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行为控制》PPT幻灯片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8655568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安全行为控制》PPT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不安全行为控制》PPT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不安全行为控制》PPT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不安全行为控制》PPT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不安全行为控制》PPT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安全行为控制》PPT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安全行为控制》PPT幻灯片(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四章 不安全行为控制,2,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所以,强化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员工管理从不同方面提出了要求,包括员工准入管理、不安全行为分类、岗位规范、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培训教育、行为监督、员工档案。,3,第一节 员工准入管理 一、 标准原文 4.5.1 人员准入管理 煤矿应建立并保持员工准入管理标准,人员准入管理标准应: a)明确岗位设置要求和岗位需求计划; b)明确员工准入条件(包括员工身体条件、专业技能、文化水平等)。,4,二、应用示例 煤矿人员准入制度 1.每年末,矿人力科配合公司人力科完成全矿的定编、

2、定岗和定员工作。一般在年底前人力科根据生产岗位需要、矿技术岗位余缺情况编制各工种及大中专毕业生需求计划,经矿领导审核后上报公司人力科。,5,2.短期务工人员需求计划,由各基层单位根据本单位岗位设置情况提前一个月向企业人力资源部上报用工计划。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全矿员工状况及生产接续实际情况做出矿短期用工需求计划。经分管矿领导审批后招录短期务工人员。 3.当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发生较大变化时,需修改定编定员计划,如生产扩大或减小、上级公司因管理需要时要求变动的、经营状况变化时需要调整定编定员计划。修改或调整定编定员方案应依据生产经营实际及定编定员标准进行。,6,4.煤矿人员文化程度及工作经历条件: (1

3、)矿区队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有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和从事煤矿井下工作2年以上的经历,经正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担任。 (2)从事技术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有井下工作一年以上的经历。其中,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有从事井下工作2年以上的经历。 (3)新毕业的大中专学生,至少应在生产一线锻炼1年以上,才能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7,(4)机关部室各岗位须具有中专或以上学历。各生产单位工程师须具备相关专业大专或以上学历。 (5)引进设备维护检修工须具有中专或以上学历。引进设备操作工、瓦检员、测风测尘工、电器检修工须具有高中、技校或以上学历。 (6)其它各工种须具有初中或初中

4、以上文化程度。,8,4.煤矿人员身体条件: 井下生产、辅助单位各工种:身体健康,无下列病症之一: (1)活动性肺结核病及肺外结核病。 (2)严重的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 (3)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肺脏或胸膜病变。 (4)心、血管器质性疾病。 (5)不适于从事粉尘作业的其他疾病。 (6)风湿病。,9,(7)严重的皮肤病。 (8)经医疗鉴定,不适于从事井下工作的其他疾病。 5.短期务工人员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年龄18周岁以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无以上各种煤矿职业禁忌病症。,10,第二节 员工主要不安全行为分类 一、标准原文 4.5.2 员工主要不安全行为分类 煤矿应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

5、识别出的员工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类,总结分析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规律,为不安全行为控制提供依据。员工不安全行为分类应: a)具体、有针对性; b)按照风险等级进行。,11,二、应用实例 煤矿根据选取行为发生的行为痕迹、频次、风险等级等重要指标,对在不同岗位作业员工可能出现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梳理和分类,见下表。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并在实际工作中落实。,12,通风队员工主要不安全行为表现及其分类表,13,第三节 岗位规范 一、标准原文 4.5.3 员工岗位规范 在人员不安全行为识别与梳理的基础上,煤矿应制订员工岗位规范,岗位规范应: a)种类齐全; b)明确各岗位工作任务;

