家博伊尔在养紫罗兰时发明了石蕊试剂;医生邓禄普浇花时受到启发,发明了自行车轮胎;化学家凯库列做梦时发现了苯的分子式结构;一个无名的花匠发明了钢筋混凝土(几个例子的论证结构相同:在“什么事”中,发现了“什么”;丰富的例证,排比的结构,给人以强大的逻辑

4、力量之感) 只要我们专心致志于周围有趣的事物,成功就会降临。(仓促、突兀的议论)(未揭示几个例子之间的“共同点”,更未围绕“共同点”、紧扣观点进行充分的论证。)【总体诊断】 上面的语段,是在举出一个例子之后,又联系了其它许多类似的事例,试图形成一种“归纳论证”。作者的写作思路清晰,让人感受到了逻辑的力量;举例充分,给人以内容充实之感。但,既然是归纳论证,就需要在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然后以“共同点”为论证视角,来论证观点。本选段的不足之处就是缺乏围绕“共同点”紧扣观点的分析论证。片段二 一条时光之河溯流而上,我们看到了古人对文字的敬畏。古人为了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

5、敲月下门”,反复斟酌:为了“春风又绿江南岸”还是“春风又到江南岸”(举例的结构应与前例一致,先错例后正例),反复思量(两个例子都很典型、采用了相同结构的句式叙例,叙例也很简洁)。古人对文字如此敬畏,而今人呢?(过渡简洁)故宫博物院,竟出现了错别字(具体的例子呢),这误导了许多中国人以及国外想了解中华文化的国际友人(分析夸大了影响,有拔高之嫌)。不仅在故宫,还有许多风景名胜都出现了错别字(再过渡),什么“九曲黄河千里沙”,这要让刘禹锡看到,该是多么心寒呀?(不知道这句诗原句的人,会对这个例子不解)所以我们要重塑一颗对文字的敬畏之心,以恭敬的态度对待文字,让正确的优秀的文化得以传承(总结句将正反例

6、子议论的焦点锁定在了“态度”上,切合写作要求)。【总体诊断】 这个片段作者试图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古人和今人对文字运用的不用态度,突出敬畏文字的价值和意义。正、反例子的选用典型;注意了正、反例之间的衔接,有分析议论,结构完整。但对比论证一定要突出“对比点”。选择恰当的“对比点”就是要透过现象,提炼出两则材料中最本质的区别,然后围绕观点,抓住“对比点”展开议论,这样就能给人以思路清晰、分析深刻、观点突出的印象。这个片段的对比点应是古今人“对待文字的态度”,片段中未明示这一点,更未针对这个“点”展开议论。解决办法 丰富论证方法。学生作文中大量的作文采用的是“举例论证”,稍微优秀一点的学生是将“

7、举例论证”与“引用论证”结合起来运用,形成“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其他方法很少涉及,这样很容易给人以单调、呆板的感觉。大家不妨多尝试使用对比论证、因果论证、归纳论证等方法,这样会因论证方式的多样,而让人感到行文的变化感。 凸现方法的精髓。运用举例论证要做到:摆一事实,讲“精”道理。用归纳论证能抓住“共同点”,做到:摆多事实,讲“厚”道理。用对比论证能扣住“对比点”,做到:对举事实,讲“全”道理。 学会多角度分析。“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香却不白,雪白却不香。凡是既要看到优点也要看到不足,这需要我们恰当地把握分寸,关注事物之间的联系,着眼事物的演变发展,以及全面地思考、分析问题

8、。修改示例片段一 某一地区的穷人得雀盲眼的特别多,而富人却与它无缘,富人经常得脚气病,但穷人却没有。后来他不断留心观察,发现穷人只吃得上粗米、糠皮,而富人专挑精米细粮、大鱼大肉吃。于是他让两类病人交换一下食物。过了一段时间,两种人的病都好了。原来粗粮富含维生素B2,可以治疗脚气病,而鱼肉中富含维生素E,可以治疗雀盲眼。 这种看似偶然所得的事例还有很多:画家莫尔斯正在听演讲时大受启发,发明了莫尔斯密码;化学家道尔顿给妈妈买了一双袜子,结果发现了色盲症;物理学家博伊尔在养紫罗兰时发明了石蕊试剂;医生邓禄普浇花时受到启发,发明了自行车轮胎;化学家凯库列做梦时发现了苯的分子式结构;一个无名的花匠发明了

