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石陈弼》PPT幻灯片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8655258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知识石陈弼》PPT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安全知识石陈弼》PPT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安全知识石陈弼》PPT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安全知识石陈弼》PPT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安全知识石陈弼》PPT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知识石陈弼》PPT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知识石陈弼》PPT幻灯片(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消防常识,2,导 言,消防法实施后,消防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经济和城镇建设的发展,消防工作仍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社会防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仍然较低,火灾隐患突出,火灾形势严峻,重特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目前,消防工作中突出的问题是人们对消防工作重视不够,消防意识淡薄,消防知识欠缺,消防责任制得不到落实。因而,普及消防常识是当前突出的任务。,3,消防常识,一、为什么会发生火灾 二、如何预防火灾的发生 三、发生火灾怎么办,4,物质燃烧的基本知识,一、物质燃烧的条件 二、火灾的类型 三

2、、燃烧产物及其危害 四、火灾发展阶段 五、火灾的分类,5,物质燃烧的条件,物质燃烧的必要条件: 一、可燃物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二、助燃物(氧化剂) 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助燃物。 三、温度(点火源) 是指供给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四、链式反应 有焰燃烧都存在着链式反应。,6,物质燃烧条件在防火工作中的应用,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燃烧条件的产生。 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防火的主要措施有: 控制可燃物 隔绝空气 消除火源 阻止火势蔓延,7,物质燃烧条件在灭火工作中的应用,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

3、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或使燃烧中的游离基消失。 根据物质燃烧条件灭火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隔离法; 窒息法; 冷却法; 化学抑制法。,8,火灾的类型,燃烧的类型主要有四种:即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 闪燃与闪点 着火与燃点 自燃与自燃点 爆炸与爆炸极限,9,燃烧产物及其危害,燃烧产物通常是指燃烧生成的气体、热量、烟雾、残渣等。 燃烧产物的危害: 火场烟气威胁人员安全。 妨碍灭火人员的行动。 造成火势蔓延扩大。 火灾温度直接危胁人员安全。,10,火灾发展蔓延的阶段,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直至熄灭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初起阶段 2、发展阶段 3、猛烈阶段 4、下

4、降阶段 5、熄灭阶段,11,火灾的分类(一),按照燃烧物质的状态和性质,将火灾分为五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物质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物质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电气火灾: 指带电体火灾.,12,火灾的分类(二),按照火灾造成的危害,将火灾分为四类: 特别重大火灾 重大火灾 较大火灾 一般火灾,13,如何预防火灾的发生,建筑火灾的危险性 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 防火防爆原理 预防火灾的主要措施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硬件建筑防火及建筑消防设施 软件消防管理,14,建筑火灾危险性,火灾危险性的确定取决于下列因素: 一、物质的火灾危险性 二、建筑物的耐火性及建筑结构

5、三、建筑物内火源、电源情况 四、建筑物的使用性质 五、建筑疏散及消防设施,15,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1、用火不慎 2、电气 3、违章操作 4、吸烟不慎 5、小孩玩火 6、纵火 7、自燃 8、雷击 9、机械磨擦 10 、其它,16,防火防爆原理,(一)排除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物质条件。即控制可燃物,防止形成火灾爆炸条件。如防止易燃易化学危险品泄漏,与空气混合;设置良好的通风除尘装置,降低空气中可燃物的浓度等。 (二)控制和消除一切点火源。如各种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磨擦撞击打火、雷击、阳光曝晒、高温烘烤、蓄热、化学反应发热等。 (三)控制火灾蔓延途径。如留出防火间距、设置防火分区、采取防火分隔、

6、设置防火堤、防火阀、水封井、阻火器等。 (四)限制爆炸的冲击、扩散。如易燃易爆厂房设置轻质屋顶、泄压门窗;在受压设备安装安全阀、防爆门、防爆阀、防爆片、放空管等。,17,建筑防火,建筑防火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总平面布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消防扑救面。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 建筑内的防火分区和防火分隔设施。 安全疏散设施,包括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疏散通道、避难间、避难走道、停机坪等。,18,建筑消防设施,建筑消防设施包括: 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灭火系统:包括消火栓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移动灭火器材 防火分隔设施及防排烟设施 应急广播及火灾警报装置 消防通讯系统

