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先见对政治课教学的影响_政治教学反思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648141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先见对政治课教学的影响_政治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试论先见对政治课教学的影响_政治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试论先见对政治课教学的影响_政治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先见对政治课教学的影响_政治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先见对政治课教学的影响_政治教学反思(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范文试论先见对政治课教学的影响_政治教学反思 试论学生的“先见”对政治课教学的影响 文章提要“先见”是人的理解的前提,学生的学习就是从“先见”开始的。本文拟将“先见”这一哲学问题引入到我们的政治课堂,具体分析和探讨“先见”对我们政治课教学的影响,并提出引导学生建立合理“先见”的具体办法。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的首页写道“如果我们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育”。同样,北师大出版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也说到“任何学习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或实际的有意义的背景里,它包括学习者原

2、有经验、所处的社会文化系统,教学是一个依赖于先前知识和过去经验的累积过程。”这表明在人的理解、认知之前,人的头脑里并不是一片空白,对理解认知的对象实际上已经有所理解和认知了,人的理解、认知及其学习是从这前理解、前认知开始的。 当代解释学的创立者海德格尔把人的这种前理解、前认知概括为前结构,他的学生伽达默尔把前结构确定为“先见”。对于先见,人是否可以通过自觉的意识或方法象清洁镜子上的尘垢一样将之涤除掉呢?伽达默尔在其真理与方法中充分论证了人是永远不能、也无法摆脱这种“先见”的,因为先见源自于每个人无可选择、降生并生活其中的历史文化,是每个人在历史中的生存状态。 “先见”作为人的存在状态,是接纳溶

3、合新知识的中介,并具有同化新知识的功能,它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理解学习有着潜在的巨大的影响,故笔者不揣学识浅陋,对“先见”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影响予以讨论,以期引玉于方家。 1、学生的“先见”影响着学生对政治理论及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理解 学生“先见”的形成,缘于对生活的感受、社会的影响、个人的心理品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会从个人的生活境遇出发,以个人的情感和态度看待事物,以个人的感受为标准对人和物进行着价值分析,即便是零碎的、肤浅的感受,也将成为学生政治理论学习中的先见判断。曾有学生不满地说:现在到处都是摆摊设点的个体商贩,把周围环境搞得乱七八糟的,附近居民无法正常生

4、活。自从开放搞活以来,我家没睡过一次安稳觉。另有学生愤愤地说:如今社会上只讲效益、只讲赚钱,你不能干活就没有你的饭碗,这还是社会主义吗?他们的愤怒缘于生活质量的下降、父亲的下岗。这样的亲身感受势必影响他们对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态度。 受社会传媒如影视、网络、课外读物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接受政治理论学习之前,已经具备了相关的背景认识。如关于在新形势下如何看待消费、要不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问题时,有的学生认为,现在社会上实行的是高消费,能挣会花自己光彩,别人也羡慕,国家通过降低利率、征收利息税、鼓励贷款购车买房等方式号召人们积极消费,都说明艰苦奋斗已不合时代潮流,要不,建那么多高级宾馆、进口那么多高

5、档消费品干什么!这样,不合理的先见直接导致学生对艰苦奋斗观念的否定。 2、学生的“先见”构成了教学活动的难点 前面已经提到,学生的“先见”较多的缘于生活影响,生活中所接触和形成的感性认识,往往与从生活中高度抽象和概括出来的政治概念有着较大的差别,影响着学生对政治概念的正确理解,并成为我们教学活动中的难点。比如学生在接受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时,已经有了物质作为日常概念或自然概念的先见,在对比两种概念的差别时,由于抽象思维能力的限制,更受先见的物质概念的影响,学生对物质是一种抽象的客观存在显得难以理解。这种先见的影响现象在政治课教学中比较广泛的存在,比如在讲授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时,对于水果这种

6、共性存在于苹果、桔子等个性之中的哲学观点,学生表示很难理解,因为在他们的先见中,苹果、桔子属于水果范畴是生活的常识,是勿庸置疑的事。学生的先见与教学观点的冲突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难点。 另外,历史文化、社会传统、常人的处世观念、惯例和常识等也会转化成妨碍学生学习活动的先见。例如,长期以来一些思想家对人的本性问题作了错误的回答,有人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有人从人生目的方面、还有人从狭隘的私利角度以证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并发出如“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的感慨,这种论调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从而成为科学人生观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3、学生的“先见”还制约着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的热情 制约学生学习热情的“先见

7、”有:一是对政治理论实用性评价上的先见。学生对政治理论实用性的先见是影响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他对政治理论的先见判断是实用性高、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对自己的成长帮助较大时,他在学习过程中就会重视对理论的掌握,并在实践中灵活地加以运用和分析;反之,就会产生政治理论“无用论”的怀疑态度,进而对政治理论产生排斥、拒绝的心理和厌学的情绪。由于政治理论常高于或落后于现实、又由于政治理论太过抽象、政治教材条框式的编写模式,较多学生对政治理论的先见是不合理的,有学生是这样说的:“我长大了又不会去当官,学政治干什么?”也有学生说:“政治都是条条理论,多背多记就可以有个好分数,现在花这么多的时间去学习不合算。”

