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8628559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南京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南京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南京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南京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南京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除却先秦不论,中国古代社会有三大转折。这转折的起点分别为魏晋、中唐、明中叶。社会转折的变化,也鲜明地表现在整个意识形态上,包括文艺领域和美的理想。就敦煌壁画来说,由中唐开始的这一转折也是很明白的。盛唐壁画中那些身躯高大的菩萨行列在中唐消失,更多是渲染“经变”;人物成为次要,着意描绘的是热闹繁复的场景,它们几乎占据了整个墙壁。到晚唐五代,这一点更为突出;“经变”种类增多,神像(人物)却愈发变少。色彩俗艳,由华贵而趋富丽,装饰风味日益浓厚。初盛唐圆润

2、中带遒劲的线条、旋律,到这时变得纤纤秀柔,有时甚至有点草率了。菩萨(神)小了,供养人(人)的形象却愈来愈大,有的身材和盛唐的菩萨差不多,个别的甚至超过。它们一如当时的上层贵族,盛装华服,并各按现实的尊卑长幼,顺序排列。如果说,以前还是人间的神化,那么现在凸出来的已是现实的人间不过只是人间的上层罢了。很明白,人的现实生活这时显然比那些千篇一律、尽管华贵毕竟单调的“净土变”、“说法图”和幻想的西方极乐世界,对人们更富有吸引力,更感到有兴味。壁画开始真正走向现实:欢歌在今日,人世即天堂。试看晚唐五代敦煌壁画中的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宋国夫人出行图,它们本是现实生活的写真,却涂抹在供养佛的庙堂石窟里,并且

3、占有那么显赫的位置和面积。在中原,吴道子让位于周昉、张萱,专门的人物画家、山水花鸟画家在陆续出现。在敦煌,世俗场景大规模地侵入了佛国圣地,它实际标志着宗教艺术将彻底让位于世俗的现实艺术。正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兴味的加浓,使壁画中的所谓“生活小景”在这一时期也愈发增多,虽然其中有些是为了配合佛教经文,许多却纯是与宗教无关的独立场景,它们表现了对真正的现实世俗生活的同一意兴。它的重要历史意义在于:人世的生活战胜了天国的信仰,艺术的形象超过了宗教的教义。禅宗在中唐以来盛行不已,压倒所有其他佛教宗派,则是这种情况的理论上的表现。哲学与艺术恰好并行。本来,从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辨到南朝佛学的形神之争,佛教以其

4、细致思辨来俘虏门阀贵族这个当时中国文化的代表阶级,使他们愈钻愈深,乐而忘返。哲理的思辨竟在宗教的信仰中找到了丰富的课题,魏晋以来人生悲歌逐渐减少,代之以陶醉在这思辨与信仰相结合的独特意味之中。也因为这样,在信仰中仍然保持了一定的理性思辨,中国永远没有产生像印度教的梵天、湿婆之类极端神秘恐怖的观念和信仰。印度传来的反理性的迷狂故事,在现实生活稍有改变后就退出历史和艺术舞台。更进一步,在理论上终于出现了要求信仰与生活完全统一起来的禅宗。这样,结论自然就是,并不需要一种什么特殊对象的宗教信仰和特殊形体的偶像崇拜。正如宗教艺术将为世俗艺术所替代,宗教哲学包括禅宗也将为世俗哲学的宋儒所替代。宗教迷狂在中

5、国逐渐走向衰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一切,当然又是以中国社会由中古进入近古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的重要变动为现实基础的。可见,把历时数百年之久的中国佛教艺术当作一个混沌的整体对待是不行的,重要的是历史的分析和具体的探索。从天上人间的强烈对照到它们之间的接近和谐,到完全合为一一体;由接受和发展宗教艺术到它的逐渐消亡,这是一个漫长而曲折复杂的过程,但艺术思潮和美的理想这种发展变化却完全是合乎规律性的。(选自美的历程,有删改)【注】经变:据佛经故事所做的绘画、雕刻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会转折的变化会体现在社会的整个意识形态上,如就敦煌壁画而