6、 c)规定各岗位所需个人防护用品和工器具; d)明确各岗位安全管理职责; e)明确各岗位安全行为标准;,14,二、应用示例 1.煤矿员工通用安全行为规范 煤矿应按照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要求,在其原有岗位标准的基础上,参照煤矿岗位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及煤炭企业岗位标准化作业标准等,制定员工通用安全行为规范和不同岗位员工岗位规范,针对岗位名称、任务描述、安全要点、职责范围和岗位标准等内容做出详细说明,以便员工使用。,15,员工通用安全行为规范(摘要) 一、 班前准备 1.入井前8小时内不准饮酒,保证睡眠,精神饱满,不准带病下井。 2.入井严禁携带香烟、点火工具及其它易燃物品。 3.有事外

7、出或不能上班时,要提前一天办理请假手续,无特殊情况不采取电话或托人传话请假。 4.按规定时间参加班前会。,16,二、着装 1.入井不准穿化纤衣服,必须穿矿统一发放的服装,保证整洁、无破损,钮扣齐全,穿着整齐利索。 2.胶靴不破漏,靴底花纹不影响防滑功能,有特殊要求时,必须穿防砸靴。 3.安全帽必须符合要求,构件齐全完好,不得戴劣质、有裂缝、破损的安全帽,必须系好帽带。,17,4.随身佩戴的自救器、矿灯及其它安全检测仪器必须提前检查,确保完好可靠。其它随身携带物品都要按标准佩带。 5.入井所需的资格证、岗位操作证等所有证件必须随身携带。 6.随身携带锋利工具入井,必须将工具包扎好,长件捆绑,不得

8、扛在肩上。,18,三、入井检身 1.入井人员必须接受井口检身人员的检查,不准拒绝阻挠检查人员检身。 2.带班队长必须与检身人员核定入井人数并签字。 3.无驾驶证的人员不准驾驶机动车辆。 4.不准驾驶不完好的车辆入井。 5.不准超员乘座、人货混装。 6.乘车时不准将身体或携带的物料伸出车外。,19,7.不准在车辆尚未站稳时,上车或在车上站立。 8.不准在车内躺卧、打闹嬉戏和摘掉安全帽。 9.没有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不准拉运超长、超宽、超高的物件。 10.拉运火工品必须经车辆管理部门批准,专车专用。 11.氧气、乙炔或金属切割气不准同车装运,运送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固定和防震措施。 12.不准在禁止烟

9、火区域吸烟或有明火。,20,四、出入井及井下作业 1.不准超速行驶,行车路线不准随意停车占道。 2.井下会车时必须减速、变换灯光。 3.不准在车辆行驶中在车上站立或蹬车、扒车、跳车。 4.不准在车辆尚未站稳时,人员上下车或在车上站立。 5.不准在道路上下坡位置停放车辆。 7.准同时打开两道风门,出入风门后要及时关闭。 8.其它。,21,2.瓦斯检查员安全行为规范,22,第四节 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 一、标准原文 4.5.4 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 煤矿应制定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以确 保员工岗位规范的有效执行,措施应: a)结合煤矿自身的特点和员工不安全行 为特征; b)涵盖影响煤矿人员不安全行为

10、的各类 因素; c)针对不同类型的不安全行为分别制定。,23,二、应用示例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摘要) 一、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基本控制措施 1.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1)认真组织完成全年的安全技术培训实施计划。根据生产形式和能力变化、人员增减情况、设备更新、环境变化等因素,要改变现有培训组织方式,突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培训,培训教师主要从矿内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中选聘,必要时外聘有资质的专业教师进行授课。,24,(2)区队每天要利用班前会进行岗位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的学习贯彻,要坚持开展班前岗位风险辨识评估、坚持开展“每日一题”安全知识的学习活动,通过生产技术知识和岗

11、位培训提高职业技能,避免工作差错和操作失误造成事故。 (3)各级管理人员要经常性的教育引导员工生产作业前必须做到“五思而行”即:做本项工作有什么风险?不知道不去做;是否具备做此项工作的技能?不具备不去做;做本项工作环境是否安全?不安全不去做;做本项工作是否有合适的工具?不适合不去做;做本项工作是否佩带合适的防护用品?没有不去做。,25,(4)每年矿里要组织开展不少于2期的全员事故案例培训教育,区队班组安全活动也要将事故案例教育做为一项主要内容组织学习,通过事故案例培训教育达到提高安全意识的目的。 (5)从控制不安全行为出发,对不安全行为人员还要进行安全态度和安全思想教育培训。通过安全态度和安全

