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上册)语文试题一阶段月考卷(含答案)

上传人:微草 文档编号:148650708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上册)语文试题一阶段月考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上册)语文试题一阶段月考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上册)语文试题一阶段月考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上册)语文试题一阶段月考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上册)语文试题一阶段月考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上册)语文试题一阶段月考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上册)语文试题一阶段月考卷(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阶段月考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38分)1.看拼音,写词语。(7分) 推开窗户,zhi yun( )里五颜六色的hu li( )映入yn lin( ),一股yu y( )的甜香扑鼻而来。两个穿着漂亮y shn( )的小姑娘正在自拍,她们面带wi xio( ),摆弄y jn( ),做着各种动作。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蒙混 蒙骗 迷蒙 蒙古包B.似乎 相似 好似 似是而非C.单薄 厚薄 薄饼 薄雾D.参差 参加 人参 参茸3.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3分)A.顾影自怜 顾名思义 B.粉身碎骨 粉墨登场C

2、.群马疾驰 疾风劲草 D.翠色欲流 含苞欲放4.下面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壮烈的场面 B.强烈的灯光C.剧烈的喊叫 D.热烈的气氛5.下面选项中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我站在山顶上,居高临下,可以看到山谷中矗立的灯塔。B.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C.他一会儿忙着斩钉截铁,一会儿又忙着侍弄花花草草。D.哥哥立志要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6.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排比)B.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

3、限乐趣。(比喻)C.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夸张)D.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反问)7.把下面的短语填入句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指挥自己 展现笑容 把握心情 利用现在 也许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_;也许我们不能选择外表,但我们可以_;也许我们不能号令他人,但我们可以_;也许我们不能预知未来,但我们可以_。A. B. C. D.8.下列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跳珠”这个形象是富有动感的喻体,既写出了雨来时急匆匆的样子,又烘托出了诗人赏雨时的喜悦心情。B.本诗是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描写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C.作者描写了四个

4、场景:云翻、雨泻、风卷、天晴,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令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D.诗人苏轼是在望湖楼上,观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的。9.毛主席曾经这样评价孙中山:“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精力,真是_。”空缺处应该填( )(3分)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C.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D.位卑未敢忘忧国10.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用拼音拼写名字要注意姓在前名在后,且姓和名分开写。姓和名中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其余的字母小写、连写。B.开国大典写阅兵式时,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那种

5、整齐威武的情景,又通过细节展现了各个方阵的风采。C.前后句子是并列关系,句子之间就应该使用顿号。D.“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的题目。1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4分)(1)过故人庄中的诗句“_,_”,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还体会到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2)唐代诗人孟浩然夜宿建德江,遥望远处的天空,凝视江面上的月亮,不禁吟诵起诗句:“_,_。”阅读与感悟二、阅读与欣赏。(32分)(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9分)晚春二首(其一)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这首诗的作者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下列选项中的文人

6、都属于“唐宋八大家”的一项是( )(3分)A.曾巩、王维 B.苏轼、柳宗元C.李白、欧阳修 D.王安石、杜甫2.读第一、二句诗,你想象到了怎样的景致?下面选项中与你所想的相符的一项是( )(3分)A.冰雪消融、嫩芽点点 B.遮天蔽日、荷花满池C.草木留春、万紫千红 D.金桂飘香、四季常青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首诗满怀着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伤感之情,言辞诚恳,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B.人言草木无情,而这首诗偏说它们有知,能“知”、能“斗”、能“解”,想象奇特。C.这首诗的第三、四句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实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

7、示弱,似雪花般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寄寓着人们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3分)野地花每次下班,我总是喜欢从离家不远的一条小道穿进去,绕过叫上蒋的这个小村庄。农田,小屋,调皮的狗,胆小的猫,还有那有着乌溜溜眼睛的孩子,在路边成了景致,于是快乐像蛇一样地穿行。每次上班,我也喜欢从这条干净的路上飞快地飙车过去,急着上班,因为早,少了许多景致。可是,在我正要穿出这条小路的时候,总是能够看到那些毫不厌倦蓬蓬勃勃的白色的花,白的丝状的叶片一缕缕,中间是蓬松成向日葵形状的花的心。花很小,不到小指的指甲大小,可是很多,开

