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第二、三课时教学实录及反思_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647138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三课时教学实录及反思_小学语文课堂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三课时教学实录及反思_小学语文课堂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三课时教学实录及反思_小学语文课堂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三课时教学实录及反思_小学语文课堂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狼牙山五壮士》第二、三课时教学实录及反思_小学语文课堂实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范文狼牙山五壮士第二、三课时教学实录及反思_小学语文课堂实录作者:中国参考资料网 我们要播洒捍卫和平的信念 还是要世袭历史的血腥仇恨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三课时教学实录及反思 引子: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战争题材故事”,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但是,对于这样的战争题材到底该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到底是要在孩子的心田播种仇恨的种子?还是应该浇灌捍卫和平的信念?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老师先提一个小小的测试题,知道的同学请你举手示意,不许出声。 (我环视一周,待同学们都聚精会神的侧耳倾听时) 师:你能说出狼牙山五壮士的伟大名字吗? ( 学生纷纷举

2、起小手,有的折着指头数着英雄的名字,情不自禁的发出轻微的声响,打破了课堂的宁静。还有几个同学把指头折来折去,紧皱眉头,看样子是遇上麻烦了。) 师:我知道大多数同学都记住了五个壮士的名字,但是也有个别同学可能只记住了其中的两三个,是吗?读书我们一定要学会抓主要信息,如果学了狼牙山五壮士,人家问我们狼牙山五壮士是谁,都答不上来,岂不是太遗憾吗? 狼牙山五壮士,是我们中华民族铁骨铮铮的英雄,我们不但要清楚他们的英雄事迹,而且要永远记住这五位英雄的伟大名字。 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来板书五位英雄的名字,其他同学请以最认真的态度在自己的课堂学习笔记本上书写五位英雄的名字。 (黑板上学生的字挺漂亮,但是葛

3、振林的“葛”与“振”写不上来。正在抓耳挠腮的时候,台下不少同学开始“我我我”的跃跃欲试,我请了一个举手示意的同学上台订正。) 师:好!下面老师来当一回连长,请五个男同学扮演五壮士。在连队转移之前,连长肯定要集合部队下达命令。下面开始集合。 马宝玉!(我突然提高嗓门以军人严肃的口气大声点名。同学们精神为之一振。) 生:到!(“马宝玉”吓了一跳,其他同学则哈哈大笑。) 师:(走过去握着他的手说)别忘了你现在是班长,是壮士呢!明白了吗? 生:(点点头) 师:马宝玉! 生:到!(该学生声音异常的响亮,有几个调皮的男同学忍不住暗暗窃笑。我稍做停顿,把目光落在这几个孩子的脸上,然后继续) 师:葛振林! 生

4、:到! 师:宋学义! 生:到! 师:胡德林! 生:到! 师:胡福才! 生:到! (学生回答的声音一个比一个响亮,一个比一个有气势。但课堂里再也没有同学的脸上挂着笑容。刚才还轻松随意的课堂立刻升腾起严肃的氛围。) 师:!同志们!敌人又将对我根据地发动新一轮的大扫荡,虽然一个月来我们坚持游击战争,成功的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但是敌人并不甘心失败,这一次敌人集聚了两千多鬼子,企图将我军一网打尽。面对来势汹汹的数倍于我的鬼子,为了保护老百姓和保存战斗力,连队决定暂时向龙王庙转移,避开敌人的主力。今天交给你们一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掩护部队转移。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生:有!有!有!请连长放心!保证

5、完成任务! (孩子们开始变得兴奋紧张起来,战争的硝烟似乎在课堂开始弥漫。) 师:同学们,你们还真有点壮士的风采。给“壮士们”鼓掌。 面对连长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来势汹汹的大批鬼子,五壮士毫不犹豫的接收了掩护任务。战斗的结果如何呢? 生:完成掩护任务后,五壮士英勇跳崖了。 生:完成掩护任务后,他们没有退路,就毫不犹豫的跳下悬崖。 生:在弹尽粮绝的时候,五壮士跳崖自尽了。 师:诶!等一下,“自尽”这个词用在这里,老师感觉好像有点不对劲。大家说说看。 生:我也感觉有点不恰当,好像有点自杀的味道。难道说五壮士的“跳崖”是自杀? 师:对呀!五壮士的英勇跳崖怎么会是集体自杀呢? 生:“自尽”用在敌人身上还差

6、不多,不能用在五壮士身上。 生:我觉得没什么不可以,“自尽”就是自杀的意思,五壮士已经没有退路了,只有跳崖自尽,否则就会落到敌人的手里,那会死得更惨。 师:那照你这样的推想,五壮士是因为害怕死得更惨才跳崖的?他们是怕死鬼啰? (全班同学大笑,家豪同学自知理亏,也只好面露苦笑。) 师:同学们,如果单纯的从“不怕死”的角度来看,五壮士的英勇跳崖,好像和我们平常听说的“某某人跳楼自杀、某某人上吊自尽”没多大的区别。但是,如果仔细地想一想,我们平常听说的某某人自杀自尽,往往是因为自己在生活上或者工作学习上碰到了什么困难,觉得自己无法战胜这个困难,就以自杀自尽的方式来逃避困难。五壮士的英勇跳崖也是为了逃

7、避困难吗?也是为了他们自己吗? 生:不是! 师:那是因为什么? 生:他们是为了掩护部队转移,而跳崖的。 生:他们是为了宁死不当亡国奴,才跳崖的。 师:对呀,五壮士是为了部队和老百姓的安全转移,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也是为了我们今天的 生: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师:对呀!所以我们说,五壮士的英勇跳崖,不是为了自己逃避困难的自杀自尽,而是为了掩护部队、保卫国家的英勇献身,是英雄本色。大家现在觉得“自尽”用在这里是否有点不恰当呢? 生:(学生纷纷点头示意。) 师:好,下面我们再回到刚才讲述的战斗结果,难道结果就仅仅是五壮士英勇跳崖?结果我们的部队和人民群众怎么样了?敌人又怎么样了? 生:还有部队和人民群众得到掩护,安全转移。敌人上当了。 师:敌人上当,就没有伤亡? 生:还有,敌人被消灭了很多。 师:对,敌人不仅仅是上了当,中了计,结果是死伤无数,伤亡惨重。所以全面来看,战斗的结果是: (教师板书:战斗的结果:部队和群众安全转移 敌人伤亡惨重 五壮士壮烈跳崖)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五壮士在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之后,为什么还要跳崖?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首先老师从你的提问中感觉到,你心里很不愿意五壮士就这样跳崖牺牲,对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