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册精品教案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48658193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 页数:144 大小:4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册精品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全册精品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全册精品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全册精品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全册精品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册精品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册精品教案(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2012版)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第1节:学习科学探究一、教学目标要求1. 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2.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 通过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认识到测量工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3. 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缘由。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难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认识“家庭实验

2、室”的重要性。三、教学过程(1)参观实验室要求学生明确走进实验室有两大任务: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和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施。在实验室,还应引导学生参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施,特别是要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仪器,为今后学习实验探究做准备。对这些仪器可以观看使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氛围,消除对仪器的神秘感。(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教师讲故事: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他想,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可用来计时。于是他一面按着脉搏,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不错,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基本相同。这使他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它

3、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吗?伽利略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让它开始摆动,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就是物理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 后来,人们对摆动继续深入研究,不仅进一步发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间的数学关系,并据此发明了钟表。然后请学生们一起讨论,回答下面几个问题。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伽利略怎样提出问题?并做出什么猜想?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3

4、)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简单地介绍如何利用周围的事物建立实验室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动手;物理学不仅有用, 四、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守则一、中小学实验教室是开展实验教学、实验研究及课外科技实验活动的专职场所,不得用于与实验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堆放公、私杂物。二、中小学实验教室要配备足够有效的灭火器材,并制定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三、中小学生必须熟悉实验教室的安全规则,并要严格遵守实验教室的纪律。四、中小学实验教室要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及时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以及实验时产生的废液。五、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允许,任何人不得动用仪器、药品及其它实验材料,不得擅自拆卸仪器、设备,实验

5、教室的公共财产不得带出室外。六、实验前,学生应按教师的要求,检查仪器、药品及有关实验材料是否齐全和完好,如有缺损,及时报告。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批准,不得进行实验。七、实验时,学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爱护仪器设备,要节约药品、水、电等实验材料。八、实验完毕,学生应按要求整理好仪器、药品以及其它实验材料、仪器,设备若有损坏或丢失,要及时报告任课教师,并如实填写仪器报损单。任课教师与实验教师协商后,可根据有关制度准予报损或责成赔偿。九、经任教教师允许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教室。十、任课教师、实验教师和学生课代表应按要求填写实验登记表。第2节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两课时)一、目标要求1. 使学生

6、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换算。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2. 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 通过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练习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3. 通过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训练实验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二、重点和难点长度的测量是本课时的重点,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是本课的难点。三、教学过程本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测量长度的要点

7、;综合的测量活动。1 教师讲述计量的重要性;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物理量的测量首先要规定它的标准量,并以之作为单位,将待测物理量与它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以鲁班制定中国木工尺为例,说明了统一计量标准的重要性:国际单位制是进行科学、科技、贸易交流的保障。测量本质上是比较,是将被测物和标准物做比较。 “如果不许使用尺子,你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测量方法,选其中之一进行实际测量,比如请一高一矮两位同学用步来量教室的宽,必然得出不同的结果。教师就此向学生指出,同一长度的测量得不出统一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然后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得出统一的结果呢?通过这个活动和鲁班的故事,启发学生认

8、识建立长度标准的必要性,同时认识长度单位以及国际单位制。中国古代在计量方面有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老师可适当介绍,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心。2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刻度尺的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三项内容。使学生明确,今后凡对有刻度的仪器,都要先弄明白这三项内容,比如温度计、带游码的天平、电流表以及电压表等等。再学习学生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书本的宽。并示范。 明确长度测量的重要意义,向学生讲解,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测量是实验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物理学。物理学实验的许多测量仪器的读数是以长度的读数为基础的,因此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

