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2020年10月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8628455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48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2020年10月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2020年10月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2020年10月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2020年10月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2020年10月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2020年10月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2020年10月整理).pdf(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七年级七年级 音乐音乐 下册下册 备备 课课 本本 单位:单位: 可塘中学可塘中学 姓名:姓名: 林雯雯林雯雯 时间时间:1515- -1616 学年第二学期学年第二学期 2 第第 1 1 单元单元 岭南春早岭南春早( (之一之一) ) 岭南春早岭南春早2 2 课时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来源,分析其节奏与旋律特点,感受其 音乐的风格。 2、 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改革开放的 政策像春天一样,给祖国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给岭南大地带来 了繁荣、兴旺给人民带来了欢乐、幸福和吉祥。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观看视频、聆听乐句、模仿节奏型等手

2、段,引导学生分析、 了解歌曲的创作来源,从而感受歌曲独特的岭南风韵。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 让学生在熟唱歌曲的基础上,利用狮子锣鼓经为歌曲的前两句进 行伴奏。 2、 通过分析歌词,了解歌词所包含的寓意,并引导学生说说在经济 飞跃的今天肇庆的变化通过改编歌词, 创造一首属于自己的 “ 肇 庆春早 ” 。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歌曲岭南春早是选自国家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音乐 (花城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岭南春早中的一课。这一单 元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通过对广东音乐步步高 、 赛龙夺锦 的初步了解与认识,让学生能受到岭南乡音的熏陶感染,从而具有作 3 为广东人不可缺少的艺术素质;二、通过学

3、习岭南春早 、 东方之 珠 、 七子之歌等歌曲,感受歌曲所表现的人们对改革开放政策带 给岭南大地巨大变化的喜悦心情, 同时, 也表达了岭南人 “敢为人先” 的意志。而我将岭南春早第二课时作为这一单元总结性的一课, 兼顾了以上两个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对歌曲创作来源的剖析,分析歌 词了解歌曲所蕴含的意境,最后拓展创作,体验岭南的春天给他们带 来的喜悦。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前播放歌曲岭南春早的录音,烘托气氛,使学生 自觉回忆起学过的旋律,并使课程能自然导入。 (三) 、复习歌曲。在教师的伴奏下,请同学们一起把歌曲唱一遍, 唱完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巩固已

4、学过的知识,加深他们对旋律、歌词的记忆。 )(设计意图: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加深他们对旋律、歌词的记忆。 ) ( 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歌曲的创作来源: 师: 岭南春早这首歌曲曲风清新、委婉,在歌词里面就描绘了 一些岭南秀丽的景色,同学们能说说吗? 除此以外,歌曲的节奏与旋律方面也充满着岭南音乐的特色,下 面我们结合歌曲里的四个乐句,,分别是: 5 5 12 3 1 7 0 12 0 5 5 45 3 21 2 4 32 - 4 2 6 4 5 3 5 - 5 0 一起来分析、探讨一下。 1、探索节奏特点。 (1) 播放潮州小锣鼓画眉跳架的视频,着重观看开头部分锣 鼓乐的合奏,要求学生记住让他印

5、象深刻的大鼓的节奏。 (2) 再次播放视频,让学生加深印象,并用笔轻声地在桌上敲一 敲节奏。 (3) 请 2-3 个学生把他所听到的印象深刻的节奏敲一敲,教师点 评并引出锣鼓乐后面部分大鼓的节奏型 2/4 X X X X X XX . X . X XX X X X X XX . X . X XX X X X X XX OX O (4) 教师示范大鼓的节奏型拍一次,请全班同学跟着拍一次。 (5) 请学生们寻找一下,四个乐句当中,哪个乐句采用了大鼓的 节奏型?(第一乐句) 师:对的,第一乐句的节奏采用了潮州小锣鼓当中的一个切分节 奏型,给人一种积极、进取的感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通过让

