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X——解密边塞诗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8641308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1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X——解密边塞诗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X——解密边塞诗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X——解密边塞诗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X——解密边塞诗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X——解密边塞诗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X——解密边塞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X——解密边塞诗(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出塞 凉州词 +X 解密边塞诗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内容主题为“树宏伟志向,表赤子情怀”,单元导语是以明朝著 名的思想家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开篇洋溢着强烈的爱国热情。 单元选文的设置,将人文主题定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设立为两个大方面: 1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文章的主要内容。2.学习写书 信。 古诗三首,本课学习出塞和凉州词这两首古诗,出塞属于 汉朝乐府诗题, 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全诗反映了诗人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 征未归的同情, 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能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 宁和爱国主义情怀,是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凉

2、州词是一首 边塞诗,写的是边塞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的情景,诗歌慷慨激昂,豪 情满怀,表现当时战争的残酷、无常和频繁。反映将士们生活的悲惨、痛苦,体 现了盛唐边塞诗的特点。 主要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 理解课文内容, 边读边融情入景想象画面, 在阅 读中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 (一)运用对比阅读策略,利用树状图,深入理解诗意,感受爱国情怀。 (二)诵读古诗, 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 激起学生对唐诗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爱国主题的古诗,体会爱国情怀。 难点:通过学习出塞,再自学凉州词,实现方法的实践迁移。 四、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出塞凉州词+X 解密边塞诗

3、思维可视化工具:树状图 课文学习单:比较阅读 , 解密边塞诗 五、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诗情 如果要挑选一种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符号,猜猜老师会选择什么?(古诗) 一首古诗,往往不过数十字,却能将诗人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浓缩包含。 (二)切入题材,架构宏观意识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 有一类诗歌,往往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如:梅花,我们叫它咏物诗; 有一类诗歌,往往山水秀美,自然风光,如:望庐山瀑布,我们叫它写 景诗; 有一类诗歌,往往深情款款,依依不舍,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叫 它送别诗。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题材的诗歌边塞诗,什么是边塞诗? (生说)描写 边塞风光、军旅生活、戍边战争的都

4、叫边塞诗。 今天我们要学的出塞和凉州词都是边塞诗,其中,出塞是唐代 边塞诗中的“压卷之作”。我们就用这首出塞来叩开边塞诗的大门,共同感 受边塞诗的特点和魅力。 (三)理解题目 题目中的“塞”是什么意思?(边塞,关塞) 古代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北就是边塞。 (出示边关的图片)看到边关,你有什么感觉?(环境艰苦,荒无人烟,没 有城内的热闹繁华,荒凉、清冷). “出塞”是指什么?(到边疆地区戍守边关) 为了巩固国家政治, 防止边疆少数民族的入侵, 古代的统治者都派重兵驻守 边关,保卫国家疆土,所以边关是非常重要的。 从题目就能看出它是一首边塞诗。 (四)诵读诗歌,读出味道 读准字音,字正腔圆,读通顺,

5、读出古诗的味道。 读出塞(单生读、齐读) (五)创设情境,品意抒情 孩子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听老师的朗读,你们想象画面,“秦时明月 汉时关”你看到了什么?概括出两种景物,找关键词。(明月、边关)(板书) 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边关,提起明月, 我们就会想到什么? 明月与什么联系在一起。 (思乡)古代的诗人往往以月寄情,通过描写月亮来抒 发思乡之情。 诗人李白这样写明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人杜甫这样写明月: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政治家王安石这样写明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一批又一批的将士远离家乡、 奔赴戍边,也把思乡之苦寄托在这一轮皎皎明 月上,他们能回

6、到日思夜想的故乡吗?(不能)哪个词看出来的?找关键词。引 出“人未还”。为什么回不去?(有的战死沙场,有的终老边关)。 (出示资料)从秦朝到汉朝再到唐朝, 经历了八百多年, 将近一千年过去了, 明月仍然是秦汉时期的明月, 边关依旧是秦汉时期的边关,明月边关没有变, 还 有什么没有变?(战争)战争从秦汉时期以来一直没有停歇过。 (出示资料)我们看资料,据史书资治通鉴记载,唐玄宗曾将士兵戍边 的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后又从三年延至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 (出示战争的图片) 这就是当时的战场, 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桃入汉家。 你感受到了什么? (战争的残酷, 将士们的痛苦, 战争给人们带来极大的