12、思想教育,消除员工头脑中对安全的错误倾向性,克服不安全的个性心理,端正安全态度,提高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从而避免不安全行为。,26,(6)每年按安全活动计划,组织开展诸如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出动安全宣传车等群众性的安全宣教工作,使全体员工通过安全文化力的作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 (7)在现有安全培训管理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负责培训的部门要及时向矿领导提出申请,适当增加配备专职的安全培训管理人员。,27,2.强化安全管理 采取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奖励引导员工的行为积极主动向安全方面发展,通过惩罚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约束,使

13、员工知道不该那样做、不敢那样做。 (1)严格执行各种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程、措施,用责任追究手段来保证执行力度,做到违者必究,一视同仁,不搞下不为例,保持制度的有效性、连续性,强制约束不安全行为。 (2)加大对不安全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强制监督纠正不安全行为。各级管理干部、专检人员、职能部门要以现场为重点,以不安全行为易发者为突破口,不间断的进行检查及夜间突击性的抽查。,28,(3)带班队长、班组长要加强现场作业行为的安全监管,及时纠正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对不安全行为的处罚处理执行连带责任,当班人员发生不安全行为,带班队长、班组长负连带管理责任,其他人员负连带监督责任。 (4)继续深入

14、开展班组建设活动,通过创星级班组,激发员工保班组、班组保区队、区队保全矿的热情。把安全管理的重心下移到现场,使安全压力传递到每个作业人员,形成主动制止不安全行为、积极消除安全隐患的良好安全氛围,实现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的根本转变。,29,(5)将个人的经济利益与安全挂钩,通过实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安全责任承包及加大安全在结构工资中的比例等方式,推动安全工作健康发展,促使员工关注安全。 (6)各级管理人员以身作则,带头不违章生产、不违章指挥,以“榜样”激励员工不违章作业。 (7)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加班加点、超时疲劳工作。 (8)充分发挥

15、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保安全作用,牢固筑起干部监管、员工自保互保、家庭协管的三道防线,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抓安全的强大合力。,30,3.科学地选用人员,做到人机最佳匹配 (1)各工作岗位和工种都有其特定的要求,要根据岗位设置要求科学地选择和配备人员,做到人机匹配。 (2)积极开展岗位技术比武,从中发现优秀的岗位工,充实配备到重要、需要的岗位上。 (3)鼓励员工加强岗位技能学习,确保业务上精一门、会几门。,31,4.改善作业环境 (1)作业环境舒适,主要是使环境改善,员工操作设备时与周围环境、高低、前后、站、坐等能满足最佳状态,达到并保持作业人员能适应的状态。 (2)各种作业空间的尺寸和机电设备的

16、安设都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合理布局,充分考虑不同高低、胖瘦人员情况,做到可调整、可改变,并与环境舒适匹配。 (3)作业地点的照明要保持合理的光照度。 (4)噪声大的设备要采用消音设备及相应措施。 (5)作业现场要保持环境整洁、设备卫生、标识清晰。 (6)通过以上措施要使作业环境达到作业人员不因环境而产生不良的心理和生理反应,使操作者身心愉快地去工作,从而避免行为的发生。,32,5.做好思想和情不安全绪调解工作 员工因思想情绪的变化而影响正常工作的事件突出表现在:工资和福利待遇问题、工作晋级问题、与领导矛盾问题、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发生的问题等等。 (1)各级领导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调解。要切实关心职工生活,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员工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出现问题和困难,有关领导和部门要妥善解决,使操作者注意力集中,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33,(2)要加强员工政治思想工作,经常和员工交流思想,了解掌握思想动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