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分析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8650102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4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分析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分析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分析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分析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分析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分析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分析ppt课件(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信息系统的建立(上),系统开发概述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系统规划 业务流程再造 系统分析,第一节 系统开发概述,系统开发参与者 启动系统开发 建立系统开发的目标,系统开发参与者,有效的系统开发需要开发小组的共同努力来完成。 开发小组的组成: 风险承担者、用户、管理者、系统开发专家、各类支持人员。 开发小组负责确定信息系统的目标,并交给该组织一个符合其目标的系统。,1.系统开发概述,风险承担者(stakeholder),风险承担者是指那些最终从系统开发项目中收益的人。 思考题:系统开发项目中有那些风险承担者?,系统用户企业单位,开发工作的执行者软件开发公司,过程风险监控的第三方管理咨询公司

2、,其他网络服务运营商等等,1.系统开发概述,用户(User),用户是指经常与系统进行交互的个人,也是系统的最终的使用者。 用户的组成 公司雇员 管理者 客户 供应商,1.系统开发概述,系统分析员与程序员,系统分析员(System Analyst):指精通业务系统的分析或设计的专业人员。 系统分析员需要建立开发新系统或修正现有系统的详细计划。 程序员(Programmer):负责修改或开发程序以满足用户需求的人员。 程序员负责修改或开发程序以满足用户需求。,1.系统开发概述,技术专家,开发系统小组中其余的支持人员为技术专家。 包括数据库和通信专家,硬件工程师等。 基于系统开发项目的规模以及系统开

3、发专家的数量,开发小组可能还包括一个或多个信息系统经理。 项目小组需要选择合适的小组领导,来负责日常的运作。,1.系统开发概述,不同系统开发项目的小组领导,1.系统开发概述,强调:系统分析员在系统开发中的作用,系统分析人员在系统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从全局看系统。 系统的其他人员组成都需要和系统分析员进行直接交流。 系统分析员在不同的开发活动中被称作促进者、调解者、协商者或解释者。,1.系统开发概述,启动系统开发,当有能力引起组织变化的某个个人或群体觉察到使用一个新的或改进的系统会带来潜在的利益时,就可能会启动系统开发。这样的个人或群体也会从系统开发中受益。 一个组织的所有层次都有可能会引起

4、系统开发的动机,即可能是有计划的,也可能是无计划的。,1.系统开发概述,建立系统开发的目标,一个具体系统对一个公司的真正价值在于该系统是否对公司达到经营目标的能力有影响力。 举例:一个定货处理的TPS通常被任务是可以持续操作以及辅助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关键任务系统,离开了这个系统,组织就不能保证日常业务的持续进行,更不用说达到已经设定的目标。,1.系统开发概述,如何建立系统开发目标,系统的开发过程应该能产生一个具有一定性能和成本目标的系统。 系统开发的成败以是否实现了这些目标为衡量标准。,1.系统开发概述,性能目标,系统的运行能够满足值的程度,可以通过性能目标来进行衡量: 系统输出的质量和可用性

5、正确性和可用性 系统输出形式的质量和可用性易理解性、可读性和清晰度 输出生成的速度及时性,1.系统开发概述,成本目标,实现性能目标所能够产生的利益应和与系统相关的所有成本保持平衡: 开发成本保证系统顺利进行的成本。 与系统一个用独特性相关的成本。 硬件及相关设备的固定投资。 系统持续操作成本。 包括人工、软件、物资供应及系统运行所需的如电力等事物上花费的成本。,1.系统开发概述,第二节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原型法 快速应用开发 最终用户系统开发法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是复杂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程。 在现有的

6、众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法中,基于系统生命周期的一类方法,特别是其中各种结构化方法在实践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广泛应用。,2.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系统科学方法的主要原则,整体性原则 从整体目标和功能出发,正确处理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此来解决复杂问题。 分解协调原则 依据结构、功能或时间过程将整个系统分解成若干相关联的子系统,可进行进一步的分级,以此将复杂问题进行简化。 在处理各个子问题时,必须根据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目标,协调各子系统的行为、目标和功能,保证整体功能、目标的实现。 目标优化原则 在众多方案中,进行优化选择,对于简单系统要求达到“最优解”,对于复杂系统要求到达“满意解”。

7、,2.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系统的生命周期,系统的生命周期(SystemLife Cycle):任何系统均有其产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换代的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2.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系统生命周期中的阶段划分,系统规划:主要任务是根据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明确组织的需求,制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计划。 系统开发: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规划阶段确定的拟建系统总体方案和开发项目的安排,分期分批进行系统开发。 系统运行和维护 维护分为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系统更新:先行系统问题分析、新系统的建设。,2.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

8、SDLC),系统分析 主要对现有系统和工作流程进行研究,确定它的优势、弱势以及进行改进的机会。 系统设计 结果是一项技术设计,它描述怎样来实现一个新的系统,或者说明怎样修改现有系统。 系统实施 创建(或获取)各种系统组成部分,进行装配,并投入使用。,2.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回顾,系统开发概述:参与者、开发、目标 开发小组:风险承担者、用户、系统开发专家、各类支持人员 启动系统开发:维护性的 拓展性的 确定开发目标:性能目标 成本目标 系统生命周期:系统规划 系统开发 系统运行与维护 系统更新 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实施,结构化方法(Structured Approach)

