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的气球》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_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647760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窗前的气球》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_小学语文课堂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窗前的气球》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_小学语文课堂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窗前的气球》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_小学语文课堂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窗前的气球》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_小学语文课堂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窗前的气球》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_小学语文课堂实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范文窗前的气球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_小学语文课堂实录窗前的气球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执教者: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阜新镇 白雅君点 评:辽宁省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 赵彦 123000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描写同学间友情的课文。课文讲述的是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住进了医院。科利亚一个人在病房里很孤独,感到没意思。小伙伴们用线栓上红气球,并在气球上画个小脸,然后放飞到科利亚病房的窗前。科利亚看见了,高兴地笑了。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对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阵惊喜。 红气球折射出的是教室里的朗朗书声,是操场上的奔跑和欢笑。透过这个红气球,科利亚的心飞到了窗外,飞到了伙伴们的身边。传染病

2、房把科利亚和伙伴们隔开了,但它无法隔开孩子们的心。这窗前的红气球,使科利亚的心离开了“真没意思”的病床生活,回到了小伙伴身边。 童心无价。窗前的气球将激动着孩子们的颗颗童心,净化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引领着孩子们打开想象的大门,飞向真情的天空。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会用“可爱的”、“高兴地”说句子。2、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谊。3、 懂得珍惜友情,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培养爱心。 教学预设: 1、利用识字6的一句话“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点题,激发学生的情感,并挂出带着小脸的红气球,引发学生的兴趣。2、复习上节课的生字与词

3、语,并让学生用“开始”、“摇摇摆摆”、“叽叽喳喳”练习说话。 3、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写的是什么。再细读课文,体会科利亚的心情以及同学间的友谊。 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科利亚的孤独。利用书上的插图,让学生去发现并猜测科利亚为什么惊喜? 5、随机训练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用“可爱的”、“高兴地”说句子。6、拓展思维,让学生想办法,献爱心。提出:假如我们也是科利亚的好伙伴,在不能与科利亚见面的情况下,你还有别的办法让科利亚高兴起来吗?你想对科利亚说什么?7、重视朗读的指导与训练,让学生读出体验,读出情感,读出爱心。8、总结课文,教育学生懂得珍惜友情,关爱他人。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你们

4、还记得识字6的最后一句话吗?生: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师:是啊,人人献出一点爱。那么“爱”是什么呢?爱就是窗前的红气球。(出示一只画着笑脸的气球,挂在黑板上。) 点评:利用识字6中的一句话,实现情感的迁移,点出话题“爱是什么?”这既是敏感又是抽象的话题。教师没有让学生寻找答案,而是顺势点出“爱就是窗前的红气球”。形象的比喻,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也巧妙地揭示了课题。接着,教师把实物气球挂在了黑板的上面,鲜红的,带着笑脸的气球,让学生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二、复习字词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几位生字朋友,你还想和他们打一声招呼吗?生:想。师:(出示生字卡片)这个字谁会读?(依次出示“

5、科、亚、始、呆、逗、猜、栓”),“始”是我们会写的字,你能用“开始”说一句话吗?谁最逗人?栓什么?生:(认读卡片上的生字,用“开始”说一句话。)逗:小猴子真逗人。气球上的小脸儿真逗人。栓:栓气球、栓小狗。师:(出示词语卡片)谁想读这个词?(依次出示“摇摇摆摆”、“叽叽喳喳”)什么摇摇摆摆?什么叽叽喳喳?生:(认读词语,练习说话)企鹅走路摇摇摆摆。(学企鹅的样子)风筝在空中摇摇摆摆。小鸟叽叽喳喳/喜鹊唧唧喳喳地叫。师:通过复习,老师发现大家认字学词的本领真强。 点评:字词教学始终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无论什么样题材的课文,认读生字,积累与运用词语是不可丢失的。教师在复习字词的时候,很好的把握了重点

