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与经济理论创新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8627245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的十七大与经济理论创新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党的十七大与经济理论创新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党的十七大与经济理论创新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党的十七大与经济理论创新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党的十七大与经济理论创新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的十七大与经济理论创新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的十七大与经济理论创新ppt课件(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党的十七大与经济理论创新,呼伦贝尔市委党校 智 华,前 言,党的十七大是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伟大征程中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十七大报告有许多创新的提法和论断,最大的创新亮点在于提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发展问题在十七大报告中的突出地位,报告28000字左右,分12个部分,经济问题在报告中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题专门阐述,与以往报告不同的是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框架内容中的社会保障和分配制度的问题放在社会建设即第八部分中进行了阐述。更加体现了经济发展问题的核心地位。,提 纲,一、创新总汇 1、经济发展 2、经济体制改革 二、创新依据 时代要求 人民愿望 现实需

2、要 三、指导意义,1.1、关于经济发展,什么是发展 有三部分内容 怎样发展 发展的目的,1.1、关于经济发展 (什么是发展),十七大: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加快推进 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 决定性意义。,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国富民强都无从谈起。,1.1关于经济发展(怎样发展),十七大: 1、科学发展 2、和谐发展 3、又好又快发展 4、和平发展,十六大: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1.1关于经济发展(怎样发展),什么是又好又快发展 “好”与“快”,是对经济发展一种通俗的说法,用十七大报告的语言表述就是: “把握发

3、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满足这五个方面要求的发展就是又好又快发展。,1.1关于经济发展(怎样发展),1) 把握发展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 价值规律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1.1关于经济发展(怎样发展),2)创新发展理念 1949年以来,中国发展观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19491978年间的经济增长导向型发展观 19791994年间的经济发展导向型发展观 1995至今的经济社会进步导向型发展观 第四代发展观:科学发展,是全新的发展观,1.1关于经济发展(怎样发展),3)转变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胡锦涛总书记在这次讲话中提出的一

4、个新命题。这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1.1关于经济发展(怎样发展),历来我们都是讲经济增长,十七大报告措辞有了根本性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是全面而且科学,增长主要强调的是局部和人为的指标。两字之差,体现的是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1.1关于经济发展(怎样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 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里最值得体味的就

5、是第三个转变 。,1.1关于经济发展(怎样发展),4)破解发展难题 一是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 二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虽然很快,但四高一多(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三是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四是经济增长中存在着不和谐性。,1.1关于经济发展(怎样发展),5)提高发展质效 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构建四个文明,1.1、关于经济发展 (发展的目的),1、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实现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到二0二0年比 二000年翻两番 3、通过

6、自身发展 维护世界和平,十六大: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力争比二000年翻两番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 共同发展,1.1、关于经济发展 (发展的目的),GDP由“总量”变“人均”的意义 考虑了人口动态增长的因素 2000年GDP总量为9万亿人民币 人口12.7亿 人均7000元 翻两番2020年GDP为 36万亿人民币 届时人口14.5万 人均2.6万,十七大(人均) 人均翻两番是2.8万人民币 人口14.5亿 总量需达40亿,1.1、关于经济发展 (发展的目的),十七大: 优化结构 提高效率 降低消耗 保护环境,十六大: 优化结构和

7、提高效益基础上翻两番,1.2经济体制改革,共八个方面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企改革 市场体系 宏观调控 分配制度 社会保障 农村改革 对外开放 区域发展,1.2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十七大: 1、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 股份制改革 2、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 结构 3、增强国有经济活力 控制力和影响力 4、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十六大: 积极推行股份制 继续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推行垄断行业改革,1.2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中石油一家公司去年的利润就将近2000亿元人民币,营业额超过8000亿,对中国GDP贡献一万亿以上(包括间接贡献)。,1.2经济体制改革(市场体系)

