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行车三道防线》PPT幻灯片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8659680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行车三道防线》PPT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全行车三道防线》PPT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全行车三道防线》PPT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全行车三道防线》PPT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全行车三道防线》PPT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行车三道防线》PPT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行车三道防线》PPT幻灯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驾驶员安全行车学习教育培训,课 目:安全防事故 内 容:安全行车三道防线,2,安全行车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增强安全意识。通过听一堂课、读一本书,弄清影响安全的因素、发生事故的原因,弄懂预防事故方法,树立以预防为主和防万一、防几十年一遇的思想,提高重视安全的程度。,3,安全行车三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建立安全预案。根据事故规律:过程能量危险因素到位,“庙算”天时、地利、人和,和人、车、路三要素必须对我有利,不利的就要创造条件改变它,不能改变就要有措施来预防它。这一工作别看是纸上谈兵的工作,只要是认真去做了,重大事故苗头就能及时发现和消灭,如酒后开车、疲劳驾驶这样的危险难题也能迎刃而解。,4,安全

2、行车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科学驾驶基本法。简称一大、二小、三提前、(三秒是金金不换)四不开。一大是:安全区适当加大,这是一变(速度)的标准。安全区,一般人都是指后车与前车的距离,也叫车间距离,其实叫安全区更科学,包括的内容也应更多,有前(前方空间)、后(后方空间)、上(上方天桥、电线)、下(下方路面)、左(左路边)、右(右路边)、中(车箱内),整个立体空间内都必须安全,同时还不能有隐形的情况。,5,安全区 注意事项,因为这个安全区是司机的生命保护区,司机的安全要由它来保证,所以有两项内容特别重要: 笫一、安全区必须与速度相适应。安全区为时速乘以3秒的距离,也叫3秒区。比如:60码的速度为16.6

3、米/秒,乘以3(16.6米3= 49.8米),适当加大后,安全区距离应不低于60米。安全区过小最容易出事,要及时调整,一般只需放松油门,安全区便会向前延伸。因为从发现情况到踩制动停住车,需要3秒的时间,加上判断的误差和反应速度的快慢,要就高不就低,所以适当加大10米,成60码的速度必须有60米的安全区,一般70码的速度以下,为多少码的速度必须有多少米的安全区,既好记又安全。请注意!70码以上更要适当加大安全区,高速公路要加一倍。安全区适当加大后好处理情况,回旋余地大,特别是前面有多辆车扎堆时,更要离其远一点,惹不起还躲得起。 在常规情况下:正常行驶在水泥路面上,驾驶员反应时间通常为0.6一0.

4、8秒,根据公式计算, 60码的速度要52米的距离速度才能降到零;30码的速度要19米的距离速度才能降零。,6,安全区 注意事项,第二,安全区必须遵守五项基本原则。 1、必须有:要以路面为基础,看得见为原则。路面被水淹没、有其它物质覆盖路面、有雾看不见路面、视线被挡住等都不行。 2、必须安全:要看到安全区内不能有情况,安全区不能重叠、不能相交,要特别想到看不见的隐形情况。 3、必须相适应:多少码的速度有多少米的安全区,高速公路加一倍,速度大于安全区就是超速。 4、必须敏感:及时发现安全区的变化,果断迅速一变应万变。 5、必须缓慢:加速、减速、打方向必须动作柔缓,操作时乘车人不能有感觉,7,加速度

5、小、减速度小,二小是:加速度小、减速度小,就是说油门不要加太大、刹车别踩太急,这是一变(速度)的方法。加速度是指每秒每秒增加的速度,减速度是指每秒每秒减少的速度。加速度与减速度的大小,会影响到汽车的能量,而汽车的能量又决定了事故的大小,能量过大还容易导致汽车失控,一旦发生事故损失惨重,同时加速度过大,混合气的浓度最高,使耗油最大,所以能量的控制是安全行车的关键,也是省油的关键,控制了加速度与减速度的大小,就控制了汽车能量的大小、控制了耗油量的大小。汽车加油过大,会导致加速度过大,不仅容易导致城市追尾,汽车紧急刹车,会导致减速度过大,经过计算分析,汽车的减速度过大,能量由小到大有上千倍的变化,所

6、以要特别控制紧急刹车。,8,提前发现、提前想到、提前准备,三提前是:提前发现、提前想到、提前准备(松油门、移制动),这是一变(速度)的时机。 第一个提前是:要发现是什么情况,特别要发现最危险的情况,以及注意到各种信号与标志。对情况的判断与处理要用对比的方法计算,比对的次数是一眼一眼的看,就象电影影片上的一个个镜头一样,根据上一眼与下一眼所看到的变化,判断与计算出情况的走向,可能交会车的位置。 第二个提前是:要提前想好该怎么做,看到树木就要想到森林,发现村镇就要想到有老人与小孩,看到一段好路就要想到有突然情况。保险系数要就高不就低。 第三个提前是:要提前将右脚收油门移到制动,而且越快越好,要迅速