6、言,人物成为次要,着急描绘热闹繁复的场景,是中唐开始的社会转折变化之一。B晚唐五代时期的敦煌壁画中菩萨形象和供养的人的形象的大小有了很大变化,这说明佛教以前展现的是人间的神化,现在展现的是人间的上层。C中唐以后,敦煌壁画中出现了大量的世俗场景,他们侵入了之前的佛国圣地,这表明宗教艺术已最终让位于世俗的现实艺术。D人们对现实生活审美兴味的加浓,使禅宗压倒了其他佛教宗派,使壁画中所谓的“生活小景”愈发增多,它们纯是与宗教无关的独立场景。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从敦煌壁画中神像逐渐变小变少、经变种类增多等变化阐述人们对宗教和现实生活的看法的变化,并得出人们越来越

7、看重现实生活的结论。B作者以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为例,是为了说明世俗场景大规模的侵入了敦煌的佛国圣地。C中国人在宗教信仰中保持着一定的理性思辨,所以中国永远没有产生像印度教中的湿婆等极端神秘恐慌的观念和信仰。D作者以壁画的变化、禅宗的出现,从现实和理论两个方面论述中唐以来的社会转折变化,最后阐述对中国佛教艺术应当作历史的分析和具体的探索。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唐时的敦煌壁画比较注重渲染“经变”,到了晚唐五代时期,“经变”的种类增多,壁画装饰风味变浓,色彩变得俗艳。B敦煌壁画在中唐有了明显的变化,比如盛唐壁画中那些身躯高大的菩萨形象在此时消失,绘画手法也由初盛唐的圆

8、润中带着遒劲变为纤秀甚至有点草率。C佛教的细致思辨使得当时中国文化的代表阶层门阀贵族越来越深地钻研佛教,哲理的思辨在宗教信仰中找到了丰富的课题。D中国社会由中古进入近古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的重要变动影响了人们对佛教的态度,使得宗教迷狂在中国逐渐走向衰弱。(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朝圣吕冠霖你坐着火车,那掉了一层漆的车,在保养的极差的路上颠簸了十个小时,来到没有终点的终点。你拿着旧式公文包,戴了一个草帽,孑然环顾,满目茫然。几个青年从你身边路过,令你恶心的说唱。你站在满是棒冰纸和甘蔗屑子的停车场上想,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你身上被落山之前的太阳照得冒汗。你走

9、出车站,对面只有一家小客栈,那是带一层楼的木板铺面,在楼上走动楼板便格吱直响,更要命的是那乌黑油亮的枕席。闷热的空气里,洗澡却只能等到天黑,在那窄小潮湿的天井里,用古老的脸盆奏古老的歌。算了吧。你终于决定放弃,遂远走寻觅一家能容身的旅店。你终于在老街上找到一家旅店,你不挑剔,毕竟这还算干净。搁下沉重的行李,洗一洗满身的尘土,你并不疲倦,但也能入睡。闭上眼的你看到了分裂的天空,你是克里斯塔.沃尔夫吗?还是玛格丽特?但你只是你自己。你看到床头灯的灯罩上被留下了一行字:这里有世界末日的真实感。你是逃着出来的。探测灯里你无处隐身,庞大的怪物从你身边过去时,你产生了恐惧。你曾认为你是个英雄,但你不是。你

10、说:你记得对死亡的惧怕从儿时起,那时怕死远超过今天,有一点小病便生怕是不治之症,一有病痛就胡思乱想,惊慌得不行,如今已经历过诸多病痛乃至于灭顶之灾,还活在这世上纯属侥幸。你又说,生命本来就是个奇迹,一个有知觉的肉体能感受到生命的痛苦不就够了?还寻求甚么?你想起了幼年的你。想起了泛黄的封火墙,与丝丝缕缕的哀愁。从小你就目睹了太多生命的终结。直到今日,你也很难对什么事物感到欢欣,哪怕是假装的。你再清楚不过生命自有终结,终结时恐惧也同时消失,但这恐惧倒恰恰是生命的体现。你处于一片空虚中,不知哪里是更高的存在。又飞鸟和浮云一闪而过,涟漪依旧锋利,月光陡然寒彻。鬼哭狼嚎中,你却奇迹般的得到了隐约的欢宣口