7、灾难和 痛苦)。 守卫边关的将士们, 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哀叹: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 未还。(生读) 守关将士的亲人们, 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呼唤: 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 还。(生读) 这都是因为战争啊!孩子们,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悲哀、愤 怒、对战争的愤恨,对将士们的同情)。 俗话说:国难思良将,在战争频繁的边关,守关将士们也在盼望:但使龙城 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他们在盼望谁?可以参考注释。 (汉代飞将军李广)当时是唐朝,李广还在 吗?(不在) (出示资料)我们看资料,李广,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人称“飞将军”。 精通骑马射箭。公元前166 年,匈奴入侵萧关,李广斩

8、杀匈奴首级无数,匈奴 数年不敢侵犯。 李广是一位什么样的将军?(精通射箭、英勇奋战、勇往直前) 那我们读出豪迈壮烈、勇往直前的气势。(生读) 你读懂了什么?诗人希望什么? (希望朝廷能起用像李广这样的将军,英勇 奋战、守卫边关) 是啊,要是李将军在,匈奴就不敢入侵中原,将士就能与家人团圆,要是李 将军在,国家就会太平,百姓就能过上安宁的生活。 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们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 度阴山。”这是他们对和平的渴望,对良将的期盼。(板书:期盼良将,渴望 和平) 孩子们,虽然将士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虽然他们生活艰苦,九死一生, 但他们仍然希望有李广这样的将军带领他们

9、英勇奋战,守卫边关,就是因为他们 (对祖国的热爱,有着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板书:爱国) 你认为这首诗中最关键的句子和精髓是哪两句?(后两句) 。后两句表达了 诗人的情怀。 出塞这首诗描写了荒凉的边关,讲述了人们对良将的期盼,对和平的渴 望,抒发了将士们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不愧是七绝中的“压卷之作”。 (六)总结学法 1、借助课文注释,帮助理解诗意。2、抓词语,抓诗句,圈画出来,帮助 理解诗意。 3、结合资料,了解时代背景,进而理解古诗。4、多读诗,多感悟。 看图想象画面,诗人看到了什么景物?诗人感受到了什么情怀? (七)自学古诗凉州词 下一首凉州词,先自己读两遍古诗,再用以上几种学法,小组

10、合作学习 凉州词,快速完成任务单。 从诗的前两句中,诗人看到了什么景物?(板书:葡萄酒夜光杯 琵琶) 葡萄酒、夜光杯、琵琶都是边关当地的特色。 用这几种景物说说诗人看到了什么情景?(将士们举起精致的夜光杯, 斟满 香甜的葡萄酒,刚要开怀畅饮,忽然听到琵琶声从马上传来) 诗人想到了什么?(醉就醉吧,醉倒在杀场上又有什么呢,不要见笑,从古 至今,有几个人能活着回来?) 你感受到了将士们什么样的精神?(板书:视死如归精忠报国) 这也是一种爱国情怀。 我们想象将士们上战场前开怀畅饮的盛大场面,读出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 概。 (八)由点及面,拓展运用 “边塞诗派”的王昌龄还有一组边塞诗从军行七首,这是第

11、四首。先自 己读两遍诗。 从诗的前两句中,诗人看到了什么景物?(板书:青海雪山 玉门关) 用这几种景物说说诗人看到了什么情景?(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 站 在孤城遥望远方的玉门关)。 从诗中的后两句中,诗人发出怎样的感叹? (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盔甲, 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你感受到了将士们什么精神?(板书:誓死杀敌建功立业) (九)对比阅读,整体回顾 对比这三首古诗, 看看它们的相同之处: 都是边塞诗, 都描写了荒凉边关的 景物,讲述了戍边生活的艰苦, 戍边战争的残酷和频繁, 都抒发了将士们保家卫 国的雄心壮志和爱国之情。 (十)布置作业,培养情感 课下搜集一些边塞诗, 用刚刚

12、这些方法, 体会边塞诗的特点和魅力, 感受作 者的爱国情怀。 虽然现在不是战争时期, 但我们依然要学习将士们这种不怕苦、不怕 “牺牲” 的爱国精神,长大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附件一】凉州词任务单 前两句中,诗人看到了什么景物? _。 用这几种景物说说诗人看到了什么情景? _ _。 后两句中,诗人感受到了什么? _ _。 【附件二】选文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 /暗雪山, 孤城遥望 /玉门关。 黄沙百战 /穿金甲, 不破楼兰 /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时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敦煌西北 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