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木**** 文档编号:148661159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这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面对建设平安乡村的新形势、新要求,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为公安机关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此,笔者结合农村防控体系建设当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做一些分析和探讨,就农村治安防控体系谈谈自己看法。一、当前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现状:横看成岭侧成峰近几年,各级公安机关在党委、

2、政府的的高度重视、关心支持下,积极投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致力平安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加强农村警务、消防、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入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强化农村重点人员、高危人员的管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基层保障不足,治安防控基础薄弱。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农村治安防控资源投入,特别是在防控力量建设、装备配备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逐年提升,但与繁重的公安任务和复杂的治安形势相比仍然不相完全匹配,治安防控的保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警力保障上,虽然按照要求40%警力沉入基层

3、派出所,但从整体来看,基层派出所警力与当前农村治安防控工作要求不相适应。xx局目前农村派出所民警与辖区人口比为万分之二,警力严重不足。如泸阳派出所8名民警,辖区人口5万,重点、高危人员达500余人,管控压力非常大。经费保障上,当前湖南省县级公安机关还是按x年湖南财政厅、公安厅关于制定县级公安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通知标准执行,年人均公用经费2.5万元,而基层派出所维稳安保、治安防控、专项斗争等工作要求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工作、执法办案成本更高。一个基层派出所民警每年仅日常办公、办案出差、车辆维护、水电费等开支便达x万余元。一些地方政府因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巨大压力,公安公用经费也难以保障。如xx

4、县xx年公安公用经费不升反降为人均1.4万元。装备保障上,因公车改革,按照车辆配置规定,许多基层派出所均达不到配车标准,无法配车。如xx县局全局仍有5个基层派出所未配置执法执勤车,民警接处警、巡逻、出差办事不是租车就是私车公用,在快速反应上大打折扣。设施保障上,党委政府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在支撑农村社会治安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农村防控网络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区。如xx全县已建治安监控视频网点x个,农村仅x个,仍有大量的监控盲点、死角。同时,农村大屋场、农贸集市、农村广场、道路交通等防护设施建设上,欠账多,安全隐患多。-体系建设滞后,治安防控资源低效。在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方面,基层派出所考评

5、体系,统筹建设体系等方面,还没有与当前农村治安防控形势发展要求完全同步,无形中造成了农村治安防控资源的浪费。考评体系建设方面,考评项目多、督导检查多的状况依然存在。专项行动、各种会战、绩效评估考评层层传导,最后大量的考核指标压实在基层派出所,派出所民警不仅要在打与防之间做平衡,还有花费大量的精力参与工作调度会、督导迎检会。据不完全统计,基层派出所民警每年参加各类工作调度会、督导迎检会40天次,占用15%的工作时间,消耗了大量精力。农村群防体系建设方面,各乡镇虽然建立了各类群防群治队伍,但因经费不足、培训不够等问题,也难以应对日益动态复杂的农村治安状况,一些农村治保组织徒有虚名,农村大量的治安巡

6、逻还是落在基层派出所民警肩上。一方面基层派出所民警白天办案,晚上巡逻,超负荷运转,另一方面基层乡镇、村组力量整合不够,闲置浪费。农村治安防控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由于政务信息共享交换机制和平台尚未建立健全,形成信息“孤岛”、条块“孤岛”,公安机关对其他部门的数据应用难度大、效率低,服务于日常治安防控的效能不高。公安机关内部而言,信息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也依然存在。如基层派出所风控系统建设、重点人员管控系统建设、农村“1+4”警务系统建设等系统建设,存在内容重复叠加,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警力资源浪费。-职能边界模糊,治安防控行为失衡。公安机关兼具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属性,这种双重属性集于一身,导致

7、公安机关在行政职能与刑事司法职能边界模糊。一是基层派出所职能泛化。基层民警“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这既反映出基层派出所事务的繁杂,也反映出基层派出所职能的扩大化。据不完全统计,xx县基层派出所平均每年接警x起,其中典型的非警务报警如夫妻吵架、邻里拌嘴、劳务纠纷等x起,占接警总数的64%。二是基层派出所职能错位。一些本该由其他政府职能部门承担的职能,因其不主动作为或作为不到位,而转嫁到基层派出所,导致基层派出所职能越位、错位。如一些民间组织活动如龙舟赛、大型商业活动、未达安保级别的上级考察、调研,基层派出所都要派大量警力参加安保;矛盾纠纷的化解,乡镇、村组相关部门动辄引导群众到派出所

8、处理。据统计,基层派出所每年参与未达警卫级别的警卫、安保活动86场1091人次,参与矛盾纠纷调处达1161起,占用用警时间的56%,这些都耗费了大量警力。三是部门职责与职能混淆。公安机关本身固有的其他部门无法相比的权威性与强制性,导致公安机关逐渐成为其他行政活动的实施主体或者主要参与者。一些基层政府不善于也不愿意与各方面沟通协调,往往采取强力方式解决,将民警推到风口浪尖。基层民警参与“联合执法”、接访劝访、强拆等活动成为常态。派出所职能定位不清,导致其大量的警力脱身于治安防控,出现治安防控行为失衡。-压力传导缺位,治安防控联动掉链。农村治安防控,应当由党委政府领导,公安机关主导,各职能部门共同