7、别犹豫,哪怕做一万次没有用到刹车一次,也不漏过一次。提前做好刹车准备而不用踩,符合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佳方案。这一动作即简单又可靠,要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从降低减速度来分析,提前三秒收油门对安全最有利。汽车在行驶中,只要油门一收,发动机立刻产生内部真空阻力给汽车制动,这种制动不仅比较安全,而且见效快。由于降速的时间比原来延长,所以使减速度变得更小。,9,三秒是金 金不换:,三秒是金金不换。因为三个提前都是提前3秒进行,这3秒钟的好处,可以说用黄金都不换。第一,提前3秒收油门降低了减速度,使汽车的能量大大降低,消除了危险因素,提高了安全系数;第二,省了3秒区内的油,这一贡献可不小,

8、在行驶中,每公里只要松一两次油门,便可以省下10%20%的油料,在油品价格居高不下的今天,意义更是重大;第三,争取了3秒的安全区,因为只要油门一松,安全区马上向前延伸加大;第四,争取了3秒的思考时间,使判断更准确,这对司机来说,这时间是很宝贵的,如果给司机思考的时间太短,就容易出现惊慌失措,对安全极不利,有3秒的准备时间,可以避免误踩油门,这对新司机来说尤其重要,能预防司机的误踩油门意义重大;第五,可以少用刹车,甚至不用刹车,因为松油门后发动机的内部阻力能有效对汽车减速,所以很自然就不必再踩刹车了;第六,由于避免了刹车,轮胎的磨损减小。因为刹车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是很大的,经常刹车的人,汽车吃轮

9、胎肯定很厉害,所以省胎的功劳也是不小;第七,刹车少,刹车片与刹车毂的磨损也小了,有的人跑一两万公里就要换刹车片,有的人十万公里也不要换刹车片,就是这个原因;第八,刹车少了汽车受到的冲击负荷也少了,汽车的机械磨损小而少,可以大大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归纳起来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我们要说三秒是金金不换。,10,四 不 开,四不开是:酒后不开、疲劳不开、车况不明不开、路况不明不开,这是一变(速度)的条件。 第一酒后不开:因为酒后开车是最危险的,所以必须严格把关。酒后驾驶主要原因是安全意识不强,没有庙算,没有考虑自己的最大利益。其实庙算后会发现,酒后得利只不过是:一时之乐、几个朋友、几笔生意。而不利的却

10、有:违法后的严厉处罚,喝酒对身体的损害,酒后人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控制能力、一变应万变的应变能力下降堪致丧失,不肇事是偶然的。肇事后失去的有:生命、财产、亲人、朋友、事业、无数笔生意、无数次一时之乐等等,失去的是自己最大的利益。另外,因为人的生命不全属于自己,一旦出事会伤害到更多人的心,所以决不能大意。解决方法是:要喝酒,打的去,开车去滴酒不沾。 第二疲劳不开:目前还没有更有效办法,唯一办法是补充睡眠。凡是发困一定要停车睡一会儿,哪怕10分钟。,11,四 不 开,第三车况不明不开。因为汽车的技术状况关系到行车安全,所以对汽车的性能要全面了解,特别是轮胎、方向、制动,也包括超速超载、紧急刹车对

11、汽车能量的影响。因为超速超载和紧急刹车,汽车的能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司机必须明白能量的变化过大,汽车存在的危险也很大,所以司机必须深层次了解车况,否则属于车况不明,不能开。,12,四 不 开,第四路况不明不开。看不清安全区,即视为路况不明。特别是雾天、夜间眩目、弯道内、路面被遮盖、视线被遮挡。路况不明还包括无形的,意想不到的。比如高速公路出现20公里的长坡,对大车来说如果不了解,那将意味着灾难。汽车的速度必须与道路情况相适应。比如有的人,在国道开车与高速公路开车一样,能开多快就开多快,他忘了国道是没有封闭的,是存在突然情况的,所以也属路况不明,不能开。这四不开是危险中最危险的四个陷阱,是安全行

12、车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也是一变应万变的最基本条件。,13,行车中的情况有万变,不可能预先有万种应变方案,只可能用“一变”速度的办法来确保速度与安全区相适应,即:多少码的速度必须多少米的距离,高速公路加一倍,用安全区来确保司机的安全。第三道防线科学驾驶基本法也就是最后一道防线,也是确保安全的关键。掌握了一变(速度)的标准、方法、时机、条件,遵循了安全区基本原则,可以说这道防线就是固若金汤。 以上三道防线是安全防事故的精髓,精通用三道安全防线,一变应万变的科学理论,掌握安全区基本原则,使人一生的驾驶生涯安全有保障;得到省油、省胎、更安全以及知识财富和物质财富更会受益终生。,14,安全意识必须有 安全预案要在手 科学驾驶基本法 安全原则保大家 掌握时机和条件 庙算标准与方法 建立安全三防线 关键一变应万变,15,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