8、二是对政治教师人格和教学能力评价上的先见。学生具有“向师性”的心理,他们非常在意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一旦形成先入为主的认识,便较难改变,学生还会将之放大到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信任度上。比如一个获得过较多荣誉、社会知名度较高、学生普遍赞誉的教师,学生就会有“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倾向。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教学受欢迎、被信任的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这门功课的信心,而这种信心又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这门功课的学习热情,而对政治教师是“国家政策的传声筒”“政治权力的捍卫者”、“政治理论朝秦暮楚”“政治是尔虞我诈” 的先见,使政治教师的人格普遍遭受怀疑,使政治教学活动受挫。 伽达默尔强调,不应该笼统地否定

9、“先见”,而应该区别对待先见。他把先见分为两类:一是“合法的先见”,即来源于继承历史文化的先见,这是不应该否定也无法否定的,否定了它们就否定了历史,否定了发展,从而造成历史的中断;二是“盲目的先见”,即个人在现实人生中接触和吸收的先见,它们是可以、也应该清除的。可见,学生的“先见”并不总是消极的,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合法的先见”帮助学生开展理解学习。 4、学生的“先见”有助于新旧知识点的衔接 哲学解释学认为“先见”正是理解之所以成为可能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没有“先见”就不可能有理解,比如一个出生于纯生物状态的婴儿是不可能有什么理解的;“先见”构成了理解者的视野,一个人能够理解什么,理解到什么程

10、度,恰恰取决于其“先见”。可见“先见”是学生获得理解、认知取向的前提,是接受新知识的中介。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先见”产生着两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是我们的教师经常利用学生的“先见”来导入或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如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常要求学生先回顾前节课所讲述的内容,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顾,便是新课内容的先见。我们在讲授运动、变化、发展观点时是这样导入的:先要求学生回忆联系的含义,然后要求学生指出其中的关键词,最后展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正是由于事物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才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教学的整个过程非常的流畅和自然。提问、讨论等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提出自己的先见,教师感受学生先见的正误

11、,并探求学生先见与新的教学知识点之间关系的过程。为了说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我先是要求学生回忆历史教科书中关于美国西进运动的有关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概括归纳美国西进运动中值得学习的地方和应当注意的问题,最后根据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特点并借鉴美国西进运动的经验,提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具体方案,这个过程就是利用学生的先见重整和构建新知识体系的过程。 二是学生自身常常运用对原有知识的先见来推导和理解新的知识点。如有学生说,学习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之后,再去理解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哲学上矛盾的斗争性与政治斗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就显得容易多了,再如课堂知识的迁移、复习过程中知识结

12、构的重建、学习过程的举一反三等现象,都是对学生先见合理利用的体现。 既然学生的先见对整个的教学活动有如此重要的影响,我们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应当是帮助学生消除盲目的消极的“先见”,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积极的“先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1、帮助学生区别政治理论与生活常识。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生掌握科学概念的因素之一是新知识和原有认识之间的区别程度,教师要做的就是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分析鉴别不合理的先见,从而深刻把握教学内容。如在讲授哲学意义上的矛盾概念时,学生已经有了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理解,认为矛盾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些冲突和分歧,表现为邻里之间的争吵、同学之间的口角等,这种冲突

13、的关系只是哲学上矛盾的对立的一种表现形式,由此引出哲学意义上矛盾的统一的内容,说明哲学意义上的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包含了日常生活用语中的矛盾,所以两者有严格的区别;又如讲授民主政治建设时,学生的传统观念认为,民主建设不是靠我们的公民,而是靠国家领导人的能力建成的,民主成了自上而下的“明主”意识,这种不正确的成见仍带有“奴化”痕迹,缺乏平等思想,我们在指明这种民主意识的错误本质之后,再导入民主制度的具体内容及每个公民在民主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学生才会有对比之后的感悟。2、要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由于缺乏思辩的能力,学生看问题有时会比较片面和偏激,在党的地位、作用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社会媒体揭露的

14、党内存在的些腐败现象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许多学生据此怀疑或否定党在现化代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而忽视了党的先进性、党的历史功绩、六千多万党员先锋模范和中流砥柱的作用,更没有考虑党的主流、本质等内涵。高二、高三的学生在学习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之后,对这个问题已有全面的理解,对于高一的学生,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就要有意识地渗透全面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方法。3、要帮助学生以健康的心态看待社会和人生。有些学生由于视域开阔而自视甚高,影响着学生虚心向上的精神,有些学生偏激的、固执的心理也势必造成学生对事物看法的不合理性。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好书,“读一本好书,就像与许多高尚的朋友在谈话

15、”,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优化人的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名著或像读者等报刊上好文章的读后感,比我们纯粹地以理论说教的形式完成诸如“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等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原因就在于学生从书中汲取了营养成份,形成了人生观上的合理的先见。此外,我们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并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通过自己的社会调查,全面地分析社会的变化,正确的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而不应将个人的好恶、情绪的好坏做为时政分析的参照标准。学生可以及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有条件地订阅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将自己看到和听到的新闻摘要记录,然后结合课本的有关理论知识,去分析解答现实生活中的疑难问题,热点问题,并将其以小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 根据海德格尔的现象学阐释学的观点,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理解必然是从前理解开始,也就是从“先见”开始。既然人的“先见”影响着人的理解,那么学生的“先见”也必将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活动。而目前将“先见”问题引入到课堂教学,研究“先见”对教学活动的影响,仍是我们教学研究的盲点。本文意在引起大家的注意,文中若有不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