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865885 上传时间:2017-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 富安小学 葛进东 一、教学内容小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五年级(水平三);人数:64 人。二、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三、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

2、不清是非。自我意识有所发展,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男女生出现生理差异,女生上肢力量较差,也许会出现传球不到位的情况。篮球教学在中年级已经在游戏中出现,五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有个别学生篮球技术较好,但大多数学生不会进行正确的双手传接球。四、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技能目标:使 90%以上学生初步掌握 “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篮球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五、本课的重点、难点重点:准确的手型及传球的伸展和接球的缓冲动作;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3、。六、教学策略教学结构上,设计了以篮球游戏为主线,激发学练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在教学环境中,充分利用有限的运动场地进行合理的布局,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在教学手段,通过尝试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示范建立概念,利用讲解加深印象,利用练习体会技术;在评价方式上,把学生的自评、互评与教师的点评相结合;在能力培养方面,通过巧妙的安排游戏,培养学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七、教学过程开始准备铺垫阶段 81、课堂常规师通过 NBA 的事例语言激励学生学习篮球。2、慢跑、拔球 组织:一路纵队(一人一球)考虑到天气较冷,先进行一般热身,同时使学生初步熟悉球性。3、戏球 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形3

4、.1 击掌抛接球3.2 夹球原地跳;3.3 你推我迎;(二人一球)与主教材紧密结合,做好铺垫,通过教学的正迁移,做好教学的过渡。目的:学生通过各种练习,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对球的兴趣,改善手对球的控制和掌握能力,进一步热身,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准备。参与运动学习新知阶段 121、师示范讲解持球的手型;要求大拇指“八” 字形。2、学生模仿持球手型和徒手手型,并相互纠错;解决手型的问题。3、 指名学生结合 3.3 的方式进行传接球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导出本课的学习内容:双手胸前传接球。4、学生尝试练习;初步体会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方法。5、师与一生演示,重点进行传球动作的示范讲解(如右图)

5、;6、学生练习;7、 师与一生演示,重点进行接球动作的示范讲解(如右图);8、学生练习;9、讨论归纳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师通过传球的口诀:“蹲、伸、拨” ;接球的口诀: “迎、收、屈”;便于学生记忆,进而突出教学重点,传球的伸展和接球的缓冲动作。组织:二人一组原地进行练习,体操队形要求: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注意个别指导掌握较慢的同学,如出现传球中的抛、扔或单手传等,接球中的抱球等,及时纠正。目的:教学技能动作先整体感知,再分步学习,教学中注意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其尝试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同伴互助,师生互动来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初步了解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巩固反馈阶段 71、传球比稳

6、组织:同上1.1 学生练习;1.2 传得好的学生拉长距离传;师:提示学生在传稳的基础上拉长距离,引导学生边练边思考如何传得远?1.3 教学比赛;师进行评价目的: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检测学生传接球的稳定性和身体的协调用力;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传稳的基础上,拉长距离,使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到传接球的稳定性和身体的协调用力,比直接告知更推进利于学生掌握。2、传球比多 组织:同上2.1 学生练习;师:引导学生边练边思考如何传得多?2.2 教学比赛;师进行评价目的:通过形式的变化进一步加强传接球的稳定性和身体的协调用力;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巩固学生的动作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评价,从而突破教学难

7、点。拓展激趣阶段 101、游戏:轮转传球 组织:三人一组,散点要领:传球、转体、接球师:组织三人演示,引导学生观察;生:自主练习要求:明确游戏规则,反应灵敏、配合默契、保持相互距离注意安全。2、游戏:迎面传球接力 分 8 组 组织:如右图师:根据本组的水平可以调整间距,要求:相互协调合作、速度灵敏目的: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应变能力,使学生们在练习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能够运用好传接球动作,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进入高潮。放松恢复阶段 31、游戏:打气球 师:做打气模仿动作;生:做气球模仿动作;2、小结;表扬评价本课的学习情况,号召学生课后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去。3、回收器材组织:四列横队目的:通过游戏“气球打气 ” 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八、教学预设场地器材:篮球场一块、篮球 49 只、篮筐 4 只;预计心率:平均 130 次/分钟 ,最高为 170 次/ 分钟,出现在三十二分钟左右;练习密度:38%40%;运动负荷:中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