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十课第2课时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8627036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十课第2课时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2016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十课第2课时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2016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十课第2课时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2016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十课第2课时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2016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十课第2课时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十课第2课时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十课第2课时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第2课时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栏目链接,一、全面理解创新的作用及其哲学依据,精 讲 阐 释,栏目链接,1.创新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大要素构成,通过创新能够影响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精 讲 阐 释,栏目链接,理论创新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往往能够更新人们的观念。所以通过理论创新,能够带来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发展。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实践方式决定思维方式。实践方式的创新,使得人类思维的能

2、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成果。,精 讲 阐 释,栏目链接,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精讲 阐释,栏目链接,栏目链接,2.创新哲学依据。,精讲 阐释,栏目链接,栏目链接,应用 示例,栏目链接,1.柳公权在博彩众长的基础上创立了柳体;赵猛丰富发展了楷书书法,齐白石推动国画技艺的进步;刘半农创造出新的汉字“她”,丰富发展了祖国语言。这些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变革 C.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D.人类文

3、化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应用 示例,栏目链接,解析:丰富发展书法艺术属于文化创新,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精讲 阐释,栏目链接,二: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的分歧表现在四个方面: (1)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4)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则是二者的根本分歧。,应用 示例,栏目链接,2.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公式是:肯定是不包含任何否定的绝对肯定,即肯定一切;否定是不包含丝毫肯定的绝对否定,即否定一切。由此可见,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否认了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忽视了肯定与否定的区别割裂了肯定与否定的联系否认了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A. B. C. D.,应用 示例,栏目链接,解析: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全盘否定,是把肯定与否定对立起来,割裂了肯定与否定的联系,否认了肯定与否定的统一,与题意相符;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D,栏目链接,栏目链接,误区 警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