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法的基础理论知识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8623163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法的基础理论知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一章法的基础理论知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一章法的基础理论知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一章法的基础理论知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一章法的基础理论知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法的基础理论知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法的基础理论知识ppt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旅游政策与法规 (第二版),2,教材资料,一、版本:2009年9月第二版 二、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主编:张琥、姚晓玲 四、等级: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3,课程简介,政策部分 宏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等。 中观:政治、经济、文化、法制、外交等。 微观:旅游方面的政策。 法规部分 一般法律知识:如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旅游法规:关于旅游方面的法规。,4,第一章 法的基础理论知识,5,本章概要 本章主要讲述法律的本质与基本特征;我国依法治国方针的基本内容、法律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我国旅游立法的进程和现状,以及加强对旅游业进行法

2、律调整,依法治旅的的重要性。,6,学习内容,第一节 法的本质和起源 第一节 依法治国的方针与重要意义 第三节 我国旅游业的法制建设,7,第一节 法的本质和起源,8,案例,这件事情法律管不管? 李某和黄某是多年的好朋友。2004年3月,俩人在一次聚会时,商量准备在五一长假期间一起到武夷山去旅游。2004年4月下旬,李某就开始为出游做准备。买好了火车票,预订了武夷山的宾馆房间并付了定金。在做好一切准备以后,4月29号,李某将安排通知黄某,并告诉他,自己第二天早晨8点将在火车站等他一起出发。黄某对李某在安排时事先没有与他商量感到很不高兴,他认为找个旅行社安排去比自己安排更省事,而且单位里面安排他五一

3、期间值班,也去不了武夷山。于是。黄某第二天就没有去火车站。李某在火车站一直等到火车开车也没见黄某到来,打电话也没人接。只好放弃旅游赶去黄家。到家一看,黄某正在睡大觉。李某很生气,责问他为什么不去车站。黄某说自己不想去了。李某更加生气,俩人因此大吵一架。李某回到家后,越想越气,旅游没去成,还赔了车票钱和房间订金。他决定要讨个说法,就上法院状告王某违约,请求法院判令黄某赔偿他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共计5000元。,9,分析提示,法律一般调整社会关系中间的重要部分,而并非所有的社会关系都要调整。朋友之间的关系就属法律不调整的一种社会关系。因此,朋友关系一般都不具有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李黄双方商量到黄山

4、去旅游,属于朋友关系中的一种约定。法律并没有对这种约定进行规范,也没有规定应当有何权利义务,所以这一约定不具有合同法中要求的权利与义务的内容,双方也不因此产生什么法律关系。本案法院在了解了情况以后,以双方不具有法律关系为由,劝告李某撤诉。李某经劝告最后撤销了诉讼请求,但俩人的朋友关系从此断绝。当然李某如果不撤诉,法院也会裁定不予立案的。,10,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概念 二、法的本质 (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是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3)作为法的国家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11,三、法的基本特征 (1)阶级性; (2)具有普遍约束力;

5、 (3)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4)国家强力保障实施;,12,四、法的起源与发展 (1)奴隶社会的法; (2)封建社会的法; (3)资本主义社会的法; (4)社会主义社会的法;,13,小知识,法的功能 法的功能即职能,是指法所承担的任务或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法的政治职能。法首先要确认和调整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其次也要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二是法的经济职能。法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为巩固和加强自己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积极服务;保护和发展这种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服务性表现在,创立和确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生产关系,积极帮助自己赖

6、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限制、削弱和消灭一切旧的、不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经济关系;惩治一切对自己的经济基础进行破坏的违法犯罪活动,并促使有利于统治阶级的各种经济关系的经济秩序的形成和发展。三是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职能。所谓社会公共职能,就是由一切社会的性质产生的社会公共事务。统治阶级只有执行了这种社会公共职能,才能保证社会生产与生活在其统治下正常而有秩序地进行,从而统治阶级能够继续统治下去。,14,第二节 依法治国的方针与重要意义,小知识 依法治国方针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由此进一步奠定了法治建设的经济基础,也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7、。199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任务。1999年,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中国的法治建设揭开了新篇章。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法治建设继续向前推进。200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200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全面

8、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15,一、依法治国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 1.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需要; 2.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本身的要求; 3.是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4.符合世界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意愿;,16,二、社会主义国家依法治国的基本特征 1.主体是人民群众; 2.与以德治国并举; 3.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 4.目标是建设和社会主义法制国家;,17,三、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18,小