11、。你倦了。梦里来自东柏林的悲怆让你明白一纸文书的重量,那是生命的天平所不能称量的。我来自朔方。我的肌肤浸透了凛冽的风雪。我拿着诗歌与灯光,去往蓝色的海洋。我的眼镜已经锈蚀,一如我的目光。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有青年对我说崇敬的话语,有人指摘我为危险分子。我笑了,我又不是卡夫卡。我只是把我的感受、经验、梦和回忆和幻想、思考、臆测、预感、直觉凡此种种,诉诸语言口,给以音响与节奏,同活人的生存状态联系在一起,现实与历史,时间与空间,观念与意识都消融到语言实现的过程中,留下语言制造的迷幻。我想用人身的自由换得书写的自由。镜片闪烁,指着我该去的方向。我坐的是急切的快车,车上弥漫着巧克力与香肠的气息,这气

12、息让我眩晕。革命的艺术和艺术的革命都早已被人玩过,我再玩也玩不出什么新鲜,时代与人心就像一面展开的破旗。我感觉自己也没有形骸,没有分量,正在嘲弄与自嘲中随风消溶。我和身边的老者搭起了话。他原来是音乐学院的教授。他说,音乐于他是死前的挣扎。听说他谱了第一步作曲法,也把自己的一生谱写成了哀乐。我像不像一个疯子?一点不像。你说像什么?我不知道.那么,就是个流浪汉。流浪汉也不坏。流浪汉倒多半是好人。那一本正经的才往往是疯子。我看到他手里翻阅着布列松故意拍歪的照片,他看着我。同样的宿命,但我们不一定是一路人。然而生命或许就是这样,我们走不同的路,还是通往一致的终点。终点没有终点,我依旧执拗的认为。“你说

13、,历史会终结吗?”他突然问。“我不信福山的鬼话。”我不屑。他笑得像个孩子。白发颤动着,顾左右而言他。“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在新雨中穿行到死亡驿站”他突然说出一句颇为费解的疯话。我无力思考。愿世间的疯话都只是疯话。“我随手抽了把单刀,走了趟雪花掩月。”我有一搭没一搭的回道。“无声的月夜,只有鸽子簌簌地飞起。”他说。那只鸽子叫什么?我突然哭了。你看到新闻上的血,恶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巴掌。你痛恨你的懦弱。你周围黑漆漆的,活像个地狱。但你转念一想,再黑暗的地狱总比光明的屠宰场强。你说你不愿作无谓的牺牲。笑话,你只是想活命。你说,人不是狗。你又说,人同狗也没什么两样,只不过稍许多点儿聪明。我难以忍受车

14、上播放的圆舞曲。让自己痛苦的目的不过是让自己心安。我生,别人死。于我这个有道德洁癖的人而言就是滔天罪恶。我知道我将以痛苦的形式度过余生,但这难道不是我渴望的自由?自由可以呈现为痛苦和忧伤,要不被痛苦和忧伤压倒的话,哪怕沉浸在痛苦和忧伤中,又能加以观照,那么痛苦和忧伤也是自由的。因为我需要自由的痛苦和自由的忧伤,所以生命也还值得活。我习惯的看一看表。四点零八分!我被吓得战栗。这时,远处传来钟声,但钟似乎敲得迟了些。我问了问周边的人,车已经到了巴黎。有人激动,有人痛苦,有人无语,有人悲怆。钟声不来自圣母院。这只是巴黎。“怎么样?”“不怎么样。”“不怎么样是怎么样?”“不怎么样就是不怎么样。”总之,

15、就是这样。(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写在写“你”的故事时,巧妙运用了插叙手法,使相关故事的来龙去脉逐渐清晰,丰富了小说的内容。B小说善于运用对话来表现人物,如对“我”和“他”的表现,既有神态、动作等的描写,也有两人间的对话。C“你处于一片空虚中”,这一句话充分体现了“你”因极其疲倦、缺乏睡眠而产生的虚幻无助的特殊心理。D小说长短句、整散句结合,语言时而急促、时而舒缓,并在多处进行适当的留白,使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5小说以“你”“我”为主人公,这有什么好处?(6分)6作者在其另一作品阳关以西中写道:“所谓朝圣,就是在苦难中剖析自己,觅得笼罩在对自由的渴求之下的心灵处境。”请结合作品,解释小说的标题“朝圣”。(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材料一:大学生最为满意的分别是教师职业精神、同学关系、贫困生资助、师生关系、处理不诚信行为的规则、学校校风等6个方面。此外,本科生对学习场所、信息化资源、考试评分规则、运动场地与体育设施等方面满意度高;高职学生对重视育人、重视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实习管理、实习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