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4865922 上传时间:2017-11-02 格式:DOC 页数:124 大小: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河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大河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大河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大河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大河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河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河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河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师:马培伦毫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毫米的认识(教材第 23 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 1 至第 2 题。)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 1 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教具准备: 情景图(课件),照片,蜡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创设让学生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和厚的情境,在测量中发现它们的长度都不是整厘米。从中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

2、长度又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呢?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 1)采用小组(建议 4 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估计 实际测量数学书的长 数学书的宽 数学书的厚 (2)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

3、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长:不到 21 厘米、差 2 个小格。宽:不到 15 厘米、差 2 个小格。厚:不到 1 厘米、只有 6 个小格。小结:当测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表示。位于厘米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是 1 毫米。3、建立 1 毫米的概念(1). 认识学生尺上的 1 毫米有多长。(2)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 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 1 厘米里面有多少个

4、 1 毫米。(3). 闭上眼睛想一想 1 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 1 厘米和 1 毫米,你发现了什么生 1、把 1 厘米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就是 1 个小格,长是 1 毫米。1 厘米10 毫米生 2:从学生尺中,我能发现毫米与厘米的关系,1 厘米=10 毫米。4、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汇报交流1 厘米10 毫米板出:1 厘米=10 毫米5、举例说明 1 毫米的长度 手比划一下 1 毫米的长度,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 “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 1 毫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 完成数学课本第 3 页的做一做。2. 指导学

5、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3. 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又长了什么本领?三年级第一单元第 2 课时分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体验 1 分米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2.采用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初步理解分米、厘米、米之间的关系。3.通过估、量的活动,发展估测能力。教学重、难点:1.体验 1 分米的长度。2.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3. 1 分米的长度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尺、测量记录单、1 分米长的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让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1.两人为一

6、组测量桌面的长、宽。2.全班交流。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师:看样子,米和厘米用在这里都不合适,怎么办呢?这时就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来帮忙。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小棒)这根小棒有多长呢?你能试着估一估它大约有多长吗?(学生汇报)2、量一量(1)看来同学们的估测结果各不相同,那么这根小棒究竟有多长呢,你能想出有什么好的办法知道它的长度吗?(用尺子量)(2)动手实践。在你的桌子上就有一根和老师一样长的小棒,赶快行动量一量吧。(3)学生汇报测量结果4、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 0 刻度

7、到刻度 10 之间的长度就是 1 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 1 分米。板出: 1 分米=10 厘米5、. 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 1 分米。6.用手比划 1 分米有多长。7.闭上眼睛想一想 1 分米有多长。8、认识几分米(1). 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2). 出示教具让学生认识几分米。9、用分米量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量完后学生汇报交流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练习一的相关习题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1)一条裤子长 9 分米( )(2)一张床长 5 分米 ( )(3)小明高 14 分米 ( )(4)一

8、支毛笔长 2 分米也就是 20 厘米(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第一单元第 3 课时千米的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P78 千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表象,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3、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教学过程:一、 创设

9、情境、生成问题课前老师带你们去操场了解相关的信息,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交流信息后教师板书:1、走 100 米的路大约需要 200 步。2、沿学校 200 米的操场走一圈大约需要 3 分钟。刚才同学们汇报的时候用到了一个长度单位米,如果我们想要测量从临沭到石门到的距离,该用什么单位来计量呢? (引出千米)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初步建立 1 千米的观念引导: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千米有什么用?1 千米到底有多长?什么地方用到千米?)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千米的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你的印象里

10、,你认为 1 千米有多长?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 千米=1000 米。2、进一步建立 1 千米的表象联系实际:1 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 1千米的长度?可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来描述它们与 1 千米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能说几种就几种)3、估计 1 千米的距离(1) 、初步估计:从我们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 1 千米?学生估计,师生共同评价(2) 、引导:从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 1 千米,1 千米究竟有多长?4、体会感受:如果让我们步行 1 千米的路,你会有什么感觉?5、进一步估计:(出示一张学校周围交通图

11、)师:老师还准备了一张学校周围的交通图,你们的桌上也有一张,请你画一画,从学校出发走 1 千米,还可以到哪些地方?学生独立操作后交流汇报:(学生能汇报几种就几种)6、了解用途、体会价值(1)引导学生举例师: 千米也称公里,用字母 Km 来表示。 (板书:公里、KM) ,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千米?(公路上、摩托车表盘上等)(2)欣赏生活中的“ 千米”师: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细心人,老师也从生活中收集了一些“千米”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 (电脑出示珠穆朗玛峰山峰图)珠穆朗玛峰,高度约 9 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师问:你又看到了什么?9 千米是多少米啊?你能

12、说说你思考的过程吗?(板书:9 千米 =9000 米)2、 (电脑出示汽车速度表 )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大约是80 千米。3、 (电脑出示自行车行驶图)自行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大约是15 千米。4、 (电脑出示温州至杭州高速图)温州到杭州高速公路连线全长约 410 千米。5、 (电脑出示万里长城图)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大约长 6700 千米。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还可以表示比较长的物体长度。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感觉如何?三年级第一单元第 4 课时

13、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学内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千米与米、米与千米的进率及换算。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具准备:实物投影,课本第 10 页练习二第 4、5 题的多媒体课件情景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回忆: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 千米= ()米 3 米=()分米 7 分米= ()厘米 60 毫米=()厘米 300 厘米 =()米 1000 米=()千米 并让学生说说 7 分米=70 厘米,6

14、0 毫米=6 厘米是怎么想的。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 出示题目:3 千米=()米(1)教师问:3 千米等于多少米?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小组协作共同完成)(2)、汇报讨论结果。 :3 千米=3000 米,1 千米是 1000 米,3 千米是 3 个 1000 米,就是3000 米。教师在这里可以多让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只要说对了,其它方法也可以。接着,教师可以出示下列练习题,以便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9 千米=( )米 4 千米=()米2 千米=( )米 5 千米=()米订正:9000 2000 4000 5000以上这些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5、。2、 出示题目:5000 米=()千米(1)、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口答,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2)、 引导观察:两个小题中等号二边的长度单位起了什么变化?数字是怎么样变化的?3、 反馈练习:完成课本第 8 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 完成练习二第 3 题:提醒学生看清单位名称2、 完成练习二第 4 题,先让学生认真看图,然后小组讨论,对学生提出的出行方式及所需的时间的不同答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3、 作业:练习二第 5 题,这题可以有不同的路线,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课后交流。4、 第 6 题为完成作业的同学准备,提示学生早上 8 时出发到中午12 点一共有

16、几个小时,汽车就行驶了几个小时(共行驶了 4 个小时)汽车一小时行 80 千米,四个 80 千米是 320 千米,所以中午 12 点可以到达。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三年级第一单元第 5 课时吨的认识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P11、12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道 1 吨1000 千克,能进行吨和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 1 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计重量的能力。 3学生能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合作交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并通过学习渗透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