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美术第6课 城市艺术活动教案_初中美术教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647465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美术第6课 城市艺术活动教案_初中美术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美术第6课 城市艺术活动教案_初中美术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美术第6课 城市艺术活动教案_初中美术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美术第6课 城市艺术活动教案_初中美术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美术第6课 城市艺术活动教案_初中美术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范文九年级美术第6课 城市艺术活动教案_初中美术教案第6课 城市艺术活动课时建议:教时一、本课概述城市艺术活动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艺术节、旅游节、电影节、音乐节、服装文化节如此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的盛大城市文化节庆,不但通过吸收世界文化精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了我们城市的品位;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我们城市的勃勃生机和独特魅力。城市文化节庆是人民大众的节日,节庆期间开展的巡游表演、舞台演出、影视展示、艺术展览、以及游园和广场文艺活动,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本课在“感受与欣赏”板块中,介绍了“城市文化节庆”和“民间艺术表演”;在“体验与创作”板块中,安

2、排了“城市文化节庆海报的设计”和“浮雕创作我们的都市”;在“拓展与融会”板块中,将体验、创作的内容拓展为“民间艺术才艺展示”、“城市网页设计”、“城市文化节庆音乐作品展演”;“品味生活”和“艺海搜索”板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城市文化节庆活动,并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世界各著名城市的文化节庆、探究“海派文化”的特点、关注xx年上海世博会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新举措;而页眉上的“信息点击”板块,则扩充了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二、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感受城市文化节庆的浓厚文化氛围,感受民间艺术质朴动人的魅力,认识城市文化节庆在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实践与创造:尝试设计城市文化节庆海报

3、、创作浮雕我们的都市。欣赏与评议:欣赏我国民间艺术,欣赏世界文化精华,欣赏同学们的海报和浮雕作品,并予以分析与评价。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感受城市文化节庆,欣赏我国民间艺术,尝试海报设计与浮雕创作。难点:城市文化节庆海报设计中,新颖、独特的创意;浮雕我们的都市创作中,形象的概括与提炼。四、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学具:铅画纸、水粉颜料、毛笔、钙塑板、美工刀等。五、教学过程与指导要点板块教学过程与指导要点预期学习效果感受与欣赏1、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感受中外城市文化节庆,认识其在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学中可以以城市为线索,如上海的、我国著名城市的、世界著

4、名城市的;也可以以城市文化节庆的内容为线索,如艺术节、电影节、音乐节、服装节等等。2、通过音像播放、图片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欣赏我国民间艺术,了解其丰富多彩的形式,感受其质朴动人的魅力。3、有关概念可引导学生自学“信息点击”板块。感受中外城市文化节庆,认识其重要作用;欣赏我国民间艺术,了解其形式,感受其魅力。体验与创作1、指导学生通过欣赏,发现和了解城市文化节庆海报的构成要素、设计要求、表现形式与制作技法,发现和了解城市文化节庆海报设计中图形、文字、色彩、空间的处理方法,并尝试各类城市文化节庆海报的设计。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主题明确,构图适当。 深化层面色彩鲜明,绘制工整。 探究层面构思新颖、

5、独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视觉冲击力。2、在运用图例或实物介绍钙塑板浮雕创作的方法、步骤基础上,引导学生组成小组,选择适当的题材,通过形象的概括与提炼,尝试进行钙塑板浮雕系列我们的都市的创作。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主题鲜明,形象生动。 深化层面合作默契,制作精致。 探究层面选题独特,造型优美,具有鲜明的现代视觉艺术美感。了解海报、浮雕设计基础知识,体验设计过程,发扬协作精神,树立创新意识。拓展与融会1、在学生民间艺术才艺的展示、表演、交流中,感受我国民间艺术质朴动人的魅力,感受同学们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才艺,学习艺术的欣赏与评价。2、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尝试城市网页设计,为美术、计算机、历史、

