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堂实录四_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647541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堂实录四_小学语文课堂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堂实录四_小学语文课堂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堂实录四_小学语文课堂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堂实录四_小学语文课堂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堂实录四_小学语文课堂实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范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堂实录四_小学语文课堂实录师: 同学们,我们初次见面,先自我介绍,我姓欧,这姓不多见,谁能巧妙地来记住呢?生:欧洲的欧。师:那可是七大洲之一啊,好办法。生:欧阳修的欧。师:巧借名人,不错!生:那是欧尚的欧。师:希望今天的课上,同学们也像进超市一样,各有所获。生:欧莱雅的欧。师(疑惑):?生:欧莱雅是一种知名化妆品。师(恍然大悟):一用化妆品,就想起欧老师。真是好办法。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大家知道姚明吗?他现在是国际大球星了,身价据说在一亿美元以上。在今年9月4日,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骨髓捐献志愿者,当时与记者有这样一段对话:记者问:姚明,你是真捐呢,还是作

2、秀呢?姚 明答:一旦需要,马上就捐。记者又问:如果正在举行一个重要的比赛呢?姚 明反问: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吗?听了这个故事以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生:生命高于一切生:比赛可以重来,而生命却只有一次。生:生命是金钱不能估量的。我觉得姚明很伟大!师:是啊,姚明的话语虽然朴素却感人。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篇课文,也同样是关于拯救白血病人的感人故事。一起读题目。生读。师:课前你们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课文读了几遍?(学生有的读了三遍,四遍、五遍的也有。)师:现在先来交流一下。谁知道文中的海峡指的是什么海峡?生:台湾海峡。师:那么跨越海峡桥的两端是?生:这一头是杭州,那一头是台湾。师:两岸之间发生了怎样的

3、故事呢?谁能用一两句来简单说说?生:杭州的一个青年得了白血病,台湾那里的一个青年捐骨髓给他。生:台湾青年捐骨髓给患了白血病的杭州青年。师:李惠利的同学真不简单,不用老师教,通过预习,对课文已经有了很好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杭州,去看看躺在病床上的小钱。哪位同学来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生读,但文中第三句“这个18岁的年轻人这朵生命之花绽放。”读的不是很流利,老师请他停下。)师:这句话一连出现了几个生字,确实比较难读,也比较难懂。请各位同学自己多读几遍。师:现在谁愿意来试试?生读,果然好了很多。但“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停顿不是很好。老师领读这句话。师:谁来说说“即将”什么意思?生:将要。

4、生:马上。生:马上就要。师:那么凋零呢?生:指花儿凋谢了。生:花儿枯萎了。师: “即将凋零”在文中指什么呢?生:是指小钱快要死了。生:小钱像花儿一样随时都可能凋谢。师:我们以前学过一个成语叫“含苞未放”或“含苞欲放”,指花还没有开放,那么文中的“含苞”又指什么呢?生:指小钱很年轻。生:小钱还没有成年,他只有18岁呢!师:是啊,18岁应该是最浪漫、最美好的年龄;18岁,应该是编织梦想,放飞希望的年龄。可小钱呢,当你读到这里,你的心里是什么感受?生:小钱太悲惨了!生:小钱太可怜了!生:上天对小钱太残忍了。生:我真为小钱感到惋惜!师:生命是这么美好,却是这样脆弱,怎么不让人痛惜伤心呢?一起来读这句话

5、。学生读。(这一次读得投入、深情。)老师请第一位同学继续往下读,读完第二自然段。师: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么可怜的小钱,文中却说他是幸运的,这是为什么呢?生(默读后):因为适合移植的骨髓10万里,才有一个,小钱居然找到了。生:找到适合的骨髓,“谈何容易”,可现在小钱却找到了。所以说他幸运的。师:从“几经辗转”中,我们可以想象小钱经受了多少次的失败的打击,对生命的绝望,才迎来这一线生机啊!有感情地读好这段话。学生读文。(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与小钱同呼吸,共命运。所以朗读得很动情。)师:同学们,这仅仅还只是个希望啊。台湾的青年愿不愿意捐献呢?骨髓会不会顺利到达呢?手术能不能保证成功呢

6、?对小钱来说,这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啊。让我们来看台湾那一头,请同学们快速默读3、4、5小节。想想此时此刻,台湾青年他在做些什么呢?学生快速默读,半分钟后纷纷举手。生: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生:台湾青年也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师:杭州的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无奈,是等待。那台湾青年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中,怎样的情况下,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呢?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是隐含在文字中的,请同学们细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并连起来说说。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边思考。两三分钟后纷纷举手。生:在大地的余震中,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地震后不知家人是否平按无事的情况下,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师:还有补充吗?