8、,十七大: 完善反映市场供求 关系、资源稀缺程度 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 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 机制,十六大: 创造各类市场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1.2经济体制改革 (宏观调控),十七大: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 规模和比例 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 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 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 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十六大: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完善预算决策和管理制度 加强财政收支的监督 强化税收征管,1.2经济体制改革 (宏观调控),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近日表示,未来我国完善税收制度将有十大重点 : 实施资源税改革方案,建立资源税收入随资源收益变动的调节机制,并适当提高税率水平;择机开征

9、燃油税;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等。,1.2经济体制改革 (宏观调控),省以下财政体制概念 县财政和县级财政概念不同,1.2经济体制改革 (宏观调控),十七大: 发展各类金融市场 形成现代金融体系 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十六大: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1.2经济体制改革(分配制度),十七大: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 拥有财产性收入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 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趋势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 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六大: 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

10、参与分配的原则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防止收入悬殊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再分配注重公平,1.2经济体制改革 (分配制度),过去10年美国家庭累计储蓄15000亿美元,这个数字不小。但是,如果我们看看美国土地、企业资产、房产等等,把所有资产的升值加在一起,美国家庭累计资产升值总额为35万亿美元。其资产性财富增长跟劳动收入储蓄的比例是23:1。美国人不需要去储蓄。,1.2经济体制改革 (分配制度),中国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实现了“五年三步走” : 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2004年,“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一突破性条款写入宪法。 20

11、07年,旨在平等保护公、私物权的物权法颁布实施。,1.2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十七大: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 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城乡居民最底生活 保障制度,全面推进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十六大: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2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保障),2007年政府在老百姓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福利上的总开支约6000亿元,相当于财政总开支的15%,为全年GDP的2.4%,分到13亿人身上,人均461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一年收入的3%)。而美国,去年在同样三项上的开支约为15000亿美元,相当于联邦政府总开

12、支的61%,为美国GDP的11.5%,分到3亿美国人身上,人均5000美元(相当于一个普通美国人年收入的六分之一)。,1.2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保障),美国去年的财政税收占GDP才18%,而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20%。所以,即使不算国企收入和国有资产增值,仅财政税收,中国政府的相对收入就高于美国,没有理由在民生上的开支低于美国。,1.2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十七大: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 繁荣农村经济作为 首要任务 培育新型农民,发挥 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 主体作用 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 的制度 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十六大: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尊重农户

13、的市场主体地位 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1.2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江西、福建等省在全国率先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场涵盖我国百分之七十国土的重大改革由此拉开序幕。 我国多县个在山区,多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有多个在山区。,1.2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林权是以森林、林木和林地为客体的一项权利,凡是有关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或者处分的权利都可以归入林权这一范畴中。,1.2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集体林权是指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或单位对森林、林木和林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

14、林地,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或单位享有林权。,1.2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改革的目标: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 改革范围:主要是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尚未明晰的集体商品林、牧场、机动山及县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其中,集体商品林是重点,一次改革到位,落实到户、联户或者其他经营主体。,1.2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十七大: 形成参与国际经济 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发挥利用外资 在推动自主创新、 产业升级、区域协调 发展的积极作用 深化沿海开放, 加快内地开放 提升沿边开放,十六大: 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把利用外资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

15、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 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2经济体制改革(区域发展),十七大: 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 完善区域政策;缩小区域发展 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 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 经济圈和经济带 帮助资源枯竭型地区 实现经济转型,十六大: 加强交流和合作,形成经济区和经济带 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1.2经济体制改革(区域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创新构想。目前,正进入逐步细化、实践操作的阶段。 主体功能区源于西方国家空间规划思想与实践。这种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空间基础上提出的区域划分与发展方案,是我国落实

16、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一种实践创新。,1.2经济体制改革(区域发展),什么是主体功能区?指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划分国土空间,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1.2经济体制改革(区域发展),目前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四类: 优化开发区是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 重点开发区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 限制开发区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 禁止开发区是各类自然保护区域。,1.2经济体制改革(区域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全国适用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即无论地方自有财力如何都必须提供最低标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