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解析版福建省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8655528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5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解析版福建省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编解析版福建省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编解析版福建省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编解析版福建省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编解析版福建省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解析版福建省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解析版福建省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福建省福建省 2020 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本卷共一、本卷共 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 题目要求。(共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 题目要求。(共 30 题;共题;共 60 分)分) 1.神农教民种粟、黄帝“蒸谷为饭”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已经( ) A. 出现原始农业 B. 进入青铜时代 C. 实行分封制度 D. 掌握冶铁技术 2.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其理论依据所属的学派是( ) A. 道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兵家 3.如图所示秦始皇时

2、代标准量器的铭文字体属于( ) A. 小篆 B. 楷书 C. 行书 D. 草书 4.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五禽戏”。这表明他重视( ) A. 辨症施治 B. 生态保护 C. 养生保健 D. 药典编撰 5.北魏新都洛阳城的设计吸纳了中原传统文化,采用平城和建康城的样式。该设计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 A. 国家富强 B. 对外开放 C. 江南开发 D. 民族交融 6.据图可知,隋唐时期扬州、苏州、杭州经济发展的相同因素是( ) A. 交通便利 B. 海运发达 C. 外贸兴隆 D. 文化昌盛 7.宋代,常有民众在清明等节日放风筝,还出现了“圆社”等专业球类社团。这说明

3、当时( ) A. 科学技术进步 B. 娱乐方式多样 C. 商品经济繁荣 D. 经济重心南移 8.“(他)把明朝的铁锚拋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奉行以德睦邻政策,肩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 “他”的事迹是( ) A. 出使西域 B. 西游天竺 C. 东渡日本 D. 七下西洋 9.康熙时,清朝设置台湾府,派兵八千人驻防。这一举措( ) A. 荡平了倭寇势力 B. 平定了回部叛乱 C. 巩固了东南海防 D. 强化了君主专制 10.1839 年,道光帝看到林则徐的奏章,认为困扰已久的鸦片问题得到解决,“可称大快人心一事”。此“事” 是指( ) A. 虎门销烟 B. 三元里抗英 C. 黄海海战 D.

4、廊坊阻击战 11.如图所示企业的创办( ) A. 推动了近代工业发展 B. 掀起了实业救国浪潮 C. 宣告了工业体系形成 D. 实现了独立发展目标 12.18951898 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 15 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 67 所,销量过万。这表明( ) A. 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B. 三民主义思潮兴起 C.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 文学革命应运而生 13.鸦片战争后,西服零星地出现在通商口岸。民国初年,新式服装除了西装,还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中山装 和改良的旗袍。这反映了( ) A. 民主政治确立 B. 纺织技术改进 C. 社会生活变迁 D. 开埠范围扩大 14.在不过 8 个月的时间里,军阀

5、吴佩孚、孙传芳接连败北,国民政府的势力范围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 域。这叙述的是( ) A. 五四运动的发展 B. 北伐的胜利进军 C. 工农运动的高涨 D. 北洋政府的覆灭 15.京剧演员梅兰芳说: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1949 年,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其社会 地位的变化折射出( ) A. 京剧艺术形成 B. 人民当家作主 C. 土地改革完成 D. 百年国耻洗雪 16.学习历史应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1954 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一五计划期间建造武汉长江大桥 C. 1956 年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下线 D. 三大改造

6、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7.如表所示内容反映出模范人物共同的优秀品质是( ) 模范人物言论 焦裕禄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兰考 邓稼先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 A. 助人为乐 B. 勇攀高峰 C. 艰苦奋斗 D. 身先士卒 18.自尼克松访华到 1972 年底, 我国与英国等 8 个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取得这一成就的关键因素是 ( ) A. 万隆会议召开 B. 中美关系改善 C. 中日邦交正常化 D.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9.如图所示对联赞颂了一位科学家的突出贡献。他的研究领域是( ) A. 载人航天 B. 国防军工 C. 化学工程 D. 农业科技 20.香港成