9、。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对所有测量仪器的读数具有普遍意义这就是掌握好长度测量的意义。3实验活动“建立你的信息档案”。要求通过测量,认识自己,认识同学,学生会很感兴趣。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学生自己的身体练习估算能力,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测量物理量的具体观念。4测量长度的几种方法:累积法:测细铜丝的直径。把细铜丝紧密地排绕在铅笔上若干圈,测出这个线圈总长,计算出细铜丝的直径。 平移法:测乒乓球直径。 替代法:测曲线的长度。 轮转法:用轮子的滚动来测长度,如利用自行车轮测出弧形遗跑道的长度。 长度=轮子周长轮子转动的圈数。四、作业:1“自我评价”参考答案:(1)通过皮尺测得20步走过的距离,然后除以1

10、0即可。(2)图(a)为正确操作。2“物理在线”指导纳米技术的崛起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纳米热潮,教师可以结合“参考资料”中提供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指导。另外在这一技术逐渐应用于日常生活领域的同时,许多虚假的纳米商品也纷至沓来,教师可以针对这个问题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养成利用物理知识分辨伪科学的意识。第3节 活动:降落伞比赛(两课时)一、目标要求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知道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2. 体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过程,领悟“控制变量”等科学研究方法。 经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3. 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树立善于参

11、与讨论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成果的意识。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以及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物理问题的兴趣。二、教学过程一、 导入:展示“通知”,学生阅读过后,教师:同学们,高不高兴?生:高兴。师:想不想在比赛中获胜?生:想。师:为了在明天的比赛中获胜,现在我们一起来准备好不好?生:好!二、 引导研究:1材料的准备:不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先写好计划,为了明天的比赛,我们先应干什么?(制降落伞),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做材料?(让学生举手回答,如纸、布、塑料等,然后综合得出最好的),还要什么?绳子。2仪器的择:对降

12、落伞还有什么要求?教师用手在通知书上指出。(20g),20克究竟是多少?我们用什么来称?磅秤?杆秤?案秤?(让学生回答),为什么?(因为它们的分度值不同,应该选择分度值较小的天平秤),你们会使用天平吗?过一会儿大家一起研究研究。我们再看一看,还有什么要求?(指出3米)。怎样测出高度是3米?需要什么仪器?(刻度尺)比赛是比什么?(时间长为胜),那么这又要什么仪器?(秒表) 3天平的使用 我们准备了所需的器材,下面一步就是要会使用这些仪器了,上节课就布置了,要求同学们在图书室或上届初二学生的物理书上自己找一找有关天平使用的方法,你们找了吗?有谁会使用天平,请给同学们说一说。学生说后,教师再边演示边

13、讲解。 4秒表的使用 我们一开课就讲了怎样学好物理,请同学说一说?教师再复述一次,秒表如何使用,现在就要用上这一方法。我们先要猜一猜:上面一些按钮是干什么的,然后试一试。证明自己的所想是否正确。(让学生,讨论、试一试),然后让学生演示,教师综合。 5我们即准备了所需的仪器,又会使用。现在我们应该考虑什么?(怎样让“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最长,哪些因素影响下降的速度?),这一问题、也需要自己猜想、实验,我想:由于时间和环境有限,现在大家自己想一想,课后再试一试,剩下的时间我们就一起来熟练一下天平、秒表的使用。三、比赛活动。第二章运动与能量1、认识运动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参考系的

14、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2、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2、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建立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参考系和质点概念的学习,体会物理规律与生活的联系。(2)通过本节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课程的兴趣。教学重点:1、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2、质点概念的理解。3、时刻与时间、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教学难点: 在什么情况下可把物体看出质点。 教学方法: 质疑讨论法教学用具: 有关空投物资的投影片(抽动)

15、 有关能力训练的习题投影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常我们所说的:飞机在蓝天上飞、汽车在奔驰、河水在流动,这些物体都做机械运动,而且我们早晨一起床,就在做机械运动,比如离开宿舍去教室,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就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出示投影片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有 ,叫机械运动。(位置的变动) (2)被选作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 (参考系) 板书:机械运动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为了描述运动必须选择参考系。 2、知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结果会有所不同。 3、知道实际选择参考系,要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 4、知道质点是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能正确判断运动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看作质点。 (二)学生目标完成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