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48660289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信阳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第I卷(选择题 共102分)本卷共5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2分。在每小

2、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9年1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嫦娥五号于2019年年底前后发射,实现区域软着陆及采样返回,探月工程将实现“绕、落、回”三步走目标。“嫦娥五号”是我国首颗地月采样往返探测器,拟从海南文昌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带上约2kg的月壤返回地球。据此完成1-2题。3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从分类上看燕国属于()A功臣B姬姓贵族C商朝旧贵族D夏禹后代35.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 财产继承的原则 B

3、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36. 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由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它在本质上是以国家这种特定形态为单位,对以周王朝为代表的当时的中原文化的一次广泛的一再复制。该观点意在强调分封制( )A .维护了西周王朝的政治统治秩序 B .有助于周文化在各地的传播C .使地方丧失了政治文化的独立性 D .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37. 西周建立后,统治者在商代宗族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西周建立宗法制度的初衷是A.巩固统治秩序. B

4、.安抚商代贵族阶级 C.确保分封实施 D.强化血缘亲疏关系38.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谓:“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反映了(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C.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 D.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39. 战国时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秦王政统一六国后,更改名号,号称“皇帝”建立了皇帝制度。秦王政的做法A.打击了战国君主的威严 B.保证了秦国统治的延续C.限制了丞相权力的行使 D.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40.“周秦之变”指的是秦朝与西周相比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5、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下列符合“周秦之变”的是A.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 B.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C.从任人唯贤到任人唯亲 D.官僚政治走向贵族政治41.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 名称主要职能名称主要职能郎中令宫中警卫宗正皇室宗族卫尉宫门警卫廷尉司法和首都警卫少府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典客少数民族事务太仆宫廷车马治粟内史国家财政和税收奉常宗教、礼仪和教化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 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42“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

6、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 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 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43.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这种现象A. 是科举制推行的必然结果 B. 表明封建专制皇权日益衰弱C. 意味着宗法制影响的消除 D. 说明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44.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指出,统一了中国的诸侯国秦国国王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华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作者认为嬴政最大的贡献在

7、于A. 废除分封制 B. 实行郡县制 C. 建立皇帝制度 D. 开创统一格局45.秦朝时期,皇帝主持朝议时,经常让与会大臣对某些重大问题进行辩论,最由有皇帝裁决,是为廷争( )A.削弱了君主专制权力 B.完全避免了决策的失误 C.适应了皇权政治需要 D.解决了群臣的之间分歧46. 有学者指出,在中国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优劣的论战中,秦始皇是持肯定郡县制观点的第一位专制统治者。秦始皇持肯定观点主要在于郡县制A. 在秦国有坚实基础 B. 比分封制度更优越 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促进了民族间融合47.汉初,刘邦认为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同姓王国保卫中央政权,于是分封同姓诸侯,以保卫中央。

8、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把王国土地户口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此后诸侯王的子孙都得以成为列侯。汉武帝的做法A进一步强化西周的分封制度 B是“无为而治”的政策实践C与汉高祖做法主要目的一致 D迅速解决了七国诸侯的叛乱48.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方镇中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 黄宗羲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 )A主张推行郡国并行制度 B扩大地方权力,限制中央集权C深刻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 D设方镇以克服郡县制度的弊端49.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知县”,

9、这与汉朝的州牧、县令大不相同,“知”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B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50. 曲宴是古代帝王赐宴的一种,其特别之处就在于无事而宴,参加的人员主要是宗室成员、外国使臣以及近密臣僚。下表为北宋初期官员出席曲宴的部分记载。这反映了宋朝A边患问题得以解决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科举制度日益完善D崇文抑武局面形成51.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无论是作为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抑或作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其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的色彩,一直非常浓厚。”该同学研究的政治制度

10、( )A拥有大权,不受中央节制 B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使得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8分)5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郡县制追求权力集中和行政效率,其势在合,官僚取代贵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郡县制萌芽于春秋,成熟于战国,完善于秦汉。春秋时期,在外部威胁加剧的情况下,一些诸侯国国君因为战事需要,遂加强中央集权,建立起对地方的直接管理制度。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材料二: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全面实行郡县制,直至汉朝,郡县制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分封制不同,都县制确立利于中央通过监察和考课加强对地方政权控

11、制,从而结束了地方分权的格局,逐步演化为干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中国郡县制(1) 材料一中的“官僚政治”的实质是什么?周代实行的什么地方行政政治制度体现了“贵族政治”?(4分)(2)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郡县制的历史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后长期实行的根本原因。(10分)高一第一次月考文综答案历史部分答案1.B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的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其中燕(王室召公奭)鲁(周公子伯禽)卫(武王弟康叔)晋(成王弟叔虞)吴(周王室周章)等都属于王族,即姬姓贵族,故B项正确;

12、A、C、D三项与题目要求不符,故排除故选B点评 分封制促进了诸侯国社会历史的迅速发展,统一的奴隶制度在各诸侯国得以建立和发展,使奴隶制经济有了繁荣的基础2.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内容说明了宗法制度的继承原则是立嫡不立庶,即只有嫡子(正妻所生子女)才有继承权利,而庶子(正妻之外的其他妃子所生子女)则无继承权,所以B项符合题意,A C 两项原则与此不符,D是嫡长子继承制原则的补充形式。点评: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确定了以血缘亲疏继承权力、财产的顺序,这给后世带来了深远影响。宗法制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直至今天像寻根认祖、续家

13、谱、祭祖、家族观念、祠堂、父辈称呼等依旧存在,这正是宗法制顽强生命力的表现。3. B4. 【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西周为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巩固周王的统治而建立的,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CD项是宗法制建立的影响。5. D6.【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王嬴政更名号为“皇帝”,赋予皇帝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权力,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故D项正确;秦王这一做法是在统一六国后实施的,故A项错误;这一做法并没有保证秦国统治的长久和限制丞相的权力,故BC项错误。7.B8.【答案】D【解析】由秦朝九卿的职能可以看出,郎中令、卫尉、少府、宗正都是围绕皇室的家事设

14、置的,国家与皇家实际上融为一体,这体现了家国同治,故选D。仅从九卿的职能无法得出秦朝是否统一的结论,排除A;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的,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九卿是中央官制,材料没有提及地方制度,没有对比,故强干弱枝的结论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C。9.B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措施的理解和学生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可知题意为中央和地方官制是同一系统,中央的丞相和地方太守负责民事,中央的太尉和地方的郡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和监御史负责监察强调中央官员对地方官员直接管辖,故B正确;郡县制始自于战国,秦推行于全国,A项错误;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指的是郡县制的推行,与题意不符,C项错误;机构臃肿与史实不符,D项错误。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项。10.【答案】D【解析】材料核心信息:皇族世袭,各级官员“尚贤”选官。这凸显皇族地位,使得除了皇族外,其他家族不再“家国同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