9、参与。但在工作实践中,因压力传导主要落地到公安机关,农村治安防控变成公安机关“独导”,基层部门联动脱节。压力传导上,“神经末梢不灵”。对农村治安防控工作的考评,压力大多落实基层派出所身上,考评多、要求高、追责严,派出所作为治安防控的主力军,在治安防控中“唱独角戏”。而对基层乡镇、村的考评压力传递不够,在综合治理考评中不“显山露水”,一些乡镇领导认为治安防控是公安机关一家的事情。导致有的领导对此农村防控工作或是轻描淡写,或是事不关己,或是推责撂担,没有真正责任上肩。部门联动上,“锣响鼓不响”。一些基层乡镇在治安防控上,没有做到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对治安防控工作重视不够。有的乡镇各部门抱着“各人自

10、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心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治安防控工作参与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对公安机关内部而言,派出所与派出所之间联动不够,治安防控的信息资源共享不到位,区域联动脱节;基层派出所与机关职能部门联动不够,存在农村治安防控研判和防控实战相脱节的现象。二、农村治安防控体系问题原因分析:咫尺应须论万里综观近些年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发展认知不够,理论上模糊,实践上坐等、应付这些问题现实存在。特别是在如何把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度融合到乡村振兴战略中,缺乏一种咫尺应须论万里的思维与眼界。(一)关系不畅。多年以来“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中,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主要

11、是业务指导关系,而涉及具体业务工作经费的财权在地方。在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涉及到的经费保障、装备保障、基础设施保障均需地方政府大笔开支。上级公安机关只管提要求,不管经费来源,而当前地方政府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压力非常大,如果地方财政保障不力的话,则基层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难以跟上。这样导致农村治安防控建设保障疲软,投入欠账太多。(二)理念不清。一方面思想理念认识与农村治安防控工作发展不同步,推进持续力不强。有的领导和民警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还存在“重打击、轻防控”“重业务工作,轻群众基础”的模糊认识,认为基层基础工作耗时费力、绩效不明显,不愿意踏踏实实地做重点人员、高危人员摸排、管理防范和群众工

12、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治安防控基础工作弱化。另一方面,对农村治安防控建设在顶层设计、基本架构、工作基础、工作重心、质效控制诸方面,缺乏全面理性的论证、科学长远的决策和务实高效的运行。在治安防控上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没有把农村治安防控建设深度融合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去通盘考虑。同时,有的领导过度迷信现代技术手段,对基层普遍反映的警力保障不足问题充耳不闻,缺乏感同身受。(三)责任不实。对农村治安防控建设的责任落实,存在责任单一甚至责任失衡,导致工作出现公安部门“唱戏”而其他部门“看戏”现象。在责任的明确上,上级业务部门仅把责任明确到县级公安机关,无法将责任压实到乡镇、村,农村治安防控建设

13、齐抓共管的大格局难以形成。在责任的意识上,有的领导干部对农村治安防控建设的责任意识不强,主动研究治安防控工作的情况明显淡化,领导班子在农村治安防控建设工作上难以形成合力。在责任的追究上,一旦农村治安防控哪个环节出问题,普遍从公安机关问责、从基层民警问责,而对涉事党委政府相关领导的问责情况较少。(四)标准不明。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标准尚未建立,这已成为有待破解的难题。近几年,各级各地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各地农村治安状况不同,面临问题就不同,防控体系建设各异,终究尚未形成一套普及完善的标准体系。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导致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缺乏工作的规范性和连续

14、性,造成基层公安机关“折腾”或走弯路、回头路。三、新形势下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今而迈步从头越新时代必须要有新观念、新思维,才能有新作为,实行新腾飞、新跨越。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职能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领导体制,实行省统筹市负责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抓实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实现农村社会稳定和谐。-搭实工作平台。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繁杂的社会工程,需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尤其是需要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把农村治安防控工作大平台搭实筑牢。重视融合要到位,各级

15、公安机关应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将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上升为党政行为,列为“一把手工程”,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把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纵向联动要到底,上级党委政府、公安机关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着力改变上级公安机关发号施令发文件,不重协调重考核的状况。基层公安机关也要基层党务政府多汇报,取得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把农村治安防控工作纳入到基层党委政府工作中,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将工作直插基层乡镇、村组。横向联动要到边,公安机关内部横向协同配合要同频共振,机关业务部门与基层派出所之间、基层派出所相互之间要加强工作配合,破除信息壁垒,促

16、进资源共享,实现区域警务动态,齐抓农村治安防控。部门参与要到点,公安机关尤其是派出所作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主力军,但政府其他综治成员单位也应各司其职,工作到点到位,缓解基层派出所“单打独斗”所带来的压力。同时还应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群防群治队伍,形成“人人参与、个个出力”的良好氛围。-夯牢防控基础。要构建好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必须夯实夯牢防控基础。警力保障体系上,把警力推向基层一线,有效解决目前机关警力和非实战型警力比例偏多、警力分散、浪费等问题,防止基层单位机关化的倾向,确保警力使用效益最大化。要着力改变公安机关编制“倒金字塔”的结构,坚持公安专项编制向基层一线倾斜。经费保障体系上,建立基层公安机关经费保障标准,加大经费保障向基层的倾斜力度,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基层、用向基层。破解基层治安防控设施投入不足问题,对农村大屋场、集贸市场、广场、学校防控设施进行升级。勤务保障体系上,建立农村动态勤务工作机制,保证警力投向的最优化,实现“猫鼠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