6、地理等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可结合计算机课进行。3、通过城市文化节庆主题歌的展演,感受城市节庆独特的文化氛围。突破学科界限,进行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品味生活积极参与城市文化艺术活动,提升自己的文化艺术素养。 通过参与城市文化艺术活动,提升文化艺术素养。艺海搜索鼓励学生通过各种信息途径,了解中外著名城市的各类文化节庆活动,探究“海派文化”的特点,关注xx年上海世博会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新举措。学会运用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六、教学设计的开发1、参与城市文化节庆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旅游节、艺术节等城市文化节庆活动,全身心融入浓郁的城市文化氛围之中,并指导他们记下自己的活动体会。2、运用计算机技术设计海报

7、:鼓励学生将计算机操作知识、技能创造性地应用于城市文化节庆海报设计,并将学生作品于校园网中进行汇展。3、石膏板浮雕创作:用石膏粉制成石膏板,通过雕刻进行浮雕创作。七、教学评价1、评价内容知识与技能要求:了解各类城市文化节庆及其在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了解我国民间艺术其丰富多彩的形式及其质朴动人的魅力,初步掌握海报和钙塑板浮雕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学习过程要求:自觉融入学习集体,积极参与通过感受、讨论、设计、制作和交流的学习过程。独创性要求:在创作、设计中,以独特的视觉语言表现时代的脉搏。其它要求:“体验与创作”部分的评价,还可参照教学过程与指导要点中“作业要求”进行

8、。2、评价方法 学生自评、互评: 学生自评、互评课堂创作、设计作品,交流各自的学习体会。教师点评: 教师对典型的或有个性的作业或观点进行分析、评价。 八、信息与资料1、上海主要文化节庆 月份城市文化节庆4月上海桃花节(南汇区)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闸北区)上海龙华庙会(徐汇区)5月上海国际龙舟赛(青浦区)上海国际花卉节(普陀区)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逢奇数年举办)6月上海电视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每三年一届)9月10月上海旅游节上海桂花节(徐汇区)10月上海柑桔节(宝山区)上海国际魔术节11月上海国际艺术节2、上海文化节庆介绍(部分)上海国际花卉节是国际性

9、花事盛会。通过传播生态环境知识,唤起民众投身绿化植树,陶冶情操,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美好家园。每次盛会,世界各国的名花异卉汇成一个花的海洋。展区内,以花卉等植物做成的造型置景,花色丰富,主题鲜明,构思巧妙。千姿百态的插花、风格迥异的盆景、造型奇特的根雕、磷磷灿灿的奇石构筑成了一个让人大饱眼福、尽显自然魅力的缤纷世界。同时,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名家书画表演、划船比赛、花卉即时摄影赛等丰富多彩的花文化系列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增添了赏花客的乐趣,并留在人们美好的记忆中。 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已经成为上海乃至时尚业的节日。博览会、经典联想、中国情结、流行趋势发布、著名设计师作品发布,展示了

10、时尚的魅力;国际服装论坛,以理论引导实践;服装设计大赛、时装模特大赛,新秀迭出。东西南北,八面来风,国内外兼容并蓄,充分体现出其“重设计、创品牌、拓市场”的宗旨。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集国际性、文化性、商贸性、专业性、群众性于一体,并呈现出“档次更高、专业更强、门类更广、声势更大、创意更新、群众参与机会更多”等六大特点。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以丰富的节庆活动、崭新的面貌,全面展现“上海东方时尚之都”的魅力。 上海国际电影节是我国唯一的国际电影节,是自1993年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电影界友好交流的重要活动之一,并跻身于世界九个a级国际电影节之中。上海国际电影节包括: “金爵奖”国际影片评选,国际影片展映,

11、电影学术研讨会和国际影片交易市场。 上海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由中国福利会等单位主办,是每三年定举办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少年儿童文化艺术交流的盛会。在“和平友谊未来”的主题下,节日的各项活动极富特色,有热烈隆重的开幕式、欢乐活泼的吉祥物、才艺俱佳的和平小天使、缔造友谊的金钥匙、纵论天下的国际儿童论坛、五彩缤纷的国际儿童博览会、一流水准的国际儿童剧展演、异域风格的专场演出、神韵悠悠的童笛盛会以及情深意长的闭幕式,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们汇聚一堂,高歌和平、畅述友谊、创造未来。上海旅游节由上海黄浦旅游节发展而来的国际性节庆活动。多年来,上海旅游节集中展示了