9、知识,法治与德治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依法治国需以以德治国为基础。这首先是因为道德是立法的基础,重要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是法律规范的主要来源之一,先进的道德规范是法律规范的主要价值目标之一,良好的道德规范是评价法律规范善恶的主要标准之一。其次是因为道德是执法的基础,法律规范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能否公正地、准确地把握立法宗旨,取决于执

10、法者的素质;执法者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能否恰当地运用这一权力,则取决于执法者的素质;执法者不可避免地具有证据采信方面的自由心证权,能否恰当地运用这一权力,则取决于执法者的素质。再次是因为道德是守法的基础。大多数人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是法律存在的基础;权利是现代法治的核心,如何将法定权利兑现成为现实权利取决于公民的自觉和自愿意识;与权利意识相对应的义务意识也与公民的自觉和自愿意识相关联。 以德治国需以依法治国为补充与保障。以德治国着力于通过提高人的内心觉悟和建设人的动机文明,来端正人的文明行为;依法治国则着力于通过约束人的外部行为和建设人的行为文明,来开掘人的内心文明。以德治国着力于建

11、设个体文明,通过榜样的力量促进社会主义群体文明水平的提高;依法治国则着力于建设群体文明,通过群体文明的提高,防范、震慑个体的越轨行为。以德治国着力于强调人的义务意识、责任意识,依法治国着力于维护人的权利,强调人的权利意识,两者相得益彰。,19,第三节 我国旅游业的法制建设,小知识 中国旅游业30年的发展成就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造就了旅游业30年跨越式发展的显著成就,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国家外汇储备十分短缺的年份里,旅游业成为国家创汇的重要渠道,为增加我国外汇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大,对促进城乡建设

12、和民生改善的作用明显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增强了国民环境保护意识和文化保护意识,提升了国家“软实力”和大国形象。2007年我国入境接待1.3亿人次,入境过夜达5472万人次,创汇419亿美元;国内旅游16.1亿人次、收入7771亿元;出境旅游409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旅游直接和间接安置就业6000多万人,累计带动700多万人脱贫致富。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行社达到1.97万家,星级饭店1.3万家,全国县级以上旅游景区达2万个,优秀旅游城市306座,高中等旅游院校1641所。与1978年相比,入境接待、过夜人次和创汇收入分别增长了72、70和159倍;星级饭店增长了93倍,旅行社

13、增长了数百倍。国内旅游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主体;出境旅游和有关产业要素历经从无到有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围绕国家总体外交和祖国和平统一大局推进工作,在多个层面发挥了独特作用。137个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目的地先后顺利开放,每年中外国际旅游交流由数万人增加到数以亿计,旅游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民间外交力量,极大地促进了国际民间交往,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谊。内地居民赴港澳旅游逐步扩大,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特区政府和居民的高度认可。2008年实现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两岸交流迈出历史性步伐,也标志着两岸旅游合作进入客源互送、双向互动的新阶段。

14、,20,一、我国的旅游立法进程及现状,我国的旅游法制建设是随着国家法制体系的逐步健全和旅游业的逐步壮大而日益完善的。在旅游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旅游法制建设也显现出不同的特征。纵观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即缺乏专项法规时期、出台单项法规时期、多种综合法规发展时期和法制建设初步形成体系时期。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近30年时间内缺乏专项法规。 (二)1978年至80年代中期,是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萌芽期。 (三)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是我国多种旅游法规和地方法规较快发展时期。 (四)90年代中期至今,是我国旅游法制建设初步形成体系的时期。,21,二、我国旅游立法的发展趋势

15、,发展旅游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必须加快旅游立法,完善旅游法制。我国旅游立法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现在仍然没有形成既相互联系、有相对独立、比较协调的旅游法体系。根据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九五”期间,我国将要建立以旅游法为中心,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比较完备的旅游法体系。,22,(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二)制定、修改、完善与国际接轨的相关法律法规。 (三)建立完善的地方性旅游法规体系 。,23,本章小结,法律是国家调整人与人关系的重要行为规范,其本质体现了国家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旅游业中存在大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运用法律手段对其进行调整是依法治国,依法治旅的必然结果。我国旅游法制建设总体来说还是属于初创阶段,在今后,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必将不断地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