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题】2019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六九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2篇鱼我所欲也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8633503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试题】2019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六九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2篇鱼我所欲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品试题】2019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六九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2篇鱼我所欲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品试题】2019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六九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2篇鱼我所欲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试题】2019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六九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2篇鱼我所欲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试题】2019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六九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2篇鱼我所欲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篇鱼我所欲也 孟子 原文呈现段层精解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 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 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 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 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 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 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 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 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第一段:提出论点,以设喻引出本文主旨: 舍生取义,然后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第层:用比喻论证的方法

2、引出全文的中心 论点舍生取义。 第层:从正反两面具体阐述分析为什么要 “舍生取义”。 第层: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 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 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 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 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 心。 第二段:运用举例论证,以列举对比行人、 乞丐和见利忘义之人,论证了“舍生取义” 的论点。 【全文中心】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 提出在“生”和“义”不

3、能兼顾的情况下, 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 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 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 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着许多重要的 抉择,我们应以“义”为重。 【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邹 ( 今 山东邹城市 ) 人,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 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散文家。 孟 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 【现实意义】“舍生”已不限于舍弃生命, 也包括与生命同等重要的个人利益。“取 义”也已不限于正义,而是包括正义在内的 一切公义。时代呼唤这种精神,只有这种精 神在每个人心中牢牢地扎根,我们的国家

4、才 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能崛起。 文言词汇分类积累 特殊 用法 词语例句意思 通假字 辟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 辩 万钟则不辩礼义 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 ,感激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通“欤”,语气助 词 乡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古今 异义 可以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 不用也 古义:能够用来;今义: 能够 豆一箪食,一豆羹 古义:古代盛肉或其他食 品的器皿;今义:常用于 “豆子”类名称 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古义:古代的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器具 一词 多义 得 二者不可得兼能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 故不为苟得

5、也取得 故 故患有所不辟也所以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因为 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样 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 词类 活用 加万钟于我何加焉动词作名词,益处 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动词作名词,可以获得生 存的手段 虚词 而 呼尔而与之连词,表承接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连词,表转折,却 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 虚词 之 如使人之所欲莫 甚于生 取消句子独立性 人皆有之代词,它,指善恶的本心 得之则生代词,它,指一箪食、一豆羹 呼尔而与之代词,他,指行道之人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 受之 代词,它,指万钟的俸禄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我而为之 代词,它,指接受俸禄的行为 此之谓失其本心代词,它,指不

6、辩礼义而受之的行为 则 则凡可以辟患者 何不为也 那么 得之则生就 万钟则不辩礼 义而受之 连词,这里 表假设,如果 为 今为 宫室之美 为 之 为 :为了,表目的;为:做,接受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 不为也 采用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所欲有甚 于生者甚: _严重,重要 _ (2) 故患 有所不辟也患: _祸患,灾难 _ (3) 如使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_假如,假使 _ (4) 由是 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 _凭借,根据 _ 是: _代词,指生存的办法_ (5) 是故 所欲有甚于生者 是故: _因此,因此可见_ (6) 贤者能勿丧 耳丧: _丢掉 _ (7) 蹴 尔而与 之蹴 :

7、_用脚踢 _ 与: _给_ (8) 乞人不屑 也 不屑: _因轻视而不肯接受_ (9) 失其本心 本心: _天性,天良 _ 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故 患有所不辟也既克,公问其故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天将降大任于是 人也 C故不为苟 得也苟 富贵,无相忘 D死亦我所恶吾恶 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3下列加点的“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D ) A呼尔而 与之 B蹴尔而 与之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 为之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2016 资阳中考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_生命也是我所追求的,( 但我 ) 所追求的

8、有超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求得(生存的 人) 。_ (2)( 2016 资阳中考 )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_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_ (3)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_因此,人们所追求的有超过生命的,人们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_ (4)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不只是贤能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的, 只不过贤能的人能够不丢掉(它 ) 罢了。 _ (5)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_( 我) 所认识的贫苦的人感激我吗?_ 5( 2016 资阳中考

9、 ) 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 掌这个生活常理,目的是什么? _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 义”的结论。 _ 6( 2016 资阳中考 )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 _( 乡为身死而不受, )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 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_ 7( 2016 资阳中考 ) 文章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_人在“生”与“义”不能兼顾时,应该舍生取义。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_ 8( 20

10、16 黔西南中考 ) 古往今来,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很多,请举出一个人物,并简要 概括其事例。 _示例:岳飞的精忠报国,他舍生忘死,一次次浴血疆场,只为抵御金寇,收复失地, 迎请二圣还朝,维护宋王朝的统治。然而他的报国之志却在君王的昏聩和奸佞的陷害下折 戟沉沙。 _ 9( 2016 衡阳中考 ) 文章阐明了“义”的重要性,你认为今天还有坚持“义”的必要性 吗?为什么? _示例:有必要,孟子的“义”告诉我们要有舍己为人、舍生取义等值得学习的精神。 _ 10( 2016 曲靖中考 ) 孟子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 观点。 在当今社会, 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如何处理好

11、“舍生取义”和“珍爱生命” 的关系?请举例说明。 _示例:生命诚可贵,正义价更高。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我们应该舍生取义。如刘胡 兰,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决不吐露党的秘密,用青春诠释了舍生取义,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 雄的赞歌。 _ 一、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 故患 有所不辟也患: _祸患、灾难 _ (2) 呼尔而与 之与: _给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_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难我不躲避。_ (2)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_如果人们喜爱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可以

12、用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 采用的呢? _ 3文中“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一句中的“是心”具体指什么? _指“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_。 4试分析“是亦不可以已乎?”这个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这个问句表达了作者充满对不义行为的鄙视,希望停止不义行为的情感。_ 二、 (2017 预测 ) 阅读鱼我所欲也 ,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_“得”通“德”,文中意为“感激”_ (2) 是故 所欲有甚于生者 是故: _因此,由此可见_ 2解释下列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含义。 (1) 乡为 身死而不受为: _为了 _ (2) 今为宫室之美为 之为: _接受 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一句。 _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_ 4作者在文中批评和嘲讽了哪类人? _作者在文中批评和嘲讽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_ 5( 2016 云南中考 ) 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 _作者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 形象生动地引出了本文的 中心论点舍生取义。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