9、,早期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作阶段划分原则不明确,各阶段的功能工作缺乏规范的规程、方法表达工具与标准。 系统建设过程用户参与程度低,用户与专业人员对话缺乏有效手段。 系统开发的工作任务集中在系统实施阶段,系统的分析、设计工作不深入。 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采取“自底向上”的方法,系统总体总体功能与目标的实现难以保证。,2.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原则 基本思路:把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每个阶段进行若干活动。每项活动应用一系列标准、规范、方法和技术,完成一个任务或多个任务,形成符合给定规范的产品。 主要原则 用户参与的原则 严格划分工作阶段,“

10、先逻辑,后物理”的原则 “自顶向下”的原则 工作成果描述标准化原则,2.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原型法,原型法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采用了一种反复的方法。在每一次反复过程中确定问题的需求,比较不同的解决方法,设计新的解决方案,并实现系统的某一部分。 用户对于原型进行试用,并且提供反馈信息。,2.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原型法是从创建一个主要子系统的初始模型,即整个系统的一个缩小比例模型开始。 如报表格式及输入屏幕的开发。 经过开发和改进之后,这些原型报表以及输入屏幕就被作为实际系统的模型。 这个模型可用一种非过程化的最终用户编程语言,如Focus或Visual Basic来实现。 这个初始模型经过改进成为第二代

11、和第三代模型,一直到系统开发完毕。,2.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第三节 系统规划,系统规划的目标和工作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系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系统建设与组织发展的目标和战略不匹配。 已建成的系统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低。 不能适应环境和组织变革的需要。 组织结构陈旧、管理落后;企业主要业务流程效率与效益低下。 系统使用人员的素质较低。 系统开发环境落后,技术方案不合理。 系统开发及运行的标准、规范混乱。 资源短缺,投入太少,而对系统的期望又过高。,主要原因:缺乏科学的、有效的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内容 目标:制定出管理信息系统的长期发展方案,决定

12、管理信息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发展进程。 任务 规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 需求 约束 目标 功能 确定组织的主要信息需求,形成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安排项目开发计划。 制定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对系统规划三个阶段的介绍 管理信息战略规划 关键:要是信息系统的战略与整个组织的战略和目标协调一致。 内容 评价组织的目标、战略和实现目标、战略的主要企业流程。 更具组织的目标和战略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使命,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或更新提出报告。 对目前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环境和应用状况进行评价。 制定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政策、目标和战略。,组织的信息需求和分析 内容 确定目前和

13、规划中的组织在决策支持和事务处理方面的信息需求,以使为了整个组织或其主要部门提出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 制定主发展计划,即根据发展战略和系统总体结构,确定系统和应用项目的开发次序和时间安排。 资源分配 内容 制定为实现主开发计划而需要的硬、软件资源、数据通信设配、人员、技术、服务、资金等计划,提出整个系统的建设的概算。,系统规划工作的特点和关键问题 系统工作是面向长远的、未来的、全局性和关键性的问题,因此它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非结构化程度较高。(特点) 其工作环境是组织管理环境,高层管理人员是工作的主体。(人员环境) 因为系统规划不在于解决项目开发中的具体业务问题,而是为了整个系统确定目

14、标、战略、系统总体结构方案和资源计划,因而整个工作过程是一管理决策过程。同时,系统规划也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过程,它确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支持管理决策地总体方案。(目的) 系统管理人员对管理和技术环境地理解程度,对管理与技术发展地见识,以及开创精神与务实态度是规划工作地决定因素。(决定因素),规划工作的结果是要明确回答规划工作内容中提出的问题,描绘出系统的总体概貌和发展过程,但宜粗不宜细。(结果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规划必须纳入整个组织的发展规划,并应定期滚动。(关系) 关键问题 战略计划是核心 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是关键 需求与服务 业务与技术 应变能力是瓶颈问题 管理、人、技术应协调发展

15、,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概述 包括了主要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 如何使一个组织中的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战略与组织本身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使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工作的核心问题之一。 系统战略规划的目标和内容 内容 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与结构。 了解当前的能力状况。 对影响计划和信息技术发展和预测。 近期计划。,战略集合转移法简介 战略性的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就是把组织的战略集合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集合”,而后者由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目标、环境约束和战略计划组成。 “MIS战略规划过程”是指把组织的使命、目标、战略以及其他组织特性组成的“组织战略集”转换成包括有系统目标、约束和战

16、略规划的“MIS战略集”。,战略目标集转化法,战略目标集转化法是一种通过识别管理目标,从而得出信息系统目标的一种结构化方法,(William King, 1978)把企业的总战略、信息系统战略分别看成“信息集合”。战略目标规划的过程则是由组织战略集转换成信息系统战略集的过程。,战略目标集转化法战略规划过程,第一步 识别和阐明组织的战略集合 确定与组织有利害关系的关联集团的结构(经理、雇员、顾客、供应商、债权人、投资人、政府代理人及竞争者) 识别关联集团的要求 定义组织相对于每个关联集团的任务和战略 第二步 把组织的战略集合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战略集合 系统目标 约束 设计原则、开发战略,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基本概念 组织的信息需求分析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全面调查法(企业系统规划法),一类是重点突破法(CSFs法)。 在每一个企业组织中,都存在着对该组织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称为关键成功因素。 不同的管理信息系统,其信息需求各不相同,而同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需求在不同的时期也不会相同。 要能够确定不同行业中的成功因素。 关键成功因素法:是那些必须经常得到管理人员关注的活动区域,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