7、功举办了 2008 年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分享了作为奥运城市的荣耀。这主要得益于(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B.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C. 香港毗邻深圳经济特区 D.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 21.某历史研究所出版了神秘的金字塔揭开狮身人面像的面纱等著作。据此可知,其介绍的文明古 国是( )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罗马 22.如表所示内容体现了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 城邦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 雅典2500约 30 斯巴达8400约 40 A. 等级森严 B. 小国寡民 C. 自给自足 D. 军事独裁 23.14 世纪,意大利艺术家开始以更写实

8、的手法描绘人物形象,诗人们则更关注人的天性。这表明当时文 艺作品宣扬的思想是( ) A. 神权至上 B. 君权神授 C. 人文主义 D. 君主立宪 24.1804 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交易范围的物品,除特别法禁止出 让者外,均可出售”。以上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 A. 议会主权 B. 革命共和 C. 平等自由 D. 权力制衡 25.共产党宣言 的出版,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为俄国十月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这论述的 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 A. 原因 B. 条件 C. 过程 D. 意义 26.如图所示的是某历史事件知识结构图。图中?处应填入( ) A.

9、英国 1640 年革命 B. 法国大革命 C. 俄国 1861 年改革 D. 日本明治维新 27.1941 年 8 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声明:不承认法西斯国家侵占的领土;联合打败“纳粹暴政”等。苏联 等 15 个国家表示赞同。该声明促成了( ) A. 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B. 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C. 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28.1945 年,英国工党在竞选中提出:控制物价,成立国家投资委员会等。1947 年,工党政府在电力等部 门推行国有化。这表明,工党的政策( ) A. 深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 响应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 追求重振英帝国的目标 D. 推动工人运动的新发

10、展 29.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德国由美、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1949 年,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联邦德国 ”,苏占区成立了“民主德国”。这反映了美苏关系( ) A. 从紧张到缓和 B. 从合作到对抗 C. 从敌对到友好 D. 从和平到战争 30.近年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英国“脱欧”事件等一系列问题重创欧盟。据此可知( ) A. 英国陷入经济大危机 B. 法德矛盾进一步激化 C. 欧洲成为冷战的中心 D. 欧洲一体化进程受挫 二、本卷共二、本卷共 4 题,第题,第 31 题题 6 分,第分,第 32 题题 12 分,第分,第 33 题题 12 分,第分,第 3 题题 10 分,共分,共 40

11、 分。( 共 分。( 共 4 题;共题;共 40 分)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83 年,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独立后的 13 州维持着微弱的中央政府。虽然通过了统 一的宪法,但是当时各州的利益互不相同,通信手段落后,联邦早晚会分裂。不过,蒸汽轮船、铁路和电 讯技术的相继出现,阻止了美国分裂。 摘编自英威尔斯世界简史 (1)根据材料,指出“独立战争”的领导人。 (2) 你是否同意“蒸汽轮船、铁路和电讯技术的相继出现,阻止了美国分裂”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 说明理由。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末年,贵族阶层分化,有些低级贵族不得不以传授知识为

12、生。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人们对知 识的需求日益强烈,士人创办的私学由此兴起。在鲁国,孔子广收徒众,传授礼、乐、射、御、书、数等 六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私学”走向兴盛,为战国社会的变革奠定了人才基础。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等 材料二:唐太宗贞观年间,兴办了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等多种中央官学,学生来自官僚子弟和普通 庶民。地方官学的学生除参加科举考试外,还可通过选拔进入四门学学习。官学教育内容以“五经”、论 语等为主。政府还鼓励私人办学。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简述春秋末年私学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春秋末年、唐朝初期教育特点的相似之处。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661970 年,苏联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达 4.2%,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效果。但改革步子不大, 国家统得仍然过多,吃“大锅饭”问题依然存在。进入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