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制度教案》PPT幻灯片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8660881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8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制度教案》PPT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货币制度教案》PPT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货币制度教案》PPT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货币制度教案》PPT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货币制度教案》PPT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制度教案》PPT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制度教案》PPT幻灯片(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章 货币制度,2,本章包括四节 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内容及其构成 第二节 国家货币制度的类型及其演进 第三节 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第四节 区域货币制度,3,重点掌握: 货币制度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货币制度的类型 不同货币制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的人民币货币制度,4,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内容与构成要素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一)什么是货币制度 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关于货币铸造 、发行 、流通等的规定) 1. 有史以来,各个国家都力图建立符合自己政策目标的货币制度。 2. 由国家成文法、非成文法,政府法规、规章、条例

2、,以及行业公约、惯例所规范的有关货币的方方面面,是一国的货币制度、货币体系。,5,(二)货币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自从国家干预货币流通之后就开始形成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最早是伴随着国家统一铸造铸币开始 的。 较为完善的货币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16世纪工业革命之后)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统一的、定型的货币制 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 主义信用事业的发展 现存的货币制度可分为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和区域性货币制度三类。,6,秦半两 :中国古代铜币 , 重半两 (24铢为1两)重 量不断减轻,民间私铸的 不到1铢。,7,(三)各国为什么要建立货币制度呢?,

3、目的就是保证货币与货币流通的稳定,使货币能够发挥其正常的职能。,8,金属货币制度与信用货币制度有什么不同?,1。不同的货币制度内容存在不同 2。同一货币制度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容也是不同的。 3。各种类型之间有很多共性。,9,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 材料,货币 单位,本位币 辅币,偿付 能力,流通 程序,发行 准备 制度,10,(一)规定货币材料,即确定哪些商品可以作为币材。这是建立一种货币制度的基础。 注意的是,货币的材料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迄今为止,各国使用过的币材包括哪些?,11,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代用货币 信用货币 +,12,(二)规定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指货币本身的计

4、量单位。包括两个方面: 1.货币单位的名称 反映与重量联系的“名”: “半两”与“五铢”;镑 完全脱离了重量的“名”: 元 货币名称通常以习惯形成,如“英镑”、“美元”、“人民币”。 货币单位,如中国的元、角、分 。 纸币条件下货币单位只有名称意义。,13,2.规定货币单位的值,. 金属铸币时的“值”: “重如其文”;文重分离七钱二; 英镑(重1镑的金=金币46.725镑1816年) 1美元=0.888671克 1 英磅=7.97克 等。 . 黄金非货币化之后的“值”: a. 购买力; b. 汇率,14,货币购买力,1.货币购买力基本是指对商品、服务的“购买力”。 2. 货币购买力与商品服务的

5、价格水平互为倒数。 3. “货币购买力”这个词的不同用法。 关于货币购买力高低的波动,是本教程的核心问题之一。,15,(三)本位币与辅币,主币(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该国的法定价格标准。 辅币是本位币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它是本位币的等份,其面值多为本位币的1/10或1/100。,16,(1)自由铸造 含义:居民可以请求国家造币厂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铸造货币,也可自行熔化。 经济意义:保持本位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一致;使货币流通量自发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 (2)无限法偿 国家法律赋予本位币无限的支付清偿能力 (3)磨损公差(+0.05%) 金币,17,辅币是主币以下的小额

6、通货,供零星交易和找零用。 辅币的特点: 用贱金属制造 是不足值的货币(保证主辅币的兑换比率和满足辅币的需要量) 规定辅币按名义价值流通 。 辅币的特点,决定其限制私人铸造,具有限的法偿能力。,18,(四)无限法偿还是有限法偿,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即法律规定货币具有多大的支付能力。 无限法偿: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资格。 有限法偿:即有限的支付能力,即每次支付超过一定的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接受,在金属货币流通中,辅币则为有限法偿。,19,(五)自由铸造还是限制铸造,规定货币铸造权或发行权,金属货币流通下规定货币铸造权;信用货币流通下规定货币发行权在中央银行。 自由铸造 含义:居民

7、可以请求国家造币厂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铸造货币,也可自行熔化。 经济意义:保持本位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一致;使货币流通量自发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 限制铸造是针对辅币而言,即辅币只能由国家垄断铸造。,20,(六)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准备制度,如金准备、外汇准备、有价证券准备或物资准备等。 1999年主要国家黄金储备占储备资产中的比重:美国为53%,欧盟30%,中国3%。如果增至10%,黄金储备量将达1000-1500吨。 2005年6月年底,我国外汇储备7109.73亿美元,黄金储备1929万盎司黄金。 注意:具体选择何种外汇作为储备资产,既取决于该外汇资产所对应的外国货币作为国际支付手

8、段的可接受性,也要考虑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汇率变动以及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由于面临汇率风险,央行外汇储备应考虑持有适当的外汇资产组合而不是单一外汇资产。,21,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和区域性货币制度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1)适用范围不同。国家货币制度是指一国政府以法令形式对本国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体系。国家货币制度是一国货币主权的一种体现,由本国政府或司法机构独立制定实施,其有效范围一般仅限于国内。 国际货币制度亦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国际货币制度通常是由参与的各国政府磋商而定,一旦商定,各