8、得热热闹闹,仔细听了,似乎还能听到那些喧闹的歌唱和叫喊。记得刚刚注意这些小花是在那黄色花的告别之时。河畔黄花曾经盛极一时,但是最终避不过夏的亲昵,凋谢了,化成了蒲公英的绒毛,飞啊飞,曾经的芳香便飘散在记忆里。最后的黄花还在呢喃,也许是为了告慰那迟开的蒲公英,这白的我们唤作长茅草的花便悄悄开放。一朵两朵,引不起你的注意,就是有也是小家碧玉似的羞怯。可是突然有那么一个早晨,不小心有那么多的花,一色的白,纯洁,热热闹闹的,掩盖了原本浓密的叶,竞相赶集似的涌在了你的眼前,不知道你会有怎样的惊讶,又会是怎样的心旷神怡!小路的出口,是一块空地,丛生着各色的花草。不甘寂寞的小白花,密密丛丛地,从早开到晚。已

9、近两个月了,尽管许多的花抵挡不住酷暑悄悄逝去,却还是有勇敢的小花,接着开放,那么多,夹杂在已逝的繁花黄的蕊中间,于是看去,整片空地依然热热闹闹。正如这样的小花们,虽然孤单的一朵一朵最终经不住生命的消长,然而,那么一大片的花映照出的,永远是一个多彩的季节。常有那样的停留,我痴痴地望着这样的花想,花,终究也怕孤单。记得屋前曾有一丛五星花,从春天开始蓬勃,开得一夏的热闹。第二个春天,长出的不只是五星花的苗,还有许多的花和草,孤单的小苗,怎忍受得住,于是不及长大便早谢了第二个生命。于是我能理解了长茅草的花终于能够繁华这么久,因为花,终究也怕孤单。那么多的长茅草,长啊长,一枝一枝,一片一片,开始着生命的

10、长跑。花儿,也快乐着这样的喧闹,起先是三三两两,不久便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竞赛似的享受着绽放的快乐。不为人们的关注,只为自己的尽兴,或者是享受着同伴间的鼓舞。同一时间,有的开放,有的凋谢,生命蓬勃的力却不可抵挡。于是它们,一直开到现在。1.“野地花”在文中指的是( )。(3分)A.长茅草 B.玫瑰 C.向日葵 D.蒲公英2.“那么多的长茅草,长啊长,一枝一枝,一片一片,开始着生命的长跑”中“生命的长跑”的意思是( )(3分)A.长茅草从早开到晚,但第二天便凋谢了。B.长茅草开花由少到多。C.长茅草不断开放,生机勃勃。D.长茅草像在进行长跑比赛似的。3.下列诗句与文中所描写的景象不相符的一项是(

11、)(3分)A.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B.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D.野花如雪绕江城,坐见年芳忆帝京。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长茅草的花很小,不到小指的指甲大小,可是很多。B.长茅草呈白的丝状的叶片一缕缕,中间是蓬松成向日葵形状的花的心。C.这种叫长茅草的花一朵两朵时,有种小家碧玉似的羞怯。D.长茅草的花朵绽放集中在春天,五月份开得最多。5.谈谈你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5分)_6.文中作者由长茅草想到了五星花开放时的景象,你想到了什么呢?说一说吧。(6分)_ 习作与表达三、快乐习作。(30分)你所居住的社

12、区或城市,曾经举办过哪些活动呢?如:百家宴、灯光展请选取让你印象深刻的某次活动写一写。题目自拟,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描写,如果能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场景那就更棒啦!第一阶段月考卷一、1.宅院 花蕾 眼帘 幽雅 衣裳 微笑 衣襟2.B 3.B 4.C 5.C 6.B 7.D 8.D 9.A 10.C11.(1)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2)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二、(一)1.B 2.C 3.A(二)1.A 2.C 3.B 4.D5.长茅草虽不为人们关注,却一枝接着一枝地开放,蓬勃向上无法抵挡。6.示例:我想到了家中院子里的那棵栀子树,每年四五月份,满树都盛开着白色的栀子花,芳香四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