9、钢筋混凝土- 这些人,他们都是在某一时刻突然受到启发,或是发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外在行为上的相似)。事实上(提醒读者开始揭示实质了),他们为了这一天的成功也许已经潜心留意周围事物多少年了(切合观点归纳“共同”本质)。要知道机会只留给那些为了寻找规律而不断探索的人(再添一笔,深刻地分析)。只要我们专心致志于周围有趣的事物,成功就会降临(在总结中回扣观点)。(修改的整体思路:找到“共同点” 这些人,他们都在某一时刻突然受到启发,或是发现了某种意想不到的事情;深入分析 他们已经潜心留意周围事物多少年了;扣住论点作结 只要我们专心致志于周围有趣的事物,成功就会降临。) 片段二沿着时光之河溯流而上,我们

10、看到了古人对文字的敬畏。古人为了“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反复斟酌:为了“春风又到江南岸”还是“春风又绿江南岸”(调整了顺序),反复思量。古人对文字如此敬畏,而今人呢?故宫博物院送给北京市公安局的锦旗上,赫然写着“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叙例因具体而增加了说服力);有些风景名胜(调整了范围,这样说更符合事实)在宣传上也出现了错别字,将“九曲黄河万里沙”写成了“九曲黄河千里沙”(将正确的诗句附上,便于读者发现问题),这要是让刘禹锡看到,该是多么心寒?对文字运用的态度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亮出“对比点”)。严肃恭敬地推敲文字,就有可能产生千古传诵的表达效果;未仔细检视、查对、核实的文字

11、,就会令世人贻笑大方(围绕对比点谈效果的迥异,旨在突出态度的重要)。所以我们要重塑一颗对文字的敬畏之心,以恭敬的态度对待文字。对应训练1. 请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按要求完成下面的补写任务。 根据所列举的事例,补写分析、议论的内容,完成举例论证。 敬畏文字,是一种严肃恭敬的文学创作道路,坚守由心而生。 阿莱不辞艰辛实地体验、访谈格萨王的民间故事,每天一点一滴的记录,似乎每一个文字都不能随意更改,直到找到最适合的那一个字,他的要求忠于他的内心,要让每一个文字都始终保持真实。终于历经千辛万苦创作的格萨尔王被“百家讲坛”选中,由阿莱自己讲述作品。然而,由于剧组要求阿莱更改文字以迎合大众的口味,阿莱毅然放

12、弃了成名获利的大好机会。 参考示例: 阿莱的放弃不是常人眼里愚不可及的对财富的放弃,而是始终如一地坚守对文字的严谨;不是任性顽固的一意孤行,而是从内心坚守对文字的敬意。他的拒绝是因内心有一盏明镜对文字的深深敬畏。敬,不是表面的供养而是由衷的崇尚;畏,不是内心的懦弱而是真情的供养。不懂得敬畏文字,就没有任何资格高谈文学,更不可能从文字中感悟到文学的美妙绚烂。请依据分析、议论的内容,补写举例,完成举例论证。敬,不是表面的供奉而是内心的虔诚;畏,不是表面的恐惧而是心灵震撼。敬畏文字,就是敬畏史诗,就是对创作保持一种严肃恭敬之心;敬畏文字,随心灵的笃定,排除尘世喧嚣的干扰,去创造自己的文学天地。 参考示例:他蛰伏八年,独居西藏,借鉴当地可靠的传说,寻找格萨尔王的踪迹,记录最贴切的民间传说。他从不杜撰一个故事,他也不盲从市场需求,即便是“百家讲坛”提出要迎合“大众口味”的修改要求,他也断然拒绝。他凭着自己对文字的敬畏,对史诗传说的敬畏,写出了格萨尔王传这一“东方的荷马史诗”。他便是著名作家阿莱。 2.请用归纳论证的方法论证下面的观点。“板凳要坐三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每一篇传世之作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