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 动机与目标之间的关系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8660035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心理学 动机与目标之间的关系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管理心理学 动机与目标之间的关系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管理心理学 动机与目标之间的关系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管理心理学 动机与目标之间的关系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管理心理学 动机与目标之间的关系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心理学 动机与目标之间的关系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心理学 动机与目标之间的关系ppt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目标的分类有: 目标导向行为(预备或准备行为)、目标行为(直接满足需要的行为)、间接目标行为、替代目标行为等; 个人目标与团体目标。 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 产值、产量等物质性目标与技术、能力、文化、思想等观念性(心理性)目标。,4、目标选择的主要标准 目标的价值或效价标准; 目标的期望(可能性)与概率标准; 目标的低消耗标准; 目标丰富性标准,即一举多得; 目标的最佳化或满意化标准。,(三)动机与目标之间的关系1、活动动机与目的的一致性,两者都属于动力系统的范畴,他们之间的紧密联系是一致性的具体体现之一; 动力性与方向性统一(即两者结合变成矢量)是一致性的另一种表现; 还表现在动机与目的的

2、互相转化方面,在一种行为中是目的的东西,在另一种行为中可能成为动机。,2、活动动机与目的的区别,其一,两者在行为中的作用不同,动机是解决行为动力,目的是解决行为方向; 其二,两者与需要的关系不同,动机由需要引发,与需要是直接的关系;目的是行为的结果,其与需要是间接的关系; 其三,同一目标行为,可能由不同动机引起;同样动机可能引起不同的目标导向行为。,3、“替代目标”与“中间目标”,动机与目标的复杂关系还表现在“替代目标”与“中间目标”上。例如,当人的动机行为受阻时,往往会寻找另外的“替代目标”以达到行为的目的。找到合适的替代目标,能帮助人摆脱困境,调动人行为活动的积极性。另外,选择合适的“中间

3、目标”对于比较遥远的目标能起过渡作用,有助于终极目标的实现。,三、目标管理(MBO)(一)目标管理的提出与定义,目标管理是通过上下级共同参与制定企业目标,使个人从中受到激励,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并检验目标实施情况和实施结果的管理方法。今天,目标管理已成为一种激励技术,成为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的形式。,(二)目标管理的具体做法与步骤,目标的制定与确立应做到:发动职工参与;充分占有信息资料;在初定若干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基础上,择优确定目标;分层次确定目标。 目标的实施应做到:简政放权让下属与职工自主管理;注意信息的监控与及时反馈;抓薄弱环节,及时诊断与修正;抓典型指导全面。 目标完成后的

4、检查与评估应做到:采用专家、领导与职工相结合的评估;根据目标标准评定绩效;根据绩效进行奖励;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目标。,(三)波特与斯蒂尔斯的六项目标属性,目标的具体性; 职工对设置目标的参与性; 目标过程的及时反馈性; 团体或职工之间应为实现目标而相互有竞争性; 目标的困难性与挑战性; 目标的可接受性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此外,现代目标管理还提出了:目标的清晰性与战略性、整体性与系统性、层次性与协调一致性、创造性与科学性等特点。,第二节需要与激励,一、需要的实质与分类(一)什么是需要,需要是是满足和维持个体与社会生存、发展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通常以缺乏感和丰富感被人门体验。需

5、要是人的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一种个性倾向性。,(二)需要的分类,人类在种族发展过程中,为了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形成了某些天然的生理需要(衣、食、住、行、性、避险)。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为了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形成了高级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交往、成就、尊重等)。,(三)需要的产生,1、需要产生的含义:指一个人从无意识状态到有意识地反映和体验到需要的存在;及对需要明确地追求。,2、需要产生的因素 需要产生的生理状态; 需要产生的自然情境和社会因素; 个人认知因素的影响; 成长性需要发生理论。,(四)教师(或知识员工)需要的特点,1、精神需要的强烈性(求知、审美、理想与信念、追求进步); 2、归

6、属、尊重、自尊、荣誉需要的关切性; 3、成就与创新需要的迫切性(科研、发明、教学方法、人才培养); 4、对物质需要的重视以及物质需要的精神丰富性。,(五)人类需要的一般特点,1、需要内容与对象的复杂性; 2、需要与人的心理发展的相关性;,3、人类需要的共性与个别差异性; 4、人类需要的社会历史制约性,不同社会形态以及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觉得时期,人们的需要是不同的。(以不同时期“三大件”消费需要差异为例),二、激励及其过程(一)什么是激励,激励与动机是同义语: 外激励即指外部刺激与诱因激励。 内部激励即指人的动机系统被激发起来,处在一种激活状态,一切内心要争取的希望、愿望、意图、动力等都构成对人的激励。 内外结合的过程激励。,(二)激励过程,1、激励过程的含义即指由未满足的需要开始,通过实际的而行为活动实现目标,进而需要得到满足而告终的全过程。 2、激励过程包含三种基本变量(即刺激变量;需要、动机、个性等机体变量;行为反应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 激励过程的本质,是由刺激变量(客观刺激、目标、诱因)等引起机体变量(有个性的个体、需要与动机等)产生激活与兴奋状态,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反应,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