7、生: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生:在大家都跑到空旷地方寻求安全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师:谁能把同学们讲的连起来说说呢?先试试。(片刻后)师:我先开个头,在杭州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生:在杭州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大地余震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不知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大家都跑到空旷地方寻求安全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师:说的真好。如果最后两句,各加上“

8、仍”、“还是”,就更有味了。谁还愿意试试?生:在大地余震的时候,台湾青年不顾危险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不知家人是否平安的时候,台湾青年强忍着牵挂和担忧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的时候,台湾青年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大家都跑到空旷地方寻求安全的时候,台湾青年还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师:在这样的复杂的情况下,他却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捐献骨髓。是什么力量让他这么做呢?他心里是怎么想呢?我们再认真读读3、4、5自然段,穿过字里行间,努力走进台湾青年的心里。学生低头读书思考,三三两两举起了手。师:你们读懂了台湾青年的心吗?你们真正了解他吗?学生点头称读懂了。师:如果你就是那位青年,

9、就你当时心里所想,你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学生纷纷表示愿意。师(模仿记者):你的事迹感动了我,也感动着所有的中国人。请问:在当时大地余震时,你躺在病床上,你害怕过吗?生(模仿台湾青年):说实话,我也害怕,生命给我的也只有一次啊。但我想到还有一个人需要我的骨髓去救命的时候,我就不害怕了。师(模仿记者):你很勇敢。你知道吗?这次地震,造成了2400多人死亡,几万人受伤。地震过后,大家都忙着寻找亲人,抢救亲人。可你并没有这么做。有人说,你根本不爱自己的家人。是这样吗?生(模仿台湾青年,有些激动):不是,我爱自己的家人。有谁不爱自己的亲人呢?我躺在病床上一直担心着他们,所以我一下病床就去寻找他们了。一生

10、插话:他们胡说,我怎么会不爱自己的家人呢?我一直为他们担心呢。但当时如果我也去寻找家人的话,那杭州的小钱,不就要死了吗?师(模仿记者):最后一个问题:据我所知,你这次捐献对象是大陆一位青年,也许这辈子你们都不能相见,也许他都不能向你当面致谢。你不遗憾吗?生(模仿台湾青年):不遗憾。我捐献骨髓不是为了让人感谢。生(模仿台湾青年):不遗憾。我们是同胞啊,只要他能活下来,我就很幸福了生(模仿台湾青年):不遗憾。我知道小钱能救治好,我就很开心了。姚明不是说,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师:同学们,你们已经读懂了课文,读懂了台湾青年的那颗善良的心。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我们一起读这句话。学生深情地朗读:

11、“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师:其间,有个了不起的人一直在默默地工作着,他就是李博士。请同学们划出描写李博士的句子,自己读好。指名读。老师边听边板书“步履匆匆、沉着、奔波”师:“履”在古时候就是鞋子,那么“步履匆匆”呢?生:就是脚步匆匆,生:就是快速地走。师:联系上下文说说“奔波”什么意思呢?生:就是来回奔走。生:忙忙碌碌地不停地奔走。生:指李博士赶得很急。师:从这三个词语“步履匆匆、沉着、奔波”上,你读出了什么?生:我觉得李博士医术很高明。生:我读出了当时时间紧迫,李博士像是和时间在赛跑。生:我觉得李博士是一心为病人着想。师:“一心为病人着想”说明他?生:医德高尚。师:这位医

12、术高明,医德高尚的李博士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政道博士。有关他的事迹课堂上不展开了,我们可以通过“百度”去搜索阅览。同学们,当医院手术室的门禁闭的时候,大家都在静静等待着,期盼着。这时手术室的门忽然打开了,告诉了大家一个好消息:小钱得救了!你听到这个消息心情怎么样?生:太高兴了生:我为小钱感到高兴!生:我祝福小钱永远幸福!生:我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我太兴奋了!师:我想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为小钱的得救由衷地高兴。请同学们融入你们的那份感情,自己试着读最后一自然段,用心感受文中语言流露出的那份真情。学生认真朗读。师:如果你就是小钱的同学,和他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同学。你听到消息后的心情怎样呢?不

13、用说,让你的朗读告诉我。一生认真地读,投入而有激情。师:如果你就是小钱的父母,为他担惊受怕、操碎了心的父母。你听到消息后的心情这样呢?不用说,让你的朗读告诉我。学生真情投入,读得热泪盈眶。师:现在我们对课题中的“生命桥”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谁愿意来谈谈?生:是两岸同胞的爱心架起了生命桥。生:是台湾青年冒着生命危险捐献骨髓,才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所以叫生命桥。生:是两岸的血脉亲情才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所以说是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师:是啊,正如姚明在采访中所说,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珍视生命,拯救生命,它其实就融于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平平实实的细节中,这篇文章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思考。(完) 作者邮箱:(.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