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解析版重庆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A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8654146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3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解析版重庆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编解析版重庆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编解析版重庆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编解析版重庆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编解析版重庆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解析版重庆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解析版重庆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A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重庆市重庆市 2020 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A 卷)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5 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共 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共 15 题;共题;共 15 分)分) 1.半坡和河姆渡文化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我们了解当时这两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是通 过他们留下的( ) A. 遗迹遗物 B. 甲骨文字 C. 青铜铭文 D. 史书记载 2.古代重庆是巴族的主要活动地。在已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巴人墓中出土了精美的剑、矛、钺、戈等巴 式铜兵器。

2、由此可推断当时的巴族( ) A. 有较发达的稻作农业 B. “武舞”与“跳歌”并存 C. 掌握了金属冶铸技术 D. 尚处于氏族部落阶段 3.5 月 18 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某学校历史组在当天推出了以“融合:从春秋到秦汉”为主题的文物图片线上 展览。下列符合该主题的图片有( ) A. B. C. D. 4.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开创中医临床理论体系, 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 ) A. 张仲景 B. 华佗 C. 张角 D. 贾思勰 5.一代伟人邓小平与重庆有着不解之缘。1919-1920 年,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曾在重庆就读( ) A. 重庆公学 B. 重庆联中

3、C. 川东师范 D. 重庆留法预备学校 6.曾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将军在长征组歌 中写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 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诗歌突 出体现的长征精神是( ) 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精神 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 团结互助、同甘共苦的精神 A. B. C. D. 7.全国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机关报坚持“团结全国抗日力量,巩固民族统一战线,发 表正确救亡言论,讨论救亡实际问题”,站在宣传抗日的第一线。该机关报是( ) A. 新蜀报 B. 友声 C. 新华日报 D. 巴声 8

4、.2020 年 6 月 5 日上午 10 时 30 分至 10 时 42 分,急促的防空警报响彻重庆。每年 6 月 5 日拉响防空警报 的举措在重庆已经持续了 22 年。这是为了纪念( ) A. 收回王家沱租界地的斗争 B. 重庆人民的反特抗暴斗争 C. 川军出川奔赴抗日前线 D. 重庆大轰炸中的遇难同胞 9.因果关系是历史发展重要的内在联系之一。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A. 北魏孝文帝改革结束了黄河流域分裂割据的局面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卢沟桥事变爆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10.制作知识卡片

5、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力法。下边卡片中的“贡献”一栏应填写( ) A. 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 提出大国协调与合作主张 11.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经济实现跨越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大幅增长,跃居世界第二。澳门回归祖国的 时间是( ) A. 1984 年 12 月 B. 1987 年 4 月 C. 1997 年 7 月 D. 1999 年 12 月 12.历史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某同学所作的以下示意图,反映了( ) A. 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 B. 罗马元老院的产生过程 C. 希腊城邦的同盟体制 D. 罗马帝国政权运行机制

6、 13.下表为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的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 时间机构名称主要任务参与人数 1933 年民间资源保护队种树、建水坝、森林防护等约 200 万 1933 年田纳西管理局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约 350 万 1936 年工程振兴局新建公路、体育馆、美术馆、医院等公共设施约 300 万 A. 以工代赈,提供就业机会 B. 建立救济机构,提供社会保障 C. 大量输人国外廉价劳动力 D. 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14.漫画可形象艺术地反映历史。下图所示漫画选自苏联政治讽剌画选集 ,描述的是“马歇尔计划”开张 时,就为西欧各国提供了专供的套索,套索上还挂着钢盔、刺刀和枪。漫

7、画作者意在表明这一事件( ) A.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B. 是美国控制西欧各国的手段 C. 使西欧各国重新陷入战争状态 D. 使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全面对峙 15.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结论是初中历史学习的要求之一。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B. 1916 年,德法两军在凡尔登展开阵地战 C.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D. 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5 分。(共分。(共 1 题;共题;共 5 分)分)

