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和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48659993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南和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南和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省南和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省南和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省南和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南和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南和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南和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1.中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自主发射绕月卫星的知识产权,从而在太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个成果,从文化的形式来看,属于( )A.理论B.思想C.科技D.文化2.文化产业被称为“21世纪最后一桶金”。有人说:“文化产业是无污染的产业”。这种说法( )A.正确,饮食文化有利于身体健康B.正确,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保证C.错误,网络文化会导致青少年学业荒废、道德滑坡D.错误,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作用3. 英国人认为人应该随时保持绅士作风,所以与人讲话时总会刻意保留一段距离,而阿拉伯人认为朋友之间应亲密无间,所以

2、与朋友在一起时总不由自主地靠近朋友。这说明了( )A.文化影响人们的社会活动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4. 清理了野蛮的混沌,心灵才会荡起纯净的清波;扫除了愚昧的灰尘,思想才会绽放美丽的花朵。可见(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B.民族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C.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D.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5. 潮汕人有“放生积善”习俗,即买一些活的乌龟、鲤鱼、青蛙等野生动物放归大自然。这一习俗源于佛教,佛教在潮汕地区长期盛传养成了潮汕人崇尚善举、珍重生灵的精神风貌。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 )A.生活习惯和社会风尚

3、B.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D.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6.我国古人崇尚治身与治心和谐统一的理念。“身”是指人的身体、体魄,“心”是指人的精神世界,是人的精神素质。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伊璧鸠鲁就把人的幸福界定为“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的完美结合。这段话启示我们( )A.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B.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C.必须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促进人全面发展D.古代就已经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7.文化对人的影响有(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风俗习惯、文化程度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

4、维方式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A.B.C.D.8.秦朝末年,陈胜、吴广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引发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这一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 )优秀文化作品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先进文化对人有着激励和鼓舞作用先进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先进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B.C.D.9.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这形象地说明( )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文化对

5、人的影响深远持久、历久弥新A.B.C.D.10. 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已经远去了,影片中那些英雄人物的感召力,成为唤醒人们心中爱国豪情的精神源泉。这充分说明( )A.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C.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1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更多地重视文化消费,文化消费在家庭消费总额中所占比例大幅上升。这表明( )A.我国人民以前不重视文化消费B.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时代的要求C.在当前物质消费角年个不重要了D.文化消费一定会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12.2016年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 国

6、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克强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因为( )A.文化对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B.科学技术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C.科技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D.文化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13.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我们要注重家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这是因为(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华传统家庭美德具有相对稳定性A.B.C.D.1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思想的总开关,人们思想的先进性取决于“三观”是

7、否正确、科学。“三观”( )是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终身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是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A.B.C.D.15.经济日报载文指出,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需要( ) 自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主动感悟各种文化的熏陶A.B.C.D.16.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放一场数字电影、每学期农村中小学生观看两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目标。国家这样做是因为( ) 文化影响人要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文化能提高人们的精

8、神境界 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 先进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素质A.B.C.D.17.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 ) 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A.B.C.D.18. 巴金说,他在散文创作上主要受中国古今散文优秀传统的影响,他儿时背诵的古文观止里的两百多篇散文是他从事散文创作的“真正的启蒙先生”。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

9、往方式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A.B.C.D.19. 在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上,儒家思想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主体,至今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响。这主要说明 ( )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20. 关于大国崛起与文化复兴,有专家认为,“崛起”包含“复兴”,“复兴”才能“崛起”。物质丰富称之为“富”,精神丰富才称之为“强”,国家要想“富而强”。实现崛起,文化是持

10、续发展的最重要动力。这一观点反映出( )A.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和政治的作用在不断下降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C.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文化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D.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21. 某城市因灵山秀水的生态优势,提炼出了“上善若水、润物不争、大志致远、服务笃信”的城市精神;某沿海城市则提炼出了“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城市精神。这说明()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具有地域色彩文化由地理环境决定文化促进城市发展A.B.C.D.22.以下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月球上的环形山 “嫦娥二号”传回的月球三维影像青年志愿者为广州亚运会提供的

11、服务 每年举办春节联欢晚会A.B.C.D.23.扬州瘦西湖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欧阳修的西湖形象地描绘出扬州瘦西湖的胜境。这说明()A.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源泉B.自然现象属于文化活动及其产品C.文化是人的灵感和想象D.文化是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24. “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C.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25. 专家指出,倡导全民

12、阅读,各级财政应该在预算中按比例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公共图书馆、社区书屋、农家书屋、学校图书馆、幼儿园图书馆,并保质保量地为这些图书馆、书屋配备和更新图书,供公民阅读。这是因为( )公益性文化事业由政府主导,政府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产品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A.B.C.D.二、材料分析题26. 材料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严格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

13、能,推动了我国文物事业发展。但也要清醒看到,在文物的保护、抢救、利用、管理上,一些地方还存在“脱靶”现象。有的保护手段单一,保护技术缺乏针对性;有的开发不当,只讲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过度开发、忽视保护文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加强文物保护?27.“在生命的长河里,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生难忘;总有一份情感让你刻骨铭心;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答案 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文化的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题中的成果属于科学技术。故选C。点评:本题是课本知识点的再现,比较简单。熟记课本内容很重要。2.答案:D解析:对于文化的作用,应坚持全面的观点,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质,积极、先进的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消极、落后的文化则阻碍社会发展。3.答案:C解析:材料是说英国人与阿拉伯人由于文化不同,交往方式也不同。C项符合题意,应入选。A项不如C项具体,B、D两项不合题意,均应排除。4.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