6、学生观看视频、聆听节奏、模(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聆听节奏、模 仿大鼓节奏型等手段, 让学生对比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 了解其节奏仿大鼓节奏型等手段, 让学生对比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 了解其节奏 型的作用。 )型的作用。 ) 2、探索旋律特点。 师:刚才我们探索的是节奏的特色,现在我们再一起来寻找一下 旋律的特点。 5 出示广东音乐 赛龙夺锦 引子部分、 以及潮州音乐 画眉跳架 、 梳妆的部分乐谱,分组请学生们对比、寻找一下剩下的三个 乐句与这三首乐曲的联系,并进行连线。 1 7 0 12 0 赛龙夺锦 5 5 45 3 21 2 4 32 - 画眉跳架 2 6 4 5

7、3 5 - 5 0 梳妆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三个乐句与三首不同歌曲的曲谱进行(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三个乐句与三首不同歌曲的曲谱进行 比较,使他们感受、体验、理解乐句与曲谱间的内在联系。 )比较,使他们感受、体验、理解乐句与曲谱间的内在联系。 ) 3、通过同学们分析,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歌曲的创作来源: (1)歌曲的节奏选取了潮州小锣鼓的鼓点节奏,展现了岭南人锐意进 取的精神。 (2)歌曲的旋律选取了广东音乐 赛龙夺锦 及潮州音乐 画眉跳架 、 梳妆的音调元素,展现了独特的岭南韵味。 (五)引导学生用狮子锣鼓为歌曲前两句进行伴奏。 师:刚才我们总结了歌曲选取了潮州小锣鼓的部分鼓

8、点的节 奏,那么平常过年过节时,我们听得最多的是什么锣鼓呢? 生:狮子锣鼓。 师:嗯,对的。而且,我们学校就有舞狮队,有同学会敲狮子鼓 吗? (1) 请一位会敲鼓的同学敲一敲。 (2) 教师出示简单的狮子锣鼓节奏,与学生一起练习。 6 2/4 OX X X OX XX X XX 2/4 O X O XX X XX (3) 请学生们分声部打着狮子锣鼓的节奏,跟随音响与同学们 的歌唱,为歌曲的前两句进行伴奏。 (设计意图:在本土特色节奏的伴奏下,结合对歌曲前两句的演唱,(设计意图:在本土特色节奏的伴奏下,结合对歌曲前两句的演唱, 使学生再一次感受歌曲中的音乐风格特色与风土人情。 )使学生再一次感受

9、歌曲中的音乐风格特色与风土人情。 ) (六)引导学生讨论解决课本 P3 参与探索的第三点: “岭南春早”的寓意是什么?歌词“推开南风窗,欢迎小鸟来筑 巢”的寓意是什么? 师:听着同学们对歌曲的伴奏,老师也似乎感受到岭南春天那蓬 勃的气息。同学们,我们再想想,歌曲仅仅就是为了要赞美岭南春天 的美景吗?它还要表达更深层次的思想感情吗?我们结合学过的 春 天的故事这首歌曲,看看课本 P3 页,参与探索的第三点,一起 来解决这个问题。 提问 1-2 个同学,并适当地作出提示,最后由教师总结: “岭南春早”的含义:一方面,改革开放的政策像春天一样,给 祖国大地带来了生机勃勃,为岭南大地带来了繁荣、兴旺,

10、给人民带 来了幸福和吉祥。另一方面,岭南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岭南人 敢闯、敢拼,也表现了岭南人“敢为人先”的意志。 “推开南风窗,欢迎小鸟来筑巢”的含义:欢迎外商及各界人士 来投资、建设新岭南。 7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理解歌词,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更深层(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理解歌词,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更深层 次的思想感情。 )次的思想感情。 ) (七)情感拓展。 (1) 让学生看一段视频,领略肇庆今天的新面貌 师:其实,我们肇庆也位属岭南珠三角地区,下面请同学们跟随 视频一起看看,在改革开放多年以来,我们又取得了哪些成就? (2) 看完视频后,教师朗诵诗词,引起与学生的情感共鸣