8、16.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中国早期文明的中心地区在黄河流城,而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中高纬度地区的气候比现在更温暖湿润,更有 利于人类生存和生产,西北丝绸之路的繁荣自然在情理之中。据山海经左传吕氏春秋等记裁 ,早在先秦时期,内地便与西域地区有了物质交流。 西北丝绸之路正式被官方开通,始于汉代的张骞通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分遣副使访问了中亚、南亚 等地国家。以后各国使者和商人循此通道出入于中国,形成了一条横亘亚欧大陆东西的交通大通道。张骞 开通西北丝绸之路后,中西商队往来于南北两道,我国的冶铁技术、井渠法传入西域,两方的玻璃、琉璃 、葡萄、首蓿、石榴、胡桃、胡瓜等传入中国,印度的艺末、佛教、音乐、

9、舞蹈等也传入中国,丝绸之路 一片繁荣。 摘编自蓝勇编著中国历史地理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 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涂“C”。 (1)两北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当时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2)张骞出使西域前,内地与西域地区没有任何往来。 (3)丝绸之路是一条横亘亚欧大陆东西的交通大通道。 (4)与汉朝同时期的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5)丝绸之路不仅是商业通道,还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三、填图题:本大题共两小题,第三、填图题:本大题共两小题,第 21 题题 3 分,第分,第 2 题题 2 分,共分,共

10、 5 分。(共分。(共 2 题;共题;共 5 分)分) 17.观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下列图例内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对应的图例栏内的横线上。 A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方向 B南昌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行动方向 (2)仔细观察地图,指出上述图例所示路线所反映的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18.观察1943-1945 年的欧洲、北非战场示意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图中对应的方框 内。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战役发生地 B1943 年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法西斯国家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小题,第 23 题题 7 分,

11、第分,第 24 题题 6 分,共分,共 13 分(共分(共 2 题;共题;共 13 分)分)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代蜀地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当时,蜀地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 稀少,不仅从物力和财力上,而且从人力上也不可能完成大型的水利工程。秦通过实行商鞅 变法,迅速成为“兵革大强”的封建国家。秦并巴蜀后在政治上实行一系列封建改革, 在经济上修筑栈道,移民巴蜀,增加人口,垦荒种田,兴修水利。于是,都江堰应运而生。 摘编自吴金钟都江堰兴建史学术讨论会综述 材料二:都江堰修建后,居住在成都平原的蜀人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秦国在蜀郡获得了继关中平 原后的又一个大粮仓,为秦始

12、皇实现天下一统的宏图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摘编自李彬彬李冰对中国统一事业的贡献 材料三: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局势和西藏人民迫切渴望解放的愿望,中 国共产党最终确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方式并于 1951 年 5 月 23 日在北京签订了十七条协议,西藏实现 和平解放。按照协议,进藏部队先后进驻西藏各个国防重镇,结束了西藏边境线上长期有边无防的历史。 根据中央“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中共西藏工委和驻藏部队实行生产自给,解决军需民用,大力兴 建公路、机场、水利、工厂、农 场等,先后组织 13 批 100 多人次到内地参观访问,增进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这些举措大

13、大推动了西藏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西藏内部的团结,为西藏 与全国一起共同发展进步创造了基本前提。 摘编自黄慧历史抉择奠定发展进步基础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概要指出都江堰水利工程为什么能“应运而生”。根据材料二归纳,都江堰建成后发挥了 哪些作用?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3)综上,对你有何启示?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联合国是在反法西斯联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崭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反法西斯国家为了把战 时的友好合作关系延续到战后,以维护世界和平,都同意组建联合国。1943 年 10 月,中、苏、美、英 共同发表声明,首

14、次正式提出建立联合国。1944 年,苏美英、美英中先后经过两个阶段的会议,基本勾画 出了联合国的蓝图。1945 年,美、苏、英、中发出召开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邀请书,4 月 25 日联 合国成立大会在旧金山隆重开幕,中国共产党代表董必武是中国代表团中的一员。6 月 25 日,通过 联合国宪章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2017 年 1 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重要演讲,首 次向国际社会阐释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根据联合国宪章 ,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发展国家间友好关系;合作解决国际问题及促进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构成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 宪章还规定了主权平等、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不干涉内政等原则。为了打 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倡导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