6、,例如,会写的字,不仅要学生认识,还要理解字的意思,并学会运用。“摇摇摆摆、叽叽喳喳”是课文中的两个重点词语,也很有特点,训练学生会运用,体现了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三、朗读感悟师:同学们,一个窗前的红气球,对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个惊喜,就是一声问候。大家还想和科利亚一起再来感受那种惊喜吗?请大家打开书105页。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读完后,把你知道的说给大家听。生:(自由读课文)师: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科利亚病了,得的是传染病。生:我知道了科利亚住在医院里,心情非常不好。生:我还知道科利亚的同学在楼下为他放气球,还在气球上画了一张小脸。 点评:教师抓住课

7、文的重点“一个窗前的红气球,对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个惊喜,就是一声问候。”激发学生情感,提出问题,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教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涵,理清课文线索。师:大家知道的真不少,读书的收获就是大,那你们还想再来仔细地读课文,有更多的收获吗?老师请一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自然段,谁愿意读?生:(有感情地读1、2自然段。)师:她读得怎么样?说说你的看法好吗?生:她读的速度快了些,应该慢些读。生:她读得不够有感情。师:大家想读地更好吗?自己练一练吧! 点评:初步感知课文之后,教师再次激发学生阅读欲望,让学生深

8、入阅读中发现问题,这是“由表入里”式的阅读。这个环节是指名学生朗读的。既然是朗读,就要让学生读出情感,读得到位。教师采用的策略是,让学生参与评价,在评价中提高朗读能力。师:通过读,你体会到了什么?生:我体会到科利亚躺在病床上很想爸爸妈妈,很想伙伴们。生:我感到科利亚很难过,很孤独。生:科利亚躺在病床上觉得没意思。师:(板书:真没意思)在生活中,你生病的时候,躺在家里心情怎样?生:我生病的时候,上不了学,躺在家里也感到没意思。生:我有时生病了,爸爸妈妈不能陪我,我就很难受。生:我有病的时候,在家里很想同学们。师:同学们和科利亚一样,也有这样的感受。那你能不能把科利亚孤独、难过的心情读出来?(指名

9、读)生:(朗读1、2自然段,读出科利亚孤独、难过的心情。) 点评:读中体验,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谈自己的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读出科利亚的心情,但不一定体会的深刻,所以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以我心比他心,使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当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趁热打铁,读出情感。体现了知情意的统一。师:读得不错。科利亚得的是传染病,没有亲人在床前陪伴,更不能和小伙伴们一起欢笑和游戏,这对于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来说,该有多么孤独和痛苦啊!可就在这时,科利亚却得到了一个惊喜!这是怎么回事呢?师:(出示彩图)请同学们认真看图,你在图上都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窗前

10、有一只红气球,气球上还画着笑脸呢!生:我发现科利亚正在挂点滴。生:我还发现科利亚高兴地笑呢! 点评:教学是一门艺术,这艺术多体现在教师的引导上。这个环节,教师用了一段过渡语,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然后,教师充分发挥了教材中插图的功能,让学生去发现。师:刚才科利亚还感到孤独,没意思,现在怎么笑得那么开心呢?你想在课文里找到答案吗?请一名同学读课文的3、4、5自然段。大家一边看书,一边听,心里还要想:科利亚为什么高兴地笑了?生:(读3、4、5自然段)师:你知道科利亚为什么高兴地笑了吗?快把你的看法与好伙伴交流吧!生:(同桌或前后座或小组的同伴相互交流)师:谁想告诉大家科利亚为什么高兴地笑了?(