11、。 师:同学们,我们的肇庆美不美?看了这段视频,不禁让老师想 起了一首诗,当中是这样写的: 烟雨中风姿绰约的肇庆 已令春天的意象充满生机 靠着南方的紫气 我已感到一种青春的萌动 在城市中心漫延 三千里西江 八百里大地 风帆和草木 都在 同一种和弦上蹁跹起舞 在星湖大厦感悟肇庆的春天在星湖大厦感悟肇庆的春天 徐金丽 (4) 让学生再说说肇庆还有哪些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视频,教师的诗朗诵,将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视频,教师的诗朗诵,将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 力引向生活,进一步感受“岭南春早”蕴含的意境,使学生对自己的力引向生活,进一步感受“岭南春早”蕴含的意境,使学生对自己的

12、家乡充家乡充满着自豪之情,并尽量挖掘学生所能达到的情感深度。 )满着自豪之情,并尽量挖掘学生所能达到的情感深度。 ) 8 (八)分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为歌曲重新填词,尝 试创作一首属于肇庆人的“肇庆春早” 。 (1) 学生分小组讨论 ,改编歌词。 (2) 请每个小组派代表说说自己改编的歌词并唱一唱,小组间 进行评价,选出最喜欢的那组歌词。 (3) 全班同学把重新改编的歌词再跟着教师伴奏唱一次, 教师 评价。 (设计意图: 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表现活动, 是本案例中进行音乐实践(设计意图: 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表现活动, 是本案例中进行音乐实践 活动的体现。 在小组创编与表现音乐的活动中,

13、 学生不仅能集思广益,活动的体现。 在小组创编与表现音乐的活动中, 学生不仅能集思广益, 而且学会交流、 合作, 加强团队精神, 融洽师生而且学会交流、 合作, 加强团队精神, 融洽师生关系。 参与评价活动,关系。 参与评价活动, 可以肯定别人的优点,同时也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可以肯定别人的优点,同时也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 (九)小结本课,布置作业: 1、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收获。 师: 听了同学们演唱的歌曲,我似乎看到了:一个蓬勃发展 中的文化名城,一群热情、好客的肇庆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展现在 眼前。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 2、 布置作业 师:看来,通过这

14、节课每个同学的感受与收获都不一样。在课 程结束之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 “作为肇庆人,想一想,如果让我们的城市展馆进入上海世博 会,您会如何对展馆进行布展展示我们的肇庆呢?” (设计意图:通过布置的作业,结合时下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把(设计意图:通过布置的作业,结合时下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把 9 课堂中学生对祖国、 对家乡的热爱自豪之情进一步延伸, 再次体现课课堂中学生对祖国、 对家乡的热爱自豪之情进一步延伸, 再次体现课 堂中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 )堂中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 ) 10 欣赏春天的故事欣赏春天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了解领唱与合唱在塑造音乐艺

15、术形象方面 发挥的作用。2.了解春天的故事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蒋开儒老 人 。 3、引导学生简要分析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和演唱形式。 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难点: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 ,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通过音乐作 品引申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增强学生对祖国母亲的认识,并 体会历史背景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一、了解歌曲的相关知识: 春天的故事的词作者是 76 岁的蒋开儒老人。创作春天的 故事之前,蒋开儒曾任黑龙江省穆棱县政协副主席。蒋开儒 1935 年 9 月出生,籍贯广西,当兵后落户北大荒。当被记者问道为何要用 “春天” 借喻, 藉此来讴歌邓小平?蒋开儒表示,他早就注意到, “邓 小平总是喜欢在春天做一件大事” 。 “1979 年春天,邓小平提出办经 济特区; 1984 年, 邓小平第一次南巡; 1992 年, 邓小平第二次南巡” , 蒋开儒对邓小平的活动一直特别关注。蒋开儒形容自己写出春天的 故事 “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因为家里有海外关系,在“那样 的一种特殊年代特别盼望春天的到来,而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 11 开,蒋开儒就感觉“春天已经到来”当然,这个春天不仅仅对于 他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