9、参与国都应自觉遵守。 区域性货币制度是指由某个区域内的有关国家(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中央银行来发行与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的制度。它的适用范围限于一定的区域内。 (2)内容不同。国家货币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以及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即使用何种货币作为国际间的支付货币;哪些资产可用作国际间清算国际收支逆差和维持汇率可被国际间普遍接受的国际储备资产;一国政府应持有何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维持和调节国际收支的需要。确定汇率制

10、度的类型,即采用何种汇率制度,是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是否确定汇率波动的目标区,哪些货币为自由兑换货币。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即出现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各国政府应采取什么方法进行弥补,各国之间的政策措施如何协调。,22,区域性货币制度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各成员国仍保持独立的本国货币的条件下规定成员国之间货币的兑换关系,另一种是在实行统一货币的条件下,对统一货币的货币单位、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以及货币发行准备制度进行规定; (3)作用不同。国家货币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一国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国际货币制度通过建立稳定的国际货币秩序、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

11、能力并保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信心、保证国际收支的失衡得到有效而稳定的调节来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活动的发展。区域性货币制度通过货币区内协调的货币、财政和汇率政策使货币区内各个国家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国家货币制度与国际货币制度是两种并行的、作用层面不同的货币制度。每个国家对内实现国家货币制度,对外则要遵循国际货币制度;国家货币制度与区域性货币制度是相互替代的。一个国家如果实施区域性货币制度就必须放弃原有的国家货币制度,发行共同使用的货币和制定统一的货币金融政策,各成员国之间不再保持独立的国际收支,实行资本市场的统一和货币政策的统一,23,第二节 国家货币制度

12、迄今为止货币制度经历了以下类型: 16世纪以后国家货币制度发生了数次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轨迹可用下图表示:,24,金属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 平行本位 金银复本位制 双本位 跛行本位 金铸币本位 金本位 制 金块本位 金汇兑本位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货币制度,25,“本位”一词的由来 一、银本位制(16世纪占支配地位) (一)银本位制及其特点 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是最早的货币制度。,银币:袁飞龙,26,西欧13世纪前用银或铜。希腊一开始用银。银本位实行的时间不长。20世纪初主要是经济不发达国家实行这种制度。如印度、中国、墨西哥等国。 (二)银本位实行较短的原因 1、白银价值低不利于大宗交

13、易需要 2、白银价值不稳定,27,伦敦市场金银比价变动情况,28,白银的贬值严重影响了银本位制国家的经济利益。很多国家纷纷放弃银本位。 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对外债务增加; 不利有进口工业品(价格上升); 本国整体财富贬值。,29,二、金银复本位制(16世纪-18世纪) (一)银本位向金银复本位的过渡 1、白银价值较低不适于大宗交易的需要 16世纪后半叶,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零售交易扩大,批发交易也发展起来。需要价值更高的货币作交易媒介。 2、金矿大发现和采金技术的提高 巴西发现金矿,金产量增加,并大量流入欧洲,30,(一)概念与特点 是指同时以黄金、白银两种货币金属作为本位币币材

14、的货币制度。16-18世纪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广泛采用。 英国1663年最先实行;美国1791-1873年 法国1803-1870年;,金币,银币,31,复本位制的特点: (二)复本位制的形式 1、平行本位制(早期48页) 指两种货币均按各自包含的金属实际价值流通的制度。1663年英国的金币“基尼”和银币“先令”同时流通。 2、双本位制 指国家法律规定两种货币的比价,两种货币按法定比价流通。,32,美国和欧洲大陆国家实行双本位。1792 年美国规定金银比价1:15。 3、跛行本位制 是复本位制向本位过渡时期的实行的货币制度。 特点:是金银均为主币,有固定兑换比率,但是限制银币铸造。美国1873年实

15、行的复本位属于跛行本位。其他国家(法国、意大利、瑞士、希腊、西班牙) 1878年实行。,33,(三)复本位制是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理论上,两种货币同时流通与货币一般等价物的本性相矛盾。(独占性与排他性)。 实际中,平行本位制,市场商品会出现不断波动的双重价格,货币不能很好地发挥价值尺度职能。 双本位制下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34,“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又称“格雷欣法则”。(49页)(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 money)现象。以英国财政大臣格雷欣命名。 是指在双本位制下,两种铸币按规定的比价同时流通,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必然会被溶化收藏或输出国外而退出流通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会充斥市场。,35,劣币驱逐良币 例如:美国规定每盎司金价19.395美元,每盎司银价1.293美元。金银比价1:15,其它欧洲大陆国家金银比价1:15.5。 意味着,美国规定的黄金价格低于其他国家,白银价格高于其他国家。在美国金币是良币,银币是劣币。出现了流通中金币减少,银币增加的现象。后来美国将金银比价调至1:16。(22),36,三、金本位制(19世纪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