12、上海都市风光、都市文化、都市商业。她以走进美好与欢乐为主题,以人民大众的节日为定位,推出了观光、休闲、游园、娱乐、文体、会展、美食、购物八大类百余项都市旅游特色节目,并以优质服务迎接来自海内外的千百万来宾和游客。上海旅游节已成为上海市民及海内外热爱上海、关心上海的朋友共同的节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是国家级国际艺术节,是我国最高规格的对外文化交流节庆活动,也是全国第一个国际性的艺术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每年举办一届,其活动内容包括舞台演出、演出交易会、艺术展览展示、群众文化活动等。在注重节目经典性的同时,更加强了群众的参与性,突出“人民的艺术节”这一办节宗旨,体现它的包容性以及超前意识。为“吸收

13、世界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成功地搭起了一个舞台。 上海电视节是具有比赛性质的大型国际电视交流活动,每年举办一届。电视节的宗旨是和平、友好、合作、交流,目的是加深各国间的了解,增进各国电视界人士的友谊,促进电视艺术的提高和发展。上海电视节包括白玉兰奖国际电视节目评选,国际电视节目展播,国际影视节目交易市场,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等活动。 3、我国部分民间艺术介绍龙舞,也叫“龙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龙”的形象各有特色,一般用竹、木、纸、布等扎成,节数不等,但为单数。每节内能燃烛的称“龙灯”,不燃烛的称“布龙”。舞时,由一人持彩珠戏龙作舞。此外还

14、有用荷花、蝴蝶组成的“百叶龙”,用长板凳扎成的“板凳龙”等多种形式的龙舞。在旧社会,有的地区有舞龙祈雨的风俗。龙舞流传历史悠久,在汉代已有记载(见春秋繁露)。狮子舞,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一般由两人合作扮一头大狮子(有的地区称“太狮”),一人扮作一头小狮子(有的地区称“少狮”),另一人扮武士,持彩球逗引。在表演上可分“文狮”、“武狮”两种:“文狮”主要刻画狮子温驯的神态,有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勇猛的性格,有跳跃、跌扑、登高、腾转、踩球等动作。狮子舞的动作技艺性很强。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加工提高,是深受人民喜爱的民间舞蹈。狮子舞流

15、传历史悠久,汉代即已流行(见汉书礼乐志孟康注)。腰鼓舞,也叫“打腰鼓”。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原流行于陕北一带。舞者在腰间挂一椭圆形小鼓,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鼓,边敲边舞。1942年以后,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对原有腰鼓形式进行了改革,发展成为节奏强烈、动作健壮有力的群众性集体舞蹈。新中国成立后,腰鼓舞成为群众在节日、集会时经常表演的民间舞蹈。高跷,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有的地区也称“高跷秧歌”。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道具,双足踩着木跷(有踏脚装置的木棍,高者三、四尺,矮者尺余)而舞。表演形式有集体对舞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高跷流传历史悠久,在 列子说符中已有记载。泥塑,亦

16、称彩塑。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雕塑工艺品。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先上粉底,再施彩绘。中国最著名的彩塑如敦煌莫高窟的菩萨和太原晋祠的宫女,无锡的“惠山泥人”及天津的“泥人张”,各具风格。面塑,也叫“面人”。一种民间工艺品。是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捏成的各种小型人物。流传于中国各地。草编,中国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手工艺品。草编的原料是利用各地所产的草,就地取材,编成各种生活用品,如提篮、果盒、杯套、盆垫、帽子、拖鞋和枕、席等。有的利用事先染有各种彩色的草,编织各种图案;有的则编好后加印装饰纹样。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深受人民喜爱。主要品种有:河北、河南、山东的麦草编,江苏嘉定、广东高要、东莞的黄草编,浙江的金丝草编,湖南的龙须草编及台湾省的草席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