11、板书:高兴地笑)生:科利亚看见气球上面画着一张可爱的笑脸,他被逗乐了。师:是呀,(指图)气球上的笑脸多可爱呀!那你能用“可爱的”说一句话吗?生:天空中有一群可爱的鸽子。生:我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生:动物园有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师:谁还知道科利亚为什么高兴地笑了?生:科利亚猜出是米沙想的招儿,所以就会开心的笑了。生:他怎么知道是米沙想的招?生:因为米沙是科利亚最要好的伙伴。生:因为米沙最聪明,最有办法。师:谁还有不同的看法?生:在科利亚最孤独的时候,伙伴们用气球来问候他,他觉得同学们还想着他,关心他,所以就高兴地笑了。师:你说得太好了,大家为她鼓掌好吗?生:(热烈鼓掌)生:我觉得科利亚看到这只气球

12、,就想到楼下的伙伴们正在拉动栓着气球的绳子,还唧唧喳喳地指手画脚,所以就忘记了疼痛,开心地笑了。师:科利亚那么高兴地笑了,我们也跟着高兴。谁能用“高兴地”说一句话?生:早晨,我高兴地来到学校。生:老师说带我们去郊游,我们高兴地跳了起来。师:这些句子说得真不错。老师知道同学们为什么在气球上画一张小脸,谁来告诉我?生:那张笑脸是代表同学们的。生:科利亚在医院里最想同学们,同学们也想他,所以就画了一张小脸。师:虽然,传染病房把科利亚和伙伴们隔开了,可是这可爱的红气球,就像同学们纯真的、火热的爱心,为病中的科利亚带来了快乐,解除了孤独。(板书:爱心)师:同学们,你想不想把科利亚高兴的样子和同学们对科利

13、亚的真情读出来?让老师先试一试好吗?(教师范读第4自然段)生:(有感情地朗读3、4、5自然段) 点评:由图到文,自然过渡。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并注意了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渗透了读书方法。同时,强调了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指名学生在全班交流时,教师没有认可一种看法,而是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谈出自己的认识,体现了阅读的个性化。在这个环节,教师巧妙的穿插了语言训练,如用“可爱的”“高兴地”练习说话。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在对话交流中,教师点拨是很到位的,这就紧紧的把握了理解课文的重点与能力训练的重点。教师的范读,也是点燃学生情感的方略。这个环节很好的处理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师:

14、同学们,童年的友谊是真挚的,假如我们也是科利亚的好伙伴,在不能与科利亚见面的情况下,你还有别的办法让科利亚高兴起来吗?生:可以放一只画着笑脸的风筝。生:我想给科利亚写一封信,让医生交给科利亚,表达我的祝福。生:我们还可以一起站在楼下为科利亚唱歌。师:这个办法真好!我们现在就为科利亚唱歌好吗?(师生同唱:祝你平安,啊,祝你平安,让快乐围绕在你身边)生:我想发明一种带胶的简,一射就粘在窗户上,上面挂着一个写着“祝你快乐”的字条。生:我还可以拿一个录音机,在楼下为科利亚播放好听的歌儿。师: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大家真是有爱心的孩子。你现在想对科利亚说什么?生:我想说:“科利亚,祝你快快康复!”生:科利亚

15、,你快好起来,回到伙伴中间吧! 点评:教语文也就是教做人。这篇课文带着浓浓的情感,文本价值在于教育学生“懂得珍惜友情,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所以,教师在这里进行了文本的拓展,表面看是训练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实质是发现学生爱心,教育学生关爱他人,是人生最快乐的。这个环节有预设,也有生成。例如,学生说为科利亚唱歌,教师就顺势利导,共同歌唱祝你平安,课堂教学掀起高潮,情感得到了升华。在课堂中,学生的一句句话语,表达了他们真挚的童心。师:科利亚一定会听到我们祝福的,现在我们把课文中最喜欢的地方读出来。表达我们的心情好吗?生:(自由读最喜欢的地方)师:老师把课文内容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读给科利亚听,好吗?生:好!师生:同读儿歌病房有个科利亚,谁也不准来看他。静静躺,呆呆望,孤孤单单想回家。科利亚,别难过,你的伙伴有办法,红气球,飘来啦,祝你康复早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