7、应急照明及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消防电梯 消防电源,19,消防安全管理,一、消防安全责任 二、消防安全组织 三、消防安全制度 四、消防教育培训 五、消防安全检查 六、灭火应急预案 七、消防安全档案,20,消防安全责任,“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是消防法赋予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重要职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行消防工作社会化,最根本的就是落实消防责任制。通过这种制约机制,就是要确立各行各业、各个单位、企业法人代表及管理者、经营者在消防管理上的主体地位,促其依法行施消防管理职责,承担消防法律责任和火灾风险后果。,21,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要落实逐级消防

8、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一是要逐级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二是进行消防责任制落实情况评估。 要确定逐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法人代表及各级、各岗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级、本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级、本岗位的消防安全负责。 第三要明确逐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22,消防安全责任人的职责,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 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 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

9、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 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23,消防安全管理人的职责,拟订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组织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 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 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修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组织管理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 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器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10、; 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24,共用建筑各单位消防安全职责,对于有两个以上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的建筑物,各产权单位、使用单位对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当明确管理责任,可以委托统一管理。 实行承包、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管理时,产权单位应当提供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建筑物,当事人在订立的合同中依照有关规定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当由产权单位或者委托管理的单位统一管理。承包、承租或者受委托经营、管理的单位应当遵守本规定,在其使用、管理范围内履行消防安全职责。,25,居民住宅区管理单位消防职责

11、,居民住宅区的物业管理单位应当在管理范围内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制定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 保障公共消防设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 其他物业管理单位应当对受委托管理范围内公共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责。,26,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职责,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 对建筑进行局部改建、扩建和装修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与施工单位在订立的合同中明确各方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责任。,

12、27,消防安全组织,建立和健全消防安全组织是搞好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 消防安全组织通常有: 单位防火安全领导机构 消防安全管理机构 专职消防队及义务消防队,28,消防安全领导机构,单位消防安全领导组(或消防安全委员会)是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领导下的消防安全领导机构。其组成一般应由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消防安全管理人任副组长,专(兼)职消防人员、各部门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为成员。,29,消防安全管理机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设置或者确定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并确定专职或者兼职的消防管理人员;其他单位应当确定专职或者兼职的消防管理人员,可以确定消防工作的归口

13、管理职能部门。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在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领导下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消防安全职能管理机构一般由本单位的保卫部门(亦称保安部门)承担,是本单位消防安全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应设立专兼职的消防管理人员。,30,专职消防队及义务消防队,单位应当根据消防法规的有关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配备相应的消防装备、器材,并组织开展消防业务学习和灭火技能训练,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预防和扑救火灾的能力。 义务消防队是一个业余性、群众性的自防自救消防组织,应由本单位员工组成,接受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机构的业务领导 。,31,消防安全制度,“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

14、安全操作规程”,是消防法赋予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首要职责。 单位消防安全制度是指单位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消防安全管理所制定的制度、章程、办法、措施、规程等的总称。它是消防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单位全体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是确保单位消防安全的重要手段。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是:制度要全,内容要细、条文要实。做到有章可循、重在落实。,32,消防安全制度的主要内容,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

15、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励;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内容。,33,消防教育培训,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是消防法赋予各单位的又一项重要职责。是贯彻“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原则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做好消防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普及消防知识的重要途径。其目的就是提高全体人员的消防法制观念,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普及消防知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34,消防教育培训的时间与形式,定期培训: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 上岗前培训:单

16、位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专门培训:下列人员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其他依照规定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员。 经常性宣传教育:就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向公众宣传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基本常识。,35,消防教育培训的内容,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的内容还应当包括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教育与培训,要使全体员工达到“四懂四会”。,36,四懂四会内容,四懂: 一、懂得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 二、懂得本单位、本岗位的防火措施; 三、懂得灭火的基本方法; 四、懂得逃生的基本方法。,四会: 一、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